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明鉴】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忠奸之别” 的更多相关文章
国学释义之:《荀子》哀公篇 译文(31)
《亲士》:经典名言10句,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黄石公·三略·下略(原文及译文)
唐书文《三略·下略》全文·注释·译文
《群书治要》论用人大忌
用人的技巧
《易经》否卦智慧3|自知,知人,识人,才能谈用人(1)
其实真正难做到的是内自省——《论语》学习82-83
《公冶长篇》第三章
人鉴第三篇第十章
读荀子|大略
[荀子]卷十九 大略第二十七
【荀子哲学系列31】庸人与圣人有什么区别
论衡·卷八·艺增篇译文
我爱我师,正如我爱真理一样
如何在人事纷扰中认清自己?5分钟新解《论语》帮你忙
孔子家语上
任贤远佞:古人如何识人用贤
《尸子》名句集
“和而不同”辨析
《荀子》大略篇
贫困不为官(深度)
《宪问篇》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什么意思?这是出自《中庸》里的一句话.急需!跪求!有全文翻译...
张健柏讲论语 第三讲 学而第一结束篇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十四.“正名”原则
孔子做人处事的智慧
良禽择木而栖息——《素书》悟读之【111】
人有五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