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经济也实行了股份制,较突出的是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消费合作社,而对农业合作社的了解甚少,由互助组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亚社-+人民公社的演变,使得中国农村经济起了翻天复地的巨变。其中农业社实行了股份制,从中央到地方极其重视农业社工作,最近笔者收集到“铜山县汉王乡建华第二农业社社员经济往来手册”三本(简称“手册”下同)可不要小看了这些手册,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社股份制经济向人民公社公有制经济过渡的历史情况,还可看出,当时该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及预分决算的状况,可以说是一本难得的历史教材。 该手册除封面封底外共24页,尺寸 在手册正本中分为“股份基金”、“社员投资”、“社员预支”、“粮食预支”、“备查登记”五项明细账,如该户叫“张祥标”的在“股份基金”中“应摊股金”196.10元,其中“生产费”130.32元,“公有化"65.78元,“已缴股金”中于 在“粮食预支”中有午堂吃粮(中午食堂吃粮)有大麦、碧马、杂粮等,中秋节分碧马、稻子等,重量上还分有毛重、净重、单价、折算金额等记录。从上述手册的详细记录中我们不仅得知该户在生产、生活上的开支帐,还了解了当时的物价、粮食品种、副业发展情况等。 1957年一1958年正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当时正是实行“大跃进’的年代,农村经济也由农业社向人民公社发展,任何行业都要“一大二公”,农业社的股份制经济也发展到人民公社公有 制经济,这本手册的发现,其意义十分重大,收藏与研究价值不可低估。 (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