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痞满

 学中医书馆 2014-03-26

痞满   

痞满是以胃脘部痞闷满胀不舒无痛,触之无形,按之柔软为临床表现的病证。多因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调、痰瘀内阻、脾胃虚弱以及外邪侵袭等,导致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而成。   【范围】   西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当于痞满。消化系统其它胃部疾病若出现以胃脘部痞闷胀满不舒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久患胃疾不愈,或它疾久不愈累及脾胃,或年老体衰致脾胃自衰,均可使脾胃虚弱,脾失运化,胃纳失司,纳运失常,致升降失和,中焦失畅,食入难化,水谷不化精微,气血生化乏源,胃体失于荣养,渐而枯萎,则发为痞满。   2.胃阴不足 素体阴津亏虚或禀赋不足,或因肝肾阴虚,或久服香燥辛温之品等原因,均可使胃阴不足,久则胃体失于荣养,渐而枯萎,而发为痞满。   3.情志因素多因长期抑郁寡欢,所愿不遂,忿怒急躁,或中年以后随着肝肾阴虚而阳气易盛,性情多乖癖等原因,而致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持续不解,影响脾胃,使脾胃升降异常,胃纳失司,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于胃,中焦壅塞,气机久滞则胃之络脉自痹,气血运行受阻,胃体失于荣养,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4.饮食因素   (1)饥饱失宜长期过饥则气血化源不足,津液气血阴精亏虚,胃失濡养,渐而枯萎;或长期摄入过量,或因饮食滋腻肥甘,皆可致食纳而难化,积于胃腑,壅滞气机,久则损胃,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2)饮食不洁长期食用污染的水或食品,毒邪(幽门螺杆菌Hp)经口而入胃,客居于胃体络脉,久则胃体失荣,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3)饮食偏嗜长期服用辛热燥辣之品(如吸烟过度,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胡椒、辣椒、芥末等调味品),耗伤胃之阴液,灼伤胃之络脉;或长期饮用过热饮料(如浓茶、咖啡等)、摄食粗糙,可反复创作胃体,络脉受损;或长期过量饮酒,酒性辛温燥热有毒,且湿性重,可以直接刺激胃体,损伤络脉,同时酒积湿化热,伤胃气,耗阴津,湿热又可灼伤胃络,损伤胃体,均可使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5.药物伐中长期服用西药(如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氯化钾、碘、铁剂等)或中药苦寒药,或素有胃疾滥服药物,或脏腑之疾失治、误治影响及胃,或年老体衰药物攻伐太过,均可使脾胃损伤,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于胃,壅塞中焦,久则胃体络脉受损而痹阻,气血运行受阻,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以致形成痞满。   6.劳逸失调   (1)过劳有劳力、劳心、房劳诸方面。劳力者长期过度从事体力劳作,则外伤肌肉筋骨,内伤脏腑,耗伐阳气,中气受损,纳食减少,运纳失常,久则化源不足,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劳心者,用脑过度或积思难解,或长期夜间勤读苦研,使阴血暗耗,胃阴不足,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房劳者,早婚或放纵嗜欲,或不知自持,或滥用温补助阳药,使肾精亏损,中气耗伤,脾失健运,胃纳呆钝,气机郁滞,久则胃络痹阻,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2)过逸贪逸嗜卧,意志消沉,则脾胃气机呆滞,纳食减少,运化无力,久则中气暗耗,津液失于输布,气机壅滞,清浊相干于胃,气血运行不畅,胃之络脉痹阻,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而形成痞满。   7.六淫外袭   (1)风寒脾胃素虚者,每于冬季、冬末春初或气候乍热乍寒时节,反复感受风寒之邪,邪犯胃腑,凝滞气机,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久则中焦气机逆乱,清浊相干于胃,胃络脉痹阻,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2)暑湿每于夏季、天热多雨季节,或高热潮湿的居处与工作环境,人感邪后多汗出而伤气耗阴津,致气阴两虚,同时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湿滞于胃,胃失受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于胃,阻滞气机,气血运行受阻,胃体失润濡,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3)寒湿素体阳气虚者,每于寒冷潮湿冬季,或久处阴暗寒冷工作生活环境,则寒湿之邪内侵,湿从寒化,困伤脾阳,阻滞气机,阴寒内生,纳化失常,水湿内停,气血运行闭阻,胃体失润濡,渐而枯萎形成痞满。   8.瘀血痰湿痹阻素有胃疾,久病入络,或气郁日久,血运不及,或阴津亏虚,胃阴不足,化热伤络,均可使络脉阻塞,积而成瘀,瘀血痹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肺脾肾诸脏虚衰,水液代谢失常,聚湿成痰,或年高形肥,痰湿壅盛,或年老体虚,脾气虚而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得转化,反聚为湿痰,痰瘀滞留中焦,久则胃体失滋养,渐而枯萎形成痞满。   二、病机   1.发病本病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反复,缠绵难愈。   2.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初病多为实,久而不愈则为虚,但多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多为脾气虚、胃阴虚;实为气郁、食积、热毒、湿阻、痰凝、血瘀。   4.病势初多为实痞,久则耗气伤阴,形成虚痞。虚痞之证,多有邪实存在,又易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   5.病机转化痞满之初,因气郁、食积、湿、痰、瘀、毒、热等实邪相干于胃,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升降失常,清浊壅滞中焦,气机不畅,受纳、运化呆滞,渐至损阴津,戕阳气,阴不足则胃不濡,阳气伤则脾失运,此时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若邪气久羁,消耗正气,形成虚痞,脉络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致痞满久而不愈,血脉瘀滞及各种兼证迭生,同时,痞满日深,可使精气不泽,阳气不煦,病情加重。 痞满病因病机见图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多起病缓慢,以长夏季节为多。   2.脘部痞塞胀满不痛,纳呆,嗳气,脘部按之柔软无物,形体消瘦。   3.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可见胃粘膜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消失。代之以肠腺化生或幽门腺化生,间质细胞浸润显著。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体部粘膜纹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而无粘膜纹,胃张力减低。胃蛋白酶原测定、胃液分泌功能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有助于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胃脘痛该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而痞满以心下痞塞,胃脘胀满不舒,触之无形且不痛为主。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X线钡餐检查、胃蛋白酶原测定、胃液分泌功能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等有助于鉴别。    2.胃癌典型者不难鉴别,但部分病人临床表现极似痞满,可通过血液检查、血沉检查、粪便隐血检查,特别是通过X线钡餐、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联合应用,可鉴别并确诊。   3.胸痹指胸中痞塞不通,以胸痛、胸闷、憋气为其主症,甚至可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痞满是指心下即胃脘部痞塞满闷,但无胸痛,多兼见饮食纳化失常之症。   4.结胸指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一类疾患;而痞满则但满而不痛,手亦可按,触之无形。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饥饱均满,喜暖喜按,纳呆不食,大便清利,脉虚大无力,气口为甚者,为虚痞;痞满进食加重,饥时可缓,拒按,舌苔厚腻,脉弦急而滑,或脉滑,或迟滑者,属实痞。   2.辨寒热 口不渴或口渴不思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为寒;口苦,口渴喜饮,恶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   总以调理脾胃为基本原则。治疗时宜邪正兼顾,扶正祛邪,寒热平调。扶正总以健脾养胃为先,祛邪则依据病邪属性,而分别采用温中散寒、消食导滞、理气解郁、清热化浊、化瘀通络等治法。   三、分证论治   1.肝胃不和   证候 胃脘痞闷,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嗳气噫臭,善太息,时有吞酸或吐苦水,呕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气机郁滞,肝失条达,木郁土壅,脾胃之气不得升降,中焦壅塞故见胃胃阴不足   故脘痞满;肝气失于条达故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胃气上逆则嗳气噫臭,时有泛酸,吐苦水或呕哕;舌苔、脉象均为肝胃不和气机郁滞之象。   治法 理气解郁,散结除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枳术丸加味。药用枳实、香附、陈皮、白术。   方中重用枳实,意在消痞除满,行气化滞为君药;辅以香附、陈皮疏调肝脾之气机,以助枳实化滞消痞之力,为臣药;佐以白术健脾益胃,防理气伤正,同时白术与枳实相配,一升清一降浊,清升浊降,脾胃调和,两药相须为用,理气而不伤正,故使邪去正复,痞满自除。   (2)加减胀满明显者,加厚朴、砂仁;暖气甚者,加菖蒲、黄连、苏叶、郁金;呕恶明显者,加法半夏、生姜;气郁久而化热者,用丹栀逍遥散;纳呆者加茵陈、郁金、乌梅、炒麦芽、柴胡;血瘀加丹参、红花。   (3)临证参考董建华治疗本证常以理气通降方(香附、苏梗、香橼、佛手、陈皮、枳壳、大腹皮)为主方加减治疗。宋孝志治疗本证常用旋覆代赭汤加枳实等理气之品,以降肝胃逆气,条达肝气以行胃之壅滞。   2.食积停滞   证候 胃脘痞满而胀,食后尤甚,饥可稍缓,嗳腐吞酸,厌食恶心,口中异味,或噫气频出,矢气多,味腐臭,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或实或弦滑。   证候分析 食滞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气滞不畅,而致痞满而胀;进食则食滞加重故痞满加重,饥则食滞得消故症状缓;食滞胃肠,损伤脾胃气机,故有嗳腐吞酸,厌食恶心,口中异味,或噫气频出,矢气多而味腐臭;舌苔、脉象均为食滞胃肠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扶脾益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木香槟榔丸加味。药用木香、槟榔、白术、党参、枳实、香附、陈皮、神曲、山楂、麦芽。   方中木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槟榔辛散苦泄。行气消积以导滞,除中、下焦结滞,两药善行胃肠之气而化滞,以治痞闷暖气,共为君药;辅以白术、党参健脾益胃,燥湿和中,助脾运化;枳实行气消痞化滞,香附、陈皮疏调肝脾气机,以助君药化滞消痞之力,共为佐药;神曲、山楂、麦芽皆消食和胃之品,三者相配,伍槟榔使消食导滞之力相得益彰,共为使药。诸药合用,行气消痞和中,消食导滞。   (2)加减食积化热者,加连翘、黄连、栀子;便秘者加大黄;纳呆者加鸡内金。   (3)临证参考宋孝志治本证常用二陈汤加熟地或生地、焦三仙、鸡内金、木香以行气除滞,调整胃肠活动节律,达运脾开胃之功。若积滞日久,化热生痰或痰热内壅者,临床证见:脘满胁胀,口苦,烦躁,苔黄,治疗常用温胆汤清化积滞;清热化痰,行气和胃,协调脏腑。伴失眠者,加秫米,以配半夏除痰消滞和胃,使之能寐。   3.湿热滞胃   证候 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兼见纳差食减,口干粘腻而臭,口渴喜冷,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舌质红赤,苔白黄而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壅滞胃腑,阻滞气机,胃气郁遏,致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湿性粘滞,滞于胃腑,阻滞气机,湿滞难化,出现口粘腻,纳差食减;湿性重著,困脾则不能濡养四肢肌肉,而见头身沉重,肢软乏力;湿邪下注大肠则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化热则口干而臭,口渴喜冷;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 清热化湿,和胃健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连朴饮。药用厚朴、黄连、石菖蒲、半夏、豆豉、焦山栀、芦根。   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厚朴行气化湿,共为君药;焦山栀、香豉清热郁,除痞闷,石菖蒲芳香化浊,又能醒脾开胃,制半夏化湿和中,共为臣药;诸药苦燥芳化温化以去湿邪,但恐温燥伤津,故以芦根清热护津,以为佐使。共成既能清热化湿,又能和胃健脾之剂。   (2)加减脾虚湿热者,改用半夏泻心汤,兼肝胆湿热者,用金铃子散加清热解毒之败酱草、连翘、龙胆草、茵陈、马齿苋、半枝莲、大黄;呕吐加生姜、竹茹、旋覆花、枳实;若热邪偏重,而致热毒蕴结,症见脘部痞闷,灼热,口渴口苦,烦躁易怒,呃逆泛酸,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消痞和胃,药用连翘、金银花、蒲公英、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枳实、白术、黄芩、黄柏、马齿苋、白芍。 ’   (3)临证参考治疗本证还可选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方。   4.痰湿中阻   证候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欲呕,痰多,头晕目眩,体重困倦,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滑或弦滑。   证候分析 痰湿阻滞气机,胃气不降,脾气不升,升降失常而胃脘痞塞,满闷不舒;痰湿滞于胃则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欲呕,多痰;滞于脾则头晕目眩,体重困倦;舌苔、脉象均为痰湿滞留脾胃之征。   治法祛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二陈汤。药用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方中半夏辛温而燥,祛湿化痰,消痞散结,理气和中为君药;陈皮味苦性温,行气健胃,祛湿化痰为臣药;两药相配,气顺而痰降,胃健而痰消;痰由湿生,佐以茯苓渗湿健脾,使以甘草和中健脾,则痰湿无生。生姜同煎--可制半夏之毒,二则可和胃降逆止呕,助半夏、陈皮和中消痰,少量乌梅,取其酸敛之性,与半夏、陈皮相伍,散中有收,同时乌梅疏肝之性,可调节气机,助半夏、陈皮化痰湿;与甘草相合则化阴保津,燥中有润,使痰湿去而气津不像。   (2)加减气逆不降,噫气不除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化痰降逆,加枳实行气开痞;痰湿久而化热,见口苦、苔黄者,改用温胆汤。   (3)临证参考本证还可用平胃散为主方加减。   5.寒热错杂   证候 胃脘痞满,有灼热感,口苦心烦,口渴,欲冷饮,或见呕恶欲吐,泛酸,肠鸣,腹中冷痛,便溏或饮冷即泻,舌苔黄,脉沉弦、沉细或弦滑。   证候分析胃热脾寒,寒热错杂,壅于中焦,胃气下行,热则胃气不降,脾主升清,寒则清阳不升,故肠胃失和,胃脘痞满;热壅塞于胃则有灼热感,心烦;上扰则口苦、口渴,欲冷饮,欲吐呕恶,泛酸;脾虚不足,温运功能低下,谷气下流,则肠鸣,腹中冷痛,便溏或饮冷即泻;舌苔、脉象为寒热错杂之象。   治法 辛开苦降,和中消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半夏泻心汤。药用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党参、大枣、炙甘草。   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入脾胃经,辛开苦降能散结肖痞,并散脾经之寒邪又能和胃降逆,故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以暖腹中之气而温助脾阳以去肠中之寒,黄芩、黄连苦寒,清降胃腑之热,三药共为臣药;党参、大枣、炙甘草之甘温,补虚益气健脾和中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又兼使药作用。   (2)加减服药后若症状仍如故,或微减者,加枳壳、白术以健脾益胃,调理升降;胃气逆者,加代赭石、莱菔子、莪术降气和胃,消痞散结;疼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食欲差者,加麦芽、山楂、山药、扁豆以补虚开胃;脾虚寒甚者,加香附、川I椒少量以温中祛寒;气滞胃胀甚者,加陈皮、木香以理气消胀;肝胃气痛甚者,加柴胡、延胡索、白芷以疏肝气止痛;失眠加炒枣仁、丹参;热偏盛去干姜,加蒲公英;阴虚去干姜,加麦冬、石斛;瘀重去干姜,加丹参、红花;吐酸者加乌贼骨。   (3)临证参考宋孝志治本病多用泻心汤类,对兼有呕恶者加吴茱萸助半夏降逆;腹中雷鸣,干呕而恶食,加生姜与干姜守散同用,散寒化饮,降逆和胃;若脘腹痞满,冷痛,大便清稀,加川椒以温脾散寒暖肠;湿热未清,壅滞中焦,加白蔻、薏苡仁、厚朴祛湿除痞;若热恋上焦,肝胃郁热而烧心泛酸者,加乌贼骨、贝母以制酸。   6.脾气虚弱   证候 胃脘痞痛,气短纳呆,自汗乏力,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或沉弦。   证候分析 中气亏虚,脾失健运,胃纳呆钝,气滞不行,则胃脘痞满、纳呆;气虚则自汗乏力,气短,便溏;舌苔、脉象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 益气健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柴胡。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健脾,补中气之虚为君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助黄芪补中气为臣;佐以陈皮理气和胃,使脾气当升则升,胃气当降则降,并使补气药补而不滞;当归养血和营,防补气之药耗伤胃之阴津而痞满难消;少量柴胡为使,既可升脾之精阳之气,又可调畅气机,使气机通畅。   (2)加减气滞较甚,脘腹满胀嗳气者,改投四磨汤;厌食纳少者,加砂仁、神曲、半夏芳香醒脾,降逆化浊;苔厚腻,湿浊内盛者,改投参苓白术散加藿香、佩兰;血瘀者加丹参、红花。 ‘   (3)临证参考董建华治本证常用甘温健胃,补虚消胀法,常用药有党参、黄芪、茯苓、白术、木香、当归、三七粉。宋孝志治本证兼胃逆、脾胃失和,证见脘痞满,食后腹胀,胃饥思食,大便时溏时秘者,升降并调,需用调中益气汤加枳实。兼嗳气者,加清半夏、石菖蒲以降胃疏机,开窍;厌食纳少较重以痞满而不能食为特征者,投以香砂六君子汤加紫苏、厚朴,以调整自身消化机能,提高胃肠蠕动频率。   7.胃阴虚   证候 胃脘痞满,灼热嘈杂,似饥不纳,口千咽燥,消瘦,大便干燥,舌质红或深红少津,苔少或花剥甚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兼数。   证候分析 胃阴亏虚,失于濡润则胃痞满,腐熟不能则嘈杂灼热,顺降失常则似饥不纳,阴津不能上奉则口干咽燥,不能下达肠道则大便干燥,阴津亏虚体液消耗则消瘦,舌苔、脉象均为阴津亏虚之象。   治法 养阴益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益胃汤加石斛。药用麦门冬、生地、石斛、玉竹、沙参、半夏、甘草、粳米。   方中重用石斛,甘凉微寒,能滋阴生津而养胃,并可消胃中虚热,以治胃阴虚,生地、麦门冬,味甘性寒,功能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为甘凉益胃阴佳品,三药共为君药;配以沙参、玉竹甘凉生津以加强君药生津复胃阴之力为臣药;半夏性虽温燥,但与大量滋阴药相配伍,非但不嫌其燥,且能监制甘润之品滋腻碍胃,使之相反相成,为佐药;甘草、粳米益气生津,养胃和中,同时甘草调和诸药,二药共为使药。   (2)加减肝胃阴虚并伴见眩晕头痛,耳鸣目干,两胁隐痛,急躁者,改投一贯煎;嘈杂伴吞酸或吐酸者,加当归、白芍、川芎、蒲公英、板蓝根以养血和胃,清热通络;纳呆,似饥不纳明显者,重用生地,加鸡内金、焦三仙少量;便干甚者,加玄参、火麻仁、当归、.白芍、蜂蜜;血瘀者,重用当归,加赤芍、红花、丹参、山楂;夹湿者,见舌质红而干,苔白腻加陈皮、半夏、厚朴花、佩兰、薏苡仁、茯苓、芦根、通草;湿浊难化用石菖蒲宣窍化湿,藿香芳香化湿,益智仁温脾化湿。   (3)临证参考董建华治本证治以酸甘益胃,消胀除痞法,药用沙参、麦门冬、丹参、石斛、乌梅、佛手;宋孝志治本证常用黄精、党参、山药、山楂、芍药、甘草、黄芪、陈皮、砂仁。伴见不知饥饿,食之无味偏重者,加乌贼骨、川贝母、石斛、炙枇杷叶、枳实以咸寒育阴润气,濡悦胃府,调畅胃肠气机;若兼见烧灼、泛酸口苦、咽干,则加山楂(309以上)以酸制酸,并以敛胃阴。   8.气阴两虚   证候 胃脘部痞闷不舒,纳后加重,不饥少纳,神疲乏力,消瘦,舌淡红,苔薄白,或花剥或少苔,脉沉细或濡缓。   证候分析 脾气亏虚,胃阴不足,致气阴两虚,胃失滋润、濡养,中焦气机壅塞而见脘痞不舒,纳后加重,不饥少纳;气阴两虚则见神疲乏力,消瘦;舌苔、脉象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 益气养阴,甘平调中。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甘平养胃汤。药用太子参、白术、炙百合、沙参、乌药、鸡内金、绿萼梅、香橼皮、八月札。   方中太子参性平偏凉入脾,能补气生津,补中兼清,治脾虚胃阴津不足之气阴两伤者,为君药;辅以白术益气健脾,沙参、百合补虚生阴津,同时百合有除痞满、补中益气之功;八月札性平味苦,疏肝益肾,和胃健脾,绿萼梅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为轻芳之品,能开胃散郁,助清阳之气上升,并有生津止渴之功,乌药芳香辛温,气味淡平和,上入脾肺,下达肾与膀胱,能顺气调畅气机,香橼皮性中和,理气和中化痰,鸡 内金消食开胃,五药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则益气养阴,调理升降,宽中消痞,开胃进食。   (2)加减咳嗽有痰,胸闷,口苦苔腻者,加瓜蒌皮、天花粉、贝母以清热化痰;盗汗者,加浮小麦、生地以养阴固摄止汗;伴胃脘疼痛者,加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恶心欲吐,,嗳气频频者,合入旋覆代赭汤加减;若服药后仍暖气不止者,加石菖蒲、黄连、郁金、苏叶、酸枣仁以开心气,宣郁降逆,但药量宜轻;瘀滞者加当归、赤芍、红花、丹参、山楂。   (3)临证参考张泽生认为用理气药应慎重选择,应用不当可以助热伤阴,加重病情,认为木香比较平稳,能调诸经之气,陈皮、佛手亦可选用。   9.脾胃虚寒   证候:胃脘痞满,或冷痛、隐痛,退冷则重,得温则缓,喜热饮食,纳少,食后脘胀,手足欠温,神疲乏力,舌质淡体胖,舌苔白,脉沉细弱或沉迟。   证候分析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运化失健,气机壅滞于中焦则脘痞;中阳虚故时见冷痛、隐痛,遇冷则重,得温则缓,喜热饮食;中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停中焦故纳少,食后脘胀;阳气不能达四肢故手足欠温;舌苔、脉象均为中阳不足、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 温阳散寒,补虚和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枳实理中丸。药用人参、干姜、甘草、白术、枳实、茯苓。   方中重用人参以补中阳之虚,健脾益气为君;辅以干姜温运中焦,散寒,助人参补脾阳,振奋脾阳;佐以白术健脾益气燥湿,茯苓淡渗利湿,枳实行气化滞,消痞除满,同时与白术相配,一升一降,中焦气机调和,恢复脾胃机能,促进中焦脾胃阳气恢复;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补脾和中,为使药。汤剂温中散寒和胃之功效著,故改作汤服。   (2)加减泛吐清水者,加制半夏、陈皮以降逆和胃;气滞者加佛手、苏梗、木香;夹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乳香、山楂、没药;吐酸者,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湿浊内盛,苔厚腻者,加薏苡仁、白豆蔻;腹满纳差者,加砂仁、神曲、扁豆;肾阳虚者,加肉桂,心阳不足加桂枝。   (3)临证参考宋孝志治本证常用补阳护阴,调理气机之法,药用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砂仁、泽泻、乌药。   对于因七情失和、饮食阻滞、痰湿内阻等因素所致的痞满病,李乾构认为其病机虽以邪实为主要矛盾,但都有不同程度的脾胃虚损表现,故在应用调理气机、祛湿、化痰、消积、活血等法时,少加顾护脾胃之品,以防克伐太过,伤中土,使病情加重,且用药不宜过峻,以平和为妥。疏肝首推柴胡、郁金、香附;理气选枳壳、厚朴、木香;消导常以山楂、麦芽、莱菔子、神曲;散寒用干姜、附子;化痰用半夏、陈皮、竹茹;清热用黄连、连翘、黄芩;活血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对于脾气虚、胃阴虚、气阴两虚、脾胃虚寒引起的痞满病,应调补为主,参以疏导,病机以脾胃虚弱,胃阴不足为主要矛盾,兼夹痰湿、食滞、气郁、血瘀等。故李乾构认为脾胃气虚者常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脾气下陷者,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脾阳虚弱者,轻则黄芪建中汤,甚则附子理中丸;胃阴亏虚者,首推叶氏养胃汤。并随其所兼夹不同,少加化痰、消积、理气、化瘀等芳香灵动之品,一般化痰常选半夏、陈皮,肖食则以山楂、神曲;理气配香附、枳壳;清热投以连翘、竹叶,化湿用苍术、茯苓;活血用丹参、红花、桃红、乳香、没药;补气常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使补而不滞;滋阴常用沙参、玉竹、石斛、麦门冬使滋而不腻。如此,则补而不滞中宫,和而不伤气阴。 痞满方剂; (一)实证 1饮食内停------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100g 茯苓100g 陈皮 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 2枳术丸加味,白术6克 枳实3克  陈皮3克  白术6克加减: 1.若脾虚较重者,宜加党参、红枣、甘草,以助健脾; 2.若见腹泻者,可加茯苓、薏苡仁,以渗湿止泻; 3.若食积明显者,宜加神曲、山楂、麦牙等以消食和胃。 4.胀满明显者,加厚朴、砂仁; 5.嗳气甚者,加石菖蒲、黄连、苏叶、郁金; 6.呕恶明显者,加法半夏、生姜; 7.气郁久而化热者,用丹栀逍遥散; 8.纳呆者加茵陈、郁金、乌梅、炒麦芽、柴胡; 9.血瘀加丹参、红花。 3旋覆代赭汤加枳实以降肝胃逆气行胃之壅滞。(旋覆花9克 人参6克 生姜15克 代赭石3克 炙甘草6克 半夏12克 枳实6克  红枣12枚)加减: 1.若气逆较甚,胃虚不甚者,代赭石可重用至20-30克,以增强其重镇降逆之功; 2.若痰多苔腻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和胃; 3.若腹胀较甚者,可加枳实、厚朴等以行气除满; 4.若腹痛喜温者,可加干姜、吴茱萸、丁香等以温中祛寒; 5.若舌红苔黄脉数。有内热之象者,可加黄连、竹茹等以清泄胃热。 2食积停滞:胃脘痞满而胀,食后尤甚,饥可稍缓,喛腐吞酸,厌食恶心,用木香槟榔丸加味 ,木香槟榔丸加味;木香3克 槟榔3克 生姜3克 青皮3克 陈皮3克 莪术3克 黄连3克 枳壳3克 黄柏9克  大黄9克 炒香附12克 牵牛子3克(粉服) 1.纳差食欲不振者,宜加山楂、鸡内金、莱菔子等消食之品; 2.若舌苔厚者,宜加苍术等以燥湿化浊。 加减 1. 食积化热者,加连翘、黄连、栀子; 2. 便秘者加大黄; 3. 纳呆者加鸡内金。 临证参考    宋孝志治本证常用 二陈汤加熟地或生地、焦三仙、鸡内金、木香以行气除滞,调整胃肠活动节律,达运脾开胃之功    若积滞日久,化热生痰或痰热内壅者,临床证见:脘满胁胀,口苦,烦躁,苔黄,治疗常用 温胆汤清化积滞;    清热化痰,行气和胃,协调脏腑。伴失眠者,加秫米,以配半夏除痰消滞和胃,使之能寐。 3痰湿中阻------ 1二陈平胃散:组成】熟半夏10 白茯苓18 广皮12 甘草6 熟苍术24 厚朴18 2二陈汤,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乌梅1枚  生姜6克 红枣2枚 加减: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15.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16.气逆不降,噫气不除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化痰降逆,加枳实行气开痞; 17.痰湿久而化热,见口苦、苔黄者,改用温胆汤。 18.临证参考本证还可用平胃散为主方加减。 3平胃散,苍术(泔浸)6克 姜厚朴3克 陈皮3克 炙甘草3克 生姜6克 红枣3枚 加减: 1.若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 2.属寒湿者,宜加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 3.湿盛泄泻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4.若呕者,宜加半夏以和胃止呕; 5.若兼食滞,而见腹胀满,大便秘结者,宜加莱菔子、神曲、槟榔、枳实发消食除满。 4湿热阻胃------泻心汤合连朴饮 1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黄连?6克,厚朴?克,栀子10克,清半夏10克,藿香?15克,干姜3克,黄芩10克。 2连朴饮,制厚朴6克 姜川连3克 石菖蒲3克 制半夏3克 炒香豉9克 焦栀子9克 芦根60克 加减: 1.若腹泻较著,加炒车前子、薏苡仁以利湿止泻; 2.胸腹胀满者,加草果、白蔻仁以理气消胀; 3.大便隐血,加地榆炭、茜草以凉血止血。 1. 脾虚湿热者,改用半夏泻心汤, 2. 兼肝胆湿热者,用金铃子散加味; 3. 呕吐加生姜、竹茹、旋覆花、枳实; 4. 若热邪偏重,而致热毒蕴结,症见脘部痞闷,灼热,口渴口苦,烦躁易怒,呃逆泛酸,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或黄 腻,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消痞和胃,改用药方。 5. 临证参考治疗本证还可选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方。 3三仁汤,杏仁12克 滑石18克 通草6克 白豆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生薏苡仁18克 半夏10克 加减: 1.湿温初起,卫分症未罢,有恶寒现象者,可加藿香、香薷、佩兰以解表化湿。 2.若湿重于热,症见呕恶,脘痞较重,舌苔垢腻,可加苍术、石菖蒲、草果以芳化燥湿。 3.若热重于湿,症见身热口渴,满闷,心烦呕恶,或汗出不解,继而复热,邪热尚不深重者,可加连翘、黄芩、黄连以清 热祛湿。 5.若热盛湿阻,症见高热,汗多,身重,面赤,口渴,心烦,可去半夏、厚朴,加生石膏、知母、苍术以泻火兼除湿。 5.若热盛伤津,症见口渴,唇焦,苔黄而干,舌边尖红,可去厚朴、半夏,加天花粉、麦冬以生津止渴。 4藿朴夏苓汤,杏仁6-9克 白蔻仁3克 半夏6-9克 厚朴2-3克 藿香梗4.5-6克 薏苡仁12-18克  通草9-15克(包) 茯苓9-12克 猪苓4.5-6克 泽泻4.5-6克  5金铃子散加味,元胡5克 败酱草5克 连翘5克 龙胆草5克 茵陈10克 马齿苋5克 半枝莲5克 大黄5克 金铃子5克 加减: 1.如用于治疗胸胁疼痛,可酌加郁金 、柴胡、香附等; 2.脘腹疼痛,可酌加木香、陈皮、砂仁等; 3.妇女痛经,可酌加当归、益母草、香附等;少腹疝气痛,可酌加乌药、橘核、荔枝核等。 6半夏泻心汤 ,半夏12克 黄芩9克 干姜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黄连3克 红枣12枚 加减: 1.热多寒少以芩、连为主。 2.寒多热少则重用干姜。 3.浊饮上泛重用半夏。 4.若痞证呕甚而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红枣,加枳实、生姜。 5. 服药后若症状仍如故,或微减者,加枳壳、白术以健脾益胃,调理升降; 6. 胃气逆者,加代赭石、莱菔子、莪术降气和胃,消痞散结; 7. 疼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 8. 食欲差者,加麦芽、山楂、山药、扁豆以补虚开胃; 9. 脾虚寒甚者,加香附、川椒少量以温中祛寒; 10. 气滞胃胀甚者,加陈皮、木香以理气消胀; 11. 肝胃气痛甚者,加柴胡、延胡索、白芷以疏肝气止痛; 12. 失眠加炒枣仁、丹参; 13. 热偏盛去干姜,加蒲公英; 14. 阴虚去干姜,加麦冬、石斛; 15. 瘀重去干姜,加丹参、红花;吐酸者加乌贼骨。 临证参考宋孝志治本病多用泻心汤类,对兼有呕恶者加吴茱萸助半夏降逆;腹中雷鸣,干呕而恶食,加生姜与干姜守散同用,散寒化饮,降逆和胃;若脘腹痞满,冷痛,大便清稀,加川椒以温脾散寒暖肠;湿热未清,壅滞中焦,加白蔻、薏苡仁、厚朴祛湿除痞;若热恋上焦,肝胃郁热而烧心泛酸者,加乌贼骨、贝母以制酸。 4肝胃不和------越鞠丸(组成: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分)合枳术丸( 枳实(炒)25g,白术(炒)50g) (二)虚证 1脾胃虚弱------ 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 加减“ 1. 气滞较甚,脘腹满胀嗳气者,改投四磨汤; 2` 厌食纳少者,加砂仁、神曲、半夏芳香醒脾,降逆化浊; 3` 苔厚腻,湿浊内盛者,改投参苓白术散加藿香、佩兰; 4` 血瘀者加丹参、红花。 2胃阴不足------ 益胃汤【组成】沙参9克 麦冬15克 细生地15克 炒玉竹4.5克 半夏6克 石斛9克 甘草5克 粳米9克 胃痛加减: 1. 若热象明显者,加桑叶清肝胃之热,石斛,知母之类以养阴清热; 2. 若吐酸嘈杂者,加左金丸; 3. 口燥咽干偏重者,加玄参、天花粉、五味子; 4. 大便干燥重者,加当归,且白芍用量宜加大; 5. 肝阴液亏耗,并伴见口干、舌光絳、胸胁不舒或疼痛者,用一贯煎; 6. 阴虚夹湿,症见胃脘痞闷灼痛,口干不欲饮,纳呆作呕,舌红苔腻,或兼见咽干烦燥,大便溏泄不爽,脉濡数,治以 酸甘养阴益胃,佐以燥湿理气,方用芍药甘草汤合二陈汤加味; 7. 阴虚夹瘀,症见胃脘灼痛,烦躁易怒,舌红少津,兼见瘀斑,或兼见口干不欲饮,纳少干呕,治以养阻益胃,佐以活 血化瘀,方用通幽汤加减。 痞满加减: 1. 肝胃阴虚并伴见眩晕头痛,耳鸣目干,两胁陷痛,急躁者,改投一贯煎; 2. 嘈杂伴吞酸或吐酸者,加当归、白芍、川芎、蒲公英、板蓝根以养血和胃,清热通络; 3. 纳呆,似饥不纳明显者,重用生地,加鸡内金、焦三仙少量; 4. 便干甚者,加玄参、火麻仁、当归、白芍、蜂蜜; 5. 血瘀者,重用当归,加赤芍、红花、丹参、山楂; 6. 夹湿者,见舌质红而干,苔白腻加陈皮、半夏、厚朴花、佩兰、薏苡仁、茯苓、芦根、通草; 7. 湿浊难化用石菖蒲宣窍化湿,藿香芳香化湿,益智仁湿脾化湿。 气阴两虚:胃脘部痞冰不舒,纳后加重,不饥少纳,神疲乏力,用甘平养胃汤。甘平养胃汤;太子参16,白术11,炙百合10,沙参11,乌药6,鸡 内金6,绿萼梅6,香橼皮6,八月札6。加减: 1.咳嗽有痰,胸闷,口苦苔腻者,加瓜蒌皮、天花粉、贝母以清热化痰; 2.盗汗者,加浮小麦、生地以养阴固摄止汗; 3.伴胃脘痛者,加白芍、甘草止痛; 4.恶心欲吐,嗳气频频者,合入旋覆代赭汤加减; 5.若服药后仍嗳气不止者,加石菖蒲、黄连、郁金、苏叶、酸枣仁以开心气,宣郁降逆,但药量宜轻; 6.瘀滞者加当归、赤芍、红花、丹参、山楂。 脾胃虚寒:胃脘痞满,或冷痛、隐痛,遇冷则重,得温则缓,喜热饮食,药用枳实理中丸。枳实理中丸;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枳实6克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虚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 9.寒湿发黄;阳虚失血,加黄芪、当归、阿胶以益气养血摄血; 10.兼喘满浮肿,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温阳化气利水。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实痞   ①越鞠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气火痰血湿食诸郁所致脘痞,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②保和丸(众牌、参苯牌,沈阳中药厂;汴京牌,河南省开封市中药制药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亦用于因饮食停滞所致痞满。   ③枳实导滞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1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不思饮食,亦用于气滞食积所致胃脘痞满不舒。   ④沉香化滞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饮食停滞,胸膈胀满,胃脘痞满不舒。   ⑤沉香化气丸(九芝图牌,江苏雷允上制药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3~6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胀痛,胸胁痞满,不思饮食,嗳气泛酸。   ⑥左金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药厂):每次3~6g,1 日 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亦用于肝火犯胃致胃脘痞满。   ⑦二陈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一;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每次9--15g,1日2次,温开水或姜枣汤送服。用于胸脘胀满,恶心呕吐,痰多,也用于痰湿困脾所致脘痞胀满。   (2)虚痞   ①人参健脾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每次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倦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亦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亏少,胃体失养所致胃脘痞满作胀。   ②补中益气丸(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鲁”字牌,济南中药厂;长白山牌,长春市中药厂):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亦用于中气亏虚下陷所致胃痞作胀。   ⑧附子理中丸(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长白山牌,长春市中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手足不温,呕吐泄泻,亦用于脾胃虚寒,中阳不振之胃脘痞满。   ④参苓白术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肢倦无力,气短咳嗽,亦用于脾胃气虚所致脘痞胀满。   ⑤枳术丸(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九芝图牌,江苏苏州雷允上制药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痞满,饮食不化。   ⑥香砂六君子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每次6~9g,每日2~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泻。 ’   ⑦香砂养胃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每次9g,每日2次,温中和胃,健脾舒气。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胀满,四肢倦怠。   2.单验方   (1)草果,煨黄研细末,每次服3g,温开水送下。主治脘腹痞满。   (2)槟榔烧存性,为末,每次服5g,温开水送下,每日1~2次。主治脘腹痞满有积滞者。   (3)砂仁5g,陈皮5g,红糖6g,水煎服。适用于脾胃虚弱,气滞痞满。   (4)丁香3g母10g,煅瓦楞lOg,乌贼骨lOg,吴茱萸1.5g,黄连lOg,乌药10g,高良姜6g,厚朴10g,神曲lOg,丹参10g,苏梗6g,藿梗6g(翟济生方)。适宜于酸多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脘腹满闷,有烧灼感,反酸,不喜甜食。   (7)养胃汤:沙参lOg,麦门冬15g,石斛10g,百合15g,白芍15g,甘草5g,绿萼梅10g,木蝴蝶6g,炒当归10g,炒山药lOg。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虚证,表现为胃脘痞胀不适,有嘈热感,食少,口干欲饮,体消瘦,舌质干红少苔,脉细。   (8)胃慢萎复元汤:党参15g,生黄芪15g,麦芽30g,稻芽30g,山药15g,鸡内金12g,青皮6g,陈皮6g,菟丝子15g(布包),枸杞子12g,粉甘草6g。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3.食疗方   (1)高良姜炖鸡块:高良姜、草果各6g,陈皮、胡椒各3g,公鸡1只,葱、食盐适量。将公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高良姜、草果、陈皮、胡椒、葱、盐一起放入。煮熟食用。有散寒补中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者。   (2)鲫鱼羹:鲫鱼1尾,500g左右,大蒜2瓣,胡椒10粒,陈皮3g,砂仁3g,葱盐适量。先将鱼鳞、肚肠去掉,洗净,然后把大蒜、胡椒、陈皮、砂仁放入鱼肚中,入锅内水煮,将熟时放入葱、盐即可。适宜予慢性萎缩性胃脾胃虚寒者。   (3)白术猪肚汤:白术30g,槟榔lOg,猪肚一个,粳米60g,洗净猪肚,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同煮,至猪肚炖熟后,取汤汁入粳米煮粥;加麻油、酱油、葱拌猪肚,喝粥食猪肚。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泄泻的患者,有健脾益气、消食和胃功效。   (4)草果炖牛肉:草果6g,牛肉200g。将牛肉切成小块,放入草果,加清水适量煮炖,再加盐少许调味,食肉饮汤。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虚寒者,有温脾暖胃,祛寒除湿,消食除痞止痛之功,脾虚食欲不振亦适用。   (5)三香牛肚:肉桂30g,砂仁30g,紫豆蔻30g,牛肚1个。将牛肚洗净,上之药研为粗末,纳入牛肚中,加水适量,用麻绳把牛肚口扎紧,放入锅内加水煮约2小时,将牛肚取出,去药液及药渣,将牛肚切小块食之。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部胀满者。   (6)白胡椒15g,牛肚1个。胡椒打碎研成粗末,放入洗净的牛肚内,加少许水,然后用线将口扎紧,放入砂锅内微火炖熟烂,调味食之。隔2~3天服1次,连服5次。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者。   (7)牛肉250g,花生仁150g,大蒜lOOg,三味混合后加水煮熟,空腹温服分2次服完,连服30天。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者。   (8)香砂藕粉:木香lOg,砂仁1.5g,藕粉30g。将木香、砂仁共研细末,和藕粉、白糖适量,温水调糊,再用开水冲热,晨起服。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食后欲吐、脘腹胀者。   4.针灸   (1)针刺   脾胃虚寒者取穴:脾俞、胃俞、章门、中脘、足三里,用补法,并可加灸。胃热阴虚者取穴:胃俞、中脘、内关、三阴交、太溪、内庭,便秘者加承山。胃俞、中脘平补平泻;内关、内庭用泻法;三阴交、太溪用补法。肝胃不和者取穴:中脘、肝俞、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呕血、黑便加膈俞、血海。肝俞、期门、内关、太冲、阳陵泉皆用泻法;中脘、足三里平补平泻;血海、膈俞用泻法。   (2)耳针   取穴:胃、脾、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肝、胆。   针法:耳针常规方法操作,留针20分钟,左右耳交替使用,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个疗程。   【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本病患者的转归常与致病原因、罹患时间久暂、正气亏损程度、治疗正确与否、素体禀赋强弱等有密切关系。痞满病之初期多实证,若治疗及时、正确,多能向愈;若延误病情,或治疗不当,病情缠绵不愈,脾胃受损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症状,并因气滞血瘀,瘀血阻络,产生癥积病变,甚则可恶变成胃癌。   二、预后   实证若辨证准确,治疗得当,多能痊愈;虚证形成是一个缓慢而慢长的过程,经正确治疗,多数稳定不变,少数病人可望减轻,极少数可发展为胃癌。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般情况下可以三级护理,病情重者可采取二级常规护理。应详细了解病人心态,针对各种证类患者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讲,解除病人心理压力,使病人从主观上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树立乐观态度,同时应注意杜绝给病人带来的医源性心理创伤。因本病有病情顽固、病程较长的特点,应劝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耐心,治疗要持之以恒。   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可给半流质或普食饮食。可作轻度活动,动静结合,生活有规律,虚寒者,应注意保暖。   二、调摄   顺应四时适寒暑 应慎起居,适寒温防六淫。对气候突变,要及时防备,尤其需注意腹部保暖。   节饮食、慎起居脾胃虚弱者对饮食卫生、起居劳逸当十分谨慎。一忌膏粱厚味、辛辣香燥,而宜清淡薄味,易消化之新鲜食品,饮食要定时定量,晚餐宜食稀粥之类,以利消化又可健脾,切不可贪食。二忌生冷,凡瓜果蔬菜最好不生食,忌寒食凉饮。居处宜安静、舒适,生活要有规律,劳逸要适度。   强身体参加适当的身体锻炼,在正确指导下进行导引、推拿、吐纳、太极拳、五禽戏等,有益于充沛精气,增强或恢复脾胃功能的活动。和喜怒应心境安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注意精神修养。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1.饮食预防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营养丰富,易吸收消化,防过饥过饱,暴饮暴食,过食生冷,禁酗酒、吸烟,忌辛辣调味品及饮料,如辣椒、咖喱、芥末、胡椒、浓茶、咖啡,烹饪方式宜炒、烩、煮、蒸、炖,忌煎、炸。   2.精神预防避免七情太过,保持精神舒畅愉快,情绪稳定。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患有口腔炎、鼻炎、胆囊炎、胆汁返流等病证,应积极治疗。   4.起居、锻炼、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身体锻炼,诸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能增强体质,调节胃肠道分泌和蠕动功能,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和吸收过程。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外邪而诱发疾病。   二、康复   患者在临床治愈或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药物和食疗的调治。   1.药物康复在康复阶段,辨证选用调理肝脾药物,从而使气机流畅,脾胃健旺,常用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舒肝理气丸等。   2.食疗康复   (1)扁豆粥:白扁豆250g,党参15g,先煮熟白扁豆去皮,入党参、大米适量煮粥服。用于脾胃虚弱者。   (2)白萝卜汤:白萝卜半个,切成丝状,煮汤服。功能顺气化痰。   (3)豆蔻砂仁馒头:面粉1000g,酵母50g,发酵后,加入研为细末的豆蔻、砂仁各15g,制成馒头食用。有行气降逆、健脾化湿之功效。   (4)主食选馒头、面包、包子、馄饨、软饭等易消化食物。   (5)多选含粗纤维少的鲜菜,如白菜叶、嫩油菜叶、菠菜叶、冬瓜、黄瓜、西红柿等,切成细丝或小薄片食用。   (6)饮用牛奶、豆浆、蜂蜜等。   (7)食柔软的肉类(嫩牛肉、鸡肉、猪肉)及鱼虾制成的丸子、细丝、肉末羹等,鱼还可制成鱼块、鱼片、鱼羹。   【医论提要】   痞满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日:“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等等。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明确提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中以“痞满”之名立专篇,自此,痞满的病名趋于一致。   症状方面,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日:“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类证鉴别方面,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痞》把痞满与胀满作了区分,认为二者相类似而痞满轻,胀满重,所言“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较为中肯。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诸气门》进一步把痞与胀进行了鉴别,认为胀在腹中,其病有形;痞在心下,其病无形。   有关辨证方面,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痞满》对本病的辨证颇为明晰:“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滞而满者,虚满也。”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痞满论治》分“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他还把杂病痞满分作胃口寒滞停痰、饮食寒凉伤胃、脾胃阳微、中气久虚、精微不化、脾虚失运、胃虚气滞等若干证型,指出“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宜分别而治之。   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认为痞满的发生是由正气不足,脾胃虚寒所致,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张仲景《伤寒论》认为痞满的生成是由于伤寒病的太阳阶段,医之早下、误下,正虚邪陷,升降失调所致。《诸病源候论》在诸痞候提出引起痞满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不外乎营卫不和、阴阳隔绝、气血壅塞、升降失常。金代李东垣倡脾胃内伤之说,其所论脾胃病的致病原因,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喜怒忧恐皆与本病有关。《丹溪心法·痞》中认为,“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为也”,强调本病病位在脾胃。清代张璐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体质,《张氏医通·诸气门》日;“肥人心下痞闷,内有湿痰也”;“瘦人心下痞闷,乃郁热在中焦”;“老人、虚人”则多为“脾胃虚弱,转运不及”等等。    治法方面,《丹溪心法·痞》一书中,汇集前人之长,反对一见痞满就滥用利药攻下,不知中气重伤,脾失运化,痞满更甚。明代张景岳治本病分虚痞、实痞,区别对待,《景岳全书·杂证谟·痞满》日:“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痞满》提出本病的治疗“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固中气,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对痞满的治疗原则作出了比较系统的总结。《类证治裁·痞满论治》指出:“伤寒(热病)之痞,从外之内,故宜苦泄;杂病之痞,从内之外,故宜辛散。”可资可鉴。   有关方剂,张仲景《伤寒论》根据不同辨证分别拟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来治疗本病,被后世所推崇。唐代医家创立了不少有效治疗本病的方剂,如《备急千金要方·脾虚实第二》之槟榔散,《普济本事方》的枳壳散,《局方发挥》中的和胃丸为消补兼施方,还有木香槟榔丸、匀气散、平胃散等以攻邪为主之方,又有参苓白术散等“中和不热”治疗“虚痞”的方剂。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二》之消痞丸、枳实消痞丸以及他在《内外伤辨惑论》里所引用的洁古方枳术丸, 均为消补兼施,辛开苦降的名方。   【医案选粹】 案一   程启吾年近四旬,面色青白,向因郁怒。且罹讼事过饥,今患痞满,不能饮食,大便燥结,四肢无力,形质渐瘦,邀余诊视。左寸滑数,左关弦细而濡,左尺沉迟而弱,右寸亦与左寸同,右关微弦而缓,右尺颇同左尺。脉症相参,乃脾虚不运,而兼痰与郁火也。且脾主中州而贯四脏,虽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今脾气一虚,健运失职,则气道亦不能流利,壅闷妨食,皆脾虚之过也。经云:壮者气行则愈,怯者著而成病。由此观之,良由饥饱忧郁所伤,以致胀满痞塞。又云:痞者,否也,天地不交之象。所云郁者,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盖又尝因郁怒,所以肝脉当此蕃衍之际,然犹弦细而濡者,得非肝气有所伤乎?且气乃无形之物,不能独病,今此痞满中焦,必兼痰滞经络而然。又云火者,何也?河间云:七情过极,皆属于火。且二手上部脉皆滑数,无火之症见斯脉乎?大便结燥,又非火乎?所以云:脾虚不运,而兼痰与郁火者。盖本此也。经云: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今乃暂用消痞、健脾、清痰、降火之药,以治其标。俟其痞塞颇通,大便回润,仍复补以参芪壮其正气,正气一旺则邪气自消,坎离一交,而地天即泰矣。如斯加减而治,再复惩忿窒欲,其谁日厥疾弗瘳?吾亦未之信也。久之果愈。一如所言。   (选自《程茂先医案》) 案二   大名司理陈玉山,素患胸膈胀闷,四肢顽麻,六脉坚劲似芤类革,咸属冲和虚损,清阳散耗之症。用六君子汤加益智、肉桂以培脾,并进金匮肾气丸一料,已获稍安。至丙午春,偶遭奇讼,恚怒不舒,胸膈痞塞,右胁胀痛,下便瘀血,上增呕恶,粒米不进者二十余日。六脉顿退,重按豁然。予日:脉为神机,神为气立,全赖胃气充沛者也。今脉患无神则知郁结伤脾,脾病传胃,俾磅礴浩大之气,停留郁滞于中,所以胃脘痞满者,脾主中州也。右胁胀痛者,坤出西南也,况木虽条达依土为生,土既硗薄,木无生长,此物理中之常耳。故郁怒太过,不但重损脾阴,而肝亦自病,所以不能藏血而血瘀,血去而阴伤,阴伤则阳无以自主,将有飞越之虞也。速宜培养元神,不使涣散,乃可万全。遂用附子理中汤数帖,食能渐进,后用六君子汤兼八味丸而定。   (抗自《旧德堂医案》) 案三   某。时感病后绝不思食,时或知饥,食入则痞,调治半载方痊。近劳忧太过,复不思食。脾胃为中土之脏,仓廪之官,赖肾火则生。火素不足,中州不振,胃虚卫不外护则寒,脾虚荣失中守则热,非外感可比。脉来胃少弦多,原当益土,现在春木上升,宜先崇土培木,拟治中汤加附子。   人参一钱 冬术三钱 炙甘草五分 炮姜一钱 橘红一钱 细青皮一钱 附子一钱 南枣二枚   复诊:服附子治中汤四十余剂,化机复健,饮食日增,中土已得平调。肾火久亏,治中虽然益火.未能达下,益火之本,以消阴翳,中病下取,古之法程,每日仍服附子治中丸三钱。   熟地八两丹皮三两 东洋参三两 泽泻三两淮山药四两 山萸肉四两枸杞四两归身三两 云苓三两 冬术三两 附子一两半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晚服四钱。   (选自《马培之医案》)   【现代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痞满范畴。本病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的难治之病。目前国内外对本病尚无好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就近10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一、理论研究   李桂金综述文献后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一般与年龄、免疫功能、烟酒、药物刺激、饮食不当、慢性肝病以及胆汁返流等因素有关。本病的病位在胃,牵及脾肝,日久累及五脏。病因与外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病后伤胃及素体脾胃虚弱等有关。病性多属虚实并见。正虚多为脾胃虚弱(包括虚寒),邪实多为肝气犯胃、瘀血阻络、湿热内蕴。病初在经属气,病久入络属血(中医药信息,1991,(1):40~42)。张琳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本病发病有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67%。且幽门螺杆菌大量粘附在胃粘膜细胞的交界处,逐渐通过被破坏的细胞间隙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幽门螺杆菌的存在首先遭到破坏的是上皮细胞表层组织,杆菌被清除后,首先恢复的也是上皮细胞。间质改变恢复最不容易,即腺体及脉管的萎缩治疗后较易恢复,而间质改变和不典型增生的消除要困难得多(中医杂志,1992,(7>:27)。任宏义等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68.7%,在病变程度上,以浅表一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最高,萎缩性胃炎次之,正常对照组检出率最低。表明该菌主要出现于病的早期,此期胃炎多于活动期,亦提示幽门螺杆菌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中医杂志,1992,(8>:41-'--43)。朱云华等观察到有些组织学正常的粘膜也存在着幽门螺杆菌,提出此杆菌可能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感染后发病与否与人体的“正气”强弱及免疫状态有关(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747)。张琳等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菌感染说出发,对53味中药及其组方进行抑菌试验,发现幽门螺杆菌对三七、厚朴敏感;对乌梅、延胡索中度敏感;对黄连、大黄高度敏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21~523)。   二、临床研究   1.微观辨治规律研究任宏义等研究后发现脾胃气虚、阳虚、阴虚证型,胃粘膜的病理变化是依次加重的。在病之初期,由于胃粘膜腺体萎缩较轻,临床上仅有食少、腹胀等气虚见症。随着疾病的发展,胃粘膜腺体进一步萎缩,消化吸收功能进一步衰退,营养吸收不良,热量产生降低,临床可出现便溏、完谷不化、畏寒肢冷等阳虚见症。由于胃的消化功能降低,胃的蠕动缓慢,食物停滞,感染加重,出现胃粘膜糜烂,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活动期的变化,临床可有胃脘满闷、嘈杂、暖气等阴虚内热见证(中医杂志,1992,<8>:41~43)。李军祥采用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认识与治疗,胃粘膜相见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丝状血管可见,但相当部分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或有发赤斑,证属脾胃虚寒,予黄芪建中汤加味;胃粘膜相见粘膜萎缩,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网清晰可见,分泌物减少,蠕动减慢,证属胃阴不足,予一贯煎加乌梅、木瓜、山楂等;胃粘膜相见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小弯侧多见,其余部分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量多,散在均匀糜烂出血点,证属脾胃湿热,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胃粘膜相见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小弯侧多见,其余部分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粘膜水肿,或见粘膜散在糜烂、出血点,并见胆汁返流,胆汁瘀积,证属胆热犯胃,予柴芩温胆汤加味;胃粘膜相见粘膜红白相间,树枝样血管透见,色暗红,粘膜呈颗粒样或结节样增生,病理活检常有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证属胃络瘀阻,予失笑散合丹参饮加三棱、莪术、路路通、穿山甲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8>:54~55)。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合并有胃酸分泌异常。李军祥依据胃液分析辨证用药,认为本病一般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减少,但治疗仍需据病人不同情况进行辨证用药方能奏效。如:低酸而见胃阴不足者,除用乌梅酸甘化阴养酸外,宜选用生地、沙参、麦门冬、石斛甘寒生津,引致胃酸产生;食积酸少或脾胃气虚食滞酸少者,首选山楂补酸消食,另加用鸡内金、麦芽等药,促进胃肠运动增强,提高胃液及胃酸分泌;低酸而见痰湿之人,可用木瓜补酸,兼和胃化湿,另加藿香、佩兰、厚朴花、菖蒲等芳香化湿之品,促进消化和胃酸分泌;寒证病人而见酸少者,可用高良姜、肉桂等辛温之品,刺激胃粘膜分泌胃酸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8>:54~55)。   2.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近10年来有关本病的中医药治疗不外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治疗、针对癌前病变治疗等几个重点方面。    在辨证分型治疗方面:1989年南昌会议根据对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胃镜及活检,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5型,即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包括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血型(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lo<5>:318一-.319)。    李国虹将本病分为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肝胃不和型,分别采用中药治疗共30例,对照组20例,采用硫糖铝19、维生素B。20mg,每日3次口服,2个月后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显效5、0例,有效15、4例,无效10、16例,总有效率67%、20%(P<o.01)(新中医,1997,(2>:29"---30)。    顾庆华辨证分型治疗本病100例,分为:湿热中阻,胃失和降,用连朴饮加减;脾气虚弱,中焦气滞,用香砂异功散加减;胃阴不足,濡养失司,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肝气郁滞,横逆犯胃,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3个月。结果临床近期治愈32例,显效56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中医药研究,1996,<1>:12~13)。    在专方专药治疗方面:    郝淑然用胃丹胶囊(河南医科大学研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4粒,每日3次,对照组40例,用摩罗丹2丸,每日3次,均饭前服。90日后胃镜、病理活检两项分别观察的结果:两组分别显效36、9,26、8例;有效34、20,43、20例;无效10、11;11、12例;总有效率87.5%、72.5%,86.25%、70%(P<o.05)。两组病人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1.18%、83.6%(P<o.05)(中国医药学报,1997,12<3>:35~36)。    施玉湘等用养胃冲剂(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59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5例,对照组用猴菇菌片(猴头菇培养产物的浸膏片,上海中药制药三厂生产)39治疗50例。90日后两组分别显效40、8例,有效44、20例,无效21、22例,总有效率80%、56%(P<o.5)(新药与临床,1996, 15<5):264~265)。高寒等用自拟萎胃汤(黄芪20~309,党参、甘草各15~209,白芍20.--.509,车前子、当归、莪术各109,桂枝6~109(或肉桂3~59),参三七粉39,蚤休159(或白花蛇舌草15~209)。重度肠腺化生加红花,重度萎缩加山萸肉(或乌梅),阳虚畏寒加干姜,泛酸加淡吴茱萸),每日1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4例,10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后。结果:显效(粘膜萎缩病变、不典型增生均消失,肠腺化生消失或减轻1级)41例,占36%,有效45例,占40%,无效28例,占24%,总有效率76%(浙江中医杂志,1996,31(9>:413~414)。    何公达运用愈胃汤(炙黄芪、炙甘草、柴胡、银花、猫人参、炒白芍、山药、八月札)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3例,肝郁气滞型加郁金,炒枳壳等;瘀热型加刺猥皮、乳香、没药等;气虚痰湿型加吴茱萸、赤石脂、炮姜、姜半夏等;虚损型加乌梅、北沙参等,每日1剂,分3次饭后1.5小时服。结果:显效5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浙江中医杂志,1996,31<8>:350)。在针对癌前病变治疗方面,近年来通过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有可能逆转。    尹光耀等采用党参、黄芪、茯苓、白术、枳壳、木香、黄芩、延胡索、丹参等。脾胃虚寒型加高良姜、吴茱萸;肝胃不和型加郁金、厚朴;脾胃阴虚型加玄参、麦冬;脾虚气滞型加陈皮、沉香。依次制成I、Ⅱ、Ⅲ、Ⅳ号胶囊剂,每粒0.5g(江苏省江阴市胃病研究所提供),治疗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患者75例,对照组68例,用三九胃泰胶囊(南方制药厂生产)。两组均每次4粒,1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健康对照组12例。一般治疗3~6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7、20例,好转32、26例,无效6、22例,总有效率92.o%、67.2%(P<o.001)。对肠上皮化生的疗效:治愈34、7例,好转各13例,无效28、48例,总有效率62.7%、29.4%(P<o.001)。胃粘膜cAMP、DNA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改善,本组均优于对照组(P<o.001或 0.05)(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5>:283"--286)。    王魏用舒肝散加味治疗胃粘膜异常增生30例。基本方为:柴胡、赤芍、制半夏、香附各109,枳实129,杭芍、莪术各159,甘草、陈皮各69。虚寒加干姜、肉桂、炙黄芪、吴茱萸;阴虚选沙参、石斛、麦门冬等;嗳气泛酸选旋覆花、代赭石、瓦楞子、左金丸等;胃剧痛选延胡索、川楝子、三七等;胃粘膜充血水肿或萎缩选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丹参、九香虫等。结果:显效(症状消失,病理检查级数降低,萎缩消失或转为浅表性胃炎)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陕西中医函授,1995,<3>:31~32)。    在针对幽门螺杆菌方面:   马伟明等采用红藤愈萎理胃汤(红藤309,蒲公英、石斛各159,半夏、黄芩、丹参各109,黄连、乳香、没药、玫瑰花、绿萼梅、佛手花、甘草各69),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对照组用丽珠得乐冲剂110mg,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甲硝唑片0.29,均日3次口服,服用2个月。结果:两组分别治愈8、7例,好转17、18例,无效各5例,总有效率各83.4%。幽门螺杆菌阳性分别治愈27、9例,好转2、5例,无效1、16例,总有效率96.7%、46.7%(P<o.01)(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