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0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广州·五仙观与岭南第一楼。五仙观与“岭南第一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五仙观正殿与“岭南第一楼”之间的墙面上嵌有《广州重修五仙祠记》碑刻,无疑是这里最为重要的一件文物。楼上悬挂铜钟一口,钟高3米,直径2米,重5吨,为广东现存最大的青铜巨钟。传说此钟只有遇着火警之类灾难时才撞击鸣钟,无事禁止撞钟,故名“禁钟”,而...
广州·中共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与红花岗四烈士墓。民国7年(1918年),孙中山在广州领导护法运动,国民党元老林森等发起募款增修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时,兼修红花岗四烈士墓园。墓道前建有四柱三门石牌坊,坊额篆刻“红花岗四烈士墓道”。不知什么原因,在众多有关介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资料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座与之共存一处的红花岗四...
广州·怀圣寺光塔与六榕寺花塔。有说此塔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原因是那时伊斯兰教尚未传入中国。不过,既然南宋岳珂的《桯史》一书上记载有此塔,那么此塔至少建造于《桯史》成书之前,年代还是比较久远的。但从网络上下载的怀圣寺模型和光塔老照片来看,塔下空间逼仄,根本无法拍到全景,最理想的拍摄地点是在礼拜殿...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宫博物馆)遗憾的是,直到购票时才知道,南越王宫遗址的大部分区域还在发掘之中,目前对外开放的只是一处南汉排水渠与南越饮水井并存的遗址展区,以及位于大门左侧的一座综合性展厅(博物馆)。南汉排水渠、南越饮水井遗址展区设置两层参观平台,第一层展示南汉王宫遗迹之上的两段排水沟渠,第二层展示南越王...
广州·番禺·留耕堂。留耕堂是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沙湾何府的灯笼就是这样远近闻名,以至于广州地区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歇后语:“沙湾灯笼——何苦(府)”(粤语的“府”与“苦”发音相似)。牌坊明间背面石额刻“三凤流芳”。象贤堂明间前后横梁高悬“大宗伯”、“象贤堂”两面木横匾,后屏门前居中立一木屏,上刻清末...
广州·陈家祠(陈氏书院)陈家祠(陈氏书院)是广州最有名的古建,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屋脊,数量巨多的陶塑、灰塑让它成为世上屋顶最热闹的建筑。当然,其他如石雕、木雕、砖雕、铁艺等各种雕饰也是不容错过的。陈家祠名气够大,也就不想多费口舌介绍,直接上图便是。
广州·光孝寺·南汉千佛铁塔。木构建筑既然韵味全失,加之繁杂喧嚣的场面,让某人一刻也不想再作停留,立马就把目标转移到了大雄宝殿之后的五代南汉千佛铁塔。此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公元963年),比东塔早建4年。龚澄枢其实就是南汉后主刘鋹的太监。寻找东塔颇费了一番周折。南汉,五代时十国之一,曾称大越国,刘隐、刘岩兄弟所...
广州·中山纪念堂(力求完整篇)再来一张上世纪30年代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航拍图。总体来说,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以“正门门楼——孙中山铜像——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其他景观沿这条轴线呈东西对称分布。纪念堂主体建筑前的孙中山铜像处怎么光有基座而没有铜像呢?尽管孙中山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曾捐赠了4尊铜像给中国,但4尊铜像分别送给了南京...
此砚满刻铭文,它的左、右两侧及砚背、砚盒均刻有铭文。砚背、砚盒同镌隶书铭文:“自有天然砚,山林景可嘉。诗题桐叶茂,笔点石阑斜。亚字非无用,端溪不必夸。鼠须滋雨露,麟角染泥沙。力定千军扫,毫成五色华。管城殊落纸,手腕直生花。屈曲云烟缀,回环翰墨加。杜公佳句在,珍重碧笼纱。嘉庆七年凉秋月,阮元。阮元(印)。” 阮元,扬州...
《土火之艺》陶瓷精品展厅中的极品有景德镇窑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元)、磁州窑唐僧取经图枕(元)、景德镇官窑珐琅彩碗(清·康熙),可参看《广东省博物馆(1)——镇馆重器》一文。景德镇窑影影青云水纹碗(宋)河北观台窑黑釉划纹碗(金)景德镇窑蓝釉鱼纹罐(明·正德)景德镇窑釉下三彩八骏图觚(清·康熙)景德镇窑粉彩玲...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