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正统多元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学派特别强调工会的( ) A.经济职能 B.民主职能 C.整合职能 D.阶级革命职能 2.早期的雇主组织就其职能而言主要是( ) A.协商谈判 B.稳定行业价格 C.反对工会 D.抵御政府 3.认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学派是( ) A.新保守学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4.我国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体现了工会的( ) A.教育职能 B.建设职能 C.维护职能 D.参与职能 5.管理者充分考虑雇员福利,实施各种计划以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献身精神,具有这种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是( ) A.剥削型模式 B.宽容型模式 C.合作型模式 D.自主型模式 6.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在正式组织内尽力维护好一个协作系统的理论是( ) A.工业心理学理论 B.社会系统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决策过程理论 7.在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全体劳动者的法定休假日共有( ) A.7天 B.8天 C.9天 D.10天 8.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不能久拖不决,调解的最长期限为( )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9.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主要为( ) A.劳动合同制 B.统包统配 C.市场配置 D.三方原则 10.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 A.15周岁 B.16周岁 C.17周岁 D.18周岁 11.在我国,企业拖欠劳动者最低工资,欠付1个月以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其比例是所欠工资的( ) A.20% B.50% C.80% D.100% 12.黄某与某食品厂签订了1年的劳动合同,但是黄某利用工作之便私吞食品销售款,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被食品厂单方解除合同,这种劳动合同的解除叫( ) A.过失性解除 B.非过失性解除 C.经济性裁员 D.随时解除 13.认为集体谈判主要体现为一种经济功能的学者是( ) A.韦布夫妇 B.艾伦·弗兰德斯 C.张伯伦 D.库恩 14.“共谋”是指( ) A.劳资双方以对话、协商、谈判的形式签订协议 B.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谋侵犯他人权益或损害社会的行为 C.雇主拥有的禁止某些工会运动的法定权力,包括罢工和联合行动 D.劳资双方共同签订的,禁止以个人名义参加工会及其活动 15.在劳动合同的特征中,建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 ) A.实现劳动成果 B.完成劳动过程 C.获取劳动报酬 D.支付劳动代价 16.我国法律规定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 )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17.认为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同时也考虑工会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的要求。采取这样的措施对待工会的管理模式属于( ) A.独裁/剥削型模式 B.权威/宽容型模式 C.权威/合作型模式 D.自主/合作型模式 18.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是( ) A.劳动力统分统配 B.集体谈判的国际立法 C.集体协议的建立 D.集体协议管理 19.签订集体合同时,与雇主或雇主团体相对应的一方当事人只能是( ) A.劳动者个人 B.工会 C.政府 D.公司经理 20.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人员组成一个小组,在训练有素的领导者(如直线经理)的领导下,定时聚会讨论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此种雇员参与形式是( ) A.工人董事 B.工作理事会 C.共同磋商 D.质量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雇员个人参加工会的主要原因有( ) A.对资方的不满 B.领导权力的获得 C.一种社会化的途径 D.被迫加入工会 E.同事劝导加入工会 22.独裁/剥削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 A.强制性 B.自主性 C.专断性 D.独裁性 E.有限的忠诚性 23.管理主义学派的典型模式包括( ) A.德国模式 B.日本模式 C.英国模式 D.瑞典模式 E.前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 24.在我国,实行缩短工作日的情况主要有( ) A.从事矿山、井下工作的 B.有毒、有害工种的 C.从事高山工作的 D.夜班工作的 E.哺乳期工作的女工 25.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是( ) A.政府出台立法 B.雇主改进管理 C.工人形成了工会组织 D.集体谈判制度建立 E.三方原则等制度建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劳动关系 27.工会 28.雇主组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9.简述工会的职能分类。 30.简述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评价。 31.什么是劳动合同?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2.简术英国学者罗恩·比恩在《比较产业关系》一书中提出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五种角色。 33.简述集体协议及其订立程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试述我国法律在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方面规定的法律责任。 35.试述我国《集体合同规定》中对集体合同的表述以及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8分) 36.2003年2月14日,某化工厂职工余某从油罐车往储油罐输送液化石油气时,发现储油 罐油压较高,余某认为这是刚刚核检输油所致,故没有采取措施。之后,余某发现储油罐油压继续上升,比平时高出两倍,但此时余某刚好接到一个电话,说外面有人找,就去会见客人,致使储油罐无人管理。输油管终因油压过大而断裂,致使液化石油气外溢,接触火星,发生爆炸,造成了10人烧伤,经济损失60万元的严重后果。2003年5月23日该化工厂以余某工作期间擅离职守,造成重大伤亡事故为由将其开除。余某不服化工厂的处分决定,于2003年6月12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以虽有过失,但能深刻认识错误为由,要求化工厂撤销开除决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余某的仲裁申诉后即进行审查,认为符合企业劳动争议条件,决定予以受理。2003年6月19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受理的决定后,于6月25日将余某的申诉书副本送达化工厂。化工厂于2003年7月2日提交答辩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接到化工厂的答辩状后,决定于2003年7月12日开庭审理余某的案件,仲裁庭于7月7日将开庭的日期通知了余某和化工厂。开庭时,仲裁庭首先对此争议进行调解,但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不能达成协议,仲裁庭依法审理后当庭作出了仲裁裁决。 问:(1)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步骤是什么? (2)本案是否符合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是否应当履行裁决结果?
|
|
来自: you are best ! >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