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duane1982 2006-03-05
摘要: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几个热点问题,希望藉此引起学界的关注,群策群力,借鉴和吸收国外教育技术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作好教育技术本土化研究,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教育技术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4

  现代教育技术学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发展最快的新兴学科之一,而且已成为跨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生长点。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再到现代教育技术几个阶段,学界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但是非常遗憾,我们对教育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引进介绍的层次上,热衷于翻译原著、“拷贝”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过多地在名词概念、定义理解等问题上纠缠不休,缺乏本土化研究,即没有思考过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中国的教育技术究竟是什么?它在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地位如何?反思、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应当成为教育技术学界同仁义不容辞的职责。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总的表现为:有结论,没理论;有想法,没方法;有草案,没个案(魏奇 2001)。因而,当前国内教育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就面临着几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一一罗列出来,抛砖引玉,并求教于方家。

  一、中心理论问题

  理论是对现实的抽象,它能够指导实践,并具有组织和总结知识、预测和启发等重要功能。因此,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确定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指导教育技术实践工作等。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许多学科的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一般说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视听教育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这是教育技术最直接、最浅层次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导致了媒体中心论的诞生,致使我们在电化教育阶段的研究一直在围绕媒体打转,禁锢了我国教育技术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但是,随着对教育技术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技术理论如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的科学技术的理论也构成了教育技术的技术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和心理学。众所周知,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技术学在学科划分上隶属于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以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建立了学科自身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的雏形。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它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现在我们也非常重视学习理论的研究,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到教学软件的开发等,都倾向于运用学习理论做指导。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影响教育技术的三种学习理论,对我们的教育技术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更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此外,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共同为现代教育学提供了新鲜血液,促使了教育技术学体系的生长。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最深层次的基础理论应该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桑新民)。“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有了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可见,随着教育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其理论基础已经从最初的媒体中心论发展为多因素论。目前,我们急需将多因素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一个教育技术的中心理论来。以体现教育技术学科的纯洁性、独立性和成熟性。

  二、本质与作用

  本质与作用问题,应当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又一热点问题。

  教育技术究竟是什么,其作用如何?有人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应用教学媒体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有人把教育技术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能力,认为“理论知识+技术”就是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绝大多数的学者持第一种观点,这一表述虽有“技术决定论”之嫌,但是切中要害,因为教育技术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研究的范畴多么广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最优化这一目标。AECT的94定义也佐证了这一论点:“为了促进学习……”。不过得承认,这种表述还是过分强调了物质性(技术性)因素,是对教育技术狭义上即教学范畴内的本质的认识,视野不够广阔。第二种观点把教育技术归结为一种理论加技术的能力,似乎不妥。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技术),需要理论指导实践,而且“能力”的含义就是“做事的本领”,所以,“把教育技术内化为能力”这种说法可以接受,但是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能力,确实太空泛,无助于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我们对于其本质的把握也应与时俱进,总之,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要弱化其“物质化”因素,强化“人性化”成分。

  关于教育技术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基本没有什么争鸣,大家的认识颇为一致,即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它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理念、教与学模式、学习方式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乃至引起了人类学习的革命。所以,“有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教育技术的这一巨大作用到底该如何发挥,研究得不够,尤其是个案研究。缺乏实践,导致了理论的苍白无力。今后我们的研究重点应当从论证其可行性转移到实际操作上来,利用现有理论,从细微处着手,脚踏实地地做一点实际工作。

  三、定位问题

  对于教育技术的定位,关系到教育技术研究范畴的确定和培养目标的厘定,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育技术的定位,认为教育技术应定位在技术(梅家驹)。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电化教育时代”,它重点关注现代化传播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至今,虽然教育技术已远远超出了媒体应用的范畴,根据94定义,还包括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等,但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注重的还是技术和实际应用(开发、管理和评价)。一些理论,如教学系统设计和讯息设计理论、媒体特征理论、问题分析和测量理论、反馈理论等,最终是为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服务的。

  第二,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位。冯秀琪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教育科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等学科的发展与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诞生的。伊利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定义的表述》中指出,应用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学习、运用系统方法这三个概念被综合成一个促进学习的总体的智能方法时,就形成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特点,从而也确定了这个领域的理论根据。AECT的定义也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所以,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第三,对教育技术培养目标的定位。从教育技术引进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一直把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定位于培养能使用、维护各种教学媒体的专门人才,这样的定位显然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社会以及新教育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应从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转向课程设计型人才及教学问题诊断专家的开发和培养。培养学生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教学软件设计、开发与教学应用的能力,使其在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都能有用武之地。

  以上这些定位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认识的,并且有的还混淆了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笔者认为,对于教育技术的科学定位,应该是从整体上把握,把上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教育技术的定位应包括教育技术定位、教育技术学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定位,即内涵定位、学科性质定位、发展定位。教育技术不再是一门实践应用的纯技术学科,而是问题研究型的综合性学科。

  四、新教育观问题

  教育观问题看似与本文论题无关,但是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新型教育理念的树立,教育技术功不可没。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教育观的实现创造了便利条件,新教育观的确立又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方舞台。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必须关注新教育观问题。

  新型教育观强调以大教育观的视野审视当代教育,大教育观要求我们的思想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人力教育-人的教育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向受教育者授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教育是谋生的重要手段。而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追求片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和人格,追求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
次性教育-终身教育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次性和阶段性的,人只要在某一时期接受一定时间的教育,就足以维持一生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革新了人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体系既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不断变动的过程。“学习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之门的钥匙”,“学习只是在学校的概念已经不完全了”。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人的教育、素质教育及终身教育等大教育理念的实践提供了忠实保障。而我们也必须以大教育观为指导,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念(项国雄 2001):

  ·教师观— “教”转变为“导”

  ·学生观— “灌输对象”、“知识容器”转变为“学习主体”

  ·媒体观— “知识载体”转变为“认知工具”

  ·课程观—“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课程综合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功能化”

  · 教学观—“教为中心、知识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问题中心”

  五、关于设计

  教育技术领域的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等几方面。这里重点谈谈教学系统设计中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设计。

  我们所讲的学习资源是指“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种媒体资源(即软资源)”。学习资源代表一定的知识信息,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模式和教学理念,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学习资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代表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学习资源一般可分为课件库、教学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及网站学术、教研专题信息等(项国雄 2001)。

  当前,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各类包装豪华的课件、各种学习性网站等纷纷登台亮相。但是这些学习资源往往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设计不科学,所以究竟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作用,实在令人怀疑和担忧。

  就以正在“走红”的课件为例,有一些课件确实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学习效果,但有相当一部分,纯粹是文字图片的堆积和知识技能的堆积,纯粹是书本搬家。而且由于设计开发者缺少调查研究,重复建设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资源浪费,网络阻塞,课件成为“网络垃圾”。针对这种状况,有部分学者进行反思,有人受《易经》 “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启发,提出了“积件(包件)”的概念,对此,学界已有大量论述,故不再赘述。还有人逆向思维,提出了“点件”思想(魏奇 2001),倡导“以四两拨千斤”。所谓点件,就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重点或难点),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制作而成的微型课件,一般长度为三、五分钟,避免了像有些课件那样拖沓冗长地进行满堂“电”灌,可以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开发过程,点件比课件具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选题精准(重点、难点或某些知识点),能够抓住学生的疑点和兴趣点,设计要有创意,针对性要强。点件并非信息的展示,也并非每节课都要使用。点件是“晶核”,以其为核心,根据不同对象,可以自由组织成课件。一个课件若没有富有创意的精彩的点件,是平庸的;一个积件若没有包含珍珠般的点件,是极其大众化的仓库(魏奇  2001)。

  六、关于差异——效果及“沟”的问题

  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传播效果研究发展的历史。在研究大众传播的长期效果时,有学者提出了“知识沟”(蒂奇纳)假说,也叫信息沟,后又更正为“传播效果沟”,近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数字鸿沟”这一说法普遍为人们接受。教育技术领域也应重视效果和差异研究,关注数字鸿沟问题,但就目前情形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欠缺。

  评价一节课或者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有多方面的标准,不能单看有没有使用多媒体,使用了什么教育技术。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以什么指标来检测效果,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看其认知结构、态度行为的变化和个性发展程度。其次,我们要弄明白站在什么立足点上审视效果,是用传统教育价值观还是用现代大教育观(前文已有论述)。一门课程,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接收,或存在师生间的交流问题,就不能算是一门成功的课程;教学一定要留有空间,学生自己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课后自学,查阅资料,这可能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检测效果的最大法则就是经济,即(一)用最少的时间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二)用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效果模式的选择也应被纳入我们研究的视野。

  教育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最优化的同时,也扩大了差异,特别是网络技术,更是加剧了数字鸿沟,面对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波,国家、地区、种族以及学习者个体间的鸿沟正持续拉大,“信息富有者”如鱼得水,越来越富有;“信息贫困者”茫然不知所措,愈加贫困。教育技术学界的同仁对此应作冷静思考,并勇于担负起缩小数字鸿沟的神圣使命。
七、关于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人才为本。队伍建设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过去,我们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培训专家,热衷对其他的学科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培训,却忽视了自身队伍建设。现在应该是立足实际,找准定位,认真提高自身素质的时候了。

  前文谈到,教育技术人员不再仅仅是技术操作型人才,还要成为课程设计和教学问题诊断专家。因此,对于教育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任务艰巨,要精心设计。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培训模式之一“反思论”范式,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对于教育技术教师的培训不妨借鉴这一范式,并针对教育技术的学科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培训模式。

  培训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科学层次的学科领域知识,包括心理学、学习理论、技术科学、管理学、设计学等;

  ·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及系统论、媒体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教学设计等;

  ·哲学和文化学知识,包括教育哲学、技术哲学、媒介文化等等。

  培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受训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教育技术教学科研、教学设计、课程开发、评价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专家级水平。

  当然教师队伍建设还应包括师资(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师德建设等诸多方面,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

  八、关于低潮与高潮

  低潮时期即生存期,高潮时期即成熟期。

  教育技术学毕竟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未完善,一些理论研究脱离了教育教学实际,过于超前,不能对当下的实践工作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一些领域的研究还相当缺乏,甚至出现空白。不过,必须承认,学界还是作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绩斐然,当前的教育技术领域也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形势喜人。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认清形势,群策群力,明确研究方向,理顺研究领域,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促使其由生存状态尽快成熟起来,迎接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高潮!

  参考文献

  [1]魏奇:《教育传播学》,江西师大传播学院研究生教学讲义,2001

  [2]项国雄:《现代教育技术》,江西师大传播学院研究生教学讲义,2001

  [3]《现代教育技术概论》,http://fore.

  [4]余正建:《理论建构:风正一帆悬》,http://www.

  [5]《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摘要》,http://www.

  [6]杨开城:《有关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反思》,http://www.

  [7]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二期

  [8]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次印刷

  [9]任长松:《改革开放20年来课程观的三次变革》,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