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博物院 青铜器馆

 书楼寻踪馆 2012-06-26

 

 

 

南京博物院 青铜器馆  

金色分隔线 - 香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铸造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青铜是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又称为“吉金”。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标志。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青铜礼乐文明。馆内共展示了80余件青铜器,而这些青铜器大多为我院的考古专家在江苏地区考古发掘的,器物大多具有娟秀小巧的特点,与北方青铜器雄浑,厚重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大家看到是商代的兽面纹罍,罍,是古代的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器身饰有饕餮纹,这和商末统治阶级对酒的嗜好是分不开的,从纣王因为酒色而亡国就可见一斑了。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这组木雕纹饰,这组纹饰叫“饕餮纹”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贪财者谓之饕,贪食者谓之餮,饕餮因为吞下一个人难以下咽,所以表情非常痛苦狰狞。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上,凡是以动物纹出现的纹饰多以饕餮纹为主,饕餮纹也因其特有的抽象拟人色彩而独具代表性。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兽面纹觚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饕餮纹爵

青铜礼器的种类很多,按照用途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几大类。下面大家看到的是酒器,这两件展品一个叫兽面纹觚,一个叫饕餮纹爵,在日常使用时,如需温酒而饮,要用爵,不需温热,则用觚。爵这个名称听来十分雅致,真有另人听其名而即知其高贵的感觉,古时候,在老百姓家中是见不到觚跟爵的影子的,因为它们是供贵族所使用的,或举行宴会时使用的酒具,如同现在的酒杯一样,爵的名称是由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之义。爵常与觚一起使用,这种配合使用一直流行于商代,在西周后期以后便走向了绝迹。当爵消失以后,觚也同时消失了。这大概是周人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有关吧!

 

 

提起古代的青铜器,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鼎了。鼎流行于商至汉代。鼎最早有两种用途;一是做为烹煮肉食的炊具,一是作为刑具使用,所谓的“鼎镬之刑”就是把犯人放入鼎中蒸煮,与“炮烙”同属于极残酷的刑罚。鼎不仅是食器还是重器跟礼器,在商周时期,鼎不仅是实用品,也是奴隶主贵族身份和权势的象征。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等级越高,使用鼎的数目越多,反之则少。相传禹铸九鼎,以像九州,以后成为传国的重器,国家政权的象征。在祭祀时鼎还与簋,鬲配合使用。簋,是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会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鬲,是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腹下部作成中空的袋状,以便烹煮时扩大受火面积。战国晚期后铜鬲消失。西周中期后,鬲除炊粥外,也作为祭器陪鼎使用,一般鬲二、四器与列鼎三、五组合。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兽面纹甗,甗是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气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蟠龙盉,盉是盛酒器和盛水器,从商代至战国都有,尤其盛行于商之晚期和西周,盉的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调酒。另外盉亦可用做为水器,这是的盉承担了匜角色,凡祭祀之先,以盉浇水洗手,以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兕觥

我们看到这个像牛角一样的东西叫兕觥,觥,是商代众多酒器中,造型很特殊的一种盛酒兼饮酒器。容量很大。兕觥。也叫兕爵,它是由兕牛,也就是犀牛角制作的,角质的觥容易腐烂,时代久远,更不容易保存,所以至今没有角质的觥被发现,而所见的都为青铜铸造的。兕觥的使用,是作为酒宴上对失礼者罚酒之用的,因容量大,目的就是要让罚酒者多饮,以尽宾主之欢。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在馆内展出的这套编钟是春秋晚期的,有九件,距今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木槌敲击演奏。最初的钟大约是由商代的铙发展而来的,编钟使用时,依大小的次序成组的悬挂在称为据的钟架上,钟的大小与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或5枚一套,西周中期有8枚一套,东周时期为9枚或13枚一套,也有单独一枚的,称为“特钟”,编钟的音色清脆洪亮,幽扬柔美,故有“众乐之首”的美誉。与编钟配套使用的还有编磬和编博。人们称编磬为“玉石之音”,因为磬石由玉石制成的,声音轻越,所谓“金声玉振”就是指他们的合奏。编博,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为平口钟,是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人们在祭祀祖先,神明或宴请宾客都要用他们来奏越,称为“宴乐”或“礼乐”。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我们看到的是军阵乐器虎钮錞于。錞于常与鼓配合使用,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形状象个圆筒,上部比下部大,顶上有钮,钮都作虎形,故常有“虎钮于”之称。在它出土时,腹内还有一件丁宁和石桴。丁宁也属于军阵打击乐器,石桴则为敲击錞于等乐器的工具。錞于春秋时开始出现,盛行于战国至汉。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大家看到这个犹如现代脸盆一样的器物叫做休盘。休盘又称为休敦,走马休盘,尾西汉恭王时期的重要青铜器,我们可以看见器内盘心有青铜铭文共8行,计89字。铭文记述了器主名休,其官取为走马。盘是承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作用是承接盥洗时用匜浇下的洗手后的污水。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那么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与盘配合使用的匜,蘷紋匜,它器身为瓢形,半圆形流口,上腹饰有蘷纹带,蘷,使传说中一种为一角一足,口张尾卷的怪兽,匜是古代洗手时的盛水用具,古人洗手时把匜里的水倒在手上,下边用盘承接。即?左传?中所谓“奉匜沃盥”的办法。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大家看这个独立展柜中尉春秋时期的蟠虺纹鉴,鉴,形似大盆,用以盛水,巨大的鉴还可以用来沐浴,古时没有镜子,古人常盛水于鉴,用来照影,因此铜镜也叫鉴,古时候没有现在的电风扇,空调,那么每当酷暑难挡之时,人们便把冰块装于鉴内放入室内,起到降温的作用。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馆 - 戒 - 紫蓝 紫丁香

最后向大家介绍的错金银立鸟铜壶,是1965年在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的为一级文物,此壶构思奇巧,底以三鸟为足,鸟爪皆像外伸扣地,重心后倾,尾翼翅昂,头顶,翅间托住壶的圈足边缘,鸟身饰有羽翎纹,可能是传说中记的大力神鸟。肩颈部以三角云纹和蝠纹为主,腹部饰菱形纹,再错银花纹间镶嵌绿松石,壶盖中部隆起,边缘为三只展翅欲飞的雏鸟,盖重心有圆孔,上加浮盖,其上塑五瓣梅花式钮,钮之顶端立一只双翼舒展,引颈高鸣的鸿雁。全器上下的立鸟装饰,减轻了互踢得笨重感,富有韵律的装饰图案,使铜壶公整华丽,美观凝重,商周时期,壶是筵席上的酒器,又为宗庙中的祭器,带有浓厚的礼仪色彩。此壶在造型上显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分铸,焊接,错银,镶嵌,等技法的运用又显示了较高的铸造工艺水平。

金色分隔线 - 香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