分享

这4种病,多晒太阳就能预防,科学晒才能获取“自然处方”

 yygltj 2025-05-25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忙于工作与学习,往往忽略了最简单、最天然的健康维护方式。晒太阳,这一看似平常的小事,实则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合理晒太阳不仅能帮助预防多种疾病,还能改善心理健康,是现代人不可忽视的“自然处方”。

1

预防骨质疏松的“天然补剂”

图片
图片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受损,导致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

老年人因胃肠吸收能力下降,更需要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

不过,夏季正午阳光强烈,建议选择上午或傍晚,避免长时间暴晒导致皮肤损伤。

图片
图片

2

晒太阳降低冠心病风险

图片
图片

冠心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适当晒太阳有助于调节血管功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每次晒太阳20至30分钟,每周保持3次以上,配合适量运动,心血管健康效果更佳。

图片
图片

3

晒太阳预防抑郁症

图片
图片

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发现,阳光照射能显著提升大脑中血清素的分泌,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能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

暴露在自然光下,尤其是清晨和傍晚的柔和阳光,有助于改善心情、调节生物钟、促进良好睡眠,从而对预防和缓解抑郁症有积极作用。

图片
图片

4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图片
图片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大量研究证实,户外晒太阳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自然光照能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有助于抑制眼轴增长,从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此外,户外活动时眼睛可远眺放松,缓解睫状肌疲劳,降低近视风险。

儿童青少年每天应累计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即使是阴天也有效果。家长可利用碎片时间,多带孩子户外运动,帮助其远离近视困扰。

图片
图片

5

晒太阳的科学方法与安全建议

图片
图片

虽然晒太阳益处多多,但也要讲究科学与适度。过度暴晒可能导致皮肤老化、晒伤,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晒太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正午时段,建议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进行。

每次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儿童和老年人可适当延长或缩短。

选择面部、手臂、背部等皮肤暴露部位。

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玻璃会阻挡紫外线B,影响维生素D合成。

防晒产品应合理选择,PA高SPF低的防晒霜可防止晒黑和光老化,但过度防晒会影响维生素D生成。

有皮肤病、光敏感、皮肤癌等疾病的人群应遵医嘱晒太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