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126竖的写法2

 田牧 2016-09-01

126竖的写法2

  4.竖的收笔

  前堂课讲过收笔的作用,一是使这根写好的线条更好看,可以通过变动中线,来增加姿态。二是收直笔心,聚集尖锋,以便写下一笔。

  4.1尖锋线:圆尾

  我从简单收笔讲起。一是使用尖锋写下来。也就是趯锋,等于一连串圆点。这个情况没什么特别的收笔动作,因为最后也是一个圆点。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行笔时弯曲的笔心收直。

  我在16课中,演示过趯锋到最后拉直笔心的动作。当时以尖锋写横笔为例子。当尖锋行笔,因为尖锋和纸面产生摩擦,中轴就会弯曲,所以写完之后,手腕要做一个向左的动作,使中轴回复垂直,就是收笔了。

  现在讲竖笔的收笔,道理是一样的。

 说明: IMG_256

  注意,竖笔行笔时手腕向左,所以收笔是手腕向右。用尖锋写竖笔,最早出现于篆书中,这是秦石鼓文“帛”“隹”,尾部很圆,只要手腕向右,就很容易收笔了。

说明: IMG_258 说明: IMG_257

  隶书也是这样,这是汉代《乙瑛碑》的“朔”字。竖笔的收尾方法,和篆书是一样的。

  这是汉代的摩崖作品《石门颂》,尖锋线条,竖笔收尾手腕向右,是圆形的尾巴。

说明: IMG_259

  真书也有尖锋写的竖笔,收笔的技法就是篆隶传下来的。这是褚遂良《阴符经》的“修”字,你可以看到左边两竖就是趯锋写的,收笔也只要手腕向右就可以了。

  4.2侧锋线:断尾

说明: IMG_260

  第二种是侧锋写下来,那就是以挫笔收。你看王羲之《兰亭序》所写一竖,它是两面换起笔,侧锋三分行笔,以挫笔收。这挫笔干脆利落,断笔效果清清楚楚。

 说明: IMG_261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的“不”字,中间一竖两面换起笔,侧锋二分笔行走,挫笔收。

说明: IMG_262

  竖笔以挫收很常见这个“崇”字中间一竖,怎样起笔看不见,和上面的笔画重迭了,行笔写足三分,看上去力量很大。

说明: IMG_263

  这是王羲之另外一个贴,《丧乱贴》“再”字,二分笔一竖,速度很快,挫笔收。

说明: IMG_264

  清代写篆书,也往往出现一竖挫笔收的情况,这是吴昌硕《石鼓文》,可以看到一竖也是断笔。

说明: IMG_265

  挫笔有急促粗放的感觉,对于有些表现这一风格的书法家来说,作品中的挫笔就相当多。这是清代蒋和写的隶书,他也是经常用挫笔写一竖。蒋和任四库馆篆隶总校,篆书和隶书写得相当好。

 说明: IMG_266

  真书中的竖笔也可以这样收笔,褚遂良《阴符经》的“中”字,中间一竖,你看两圈起笔,就是蚕头写法,然后侧锋行笔,慢慢加重到三分,最后以挫笔收。

以前我讲到一横的侧锋线,曾经提醒大家注意,挫笔尖锋不尾,断笔效果是笔腰的痕迹。如果你要保留这断笔效果,只要手腕向左,把笔心收直就可以了。

  

但是要注意,这个时候墨水会聚集在尖锋这一点上,在宣纸上会引起渗化,那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墨水是跟着尖锋走的,所以当笔心一回到正锋,不能停留。要马做一个拉的动作,使笔尖离开纸面。因为这时候手腕向左,可以沿着7号方向划一个弧形离开。这样,就没有一个墨水点在这个地方了。

  这最一个拉的动作,古人称之为“空抢”。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这样说“湿则提起即空抢可也。”墨湿,就用空抢来避免渗化。

  对于竖笔来说,写法也是一样,只是方向和横笔不同。

 

  写竖笔侧锋下来,手腕向左,上一堂课讲过了,所以收笔手腕就要向右,推直笔心后,马上向3号方向做一个空抢动作,就没有一个了。

  简言之

  挫笔收尾,只要手腕做相反运动,就可以收直笔心。

  加一个抢,就可以避免墨汁积聚一点。

  4.3两面锋收尾:变动中线。

  接下来讲讲变动中线的问题。

竖笔跟横笔一样,在行笔这后,把收笔部份变动一个角度就可以增加姿态。

  你看如果起笔和行是9—8,收笔再换用9这个侧面,就形成了9—8—9,手腕是右左右,两面锋收尾。

  尖锋不到尾

 说明: IMG_267 说明: IMG_269

  9—8—9是最常见的一竖中线。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俯”字。黄色圈中的一竖就是9—8—9。但要注意,这一笔最后的9是挫笔,换句话说,尖锋不到尾。

  两面锋:尖锋到尾

  如果要尖锋到尾,收笔时手腕向右的幅度就要大一些。这样就可以把尖锋拉到尾部。

  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位”字,同样是单人旁,同样是这位置的一竖,也同样是9—8—9,但这一笔,最后尖锋到尾,也就是补了一个尖尾巴。

说明: IMG_270  说明: IMG_273

遂良《阴符经》的“化”字,也是这单人旁同样的一竖,这也是补了尾巴的。

  手腕向右,尖锋到尾,是不是写出来都一模一样呢?不是。你看像王羲之《丧乱贴》的“号”(號),这两竖,一个收笔尖锋在右,一个尖锋在左。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明: IMG_272

  其实这两笔的收锋动作是一样的,都是右左右,它们的不同,是中线曲折的幅度不同。当右左右的动作减小,中线就逐渐接近于直线。这时候你手腕向右,等于把尖锋逼到左面。

  这个“号”字,我用红色标示出来的两个竖笔,A这一竖,收笔手腕动作大,尖锋到尾,是拉到右面来的。B这一竖,中线接近于直线,结果把尖锋逼到左面了。

  在王羲之系统的书法家中,这种尖锋到尾经常可以见到。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例子。

说明: IMG_274

  有些人误会这样的一竖收笔,是把毛笔往上提,其实不是,一竖也是有三折:起笔、行笔和收笔。这种竖笔尖锋收,还是因为手腕左右运动而产生的。

说明: IMG_275

  这是褚遂良《阴符经》中的“命”字,你可以看到,一竖收笔的尖锋偏向左面。

说明: IMG_276

  这是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字竖笔的收尾,方法是一样的。

  4.4三面换收尾:一来一回刚才所说的右左右,只有一个半来回,前面起笔和行笔右左是一来一回,后面收笔这个右,没有反方向的左,我们知道,笔心要一来一回才会直,少了一个动作,笔心还是弯的,那怎么办?

说明: IMG_277

  我在24课讲横笔收尾时,讲过这个问题。你只要加多一个反方向的动作,那就形成了两个来回。对横笔来说,就是左右左右。对竖笔来说右左右最后一个动作是右,加多一个左,那就是右左右左,笔心就可以收直了。

  看起来多用了一个面,但这三面换收尾,有它的好处。

  收笔一来一回,古人称之为“顿笔”。这是“九用”的一种。

《玉堂禁经》说:

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我来一句一句给大家解释。

  第一句话:“一曰顿笔”。要注意,现在很多书说“顿”是“重按”,这是错的在“九用”中,往下按是“蹲”不是“顿”。“蹲”是压弯中轴,而“顿”是收笔动作。

  《说文解字》说:“顿,下首也”,就是叩头。古人跪在地上,头一下一上,这就是“顿”。顿笔也是这样,往下又往上,称这为“顿”,真是很有道理。

  第二句话定义:“摧锋骤衄是也”。你看,这句话包括两个动作:一是“摧锋”,就是推锋向前,“摧”就是推;二是“骤衄”,迅速扭锋转向后。衄锋我们已经知道是扭动中轴,改换方向。这一推一衄,一下一上,就达到收笔之目的。有人想,这不是现在流行的术语叫“回锋”吗?是,但晋唐没有“回锋”这个术语,晋唐用的是“顿笔”。

  第三句话举例:“则努法下脚用之”。“努法”就是竖笔的一种,永字八法中的一竖就是努。竖笔写到下脚,一推一回,就收笔了。其实不止于竖笔,你写一横到尾,一去一回收锋,都是“顿笔”。《玉堂禁经》只是举竖笔为一个例子。

  我这个课程已经26堂,现在讲到哪里了?我希望各位心中有数:

现在讲书法第一个要素“用笔”。“用笔”包括执和用锋。“五执笔”已经讲过了,“九用”讲了六个。包括今天讲的顿笔。很快“九用”都会讲完,你就知道王羲之系统的用笔了。这些内容,请大家不要忘记!

现在我把今天讲的一竖收笔,作一个示范。

  第一种,尖锋线,下笔用尖锋顶住纸,趯锋行笔,手在左面,写完了手向右,就是收笔。

  第二个侧锋,你可以两面换起笔,用9—8,9—8挫笔下去,手向右收笔,加一个3号位抢。

  第三种是尖锋到尾,9—8—9。向右拉,这尖锋在右面。

  第四种,动作是一样的,中线是直线,9—8,手向右,直线走,尖锋在左面。

第五种顿笔,一来一回。9—8—9—1,一号面,回过去就收住了。

  本节要点:

  竖的收笔:圆尾、断尾、尖尾。

  竖的行笔手向左,收笔就要向右。

  所谓顿笔,就是一下一上,一推一衄。

  思考题:

  一竖收笔尖锋到尾,我举了尖锋在右和尖锋在左,如果要尖锋在中,应该怎样写?

  如果顿笔动作很小,会出现怎样结果?这是尾巴是圆尾,还是断尾或者尖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