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二)

 扬子有你 2010-04-26

功用歌诀:
左转掤法松要圆,右转变法腰中缠。
左引松沉发背靠,惊抖一拳丧敌胆。

第十六势   下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老谱原名“青龙出水”。陈鑫先生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此势名“下演手捶”,可以说明动作的方向。而且后面猿猴献果一势,陈鑫先生名之为“青龙出水”并加解释说:右手如鞭穗旋转着,配合右足蹬力,跃向右前方,如同鱼友出水之势。言之有理,因改名“下演手红捶”。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以右前方为主;身右、右、左共3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手法包括右下掤、蓄劲,左引右下击等法。
功用歌诀:
演练手捶方向变,手转互变有高见。
右转肘挤铁门拴,突转一捶裆中现。


第十七势   双推手

势名考释:

  这个势名是说明动作的。因最后的动作是双手接法。老谱无此名。  此势动作与六封四闭的眼、身、手法完全相同,只是步子因身法在了一倍,所以也变为左转身右步前进,而左步跟随,学者试作比较便可知手的按法也略有变化,即前者劲发得近,此势则劲发得远。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左、右、左、左、右共5转。步法从上势下演手红捶的右侧马步变来,向左转膝,左膝弓住为右侧马步,右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为右收掤、右小采、左捋、右上掤,变进右步双按。
功用歌诀:
转身左捋上步掤,以身双推步要轻。
掤采捋按双推手,松圆旋转如蛟龙。

第十八势   三换掌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为三次换转掌的方向而名。陈氏老谱及各流派太极拳皆无此名,这个势子是陈氏太极拳练基本功的活桩法。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右共3转;步法为左后虚步;手法双顺左开右合,变右逆开左顺合,再变双顺合。
  双顺合掤练习法,虽眼法不变,身法只有左右旋转,看似简单,而手法有顺、有逆、有开有合。开合的方法,或双顺,或一逆一顺,第三动作又变为双顺缠的合中之开。由于手法的多变,下盘的裆膝配合角度也不一样。必须细心练习体会,莫以其简单而忽视之。
功用歌诀:
掌法三换活桩功,拴手擒拿变换中。
静如秋月三味掌,动若蛟龙似旋风。

第十九势   肘底看捶

势名考释:

  势名也是说明动作的,并且也是太极拳法中练基本功的一个主要势子。各式太极拳同名。
  要领:眼向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为左前虚步;手法逆缠双开,顺缠双合法。
  我们可以借以练三种身法。步法做成高、中、低三种资势。一个开合,走高架;次走中架;最后走低架。3周已过再由低而中、而高。这样反复多练,腿部虽然初觉酸疼,10天后便无感觉。练过两月,腿力必可大增,而且是螺旋式的上升和下降,对拳法是极有益的。
功用歌诀:
肘底看捶守门户,承上启下似流水。
屈身自处静待来,有真无假形象古。


第二十势   倒卷红

势名考释:

  此势也是说明动作的。因步向后退,两手旋转,往后倒而转之,红者不顾情面而尽力击之,故名倒卷红。
  老势练法,陈鑫先生介绍,胸离地二尺,今人皆不能,故拳家稍变拳势,避难就易,然其活动处,较胜老势。
  杨式太极拳则名为倒撵猴,《陈氏拳械谱》名为珍珠倒卷帘,倒有象形意义。
要领:此势为陈氏太极拳一路第一个倒卷红,共6个动作。眼向正前方,最后向右前斜角;身法左、左、右、右、左、左共6转;步法为左前虚步,右侧马步,右前虚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左后扑步,右前扑步;手法为右转掤、退左步挒、开掤退右步挒、收掤、右转退左步掤、左双捋等法。
功用歌诀:
退中有进着法精,采挒肘靠退行中。
击前顾后皆倒使,两手更迭转无声。

第二十一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2个动作。眼先向右,变为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势倒卷红最后动作的右扑步变右前虚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收掤、右退步右采、左按等法。
功用歌诀:
倒卷红下接白鹅,捋变右采变化多。
敞开门户伏左脚,左手按下碧清波。

第二十二势  搂膝拗步

  同第七势搂膝拗步。

第二十三势    闪通背

势名考释:

  势名是说明练法作用的。动作中有闪跌法,中气由任脉通督脉。督脉在背,所以名为“通背”。其他流派太极拳则名“闪通臂”或“三通臂”,乃音讹。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随身步的转换最后仍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共8转;步法从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右前虚步,右小盘步,左半马步,内八字步,右后虚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退步捋、左转身捋、右转身掤、左进步挤、右转身右采左按、右转身背靠、退右步平挒等法。
  我初学时,左转之前,两手向右转得多些,然后向左捋回。不如这样:左手在心口前转小圈,右手从手上走立圈,更为简捷。
功用歌诀:
内通背先左退捋,转身左捋因敌用。
右转拗步进左脚,右挤再转采靠成。


第二十四势    演手红捶

  势名考释同前。

  要领:此势系接第一个闪通背而成的。共2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只左转一次;步法从前势左小侧马步变右小盘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引掤、右撩阴顺步击法等。
功用歌诀:
举足进步撩阴捶,拳力如风又如雷。
问意缘何进一步,为因上势伏下捶。

第二十五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同前第二势揽擦衣,陈鑫先生诗曰:“东方甲乙木,右肱伸莫曲。似直似不直,敌来不敢入。右手展向东,左手防西触。中气运于心,一发莫比毒。何况进如风,疾迅谁能敌。形骸与人同,用法只我独。不是别有法,只为中气足。灵明在一心,巧处亦不一。只要能中形,鸡群见鹤立。我为初学者,窍道皆指出。”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仍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共3转,步法从前势进步演手红拳的右侧马步,变退步右小侧马步,右扑步,成右弓步。手法包括退步掤、进步按、变挤等法。
功用歌诀:
演手捶下揽擦衣,退进步法手转奇。
空松圆活只一转,挨着何处何处击。

第二十六势   单鞭

  要领:此势亦是5个动作。眼亦先右后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共5转。步法从进退步揽擦衣一动作的右侧马步变右盘步,右侧马步,左弓步。同时为右下挤、右肘打,左转靠、采、按等法。
功用歌诀:
第二单鞭莫等闲,势虽重复接手变。
锁拿刁扣背折靠,左转着法立势高。

第二十七势   上云手

势名考释:
  势名也是象形的。中国画画云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因此势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的笔法,故取以为名。各式太极拳均同名,唯陈氏有“运手”之别名,似以此势是手的互用为主。实则太极拳任何势子都是整体运动,眼、身、步、手都是一动无有不动的,所以我认为应以“云手”为名。
  陈鑫先生曾说:太极拳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的较多。因为对方其攻多以侧面而入,因之云手一势在整个套路中,不但第势反复三五次,而且一路里就有三个云手。这个看法是合乎实际的。我根据这个道理,认为洪师讲一路除三个云手之外,前招后招是云手的活步而缩小的架子;野马分鬃则是云手放大的架子;二路中的大小红拳也是活步左右的云手;左、右黄龙三揽水,更明显地表达云手虽单手应敌,也是有用的。
  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将云手分上、中、下,以分次序,故采用。其他各势太极无有上、中、下之说。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共8转;步法从上势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后虚步,左半扑步,左小侧马步,左半扑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侧掤、右收掤、右采、左前步靠,左肘、挤、采、左进步靠等法。
  陈鑫先生曾说:云手的步法本是以左横行为主,但也可左、右互移,以练应付对方之用。不过左移的步大,右移的步小,最后还是逐渐左行。这样练的眼法,便不应专注左方了,研究者不可不知。
功用歌诀:
云手左进靠肘采,奇步横行往复来。
左步移大右步小,双手旋转形古雅。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三)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三)


第二十八势 高探马

势名考释:

  高探马的势名是象形的。它的动作,好似探抚马背,一手引缰,一手抚缰之状,一路太极拳套路中有两个高探马,二路也有两个。其中有一个是完全重复的。因此只分别介绍三个。其他太极拳名同。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以左前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以云手末一动作的左前步变左侧马步,虽然随着身体的左右旋转而腿部的缠法顺逆互变,只是暗换裆劲,步形不变;手法包括左转,左右双掤、右采左按、左引右蓄劲,左引右肘打等法。

歌诀:
高探马先左转掤,左右开合练裆功。
右发劲如拗拦肘,左肘背折引化精。

第二十九势 右插脚

势名考释:

  此势也有人名为“擦脚”,我因“擦”字在此讲不通,故采用老名。这个势子的动作以踢法为主,踢时必须利用对方的空隙,所以原名“插脚”,并加“左”、“右”字样以区别方向。杨、吴等势则名之为“左右分脚”。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左、右凡3转。步法从前势高探马的左侧马步,变左半盘步、左小盘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左封、左引右打兼右脚踢等法。
  陈氏太极拳着法,凡以手进攻,必先以步法创造条件。所以陈鑫先生说:“手到步不到,发人不巧妙。”但用足着法攻人,又必须先用手创造条件,然后根据对方形势,而发踢、蹬法。这符合“先保全自己,然后打击敌人”的科学方法之妙用。至于用什么手法,则又因敌而变,不应拘泥。

歌诀:
左捋引化右脚踢,不在颌下即裆中。
一粘即踢神速妙,踢者须知随中找。

第三十势 左插脚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加“左”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转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右3转;步法从上势的左独立步,右足随身之右转走外右下弧线,落在左足尺许,足尖外摆,成右半盘步;同时,右手加大顺缠,沉肘下塌外碾,走外右下弧线向胸前转落;掌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同时,左手也顺缠走外右下下弧线,从左后方向右转落在右腕上侧,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
  双手掤法。当上势我以右足上踢时,有人在我右方左步在前,双手按我腰部,意欲为被踢之人解危,我随即塌裆劲右转,右脚落在他的左足侧,以双手顺缠,从他的两手里侧向个掤之,再顺势踢左脚。

歌诀:
右脚踢罢势不停,上步抄手似旋风。
指上打下拳中诀,插进裆中方有用。

第三十一势 蹬一根(又名中单鞭)

势名考释:
  各式太极拳名“左转身蹬脚”,陈氏老架原名为“蹬一根”或“蹬一根子”。听洪师讲:当初陈家练拳从实战出发,在地下埋一些木桩子,一根一根地蹬,蹬到有功夫时,不但蹬倒它,还可蹬倒它,还可能蹬断它,所以叫做“蹬一根”。此势因包含练功方法在内,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先转左后方,成为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凡3转: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左小侧马步、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左转身肘、提、左打右蹬等法。
  注意:凡足向前蹬,左蹬则左拳发在左膝外旁,右蹬则右拳发在右膝外旁。因为手法是开法,如不将拳走到此处,则被拿的手解不开,便会被对方松肩沉肘随化,而不能抬腿更无法蹬出。现在练这个势子的都是拳只发到膝部内侧,腿却抬得较高,因为是练空架子,所以用错的配合方法仍能错着去练。如经过实践,便会认识到“过犹不及”的要求是多么重要。

歌诀:
身法松圆正无偏,双拳翻转左脚悬。
提膝蹬足随敌使,手足齐放中单鞭。


第三十二势 击地捶

势名考释:

  “击地”字样表示拳打得极低,并非真打地面。其他各式太极拳名为“进步栽捶”。
   要领:此势共有2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转蓄劲,左上引、右下击法。
  陈照丕先生名之为“神仙一把抓”,在实践中又一用法,其实是击地捶后一动作。其练法击地捶下打之后,顺缠一抓松沉其势,有抓裆之法;也可抓土撒向敌面部之用。

歌诀:
击地捶势奔前堂,连三赶步不容让。
斗打捶击手抓裆,静听耳后应八方。

第三十三势 二起脚(一名踢二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