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芎茶调散

 学中医书馆 2015-03-07
川芎茶调散
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薄荷叶不见火,八两  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  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半  白芷  羌活  甘草爁,各二两
右件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清头目。
【主治】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方论选萃】
明汪讱庵:此足三阳药也。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宜于升散也。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同诸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郁火。加甘草者,以缓中也。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风邪久郁遏热,而清阳之气不舒,故头痛连额,眩晕不已焉。川芎上行头角,下行血海,能行血中之气;香附内调血气,外达皮毛,能彻腠理之邪;羌活散太阳之经,白芷散阳明之经,防风散肌表之风,荆芥散血分之风,薄荷清利头目,甘草缓中和药也。为散茶调,使风邪外解,则热亦得泄而头目清利,何头痛眩晕之不瘳哉此疏风解郁之剂,为久风头痛眩晕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费伯雄:川芎茶调散,轻扬解表,三阳并治。兼用细辛,并能散寒,惟虚人宜去此一味。盖细辛善走,试恐重门洞开,反引三阳之邪内犯少阴,此不可以不虑也(《医方论》)。
清张秉成:夫头痛久而不愈,即为头风。头风久必害眼者,以目为肝窍,风气通于肝,若风热相灼,则肝肾所聚之精华,渐致耗损,故目亦渐致失明,斯时如不先去风热,徒与滋水柔肝,无益也。故以薄荷之辛香,能清利头目,搜风散热者,以之为君;川芎、荆芥皆能内行肝胆,外散风邪,其辛香走窜之性,用之治上,无往不宜,故以为臣;羌、防散太阳之风,白芷散阳明之风,以病在于巅,惟风可到也,以之为佐;细辛宣邪达窍,甘草和药缓中,茶性苦寒,能清上而降下,以之为使也。食后服者,欲其留恋于上,勿使速下耳(《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苗后清治经前头痛案(选自《浙江中医杂志》1993;(4):184)
刘某,女,39岁。自诉经前头痛20余年,呈阵发性发作。患者自初次月经来潮时前2日即感头痛,起初痛较轻,尚能忍受,以后逐渐加重,头痛待月经来潮即消失,疼痛部位局限在两眉间及两眉棱骨处,既往疼痛发作时服用解热止痛片,每日服用l~2片疼痛缓解,近2年虽每次服3片亦不能止痛。诊时正值经前2日,头痛已作,病人痛苦异常。舌淡,苔白,脉弦。方用川芎茶调散,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并嘱其间停服西药。
二诊:2剂后,头痛已觉减轻。以后连续5次在经前3日服药治疗,共服该方17剂,经前头痛消失,后停药观察3月头痛未作。
例二  苗后清治荨麻疹案(选自《浙江中医杂志》1993;(4):184)
张某,男,52岁。全身皮肤瘙痒,起风团4日,伴腹痛腹泻,呕吐,寒热交作,体温37.8~38.5℃,当地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给以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口服强的松、赛庚啶、维生素B6、莨菪浸膏片,治疗3日,腹痛、呕吐减轻,但皮肤仍瘙痒难忍,风团此起彼伏。诊见:全身皮肤遍布小如扁豆,大如巴掌的风团,色淡红,尤以腹壁两侧及两大腿内侧为甚,患者烦躁不安,恶风寒,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舌淡,苔白,脉弦。证属外感风寒,气血运行失和。治以祛风散寒解表,行气活血。选方川芎茶调散,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服药3剂,瘙痒明显减轻,风团出现减少,余症均瘥,原方续进6剂,疹消痒止获愈。
【按语】
此方乃清散上焦风热之法也。薄荷用量达八钱之多,为川芎、荆芥之倍,羌活、白芷之二倍,故为君药,取其辛凉散风也;荆芥为伍,则散风之力倍增,川芎上行头目,善于走窜者也,二者以为臣药;佐以羌活、白芷,一入太阳,一入阳明,以治偏正头痛;使以防风,以其为风药之卒徒也;香附辛香理气,以为风药之佐使也。诸药杵为散,以茶清调之,以茶能清头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