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识的利用和分享 当BLOG上的知识建构初步成型之时,BLOG的功能之一:资源(包括前面所说的知识)的利用和分享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就BLOG的功能而言,我们认为,它像一块白板,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只要我们在专题设置上下一些功夫,BLOG就能被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功能。接下来的事,就是利用和分享。 譬如,教师可以把在BLOG上建构的知识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这个阶段上,BLOG建构的知识已经成为个人知识的一部分,个人关于某个专题的隐性知识甚至比显性知识还要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大大提高。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中,有着许多与时代节拍不相符合的情况。例如,有的老师受个人专业主义文化的影响,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其他教师分享,但事实上,教师知识只有在分享中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条理化和显性化。教师可以通过在校内的各种类型的研讨会上和观摩会上分享自己的知识,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使认识上升到新的层面上。这是非常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好举措。可是,这种实时的交流与分享受到时空的影响,不可能经常性地举行。BLOG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的跨越时空的优越性使知识的利用与分享变成了个人可以主宰的方便之举。尤其是,BLOG,作为第四种网络通讯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交流与分享。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的知识在BLOG平台上的交汇与分享,会促进教师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尝试,那就是我在“金陵叙事”征求对“‘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规划方案”的意见。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我们的成果公布肯定有益于别人的实践,但是对我们自己是否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呢?尝试的结果是,我们收到了许多建议,使我们考虑方案更加合理,更加适用,比原来闭门造车的方案要实用、好用得多。可见,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博客的基本习惯和基本品质。否则,BLOG的功能将大打折扣。所以,教育博客应该是心胸开阔、襟怀坦荡的,他能够通畅大气地与客观外部世界(包括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自由地进行资源(能源)等在精神世界方面的互换。 在知识的利用和分享方面,还有一个博客的基本道德的问题,那就是自觉地为你引用的别人的知识做好链接,包括作者网志的链接和日志的链接。这样,你就会体会到,BLOG就是树状结构生态发展的学习路径,从这些树状结构的学习路径中,你会发现,你的周围存在着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及其物化资源,你也就会致力于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