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长春 IP属地:湖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4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抗病毒治疗—儿童抗病毒治疗方案。推荐意见6:关于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1岁及以上儿童可考虑选用普通IFN-α治疗,2岁及以上儿童可选用ETV或TDF治疗,3岁及以上儿童可选用Peg-IFN-α,12岁以上儿童可选用TAF治疗(1岁以下婴儿治疗药物选择见推荐意见11)。推荐意见7:对于1~7岁的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CHB儿童,在获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基础上,可...
【期刊导读】吴超教授团队再报道:超70%灰区慢乙肝患者存在显著肝组织学疾病进展风险。超70%灰区患者存在显著肝组织学疾病,其中HBeAg阳性灰区患者的风险超90%.(A)不同灰区患者的比例; (B) 不同HBeAg状态患者灰区患者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不同HBeAg状态下不同性别(C)和年龄(D)慢乙肝患者的灰区分布分析灰区患者的肝组织炎症等级、肝纤维化...
当女性患者在服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并意外受孕的时候,如果服用的是富马酸替诺福韦,可继续服用该药并继续妊娠。建议可服用者认为,丙酚替诺福韦进入体内后转化成的活性产物就是替诺福韦,理论上对孕妇的影响应与替诺福韦相同。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乳酸酸中毒(多见于恩替卡韦)、肌炎/横纹肌溶解肌(多见于替比夫定,该药目前已不推荐应...
HBV感染人群并发骨肾疾病不容忽视,临床如何做好评估、监测与治疗?图3 CHB患者的骨肾健康情况评估与监测。图4 指南对合并肾、骨疾病或其高风险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建议。在两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III期研究108和110[乙肝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的CHB患者中,共纳入1248例CHB患者,5年随访结果表明:接受TAF治疗和TDF转为TAF治疗的CHB患者...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1],共纳入68例ETV应答不佳患者,其中25例转为TDF单药治疗,43例加用TDF治疗,中位治疗时长分别为16个月和17个月, 比较两组病毒学应答率结果显示,换用TDF或加用TDF均可以达到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图3)。2)ETV与TDF的HBsAg下降水平比较:日本的一项随机、对照、双盲研究[3]纳入了166名初治慢乙肝患者,以2:1随机分组入T...
抗HBV药物需要终生服用吗?最近门诊接连遇到几个病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符合抗病毒指征而坚持不服抗HBV药物,其中一个还有明确的乙肝肝硬化家族史,肝功能反复异常,肝脏硬度值在11.7kpa。再就是,针对HBV感染各靶点的新药研发正在进行,可以说乙肝完全治愈只是时间问题。随着丙型肝炎的可治愈以及对HBV作用机制的不断进展,针对HBV新型药物...
血液中可检测到的HBV标志物有HBV rcDNA、HBV RNA、HBeAg、HBsAg、HBcAg、HBcrAg,在肝内可检测到的HBV标志物有cccDNA、pgRNA等[1]。HBV RNA和HBcrAg评估NA治疗疗效的作用。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7例HBeAg阴性、病毒学抑制(>3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基线时检测肝内HBV生物标志物(HBV DNA、HBV RNA和cccDNA)和血清中生物标志物(HBV DNA、HBsAg...
4)在无法进行产前HBV DNA检测的情况下,HBeAg检测可作为HBV DNA检测的替代方法,以确定是否进行替诺福韦治疗来预防HBV母婴传播(B2)。1)需要研究HBsAg和HBeAg检测是否可以作为HBV DNA病毒载量测量的替代方法,以确定是否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HBV母婴传播。为了正确评估母乳喂养是否会导致HBV母婴传播,仍需要进行更多随机对照试验,包括详细...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指导。用药方案2[核苷类药(NUC)-1]:如拉米夫定(LAM),口服,成人一次0.1g,一日1 次,连续用药3~12 个月,儿童推荐剂量为3mg/(kg·d),极量为100mg/d。用药方案3[核苷类药(NUC)-2]:如阿德福韦酯(ADV),口服,成人一次0.01g,一日1 次,连续用药3~12 个月。用药方案5(免疫功能药):胸腺肽α1,用前...
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132例接受NUC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42例受试者中,有9例(21%)在HBeAg血清转换后至少6个月的巩固治疗后停止了NUC治疗,只有2例患者在停药后有持久的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这表明在大多数CHB患者中,NUC诱导HBeAg血清学转化是暂时的,无论是否发生HBeAg血清学转化,长期NUC巩固治疗似乎是必要的。对于HBsAg<3000 IU/mL...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