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 少林七十二绝技

 昵称16175 2007-04-17

注:这是一篇极具权威性的资料,原文出自<中华武术>。其论证极为精辟,实为罕见,他人不及,是一篇极有学术价值的资料,值得经典收藏。

少林七十二艺精要

  自古以来,少林寺所传功夫极多,五花八门,有“七十二艺”之说。这些功夫,按性质分,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所谓内功以练精、气、神为主,功成后整体内壮。所谓外功、硬功,多指锻炼躯体某一局部的猛力,轻功专练纵跳和超距,气功包括练气和养气。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许多功夫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得到迅速发展、推广,成为人们防身自卫或克敌制胜的本领,也有些成为表演场上引人惊奇的绝招。当今许多功夫仍流传深远,人们珍惜古代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性的学习,成为武术爱好者锻炼意志,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提高武术技能的基本功。

  “功夫”是少林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简单介绍一部分功夫,供读者参考。

  1、梅花桩功

  梅花桩是少林门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着重练跳跃,以练就身体轻灵、步法敏捷和眼力而著称。初练之时,不必上桩,可在地上用石灰画梅花形若干朵,每朵距离二尺至三尺不等,每朵五个圆圈作花瓣,布定梅花之后,在每朵梅花中指定一瓣为虚桩,另用暗号记明。练者立中间一朵为实桩上,立时止一足,而着力于足尖,作独立朝岗之势,心中自定跳跃之程序,如左三右四,前二后五,依次跳去,左右足不拘。最好叫一人在旁喝叫,依其所喝桩次走去,如其人喊右第二朵第一桩时,练者则跳至右侧第二朵居中一桩,余此类推。但每一朵上的虚桩,须避免跳上,跳桩之时,脚尖务必踏于圆圈之正中,不可偏离,以免功夫不到上桩以后,身体摇晃而跌下。在初练之时,宜先于一朵花的四个实桩上来回反复练习,继则在两朵八个实桩上行走,照此逐渐增加,练至在平地石灰所画的梅花形中能来来回回,则可正式上桩。

  正式练功的梅花桩,用坚木棒五根,各长七尺,埋入地下三尺。桩头直径二寸,平头,外用铁箍加固。每桩相距二尺,中桩立于四柱中央,呈梅花形。先于柱上站马步,初用足心,继用足跟,最后用足尖,练习百日之后在各桩上随意跳跃,最后可在桩上练习拳术套路。

  2、沙包功

  沙包功也是学练武功的基本之一。此功练肩、肘、腕、胯、膝的实力,兼练手、眼、身、腰步。它以结实的帆布制成口袋,内装细沙三十斤,共四个,作四方木架悬之,沙袋高与胸齐。练功者站于中心,用掌向前后左右沙袋拍击,忌用拳。当沙袋被拍出荡回之时,宜左右闪避,以练身法,然后再用掌拍击。此功用掌为主,练至纯熟时,或掌或膝,前掌后腿,以及肩肘腕胯,随意练习,早晚两次,坚持不懈。沙包内的盛沙逐渐增加,练功者的功力也就与日俱增。

  3、轻功

  轻功虽不象小说里说的“飞檐走壁”之玄,但确实存在,在少林七十二艺中就有窜纵术、轻身术、跳跃法、一线穿等名目。它与跳高、跳远不同,毋需奔跑鼓势,只需两足一蹬,即可起高和跃远,其身法轻灵、步履轻健,落地稳妥。

  练轻功异常艰苦,自始至终学成至少需十年左右。练轻功必备的设施很多,诸如木桩、弓房、铅瓦、跳台等不下十余种。木桩练法如上所提梅花桩,跳台练法以砖砌成长方形的台身,宽三尺,长五尺,又以等大木板制成台面,板下四周有尺许长的边,刚好套在砖台之上,使练功者跳上时不致动摇。跳台初高三尺,逐渐增高。台前可掘沙潭作起跳台,其用意与沙坑底部铺沙相同,在于减轻足下能借之劲。带铅法易致铅中毒,所用之铅必须先经过特殊处理。

  4、上缶功

  上缶功为专练上肢悬劲和两手抓劲的少林嫡传功夫。其练法是:备一个具有双耳的酒坛,用短绳系牢两耳,坚木棒一根,长七寸五分,直径一寸五分,正中穿一对小孔,另用一强穿之,绳长约为身高的三分之二,其下端与联系坛耳的短绳系牢。坛中盛铁沙两、三斤,连坛重十斤。练功者站马步,手握棒的两端,把坛悬起,身腰正直,两手与肩平,肘垂胸前。两手将木棒缓缓向内翻转,绳缠棒上,坛渐上升,至胸前时,稍停片刻,两手再缓缓向外翻转,坛降至原位,如此每日早晚各练三五十次。每三月向坛中加铁沙三两,不可贪多。照此循序不辍练去,至加铁沙到连坛三十斤时,即告功成。

  5、卧虎功

  卧虎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又名睡功,复名猫功,为练习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练时先将身伏卧于地,然后两手掌按于齐肩之地上,两足伸直,两足尖直支种地,用身向前探,乘势上升,至离地约一尺时,臀部向后挫,全身随之后退,至离地三寸时,再行先探,循环行之,力尺而止,自始至终,全身除手掌与足趾之外,其余各部,完全凌空,不宜贴地,初时行二三度之后,即觉力疲气涌,与今日军队所习之体操中伏地挺向略同,习之既久,次数可以逐渐增加,一年之后,则完全不觉其苦,则易掌为拳,柱地而行之,越苦干时则更进一步,易拳以三指代之,中食三指居前,拇指居后,略成鼠爪形,再如法练之,更越若干时,则单用一足之趾拄地,其另一足,则叠于其上,两足交换行之,然后在背上缚以巨石,如法练之,石增至百斤时,则大功告成。

  6、排打功

  排打功开始时用寸厚之砖,长约七八寸,手握两端,排击身体之四肢、胸胁、腹、头顶部,背部则用单手握砖排击。用力须匀,由轻到重,砖由薄到厚。“声、气、劲”为练此功的秘诀:砖落身体之际,全神贯注于受击之部,并高声唱念数字,借扬声以贯气提劲,务使声到、气到、劲到,三者同时并行。

  7、铁扫帚

  铁扫帚其练法简单,埋木桩于地,以扫堂腿法频频扫踢,用力渐次加重,三年坚持不懈练习,可以功成。

  8、龙爪功

  龙爪功为练习擒拿所需指力的重要功夫,其又称擒拿手。为软硬相兼之功,刚柔并济之劲,阴阳相合之力。其练习之法:用一小口缸坛,重约十斤,用大中食三指抓住缸口,向上提之,初颇滑泽,不易应手上提,迨数月之后,即可随意升降。然后每练七日,加蚕粪一碗渐增至坛满为止,再易蚕粪以铁砂,更进易铁砂以铁块,循次增至五十斤,亦能提悬自如达半小时许,即已成功。然后弃罐而凭空习之,每晨伸张五指向日光作拉抓之状,能气随意注,力随指行,龙爪功软功阴柔之劲成,至此则全功成就。

  9、鹰爪功

  鹰爪功专在增强实力,畅通劲路,练时两臂平展,如鹰张翼。其练法是:练功者正立,两肩向左右齐肩平伸,手掌朝下,十指伸直。注意肩部不可耸起,肘部不可下垂,保持上肢平直;绝虑调息,呼吸自然,默计数字,渐次增加。初练时必觉两臂酸麻,可稍事休息后再练。此功增长上肢实力,可以使得劲路直达指端。

  10、铁珠袋

  铁珠袋是锻炼两臂甩劲的功夫,须双人对练,用结实的帆布制成口袋,内贮小铁珠或铁沙。两人对立,将珠袋相互抛接,须双手并练。珠袋开始时重五斤,每三月增加三斤,两人的距离亦可逐渐拉长,抛接手法亦可灵活变化,正反上下,随心所欲。当珠袋增至五十斤重而能抛接自如时,则两臂的实力就很可观了。

  11、石柱功

  练武站马步稳固极为重要,石柱功即从站马步入手,练功者早晚两次站马步,系低马步形式,大腿面呈水平位,头颈、身腰挺直,两手置膝上。渐次增长时间,练至能坚持半小时许而不喘不汗,即可进而练站桩。竖木桩两根于地,练功者即于木桩上站马步,练至如平地一样持久时,再在两大腿上加青石块,石旁有耳,可以着手。石块自二十斤开始,每三月加十斤,至能承二百斤重石块,站桩半小时许时,大功告成。此时两腿实力极大,站立时如石柱一样,不易被人搬动。

  12、陆地飞行法

  陆地飞行法即飞行功。先练平地奔跑,愈速愈妙,渐增至跑百里。更于两小腿绑铅(另制过的)或沙袋,从每腿半斤开始,如法练跑,以后每月每腿加重一两(旧制),各加至四斤为度,并须舍平地而跑山。当带铅足量能于悬崖峭壁飞跑如平地,即可除去铅瓦或沙袋,此时奔跑之速与远,出人意料。

  13、轻身术

  轻身术,为软功内壮,轻身术功夫,最不易学,其练法与窜纵术、飞行功、一线穿略同。初练时置七石巨缸,满盛以水,习技者即于缸沿行走,即技击家所谓跑缸边,背负布袋,内储铁沙,或铅沙数斤,亦须以猪血浸之,如是半月或二十一天,将缸中之水,取去一大瓢(葫芦)而身上之铅或沙,则增加一小块,或数两,依前法练习之,更一月或二十一天,去水而加铅或沙,至缸中水尽,铅或沙五斤为度,已能于空缸之沿,周围行走时,复易缸为大簸萝,其中满盛铁沙,在簸箩之沿,如法练习之,亦将铁沙逐渐取少,至剩空簸箩,而人能行走其上为度,然而还未功成,要进一步深化练习,可铺细砂成甬道,厚至尺许,上面用薄桑纸覆盖,人行其上,按日取去一纸,初时固然会留下足印,然而不断练习,足印渐无,这时轻身术方告练成。

  14、直膝跳高

  这是一种简便无害的轻功练法。先挖一池塘,其中铺满芦席,比地平面低数寸。练功者直立塘边,两手下垂,用足尖着力,向上弹跳到平地。注意:必须直膝。如此每日早晚各跳数十次,渐次抽去芒芦席,增加高度。直膝跳一寸,屈膝即跳一尺,故有“一寸管一尺,一尺管一丈”之称。

  15、铁布衫功

  铁布衫硬功属自卫功夫,如兼习内壮童子功,则称金钟罩,能成功不容易。铁布衫练习之法,先用软布,环束胸背间,缠绕数匝,然后用手着力搓摩,又时将肘臂屈伸,使胸部作翕之状。夜间宜用坚硬之木板为榻,使骨骼时与坚硬之物体相接触,日久渐至坚实,初习颇苦之,习之既久,筋肉骨骼坚韧矣,然后立铁杠于庭前,下作浅坑,铺尺许细沙,每日晨错,就铁杠练习种种姿式,于下杠之时,则以上身各部,如肩背胸腹臀等部,故向沙中跌扑,使身上各部,与沙接触二次为度,如是行之三年,将缠绕之软布除之,以木锤捶击之,渐渐易以铁锤捶击之,并运气凝神敛力以佐之,更三年,则上身各部绵软如棉,铁布衫功练成。

  16、纸墩功

  将厚纸平叠、粘合成三四寸厚、七八寸见方的纸墩,置于桌沿。练功者以拳、掌、指、臂、肘击打纸墩,用力逐渐加重。纸墩须及时更新。击掌时四指伸直并紧,拇指屈贴虎口部,以掌侧劈击或掌心拍击。用拳时拳面、拳背兼练。均可助以臂力。击肘时举臂曲肘,以肘下击。左右肢交替锻炼,站弓步练功。练指时则正立桌侧,包括跪指插(五指屈第一二节作弹子拳状,以四指指背插击)、立指插(四指伸下直插)、画眉手插(五指参差密并下插)。如此早晚勤练,三年功成。

  17、推山掌

  专练手腕发劲,极切技击实用。以坚木制成长桌形之架,高与胸齐,四足深埋土中,架上固定两横木,各长四丈,间距一尺半,外包光滑之铁皮,上置八十斤重青石一块。练功者弓步站立架前,以双掌平按石面,运劲推之。不可上身前俯加以助力。石块应手在架上溜出一丈远时,在原石之后再加一石,以三十斤为递加率,至全重四百斤为度。此为初步功夫按推之劲。第二步为猝劲,即突然发劲。以手指抵石面,手掌提起,然后掌根突然下压,猛推石块向练功者的侧面,此时手指上翘,纯用腕部和掌根之劲,仍从八十斤石块开始递加至四百斤。最后练暗劲,即按上法对第一石发劲,使其余石块跃出而所抵之石屹然不动,才算大功告成。

  18、合盘掌

  练双手绞搓之劲。以方形竹筷三十根集为一束,两端用弦线缚紧,使不松动。亦可先扎好一束,再将筷子增插其中而使之紧密。两手分握筷束两端,使劲内外绞旋之,并两掌相对挟持筷束中部使劲来回搓之。勤练一二年,功效即见:每绞筷即扭曲,每搓筷即移动。乃易竹筷为铁筷同法练之,至铁筷被搓细并展长,功即告成。

  19、螳螂爪

  专练掌侧劈打之劲,如螳斧之砍物,故名。叠砖数十块,上铺桑皮纸厚三寸。人立砖侧,上臂贴胁,前臂伸直与地面平行,手离纸面约三寸,五指并拢,竖掌向上,然后运腕力将侧掌向纸面砍下,如此一扬一砍,渐增至早晚各五百度。纯用腕掌之力,前臂不应有大幅度的摆动。约一年后,一掌可使纸下之砖碎去数块,练至应手使一叠砖全碎;即将纸加厚三寸,抽去砖一二块,依法勤练,纸渐增厚,砖渐减薄,至纸厚二尺余,下剩一块砖,亦能应手砍碎,即初步功成,进而练活劲。竖瓦一块于地上,以掌砍之,初则瓦倒而不碎,继则瓦碎数片而倒,终则应手劈去一角而瓦不倒。乃换以砖,砖自薄而厚,最终以石代砖,至应手劈削青石,全功告成。练功初步用纸衬垫,其作用有二,一不易伤手,二有刚柔相济之妙,故练成之后其劲亦刚亦柔,最为得用。

  20、竹叶手

  又称铁沙掌。用粗帆布制成二尺见方的口袋,中贮铁沙,杂以尖锐铁片,初重三十斤,悬于梁上,高与胸齐。练功者站马步,用单掌(凡习用右手者,宜用左手)掌心拍击,使沙袋渐宕渐远,在宕回之际,举掌从旁搓擦,使之旋转,如此反复拍打、搓擦。至应手将沙袋拍出二丈以外、随意使之旋转之时,即将铁沙加重二十斤,以此为递加率,加至一百三十斤,即告成功。初练百日,须以药水浸洗手掌,以保护肌肤,方见后。

  21、拈花功

  专练指头捻劲,大中食三指第一节相扣,指面紧贴,运劲作360度旋转,内旋外旋各百数十度,随时随地可练。一年后,于指间嵌住大而且圆的黄豆三颗,如法练功,豆须不时更新,练至应手捻碎,乃更以黄石、青石块。功之深者,一捻之下,可使最坚之石卵立即粉碎。练功手势如同摘花,故名拈花功。

  22、锁指功

  大中食三指指面相扣,虎口成圆形,用劲紧扣,力乏稍息再练,早晚行之。一年后手指间夹木板,自薄而厚,均以洞穿为度,更易以铁板、钢板,同法扣之,能扣陷钢板即告成功。相传少林寺某僧练书法,悬腕作书,力求笔力沉着,于笔管中灌以铅,日临千字,历二十年,书既成名,而指劲亦臻绝顶,此即锁指功于无意中发明之经过。

  23、石荸荠功

  又名提斤斤。专练三指扣捏之劲,与龙爪功相仿,但着力点侧重于指面,最利于卸骨法之实施。以麻石凿成圆推体,上削下广,略如荸荠形,初重三十斤,以大中食指指面捏住上端,指尖朝下,椎顶近中食指末节,不可抵住掌心,用劲上提,约半至一年后即可应手提起,更须绕场行走,至数十周而不觉其累,乃更换较重之椎体练功;以三斤为递加率,不可贪多求快。加至六十斤重而提行自如时,则三指之捏劲可洞铁板。

  24、点石功

  专练食中二指点刺之劲,以中指为主,适于点穴法之实施。练法甚简,伸食中二指、余指相握为诀,向坚硬之木石频频点刺即可。为测行功进度,可用粘土渗合适量胶水捣烂,制成条形一长块,上画成排圆圈(圈宜小,以兼练眼力),先点第一圈,数月而土陷,继点第二圈、第三圈……随着功夫的进步,点土使陷所须的时日逐渐缩短,终则应指而土陷。更易以坚木、厚石按同法练之,功到自成。

  25、金针指

  专练一指之功,又称金刚指。面墙而立,以两食指端抵壁,身向后退,上身重量压向指端,初必不耐,久则习惯,且能耐久。乃更进一步,以两指及足尖拄地,直身俯卧,臂伸直,继而腰部弓起,上身前俯,两臂屈肘,全身离地三四寸,更撑臂伸直,是为一度,状如饿虎扑羊,又称铁牛耕地,如此反复卧下撑起,进而以一足拄地,另足搁置拄地之足上练功,更可于背部压重物如石块之类如法练功。昔年少林寺一贯禅师即精于此功,一指之力,可透重壁。

  26、铁臂功

  运劲于前臂,以前后两面交替撞击木柱或树木,默计度数,只增勿减,早晚勤习,三年功成。功之深者,挥臂可断石柱。必须注意,撞击之力应由轻开始,逐渐加重,并可用药水浸洗以辅助练功。

  27、分水功

  密植粗竹一排计十根如墙状,上下端以绳索系紧。练功者以两手插入中间竹缝,更以前臂伸入,运臂力使竹向两侧分开,其罅隙自窦状以至于洞开而能容人通过,竹具韧性,分之则开,收之即闭。再在两侧增植一竹,同法练之,至植竹三十根而能开合自如,功即告成。

  28、鞭劲

  专练两小臂下压之劲。初练上杠,即两前臂压于杠上,使全身凌空缓缓上升。木杠之制作,一如单杠。如无木杠,于高桌上行之亦可。晨夕各练百度。一年后练压竹。以坚木为架,如方桌形,四足埋土中筑实,左右各以粗竹一根,紧缚架上,更以毛竹四五根横铺其上,如桌面状。练功者站马步以两臂用力压之,力乏稍息再练。早晚操练。当每运劲能将竹压下六七寸时,即于原竹之下再加一层毛竹,如法操练并递加,能将十余层毛竹随意下压六七寸到一尺许时,功即告成。此时双臂运劲,有如挥动一对钢鞭,故名鞭劲。

  29、玉带功

  择粗大之树,早晚站马步用双臂合抱之,使劲向上提拔并来回摇撼,每练力乏而止。练至应手能使枝叶摇撼,乃更换一个四五百斤重的石鼓如法抱持,至能历时半小时许且持之行走自如时,功告大成。

  30、千斤闸

  专练两臂托劲,兼增长下盘及全身实力。体力充实者练此功较为相宜。最初,练功者站马步,两臂上举过顶,掌心朝天,指尖相对,仿佛力托千钧。三月后托石担,自三十斤始,练至上托半小时不喘不汗,即逐渐加重,至二百斤为度。乃舍担而托闸。立二巨石为柱,柱之相对处,凿有极深之槽。另备长度相当之石板若干块,自三十至二百斤不等。先用二百斤石板放槽内,用铁索绕住悬于柱横梁上,石下端约及人之胸高。练功者蹲身其下,如前法马步托举。经若干时后,更于原石上方加一最轻之石,然后逐渐易以较重之石,至能托举五百斤以上即告功成。

  31、鹰翼功

  专练臂肘挑劲的功夫。于梁上用长绳平列悬二沙囊,练功者站马步,曲肘握拳齐肩平举,拳面在胸前相对,以两肘分别承受二沙囊之重量,练臂肘托劲,力乏稍息再练,早晚各三十度。沙囊盛沙(不必铁沙)自十斤始,月增二斤,练至一年,达三十四斤。更练挑劲,即用两肘节上挑,使沙囊向上飞掷。自二十斤始,能挑掷二尺开外,好加重五斤,至每囊重五十斤而挑掷自如即成。

  32、流星桩

  埋粗竹一根于地筑实,外面密缠麻绳一层。练功者站立桩侧,以头、拳、掌、肩、肘、腕、臂、腿、膝、胯等撞之,击之,拍之,削之,切之,勾之,拔之,蹦之,挤之。勤练三年,全身实力过人。此法为少林入门基本功之一,练功要诀在于用力由轻而重。

  33、翻腾术

  练臂部实力及身手灵活性的功夫。从盘单扛入手。先练引伸,即双手握杠,运用臂力引体上伸,至双臂撑直,杠齐下腹部,如此反复锻炼。更练“风车”,即两足离地,运臂力使全身前后绕杠作360度旋翻。盘杠纯熟后练皮条。竖坚木为架,高三丈,长二丈,上架横木,横木底部每二尺钉一铁环,环上系以坚韧之皮条,下垂近地面。两手各执一条,交替上抓,引体上伸。继而练旁行,即手握第一二条,升至半空,撒一手翻身抓第三条,如此相继翻身,旁行至末条。再在此条上练风车,由于此条柔韧,不易着力,且两臂须随绳拗折,故比盘杠为难;而翻腾愈慢则愈难,也愈见功。风车纯熟后练脱手跃,即两手用力一撑,全身向上一跃,再出手抡握此条,如此节节上升至顶;下降时亦取同样方式。最后练横窜,即升至空后,双手一按同时撒开,全身横跃数尺,抢握远隔数行之皮条。皮条练熟后改用丝绳,同法练之,丝绳逐渐减细,减如筷子粗细亦能翻腾自如,即全功告成。

  34、空手入白刃

  专练眼法、身法,利于以寡敌众。练眼之法,自数物开始,先数固定物,如望砖、屋瓦等,须练至同类群物落眼即识其数;更练数活物,如成群之畜、禽等,由大而小,由少而多,亦求落眼识数。第二步练梅花桩。跑桩纯熟后,在广场上密植高低不一、大小不等之竹竿,排列须杂乱无章,间距至多一尺。练功者侧身于其间随意穿行疾走,要求身不触竿,愈速愈妙;继而更于地面每隔少许距离布石灰一摊,同法练习,除身不触竿外,更要求足不蹈灰,至此即告功成。

  [附录]练功方药锻炼硬功初期,为保护肌肤免致损伤,前人传有浸洗方多种,将药汤加温,浸洗练功部位,至热极而止。这类方药的功能有两方面,一是化学的,即药物本身的活血化瘀、强筋壮骨作用;二是物理的,即水热所起促使局部血管舒张及血行通畅作用。对于药物的化学作用,毋需过分强调,如配制困难,仅用热水浸洗并辅以按摩亦无不可。大凡练功满百日,要基已立,药可停用。

  竹叶手练功方:川草乌(3克)、天南星(3克)、蛇床子(3克)、半夏(3克)、百部(3克)、花椒(30克)、狼毒(30克)、透骨草(30克)、藜芦(30克)、龙骨(30克)、海牙(30克)、地骨皮(30克)、柴花(30克)、地丁(30克)、青盐(120克)、硫磺(30克)、刘寄奴(60克)、蓁瓦蒂(3克)。(如其中某些药缺,可用性质相仿之药代替,或缺亦无妨。)

  上药加水、醋各五大碗,熬至七碗量。洗手时将药水置炉火上,待其微温,将手放入,热极了取出。每三十三日按原方重配换药一次,共三剂,用百日。

  臂腿练功方:红花(2。4克)、枳壳(4。5克)、牛膝(6克)、五加皮(4。5克)、杜仲(4。5克)、青皮(3克)。上药煎汤浸洗局部,如铁臂功、鞭劲、铁扫帚之类练功时均可用之。

  除以上各种功夫外,少林功夫还有铁砂掌功夫、朱砂掌功夫、毒砂掌功夫、铁头功、铁膝盖功、一指神功……等等。因考虑到这些功夫在当今时代对人们锻炼身体作用不大,如引导不好会适得其反,不利青少年,故不作分别介绍,仅点及名称而已。

  必须正告,练功夫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武术遗产,强身健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至于凭借功夫而好勇斗狠乃至为非作歹,从来为武术界所切戒,任何习武者必须牢记于心。


少林五形八法拳

  少林五形八法拳,属北派少林。这套拳术具有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内容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型,和内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该拳不仅练艺,而且主张“练身修心”。如龙形拳法,主张以意为先,凝神守中,主练“神”。这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良好作用。虎形拳法,腰实臂沉(头正身直)主练“骨”。有助于调节体形,锻炼腰、腿、肩、背肌肉和促进骨骼生长,尤其对培养青少年的正确姿势,促进正常发育很有益处。豹形拳法发力迅猛,拳势暴烈,主练“力”。可增强劲力,提高灵敏、速度等素质。蛇形拳法柔巧迅疾,主练“气”。不仅能锻炼深长的呼吸,增大肺活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鹤形拳法稳实轻柔,聚精凝神,主练“精”。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有益于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少林五形八法拳”结构严谨,刚柔相间,简练朴实,易学易用,便于自学。这里介绍的这趟拳术,是根据传统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依其特点、风格而从中选编出的二十个动作。适于不同年龄、性别的初学者练习。

  本文所指穴位,请参照附图。

  正身拱立 二虎争威 卧虎扑食

  饿虎抱石 搬石寻路 潜身入洞

  黑虎推山 饿虎揽食 豹子撞林

  迎风双探 乌龙探水 黑虎抖爪

  五爪探顶 黑虎钻林 豹子抖尘

  白蛇初探 白鹤单息 白虎望月

  金豹擂石 虎尾揽林 潜身入洞

  白鹤寻食 正身拱立

  1、起势(正身拱立势)

  直立,两掌并拢相合。掌尖高与鼻端齐,眼看两中指尖。

  要领:全身放松,头颈正直,舌抵上堂,下颏内收,扣齿,精神贯注(气沉丹田),肩部不可上耸,胸腹内含,呼吸均匀、自然。

  2、马步双冲拳(二虎争威势)

  ①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马步。两掌向下分别向左右划弧并收于腰侧握拳,拳心向下,随势用意念将气吸至“命门”,眼看前下方。(图2)

  ②上动不停,两拳迅速由腰侧向前平行冲出,拳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同时呼气(用意念将气充至丹田)。眼看正前方(图3)。

  要领:以上动作要连贯、迅速、准确。马步不可移动,保持腿正。胯圆、肩平、身直、扣足展膝,五趾抓地,腰背平齐。两眼随拳冲出时看正前方。要做到功架稳固、扎实。呼吸顺达。

  3、虚步虎爪势(卧虎扑食势)

  接上动,两拳变掌外旋成掌心向上时配合吸气,随即屈肘向下,两掌分加紧经两胯侧向上举臂翻腕内扣,形成虎爪(掌心内含向下),呼气;同时重心右移,左脚尖内收点地,成左虚步。头部随势向左转,眼看左虎爪(图4)。

  要领:虚步与两手的动作要配合协调,两掌经两胯侧时左脚内收,两掌成虎爪时脚尖点地。两臂要有沉、托的含意,两肘平行抬起,肩部不可上耸,腹部内收,气沉丹田。十指用力内扣,意念贯于十指尖。虎爪要做得圆满。

  4、左弓步撞爪(饿虎抱石势)

  接上动,身体略向左转,吸气,左脚向左迈出成左弓,左虎爪收回置于腹前,爪心向下。右虎爪从右肩侧向前推出,同时配合呼气。眼看右爪(图5)。

  要领:左虎爪紧靠腹前,右爪推出时劲力要整,可同时发“呵”声(内在)以壮劲力,腰部挺直,右肘要“沉垂”。意念要集中于十指尖。

  5、进步左靠肘(搬石寻路势)

  接上动,右虎爪变掌外旋半周,同时吸气,屈肘收于腹前,掌心向上。同时左虎爪变掌左肘向左前方靠出,拇指向内,掌心向下。左脚随动作向左迈出半步,右脚步同跟进,身体微向右转成马步,配合呼气充至丹田。眼看左腕(图6)。

  要领:左肘横击,要结合步型的前移,配合呼气的同时发挥整体的劲力。

  6、跟点步右冲拳(潜身入洞势)

  接上动,身体略左转,吸气,左脚跟为轴外旋,右脚随之跟随进半步,脚尖向前,前脚步掌着地于左脚右后侧,重心落于两腿正中,成右跟点步。右掌随势由腹前变拳,向前冲出,拳眼向上,肘部略沉拳高与肩平。左掌收置右肩侧,配合呼气,眼看正前方(图7)。

  要领:冲拳与跟点步要同时到位,右脚上步要快,大腿与膝关节均要内合,两脚前后的垂直距离约35厘米,腹部内收。要注意力腰(命门)发。

  7、跟步双推撞(黑虎推出势)

  ①接上动,右脚步向前上步,脚尖内扣15度,重心随之前移成左跟点步,左掌、右掌,同时变虎爪,两腕相交架于头顶上方(左上右下),同时吸气。

  ②上动不停,双虎爪分别收于腰间后,向前推出同时呼气,眼看前方(图8)。

  要领:动作要配合连贯,两虎爪收于腰间时(掌心向下),眼要随看下方,双虎爪推出时,肩、肘部要沉、垂。意念,集中于两“劳宫穴”。两虎爪之间约一拳距离,高与肩平。要注意力从腰(命门)发。

  8、左弓步双峰贯耳(饿虎揽食势)

  接上动,右腿震脚,左脚随之向前一步,成左弓步。双虎爪向下按压后,分别于左右变拳向体前上方贯出,高度与眉齐,吸气,眼看双拳(图9)。

  要领:双拳向前上方贯出时,动作要快,腕部要有力,两拳到位后拳心均向内,两肘微屈,身体略前倾。此时意念应集中腹部(丹田处)。

  9、马步回身顶肘(豹子撞林势)

  接上动,身体向右转,两腿成马步,右臂盘肘,向右顶出,同时呼气左拳变掌屈肘收于下颏侧,眼看右肘(图10)。

  要领:右盘肘顶出时,用力要顺,拳与肘尖要平行。要注意力从“丹田”出。

  10、提膝上崩拳(迎风双探势)

  接上动,右腿收回提膝,左掌变拳与右拳分别同时向上分开后,翻臂崩出,两拳心向上,同时吸气。眼看右拳(图11)。

  

  要领:右腿提膝,小腿内收,脚面绷直。两臂崩拳要以拳背指骨为力点,腕部挺直,肘部微屈,上体略向右侧倾,此时“会阴穴”上提,重心要稳。

  11、马步格拳下撩掌(乌龙探水势)

  ①接上动,右脚向右落步,身体略左转,成马步。右拳屈肘向左横格,肘尖向下,拳心向内,左拳变掌随之向右护推,眼看右拳(图12①)

  ②上动不停,右拳变掌,同左掌分别经体前向两侧撩击,以小指一侧(掌外缘)向外,同时呼气。两肘微屈,眼看右掌声(图12之一②)

  要领:双撩掌要注意沉肩、含肘,马步要稳实端正。力从腰(命门)发。意念,运至两“劳宫穴”。

  12、搂手左崩拳(黑虎抖爪势)

  接上动,右脚向右后方稍迈出一步,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右掌经体前向右后方搂手(置于右后方时变拳),同时吸气,左掌同时经左胯侧向体前崩出。呼气,拳心均向下,眼看左拳(图13)。

  要领:动作要协调,两臂之劲随腰(命门穴)而发。崩拳时中配合发“呐”声,以声助气,以气助力。

  13、左反臂上崩拳(五爪探顶势)

  接上动,左腿向前一大步,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变掌,向上、前、下划弧,置于左腋下,左拳屈肘向内经胸前向前上方反臂崩出,同时吸气,拳心向内,眼看左拳心(图14)。

  要领:整个动作要协调,左拳内旋时要与右掌动作相配合,做到步、拳、掌同时到位。

  14、插步后撩(黑虎钻林势)

  上动不停,右腿向左后插步,脚掌着地,上体随之下压。左臂屈肘,左拳内旋经胸前向反臂猛撩。拳眼朝下。右掌向上置于下颏左侧成立掌。同时呼气。掌心向外,眼看左拳(图书馆15)。

  要领:插步、撩拳结合要快,右掌防护要及时。呼气后迅速吸气。

  15、马步侧撩拳(豹子抖尘势)

  上动不停,身体向右后转,成马步。同时右拳变拳,经体前向右下方猛撩,左拳变掌,经体后向上撩起于下颏右侧,同时呼气,掌心向外,眼看右拳(图16)。

  要领:马步撩拳时转体要快,要稳,力从“丹田”出。

  16、虚步压掌(白蛇初探势)

  接上动,身体略左转,面向左,左腿略收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右拳变掌,随身体左转,两臂同时向左侧摆压,掌心均向下置于体前,配合吸气,眼看左掌中指尖(图17)。

  要领:虚步压掌要轻柔,吸气时意念由丹田经会阴穴、降至涌泉穴入地。

  17、转身提膝穿掌(白鹤单息势)

  接上动,身体随之向右后拧转,以左前脚掌为轴,向后拧转,全脚着地,右腿随之提膝(面向右),左掌同时平行向右摆压,同时呼气。右掌随之迅速向前伸出,掌心向上。左掌声收至腹前,掌心朝下。随势吸气,眼看右掌中指尖(图18)。

  要领:提膝伸掌要迅疾、敏快,意念由涌泉穴经足三里至会阴后,通达百会。

  18、震脚双冲拳(白虎望月势)

  ①接上动,右脚向前落地(震脚),左腿随之抬起,左脚扣于右膝后侧,两掌变虎爪收于腹前。虎爪心下,眼看前下方(图19之①)。

  ②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身体侧前倾,双虎爪变拳,分上、下向前冲出,两拳眼相对,肘部微屈,两拳间相距厘米,同呼气。眼看两拳中间(图书馆19之②)。

  要领:震脚时身体随之下沉,双拳击出时要用腰背之力,势出沉稳。意念贯于两拳中之“劳宫穴”。

  19、提膝双砸拳(金豹擂石势)

  接上动,左腿提膝内收,随身体直立后吸气,随即两拳平行下砸,同时呼气,拳心相对,两拳相距厘米,眼看左膝(图示20)。

  要领:双砸拳与提膝动作要同时完成。要做得稳固有力,上体可略前倾。砸拳时可配合发“嘿”声,以助豹形合力。

  20、右腿连击(虎尾搅林势)

  ①接上动,左脚落地并吸气,右腿屈膝后脚前蹬(以脚跟发力),右拳下垂,拳心向内,置于胯前。左拳变掌置于右肩侧,掌心向右,同时呼气。眼看前方(图21之①)。

  ②上动不停,右膝略做回收后,即呈横踹击出,右拳提起变掌,与左掌同时向前后横击,掌心均向外,身体略后仰,同时呼气。眼看右脚(图示21之②)。

  要领:噔、喘腿时脚尖要勾起,动作要迅速、连贯,同时呼气两次中间不吸气。支撑腿要稳固,掌握好重心。

  21、弓步双冲拳(潜身入洞势)

  ①接上动,右腿收回,脚尖点地成虚步。右掌变拳,收于腰间,拳心向上。左掌向右经体前横摆置于右肩侧,随势吸气。眼看前方(图示22之①)。

  ②上动不停,右腿向前迈一大步,成右弓步,左掌变拳和拳同是分别向前后冲出,拳眼均向上。此时随冲拳配合呼气,眼看右拳(图示22之②)。

  要领:双拳击出时,两肩要松沉身体略做前倾。气沉丹田。

  22、虚步撩掌(白鹤寻食势)

  ①接上动,身体向左转,成左弓步。右拳向下经体前向左撩起,与左臂平行。左拳变掌。眼看右拳(图示23之①)。

  ②上动不停,两臂同时向上,向右、向下、向前做环形双撩。同时左腿略收后,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肘略屈,立掌置于体前,右拳置于左腋下,拳眼向上,眼看左掌中指尖(图23之②)。

  要领:做环形摆动时,两臂要平行双撩,腰身转换要灵活自然。整个动作随势吸气,意念送至“命门”。

  23、收势(正身拱立势)

  接上动,身体略向右转,右拳向右下摆至体侧上方时变掌,与左掌声同时向正上方相合成立掌还原至下颏前。左脚随势呼气。眼看中指尖(图示20)。

  要领:眼与右掌的动作要相随,合掌姿势要沉实、稳重。精神要贯注(气沉丹田)胸腹部内含,呼吸保持均匀、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