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市博物院藏新石器时代陶器

 书楼寻踪馆 2012-06-26

南京市博物院藏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南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涡漩纹扁腹陶钵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连贝纹彩陶盆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波浪纹印纹硬陶罐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南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镂空连弧纹陶器座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南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网格纹陶背壶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花叶纹小口彩陶壶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南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彩绘陶背壶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南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镂空三角圆圈纹陶器座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南京市博物院 大汶口文化 印纹硬陶罈
 
南京市博物院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 - zy7312 - zy7312
 南京市博物院 龙山文化 兽面足陶鼎
 

大汶口文化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在宁阳县堡头村西;北片在泰安县卫驾庄东。
  1959年首次发现,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其后,于1974、1977、1978年,又先后进行多次发掘。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汶口文化的基本特征
    (1)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鱼业。已发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村落遗址。村落遗址所选择的地点,有在靠近河岸的台地上,也有在平原地带的高地上。农业以种植粟为主。在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窖穴中,曾发现1立方米的碳化粟。还发掘出大量牛、羊、猪、狗等家畜骨骼。
    (2)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但也有少数半地穴式房屋。在呈子遗址中曾发掘出一座大汶口文化近方形的房屋,房基东西长4.65米,南北长4.55米,房门朝南。筑法是先在地坪上挖0.5米的基槽,槽内填土夯实。墙基内有密集的柱洞,室内有四个柱洞。在大墩子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还出土有陶房模型。一件立面呈长方形,短檐,攒尖顶,前面开门,三面设窗,门口及周围墙上刻有狗的形象。一件立面呈三角形,前面开门,左右及后墙也开窗。另一件横断面呈圆形,上有一周短檐,攒尖顶,有五道肾,无窗。这些陶房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形象的大汶口文化房屋形状。
    (3)大汶口文化的灰坑有圆形竖穴和椭圆形竖穴,原先的用途可能是储藏东西的窖穴。也有口大于底的不规则形灰坑。
    (4)大汶口文化的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兼有一些骨器、角器和蚌器。石器有铲、锛、斧、凿、刀、匕首、矛等,有的石铲和石斧钻有圆孔。还有一些带柄石铲和有石锛。骨器有镰、鱼镖、镞、匕首和矛。角器有锄、鱼镖、镞、匕首。蚌器有镰和镞。另有少量的陶网坠和陶纺轮。石器、骨器和角器都有一些变化,根据它们的出土层位可分早、中、晚3期。
    (5)大汶口文化的制陶技术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彩陶不多。彩陶上以黑彩和红彩绘平行线纹、弦纹、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几何图案。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壶形鼎、背壶、长颈壶、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征的陶器。在早、中、晚3期中,陶器的陶色、纹饰、器形都略有变化。陶色早期以红陶为主,兼有一些灰陶与黑灰陶。中期红陶减少,灰陶增多,兼有一些黑陶和白陶。晚期黑陶大为增多,并有少量红陶、灰陶和白陶。陶器的制法,早期以手制为主,到了晚期轮制逐渐增多。陶器纹饰,早期有锥刺纹、划纹和少量彩陶。彩陶上多为黑彩线条纹和叶脉纹。主要器形有釜形鼎、钵形鼎、小口带柄壶形鼎、敛口平底钵,也有在上腹部饰彩的陶钵、高柄豆、高柄觚、双耳壶等。中期又出现了附加堆纹、篮纹、压印纹和镂刻纹,以及施黑赭色和红色的彩陶。彩陶纹样有直线、斜线,弧线组成的花瓣纹和八角星纹等。中期的陶器器类较早期明显增多,主要有小口深腹罐形鼎、钵形鼎、盂形鼎、小口深腹罐、平底?、三实足?、敛口钵、高柄喇叭形座豆,小口长颈带鼻壶、圈足尊、高柄杯、盆、簋、勺与漏器等。晚期陶器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篮纹、镂刻纹等,彩陶则以涡汶为主。器类有罐形鼎、瘦腹背壶(其中有白陶)、宽肩壶、高柄豆、袋足?(有白陶)、三实足?、高柄豆、带把杯、长颈壶等。
    (6)大汶口文化的雕塑工艺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多数是墓内的随葬品。雕塑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饰、嵌绿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铲、玉珠,以及陶塑动物等。这些雕塑品,制作都相当精细,造型优美,是大汶口文化中颇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7)大汶口文化的墓葬多埋于集中的墓地。每一墓地的墓葬排列有序,死者头向一致。墓室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有的仅有棺,但也有棺椁皆备的。葬式一般为单身仰身直肢葬,也有二人合葬或多人合葬的。多人合葬,少则三人,多则达二十三人。二人合葬墓有同性合葬,也有异性合葬。且有一次葬或二次葬的合葬墓。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无头葬、无尸葬和“迁出葬”(即将墓内部分骨骼迁移它处,而在原葬墓内仍保留死者的部分骨骼)。葬式有屈肢葬、俯身葬和重叠葬等。墓内多数无任何随葬品。凡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多少十分悬殊。少者1、2件,多者百件以上。如大汶口M10是1老年女性墓葬。墓坑东西长4.2米,南北宽3.2米,墓底有二层台和涂漆棺椁。随葬品有装饰于头和颈部的3串77件石质饰品,玉臂环、玉指环各1件,腹部置玉铲1件,还有象牙雕筒2件、骨雕筒1件、象牙梳1件。陶器达90多件(其中白陶、磨光黑陶、彩陶共38件),还有猪头、兽骨、鳄鱼鳞板等。随葬品的悬殊,反映了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日趋严重。
的大汶口文化房屋形状。
    (3)大汶口文化的灰坑有圆形竖穴和椭圆形竖穴,原先的用途可能是储藏东西的窖穴。也有口大于底的不规则形灰坑。
    (4)大汶口文化的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兼有一些骨器、角器和蚌器。石器有铲、锛、斧、凿、刀、匕首、矛等,有的石铲和石斧钻有圆孔。还有一些带柄石铲和有石锛。骨器有镰、鱼镖、镞、匕首和矛。角器有锄、鱼镖、镞、匕首。蚌器有镰和镞。另有少量的陶网坠和陶纺轮。石器、骨器和角器都有一些变化,根据它们的出土层位可分早、中、晚3期。
    (5)大汶口文化的制陶技术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彩陶不多。彩陶上以黑彩和红彩绘平行线纹、弦纹、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几何图案。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壶形鼎、背壶、长颈壶、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征的陶器。在早、中、晚3期中,陶器的陶色、纹饰、器形都略有变化。陶色早期以红陶为主,兼有一些灰陶与黑灰陶。中期红陶减少,灰陶增多,兼有一些黑陶和白陶。晚期黑陶大为增多,并有少量红陶、灰陶和白陶。陶器的制法,早期以手制为主,到了晚期轮制逐渐增多。陶器纹饰,早期有锥刺纹、划纹和少量彩陶。彩陶上多为黑彩线条纹和叶脉纹。主要器形有釜形鼎、钵形鼎、小口带柄壶形鼎、敛口平底钵,也有在上腹部饰彩的陶钵、高柄豆、高柄觚、双耳壶等。中期又出现了附加堆纹、篮纹、压印纹和镂刻纹,以及施黑赭色和红色的彩陶。彩陶纹样有直线、斜线,弧线组成的花瓣纹和八角星纹等。中期的陶器器类较早期明显增多,主要有小口深腹罐形鼎、钵形鼎、盂形鼎、小口深腹罐、平底?、三实足?、敛口钵、高柄喇叭形座豆,小口长颈带鼻壶、圈足尊、高柄杯、盆、簋、勺与漏器等。晚期陶器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篮纹、镂刻纹等,彩陶则以涡汶为主。器类有罐形鼎、瘦腹背壶(其中有白陶)、宽肩壶、高柄豆、袋足?(有白陶)、三实足?、高柄豆、带把纹,以及施黑赭色和红色的彩陶。彩陶纹样有直线、斜线,弧线组成的花瓣纹和八角星纹等。中期的陶器器类较早期明显增多,主要有小口深腹罐形鼎、钵形鼎、盂形鼎、小口深腹罐、平底?、三实足?、敛口钵、高柄喇叭形座豆,小口长颈带鼻壶、圈足尊、高柄杯、盆、簋、勺与漏器等。晚期陶器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篮纹、镂刻纹等,彩陶则以涡汶为主。器类有罐形鼎、瘦腹背壶(其中有白陶)、宽肩壶、高柄豆、袋足?(有白陶)、三实足?、高柄豆、带把杯、长颈壶等。
    (6)大汶口文化的雕塑工艺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多数是墓内的随葬品。雕塑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饰、嵌绿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铲、玉珠,以及陶塑动物等。这些雕塑品,制作都相当精细,造型优美,是大汶口文化中颇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7)大汶口文化的墓葬多埋于集中的墓地。每一墓地的墓葬排列有序,死者头向一致。墓室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有的仅有棺,但也有棺椁皆备的。葬式一般为单身仰身直肢葬,也有二人合葬或多人合葬的。多人合葬,少则三人,多则达二十三人。二人合葬墓有同性合葬,也有异性合葬。且有一次葬或二次葬的合葬墓。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无头葬、无尸葬和“迁出葬”(即将墓内部分骨骼迁移它处,而在原葬墓内仍保留死者的部分骨骼)。葬式有屈肢葬、俯身葬和重叠葬等。墓内多数无任何随葬品。凡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多少十分悬殊。少者1、2件,多者百件以上。如大汶口M10是1老年女性墓葬。墓坑东西长4.2米,南北宽3.2米,墓底有二层台和涂漆棺椁。随葬品有装饰于头和颈部的3串77件石质饰品,玉臂环、玉指环各1件,腹部置玉铲1件,还有象牙雕筒2件、骨雕筒1件、象牙梳1件。陶器达90多件(其中白陶、磨光黑陶、彩陶共38件),还有猪头、兽骨、鳄鱼鳞板等。随葬品的悬殊,反映了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日趋严重。
 


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察记
钱汉东
  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南有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北有大汶口文化(黄河流域),两种文化遥相呼应,共称华夏民族文明的起源。大汶口文化属中华主流文化,她为著名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
  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64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198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发掘后覆盖立石碑加以明示。离遗址不远处有一条贯穿东西的、美丽清澈的大汶河,河上有一座明代隆庆年间修建的石桥,桥头保留了古老的城门及闸口,桥面留下深深的车辙,看上去颇有沧桑感。石桥呈S型,美观而独特,听说S造型为的是防止洪水冲刷。聪明的古代工匠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让这座季节河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遗址周围是一片开阔的平地,种着郁郁葱葱的庄稼,一座座村庄静悄悄地坐落在道边。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纯属偶然,当时考古界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山东,而是把目光聚集于中原地区。1959年5月,铁道部门在修筑京沪铁路时,在山东大汶口发现了很多陶器碎片,这些碎片看上去年代久远。专家很快认定大汶口是新石器时代遗迹,一个让世界为之震动的名叫大汶口的文明突然呈现在世人面前。随后,考古界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经过前后三次发掘,揭露面积7200平方米,清理墓葬189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随葬品主要有礼仪用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这些物品翔实地揭示了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产生的全过程,为研究我国父系氏族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汶口的陶器是最负盛名的,它以手制为主,也有用慢轮的。在晚期,还出现了刻在陶质大口缸外表的、类似文字一般的图像符号。仰韶文化彩陶以黑红二色为主,大汶口陶器不同,从出土的器物看,有黑、赭、红、白等多种颜色;纹样的种类也很丰富,多用波折纹、方格纹,稍后还出现红色圆点彩绘。大汶口陶器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平底器为主。
  八角星纹陶豆,微敛口,腹部微鼓,口沿为白衣,上面绘着竖线纹和圆弧纹,表面用白彩画了4个对称的八角星纹,表示四面八方,天地通泰。八角形含有天地无边的概念,表现出先民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天地自然的敬仰。整个图案设计简洁新颖,彩绘线条刚劲流畅,色彩鲜艳明丽。最让人惊讶的是,先民已经用高岭土烧制成白陶,使器物轻薄而坚硬,烧成温度需要达到1200℃以上,这在大汶口陶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为了向世人展示大汶口文化,81岁的卢继超老人联合当地17位村民,筹集资金达64万余元,筹建了“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村民们从民间收集大汶口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瓷、陶片等,加以鉴别、整理后,一一陈列布展,其中有不少是复制品,与我之前在省博物馆所见到的精美出土文物根本无法相比,但有总比无好,也能让游人对大汶口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最让人感动的是,卢继超老人坐在破旧的桌前,向我介绍50年来大汶口文化的发掘情况。展馆虽小,但村民们的精神实在可嘉。看过展览,我感慨万千,应邀为老人题写了“中华文明的守望者”几个字,表达我对这位老人的敬意。
  所幸的是,大汶口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上来考虑规划,如重点保护区不准进行其他工程建设及深挖,新建的高铁绕道而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掘大汶口文化的深刻内涵,打造大汶口文化品牌,建设大汶口文化遗址公园……有政府的重视,大汶口文化遗址必将成为子孙后代的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