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150读贴

 田牧 2016-09-01

150读贴

  1.读贴注意

  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多读、精读,作者的意思也就懂了,学书法买来一本字帖,也要用这方法,翻来覆去,多看,多研究,慢慢就懂得怎样写了。这就是读贴。

  读贴读点什么呢?书法要素是用笔、识势和裹束,读贴就是读这些要素。笔锋的走势是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圈。当笔锋行走大圈的时候,重点要看清楚大圈上面的节。也就是所谓小圈,这是调锋的地方。书法要素“裹束”,主要就是筋和节的结合。通俗地说就是大圈加小圈。

  

  1.1先看筋节

  读贴要先看筋节,譬如最简单的“一”字,筋的走势是9—6—9,然后看节,怎样下笔,怎样转弯,怎样收笔。有人把两头视为两个大节点,这也可以。起笔一个大节点,包括两个动作,收笔一个大节点,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动作。

  筋决定走势,节调正方向。相比之下,筋比较直观,节比较复杂。写这个“一”字,大家9—6—9全部一样,但为什么看起来不同?他们的节点怎样表现。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施其法了。

  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作字处处有圈,如画家写石,小圈外又套大圈,大圈内又生小圈,而笔力与皴法一样,气机紧不可懈。”“皴法”是国画的笔法,用来表现山石的纹理。小圈大圈,在技法上是两样东西,在表现时却又是互相配合的,这就是裹束。

一级课程讲用笔,你用尖锋也好,侧锋也好,行笔总要遵循一条路线,这就是筋。例如这一根弧线,顺时针转过了半圈多,那就必然有绞锋点,过绞锋点当然要加节点,但不要忘记弧线本身还有暗节点。这两个节点附在大圈筋上,绝对不能少。如果你一看就知道节点的位置和处理方法,这就读贴有成绩了。

  临贴时,要注意贴上怎样处理节点的。你看王羲之《远宦贴》的手法,像刚才这样的大圈,绞锋点往往是加了明节点,几乎成了习惯。见“兼、武、救、安”四字。

当然还有其他的处理手法,我介绍过好几种。

一加明节点,理论上就等于另起一笔了。这就是“笔笔断而后起”。临贴不要求快,不慌不忙,求的是稳,不绞锋。这个明节点往往被人忽略,呼啦一下就拉过去了。我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又如十字拨灯法,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你看这个“清”字竖笔收尾,因为一笔下来写粗了,收笔就用了横竖两个方向的动作,务求收出尖锋。

   

写行书会不会很快呢?当然不是,有些动作你不能不做。你行笔快,调锋就会慢下来。这些细微的地方,静心读贴才能体会。

用拨灯法收笔,就是画十字,在王羲之《兰亭序》和其他摹本中,是经常出现的。而且在转弯抹角的地方也会用。见“不、生”二字。这种方法,既有古籍记录,也有实物证据。符合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取证法。可惜现在几乎失传。

  运用现代科技,我们可以把一个字放得很大。这样就可以发现很多前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你看王羲之《远宦贴》“具”字,上手第一竖,就是用十字来转换的,这种方法在这本贴中非常频繁地运用。

  史书说陆柬之的后裔陆希声传拨灯法。《唐诗纪事》卷四十八“陆希声”条说:“希声自言昔二王皆传此法”,应该是真实的。用横竖两个方向来收锋或者转向,效果极好,用途很广。各位读贴时可以留心这种小技法。

  简言之:

  读贴先看筋节,决定点画的基本状况。

  筋:确定笔锋走势。

  节:注意节点的位置、明暗、调锋的方式等。

  1.2依照笔势来看筋

  这里要补充一句,你现在读贴看笔锋走势,只要一个一个点画分开看就可以了,也就是照着文字点画来看,不用看复合点画。将来讲完了二级课程“识势”,那就不是分点画来看。而是按照笔势来看笔锋的走势了。书法大圈是根据使转组织的。读贴时不能只见点画,不见使转。这是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举例来说,王羲之《兰亭序》中一个“崇”字、从文字角度来看,上面是“山”,下面是“宗”,山有三笔,宗有八笔,一共十一笔。但问题在于,王羲之不是这样写“山”字的。从书法角度来看,这个“崇”字用了四个笔势,第一个叫做竖笔势,第二个宀头势。第三个奋笔势,第四个顾盼势。竖笔势和奋笔势,就是张旭“五势”的内容。这些二级课程会介绍,学会笔势一望就知。

   

  其中第一势,就是竖和横的连续。我在47课使转中介绍过孙过庭的定义。“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王羲之写“山”字,就是用了这个使。具体名称叫做竖笔势,虽然中间有一次是虚笔,但笔势是笔锋运动的轨迹,我讲过,大圈是包括实笔和虚笔的。所以这个“山”字,王羲之写为三竖一横。笔顺和写字不同,那是按照笔势来写的。但最后一横比较低,比较细小,就容易忽略。在唐代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圣教序》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小小的一横。唐代的定武兰亭本虽然有点走样,也保持这一横。我们来看看其他的摹本和临本,传为虞世南摹本有一横,托名禇遂良摹本,就没有最后的一横了。元代赵孟頫和俞和,不知道是看着什么贴临摹的,总之和原贴相差很大,个人的东西太多。现代沈尹默先生临本,也漏了这一横,写法和原贴不同,推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字太小,古代没有眼镜、放大镜,没有数码放大技术。但传为虞世南的摹本虽然有一横,它的粗细和位置都不大准。而另一地方,摹本上可以看到,第四势和第三势是重迭的,也就是顾盼势中间一竖穿过了奋笔势的横笔。但虞摹本却是不重迭也不穿越的。这些可说是结字的问题,不是运用笔势的问题。结字将在三级课程“裹束”中解释。这种事情往往缘于作者平时写字的习惯。平时不穿出头,就下意识地流露出来了。

  简言之:

  真行草书,是按照使转组织笔势的;

  一级课程讲用笔,主要解决小圈;

  读贴可从单一点画的筋节开始。

  1.3读贴和书空

  读贴和读书还有一点不同,读贴最好辅以书空。书空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字。一面看着字帖,一面书空,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火车上、飞机上,无论何处,处处都可以书空。

  《世说新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殷中军就是殷浩,东晋中军将军,他是王羲之的朋友,北伐失败,被废后移居信安,就是现在的浙江衢州,整天不说话,用手在空中写字。这就是书空的来历。当然殷浩不是学书法,而是发牢骚。

  唐代有个很著名的传奇故事,李公佐的《谢小娥传》。谢小娥的父亲和丈夫被强盗所杀,托梦留下十二字的迷语:凶手就是“车中猴,门东草,禾中走,一日夫”,李公佐“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坐客未倦,了悟其文”。他根据这十二个字,书空默思,破解了迷底。(申\兰\申\春。车字去掉上下各一横,就成了'申’字,而十二生肖中猴为申,所以这三个字就是'申’字;'门东草’,草下有门,门中有东,就是'蘭’字。'田中过’意为穿田而过,仍是'申’字;'一日夫’,'夫’字上加一横,下面再添'日’字,就成了'春’字。)

  清代黄遵宪《续怀人》有两句诗:“只恨书空作唐字,独无练石补天词。”给朋友送行,没有笔砚,只好书空。

  上一堂课我介绍大家五种墨迹本,看起来很清楚,但有些字要理解也是不容易的。如禇遂良《阴符经》中的陆字,右旁怎么写呢?如果没有准备,你一下笔就会遇到困难。还有出入的出字。这个“出”字,我在第六课中提出过。各位有没有看懂呢?书空试一试。

   

  王羲之《频有哀祸贴》这个“胜”字,右旁笔锋究竟怎样走,也是一大难点。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草书“丽”字,中间部分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读贴是省不得的基本功。而书空是帮助读贴的好方法。

  2.读贴举例

  好,现在我来出一个题目,一起来读贴。研究“口”字左下角的写法。

“口”字的左下角,常见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折笔下来向上飞出,这时手腕向左,然后起笔写最后一横。写完后可以看到,飞的动作在最后一横的上面。第二种是折笔下来,从下面回头,这时手腕向右侧,写最后一横。看起来两笔交叉,出现了一个小圈。注意这小小的圈往往是虚笔,未必写在纸面上的。写完后可以看到,尖锋是在最后一横的下面走的。

  

  具体拿本字帖来读,如《阴符经》中的“倍”字。这个“口”很清晰,折笔下来手腕右侧,然后六号位行笔,就可以顺利写出露锋一面起的横画。写完后你看一看,这尖锋的轨迹,是在最后一横下面过的。这一招《阴符经》用得很多。可以说是这位作者的一种习惯。

  再来看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善”字,你看,下面有个“口”,这是哪一种情况?尖锋是在上面走还是下面走?这里折笔下来有一个小小的牵丝,这就容易看了。他是在上面飞的,先飞再两面换起笔写一横。

  《真草千字文》中还有一个“谷”字,谷字下面的口,左下角怎么写呢?虽然没有牵丝指示,但从形状来看,也是在上面飞的。

  

智永处理左下角,大多数是和“谷”字的“口”相同。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即使有时候写出不同的样子,但习惯动作往往表现得最多。

说明: IMG_316 

  把智永《真草千字文》和褚遂良《阴符经》放在一起,做一个比较,就可以知道两个人的用腕方法是不同的。

那么,王羲之又有什么特点呢?他怎样处理左下角?答案我不直接讲了,请你读贴、书空。有了把握再写,看看是否和王羲之相同。

  本节要点:

  读贴的方法:筋和节。

  小圈要读调锋的方法。

  大圈要根据使转读笔势。

  思考题:

  本课讲到几个难读的字,如“陆”“出”“丽”“胜”,试试找出笔锋的线路。

  王羲之写“口”字,左下角怎样处理的?有没有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