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139完整的永字

 田牧 2016-09-01

139完整的永字

  永字八法,八个点画怎样写,已经讲完了,但这个八个点画是分散的单一点画,怎样把它们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永”字呢?

  1.点画的连接

  点画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形式:相接和相承。

  1.1相接

  用踆锋所谓“相接”就是两个点画头尾连接,譬如先写一横,接着要连接一竖。我们知道,它们是用踆锋来连接的,我把中线动作图画在旁边,横画写完,驻锋小小停顿,然后下衄转圈,就可以连接到下一个竖。

  《玉堂禁经》对踆锋的定义是:“五曰踆锋,驻笔下衄是也。”踆锋有两个动作,驻笔和下衄。具体怎样做,30课中讲过了。

  

  在永字八法中,有哪些地方需求用到踆锋这种方式呢?“永”字的中间,那个勾努势,就是勒+努+趯,用了两次踆锋。竖加趯中线图是这样的。

  还有就是策加掠,我说过策本身是向上写的横,策加掠就是一横加一长撇,它们也是用踆锋连接的。“永”字八法中,踆锋一共用了三次。

  

  这种用踆锋连接两个点画的方法,好像我们生活中用螺丝钉连接两根材料一样,是很实际,用力的,连接是紧密的。

  1.2相承

  用飞度。还有一种情况是笔画相承,连接的方式是飞度。譬如说写一个很简单的“二”字。写完一横,下面还有一横,这两笔是离开的。所以笔锋要从第一横的收笔处,飞到第二横的起笔处。这时笔锋就做了一个“飞度”的动作,承前启后。

  在行草书中,飞度往往变成一根牵丝,是看得见的。在真书中,飞度动作经常不写在纸面上。正因为它可写可不写,有时露,有时藏,所以我们称它为“虚笔”。

 

  以前我引见过挫笔结束,收笔可以加一个抢的动作,横笔往往是向七号位抢,竖笔经常向三号位。

  “抢”也是飞,但“飞度”的意思和“抢”不同,“抢”飞出来就结束了,所以古人叫它“空抢”。“飞度”是要连接下一笔,所以称为“度”。

  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说:“藏:首尾,蹲抢”。这是单独一笔的写法,头尾那些动作称为“藏”。而点画两头的虚笔连接称之为“度”。他说:“度:两头,空中飞度。”这里说的中间,不是一画的中间,而是两画之间。两个点画之间的联系,这就用“飞度”。

  表现笔锋的运动轨迹,就是字的“筋”,他说:“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也。”你要断,就要做“藏”的动作。你要连,就要做“度”的动作。所以《翰林要诀》说:“解'藏’'度’二字,则无死笔,活处在筋也。”有了筋,点画之间气脉不断,字就写活了。

  

  在永字八法中,第七笔“啄”和第八笔“磔”,就是由“飞度”来承接的。这两笔构成了一个固定的关系,构成了一个部件。在书法中称为一个笔势。

  现在我们知道了,“永”字八个点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在书法中称为四个笔势。点是单一笔势,其他三个是复合笔势。复合笔势只是单一笔势的连接,或踆锋或飞度。所以其实还是“笔笔断而后起”,这个根本原则是不变的。如果这四个笔势你很纯熟,写出整个“永”字就很简单了。

  2.笔势的联接

  大家熟习的是写字的方法,我们从小学写字,就是按照笔顺,一点一画加上去,整个字就出来了。

 

  书法和写字不同,它是“两步成字”。第一步,把点画组成笔势,然后用笔势构成整字。这就是裹束,有些人称为结字。拿“永”字来说,我们有了这四个笔势,按照它们的位置裹束起来,整个“永”字就出来了。

  

  东汉蔡邕《九势》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在裹束时,要照顾到各笔势的映带关系,使它们看起来自然顺畅,气脉贯通。“永”字这四个笔势之间,有三个映带:

  

  第一势到第二势,从侧到勒,有一个映带关系。

  第二势和第三势之间,从趯到策,笔势将会这样走。

  第三是从掠到啄,就是从第三势到第四势。这次笔锋长途飞行,从左到右,从西到东。要注意,这种联系,只是蔡邕说的映带关系,并非组织新的笔势,这只是一种意会,一种感觉,一种安排。所以笔势内部的连接,如相接、相承是真实的联系,和笔势外的映带还是不同的。

  不同书法家裹束的结果,总体效果也会不同。每个笔势的高低、远近,是根据个人的审美来决定的。一种米养百种人,笔势相反,裹束结果往往各异。

  你看左边这个字紧密或左面就比较宽舒。等整个字出现了,你的审美观就表现出来了。字如其人,这个字,就是你的心。

  你看《兰亭序》中王羲之这个“永”字,是左紧右疏,第二第三两个笔势之间,没有空隙。传为虞世南所摹的《兰亭序》,写出了这个特点。但传为褚遂良所摹的《兰亭序》,以及赵孟頫、俞和所摹,这两个笔势是脱离的。这些,要等到三级课程“裹束”中再详细讨论了。

  3.永字八法和九用的关系

  九用我们讲过了,这九种用笔法,是张旭教弟子秘密的笔法,而“永”字八法是公开的。“九用”和“八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在31课“九用”小结中讲过,“九用”分配在一根线条上,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都考虑到了。起笔有尖锋直下,有侧锋蹲下取分数,行笔可以用尖锋趯,也可以用侧锋挫。收笔有用尖锋的顿笔圆尾,有用侧锋的挫笔断尾,还有揭笔尖尾,揭笔可以和按锋一同用。如果要改变线条的方向,那就要扭动笔心,这是衄锋。如果要连接其他点画,两笔在一同转个弯,那就要做一个踆锋的动作。

  

  这些“九用”的动作,学生怎样练习呢?古人非常聪明,他们用一个字例,把“九用”分配在这个字的笔画上,只需写这个字,就等于练习“九用”。这个字,就是“永”字。

  3.1起笔

  用侧锋起笔,必然要蹲下,这就是蹲锋。蹲锋是弯曲笔心的动作。《玉堂禁经》说,“缓毫蹲节,轻重有准”,第一笔那个侧点,就是用蹲锋起笔的。具体分析“永”字中的侧锋起笔,又分两种。一种入纸手在右,如侧点,最后一笔磔都是。我称之为横起笔。另一种手在左,如策,我称为竖起笔。

 

  用尖锋起笔是“驭锋”,只有第二笔“勒”用。驭锋是笔心直下纸面,如果你入纸时笔心不垂直,譬如说用了侧锋竖起笔,也可以入纸后加一个扶直的动作。不过,这就不是驭锋了。

  3.2行笔

  行笔,我们知道,书法线条有两种,尖锋线和侧锋线。

  “永”字八法有七个点画是用铡锋写的,但它特意规定了一条尖锋线,就是第二笔“勒”。

  “永”字有两个横,“勒”用尖锋趯,“策”用侧锋拖,这样就很全面,两个笔锋横向行笔都有了。至于侧锋线的方向,有些是向右行笔的,如侧、磔是九号位,策偏向于三号位。有些是向左行的,如掠、啄和趯。向下行笔也有,那就是八号位的努。所以写“永”字八法,右行、左行、下行都有体验。

   

  3.3收笔

  讲到收笔,“九用”有挫笔、顿笔和揭笔三种。它们是怎样分配在“永”字中的呢?

  挫笔收断尾,最明显就是努,这是侧锋同样粗细一直写到底。

  顿笔收圆尾,可以侧点为例。侧点当然也可以写成尖尾、断尾。但“永”字八法中,只要这一处可有明显的圆尾,所以,通常就用顿笔写这一点。

  揭笔收尖尾,有左揭、有右揭。“永”字八法中都有,这就是掠和磔的收尾。如果你写大字,右揭可和按锋同用。

 

  3.4转折

  在行笔中扭动笔心,这是衄锋。“永”字八法的努,看起来是一根弧线,这是由于中间扭动了笔心。而最后由于要连接趯,用了踆锋,形成了一个折。

  简言之,“永”字八法不是写普通的“永”字。它是“九用”的运用的实例。所有“九用”的动作,“永”字八法都有了。

  练习:

  

  本节要点:

  点画的相接和相承,踆锋和飞度。

  点画→笔势→整字,两步成字。

  “永”字是九用的运用实例。

  复习思考题:

  陈绎曾《翰林要诀》所说的“筋”,能否等于我经常说的“中线”?

  真想学书法吗?听我的忠告:每天写一百个“永”字,连写十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