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采叶 IP属地:广西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伤寒论笔记》第12条桂枝汤证。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一条开始进入太阳病本证的学习,第一个证中风表虚证,条文开头仲景先辨病再辨证,这也是我们初学者要学习临床思路。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用药可以看出本方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并用,辛甘化阳的药...
《伤寒论笔记》第4.5条。这里指“很”,很想吐,这是提示邪入少阳,(少阳证为胆热气郁,容易反胃,心烦喜呕,其中“喜”指多,善),《伤寒论》中常以呕提示少阳病(40条大青龙汤证,61条干姜附子汤)。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至此太阳病篇的绪论已完,第一条为总论,2.3.6为分类提纲,7.8.9.10讲解了太阳病的自然病程...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阳:发热恶寒。③阴指太阳伤寒,阳指太阳中风。是古人对外感病自愈时间的理论认识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认为病有自然病程,揭示了太阳病的七日节律。7.8.9.10讲的都是太阳病的自然病程是6/7天,欲解时在中午前后,但体质弱的人要约12天之久。
但若夹有风邪,病人可有轻度恶风的表现。】,为温病【现在看来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手太阴温病,而不能称作太阳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而这里把风温看做独立病名,理解为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变证,表现为高热汗出而热不退。】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寸关尺皆浮数,这里浮主热,为热盛鼓动气血,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
《伤寒论笔记》第三条。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伤寒是寒邪伤表阳的症候。“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因为太阳伤寒的发热是由于寒邪郁闭阳气,阳气郁而化热所致(不同于太阳中风的卫强),结合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所以导致发热出现的时间有别(但迟早会发热)。(《伤寒论》中脉阴阳俱紧还可...
《伤寒论笔记》第二条。本条为太阳病的分类提纲之一,首先的症状是“发热”,病机是风阳伤卫阳,风为阳邪,与卫阳相争卫阳病理性亢奋,从而导致发热,这种表现也叫“卫强”(并非指卫气强盛)。第二个症状“汗出”: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加上风主疏泄营阴外越而为汗。缓脉表明没有寒邪同时汗出伤营,也叫做“营弱”故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为“...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赵版的第一条历年被作为太阳病的提纲性条文。言简意赅的从三方面定义了何为太阳病。首先,脉浮,那么何为浮脉?俗话说“有一份浮脉就有一份表证”当外邪侵袭肌表,卫阳之气浮越与之抗衡,表现在脉即为浮脉。再者,头项强痛,指邪气伤于太阳经的表现。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循行最长,穴位最多的经脉。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