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文森教授点滴思考-录于博客2006

 清柳飞扬 2010-03-19

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看成忠实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本身看作是一个变化过程;创生取向则认为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显然,忠实取向强调预设,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强调生成。从课程实施的取向维度来看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视野就变得开阔了。

 
 

教学与生活

余文森 2006-3-14 10:40:00

今天看了《人民教育》2006年第34期教学栏目本期话题“数学如何走向生活?”的几篇文章,感到很有收获,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生活”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词,回归生活、体现教学的生活性、强化教学的生活意义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走向。可是“生活”究竟指什么?联系生活究竟怎么联系?“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断凸现出来,成为大家关注和思考的焦点,这是新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满意教师评选标准

余文森 2006-3-14 16:58:00

我们学院几年来坚持学生评选满意教师制度,应该说这一举措是有成效的,被学生评为满意教师的人数越来越多,现在急需对评选标准进行检讨、修订和完善。我认为应该从三个维度即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课程)、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人格魅力)来构建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课程)(感受到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阐述学科(课程)对学生专业发展的作用(学生能够感受到课程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意义)

揭示课程内容的思维价值和学术价值(学生能够感受到思维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反映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学生能够感受到课程的实际价值)

讲清课程知识的内在意义和整体联系(学生能够掌握整体性的学科知识)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教学)(感受到课堂的独特魅力)

内容阐述:见解独特、观点新颖、表达清晰

口头语言:语言准确流畅、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师生互动:善于设问、激发兴趣、引导思维

多媒体使用(或板书):突出重点、理清思路、设计新颖

 

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人格魅力)(感受到教师的为人风范)

关爱学生:热爱学生,乐于和学生相处,有学生缘,深受学生欢迎,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敬业乐业:“好为人师”、热爱教学工作,喜欢“教书”、“讲课”,上课特别投入,把上课当成自己的事业和生命,把每一节课都当作一份珍贵的礼物奉献给学生。

治学严谨:热爱学习,潜心学问,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品德高尚:与人为善,诚实正直,为人师表,做事认真。

 
 

学生发展与考试

余文森 2006-3-17 10:16:00

Thinkeryudian903二位老师在论坛里报怨:

新课程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评价理念的改变。可回归实践层面,譬如我所在的学校,每个月都要进行考试,学校还要就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成为了教师头上高悬的一把利剑,实在让人岌岌可危。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学校评价仍然仅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视考试为学校发展的法宝,甚至是唯一的法宝而大肆横行校园。美丽而迷人的新课程理念,遭遇现实的应试冰山顷刻间就会消解得无影无踪,力量显得那么的微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话语权的缺失,除了空有抵制情绪之外,又能做什么呢?

 

中国的应试文化根深蒂固,生存于这一文化圈的我们,确实有很多无奈。在应试利剑高悬的时候,追求分数是我们老师最本能的反应。但是,我们毕竟是从事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我们必须恪守的准则,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智慧发展和人格健全为代价,博取高分和荣誉,这是我们为师者的道德良知。我们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积极去探索科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正确途径。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余文森 2006-3-20 14:56:00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口号非常具有诱惑性,因为它显示出公平、公正的理念,这是应试教育的法宝,这一理念直接导致“分数第一”、“考试至上”,从而在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和人文关怀。

    每个人分数不一样,因此等级也不一样,分数成为分等的标准。所以,分数平等直接导致人格的不平等。

    在教育领域,我们始终要高扬的理念是:人格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永泰听课评课

余文森 2006-3-21 21:41:00

一、永泰听课感想

今天上午第二节听永泰实验小学薛彩云老师上朱自清的《匆匆》一课,课和教师的素质都不错,想到以下几个问题:

1课怎么引入

直接法(直入课文)

间接法(创设相关的情境导入)

各有利弊,我更欣赏直接法。

2阅读教学怎么在文字、文学、文化这三者之间和谐“游行”,从而实现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思维的深度)的统一。

3怎么做课例研究?

 

二、公开课评析的两个维度

从教学角度(教学的价值):有效性

通过教学学生生获得发展

(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所长进)

从认知方面即: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

从研究角度(研究的价值):可能性

人们从该节课堂教学引发其他的上课思路和新的可能性,这是评课的重要取向,评课不能就课论课。

 

三、关于智慧

今天上午了看了永泰实小的办学理念:

追求智慧的教育

成就智慧的教师

培育智慧的学生

这一办学理念凸现了智慧的重要性。

想对其做点补充:

用智慧驾驭知识,用知识丰富智慧;

用人格统帅智慧,用智慧滋养人格。

知识、智慧、人格统一和谐发展。

 
 

公开课断想

余文森 2006-4-6 17:53:00

    不时听了一些公开课,对公开课就有了一些思考。

一、课堂是教学,不是展示:

教学重在过程,它“蕴含”成长价值,反映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浅到深,不爱到爱(兴趣、喜欢)的变化和提高过程,它是生成性的。

展示只重结果,它是预设性的,缺乏生成意义,它反映的只是教师和学生已有或已达到的水准。

二、课堂是表现,不是表演:

表现强调的是一贯性、真实性,注重的是自然流露和内在感受,课堂应成为师生智慧、个性、情感、认识发展和表现的舞台。

表演关注的是一时性,它是一种作秀行为,注重的是外在的评价和效果。

常态课应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和表现;公开课带有一点展示和表演色彩则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知识观的断想

——文本(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在新课程中,学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文本的对话者。“这个文本是什么”的问题被“这个文本对我意味着什么”所取代。

文本的三种价值:原生价值、教学价值、学生价值。

知识的三种意义:逻辑意义、潜在意义、心理意义。

 
 

读阿普尔的《意识形态与课程》——课程观与知识观断想

余文森 2006-4-14 8:43:00

在《意识形态与课程》中,阿普尔阐述了他的课程文化观。他的课程文化观是通过揭示教育中知识与权力的复杂关系,通过思考课程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而逐渐形成的。他认为,课程知识与意识形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课程不是中立与客观的,而是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课程问题不仅仅是技术性、教育性和认识论的问题,而是阶级、经济权力、文化霸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显性或潜在的价值冲突的结果,因此它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价值性问题。他继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经典问题之后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它促使我们思考:课程知识是不是客观的、普遍的真理?课程知识究竟代表的是谁的利益?知识与权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校在经济、文化与社会中到底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阿普尔的课程论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何评课——福州市仓山实验小学听课有感

余文森 2006-5-15 15:55:00

        512日上午在福州市仓山实验小学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课,陆游的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从以下三个维度对课作了评析:

文字:解决字、词、句的问题,古诗的字、词、句怎么读懂,它的表达有什么特点?这是诗的表层结构(意义),也是读诗的入门。

文学:文学的眼光和态度来读诗,并通过读诗来形成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诗的谴词造句、谋篇布局有哪些精妙、独特之处?从而具有哪些文学的审美价值?这是诗的内层结构(意义),是读诗的关键。

文化: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哪些精髓?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本体构成,也是诗的深层结构(意义)。诗中反映诗人“国大于家、国重于家”的爱国情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

文字、文学、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课堂教学要有这种层次感。

 
 

2006年第一次小语学科带头人省级活动有感

余文森 2006-5-29 11:25:00

此次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学科研修共听三节课(台湾王家珍老师的一节课因故没听,甚感遗憾)

第一节课, 李吉林弟子祝禧(江苏)老师上《望月》(苏教版第十册)引发我对情境教学的两点思考:

外在情境与内在情境

外在情境是指教师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创设的,它对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课文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内在情境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脑海中生发出来的想像、联想、情感、景象、事物,内在情境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产物。

情境与经验

情境唯有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融合,才会发挥教学作用。

追问:什么样的情境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第二节课,省第二期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李静(厦门实验小学)上《和时间赛跑》(人教版第八册)

这篇课文与《望月》不同,后者重在“情境”,前者重在“说理”。但是,这个道理也应该通过阅读、思考课文悟出来的。

两个问题:

1.对时间的认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

这是关键句。“时间一去不复返”,好理解。(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里的事物不会回来”,理解这句话就有难度。在这里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具体的东西反而变得抽象。如何在抽象与具体之间找到理解的支点和“顺序”?让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实质性的提升?

2.对时间的态度——走在时间的前面!(“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谈谈你的时间观(你平时怎么对待时间的)?

在这里即要强调多元解读,又要强调价值引领?

要珍惜——但更要科学、合理利用时间!(回归生活、健康第一、生动活泼)

第三节课,省第一期学科带头人龙岩师范附小江剑鸿上“啊!我发现了……”习作课(人教版第十一册)

学生已有预习,教学的起点就是学习的预习!

从学生的预习(习作)中,对学生的所谓发现进行归类,如:

生活发现——热爱生活的人——发现了生活的什么秘密

学习发现——热爱学习的人——发现了学习的什么规律

实验(制作)发现——热爱科学的人——发现了科学的什么奥妙

然后选取个案进行修改、补充!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比较集中,针对性、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我是谁的断想?

余文森 2006-5-29 17:59:00

有一句话现在常被引用:“把教师教给你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就叫素质”。这句话让我产生两个联想:

第一个联想——外在的联想:“一个人把外在的光环和荣誉去掉,剩下的才是你真正的东西。”当我把外在的职称、职位以及各种荣誉、奖励都去掉后,我还是谁?加强内心修炼和专业提升永远是第一要务。

第二个联想——内在的联想:“把教师教给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叫素质”。那这剩下的东西究竟指什么?我认为核心就是指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是比知识更为隐性、更为重要的内在东西,是影响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学习的两种课程模型:阶梯型登山型

——日本教育家佐滕学的课程观

余文森 2006-6-7 18:02:00

根据教育内容与学习者的关系,佐滕学把课程区分性质不同的两种样式来阐述。构成课程的第一样式是“阶梯型”课程,是追求效率性与生产性的样式。其教育内容与学习活动是瞄准最终目标,划分好小步子,然后引导学习者朝最终目标步步攀升来加以组织的。从现行学校教育的面貌来看,“阶梯型”的特征是容易理解的。这种特征在于,步步攀升的过程是单向地、线性式地规定了的,一旦在某一级踏空了,就会导致“掉队”。

可以说,以往大半的课程研究属于“阶梯型”的范畴。“泰勒原理”(1949)提示的课程编制四阶段——“设定教育目的”、“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经验”,就是一个典型。以“泰勒原理”为主导运用行为科学开发课程的人们,把学习过程视为生产工程,或是视为步步攀升的行为,追求教师设定的教学过程与学生达成的学习结果的合理整合。可以说,无论斯金纳的“程序学习”中的“小步子原理”,还是布卢姆的“形成性评价”(成就度评价)与“掌握学习”理论,都是以“阶梯型”作为规范性模型来构筑的课程的典型理论。

构成课程的另一种样式的“登山型”。“登山型”课程的特征在于,以大的主题(山)为中心,准备好若干学习的途径(登山路线)。“阶梯型”课程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单位组织单元,而“登山型”课程则以“主题—经验—表达”为单位组织单元。在“登山型”课程中,目标的达成被视为价值。在“登山型”课程中,达到顶峰是目标,但其价值在于登山本身的体验及其快乐。在“登山型”课程中,能够选择自己的道路,以自己的方法、自己的速度登山,随着一步步的攀登,视野开阔,其趣无穷。即便不能攀登顶峰,也可以享受攀登过程中有意义的体验。而且,只要不选择危险的道路,就不至于像“阶梯型”那样败下阵来。

登山型课程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多途径通达目的地,改变单一路径达到教学目标的做法。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登山伙伴关系。伙伴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一起活动的。教师作为其中年长的、有经验的一员,在登山过程中起到导引、帮助同伴的作用。作为学生的同伴同样会帮助他一起进步。

    显然,“阶梯型”的课程强调的是重结论的教学,而“登山型”的课程不仅重视结论,而且强调过程。

 

学科带头人的课应该是怎么样的课?

余文森 2006-10-17 14:34:00

1014日—16日小学语文省级学科带头人有三位教师参加由福建教育杂志社主办的首届英才杯“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大赛,三位教师的课让人喜忧参半,两天来,我一直在琢磨着:学科带头人的课应该是怎么样的课?我心中的学科带头人的课应该达到什么水准?

1有思想的课。学科带头人应该对课文有自己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设计,简而言之,课应该反映学科带头人自己的思想,反映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追求,让听课的人耳目一新。

2有文化的课。学科带头人应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底蕴来自不懈的阅读、思考、积累和创新,这样才会达到“扬弃”教材,“超越”教材的境界,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当然更高的要求则是教师自己要成为一部书,一部非常生动、丰富和深刻的教科书。

3有智慧的课。智慧不是技巧,更不是雕虫小技,有智慧的老师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从而真正做到亲切自然、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使课堂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达到以灵性启迪学生悟性,并激发学生产生观念的最高境界。

4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学科带头人是课程改革的坚定的促进者和实施者,不管学科带头人原来是多么优秀的教学能手,教学风格是多么的奇特和成熟,都要接受新课程的洗礼,都要自觉地以新课程的理念为导向重建自我、超越自我,每一节课都应该无一例外地体现和反映新课程的理念。

提出这几点要求,与我们学科带头人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听了一节优质课

余文森 2006-11-7 17:41:00

今天上午在福州市屏西学校听了三位小语学科带头人的课,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林秀萍老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第27课《清澈的湖水》(第二课时),福州台江交通路小学林碧鹤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第18课《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福州市鼓楼屏西小学林彤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第29课《掌声》(第一课时)。这三节课都是家常课,显得有些“粗糙”和不足,也正因此,让人感觉真实。总体上都是有效的课堂,其中林碧鹤老师的课,我认为算是一节优质课!优在哪里呢?

第一点:从读懂到会读、读好、读深。这篇神话故事,孩子从小就有耳闻,读懂不难,林老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读好、读出意味来,读出感觉来,读出气势来,读出思考来,读出想像来,课堂教学活动显得特别有层次感和节奏感。这样的课听下来让人觉得踏实,我们明显地感到学生在变化、在提高、在进步。

第二点:从文本到学生(认识关系到意义关系)。林老师不仅注重引导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还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文、体验课文,把神话与现实,把文本与学生有机融为一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课堂上可谓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这是使学生爱学、乐学的秘诀。这样的课堂就有了学生感和生命感。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仅是参与是不够的

余文森 2006-12-15 21:58:00

今天在福州八中参加“八闽高中教学校际协作组织06课改论坛——暨福州八中0607学年第一学期研究观摩课”,不完整地“跑班”听了高一年级的数学、语文、历史、化学、英语五节课。

总体印象:课堂上老师都很关注学生的参与,这与以往教师主宰唱独角戏的课堂教学相比,是很大的进步和解放。但与新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推进的要求相比,却还很不够。

主要问题表现在:

学生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即学生的参与只是对教师要求的应对,而不是自发、自主的表现。这种参与没有带来学习的欢乐和兴奋。

浅层性参与多,深层性的参与少,即学生的参与主要基于教材的知识和答案,而不是基于自己的深层次的个性化的思考和质疑。这种参与没有带来思考和智慧。

形式性参与多,实质性参与少。形式性参与即动口不动脑(手)的参与,服从服务于教师教学的参与。实质性参与的核心是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以及基于其上的合作性学习。

高中新课程刚刚开始,我们没有必要求全责备,但我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前进的方向、明了存在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