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天园 IP属地:广西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2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唐三彩卧兔脉枕。大夫在为患者把脉时,需要垫高其手腕,以使手腕得到充分的舒缓和伸展,便于气血流通,同时也能够充分暴露位于手腕部的桡动脉,这样才能使把脉更加准确。脉枕就是垫在患者手腕部的器物。河北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唐三彩卧兔脉枕,该脉枕于1972年出土于河北省安新县唐墓。脉枕造型生动逼真,集观赏与实用性于一身,是难得的唐三彩珍...
《伤寒论》第107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三部六病”调神汤又称调神平亢汤,是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成,替石膏为龙骨,去铅丹。按 全方以调心汤合调神汤(柴胡、黄芩、人参、苏子、川椒、炙甘草、大枣、郁金、百合、丹参、全瓜蒌、乌药、五味子、牡蛎)、...
流传千年的中医脉学与脉枕。而病理的脉象则根据脉动的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分为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动、洪、大、微、紧、缓、弦、芤、革、牢、濡、弱、散、细、伏、促、结、代、疾等脉象,不同脉象有着不同的主病范围,临床上多是两种或多种脉象兼见。中医在诊病时,多是四诊(望、...
手诊七触(抚、摸、按、软、硬、热、凉) 触诊是采用手诊特有的抚、摸、按方法,分别用不同的力度与方式对手部皮肤、肌肉、关节等的温度、弹性的感知,以及被检查者触觉、痛觉的反应,提高手诊的精确性,弥补望诊的不足。手诊触诊应该在手诊望诊彻底诊断结束之后,再用触诊的方法。区线,首先触诊臓象区,最后触诊臓象段;6、热:如火炙手 ...
血为气之母,出血或精虽不多,但会导致滑脉减弱,气也变得平顺,就是因为血为气之母,一丁点儿血或精或津液都饱含大量的气。故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桂枝温给动力蒸气,麻黄开毛孔,杏仁开肺气,甘草给胃以粮草。故用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芍药泄肌热并收敛气使之不再外散,桂枝给表以动力,促剩余风邪从毛...
“脉阴阳俱紧”辨析。《伤寒论》第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本条中,“脉阴阳俱紧”,《伤寒论选读》教材解释为沉紧,为阳虚寒盛;《伤寒论》第283条原文中“脉阴阳俱紧”,是对应第3条太阳伤寒之“脉阴阳俱紧”。太阳伤寒,属于表寒外凝,风寒外束,卫阳郁闭,见不到汗出。相对于太阳伤寒而...
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气血的状况:气血充足,则脉象和缓有力;按诊是医者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叩患者体表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触法是指医者用手指掌面或全手掌轻轻接触或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患者局部皮肤,以了肌...
虚实寒热是脉诊的四维大纲,虚实判则攻补大法可定,寒热分则用药温清可依。寒热辨证的本质是在辨阴阳,因为“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治病求本,本于阴阳,治疗要“谨察阴阳而调之”,而阴阳不可见,水火寒热乃阴阳之征兆也。而寒热未全显化,即一气的初升与初降尚未形成明显的脉象迟数,但寒热已蕴其中,这才是寒热辨证在脉象诊断上应重点关注...
脉诊在辨证中的四种应用。在许多病例的辨治过程中,脉象往往比症状更能显示患者当时的真实病机,故重视脉诊,以脉诊为主要依据,或舍症从脉,或无症从脉,往往能够获良效。诊见其面红润,精神可,仔细辨别其脉沉弱,重按无力,故凭脉象认为患者反复发热动风为肾阳不足,失于温煦,肾水寒于下,水寒则不藏龙,逼龙火浮游于上,龙火借肝之升性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同时见到“迟”“数”两种脉象,实在令人费解。赵进喜、张丽芬所著《〈金匮要略〉与中医现代临床》中有明确论述:“其论脉''''''''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脉迟、脉...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