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昵称1777152 2010-06-17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上一个文章: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上一个文章: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上一个文章: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上一个文章: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上一个文章: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沈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500    更新时间:2008-12-17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同时人类的这种审美能力又反作用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逐步从愚昧、无知、贫困中走出来,帮助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打造的石斧,到三星堆的精美青铜器,从尼罗河边的金字塔,到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从赤身裸体到霓裳彩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演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社会使大量美丽与丑陋并存,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美能力,就会影响其一生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的培养成了无矢之地,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模式,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也不可能由老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来检验的。美育没有标准、没有规律、没有定理,它是与心智、品德、情感相辅而行,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而美术教育似乎更容易实施美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在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传统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令人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环节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镜。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兴趣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现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布置充斥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名人名言,其实不然,一幅好的国画、一座抽象的雕塑、一张精美的照片,它们对学生的诱导往往是有过之而不及,这是一种美的升华,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再塑,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美是没有定律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写实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个代表人物,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他们已经把写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以至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一幅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完工时,发现被雕塑的人物肢体动作过于真实,观众的注意力不是注意雕塑的脸部表情时,而是在被束缚者的一双肌肉健壮的双手时,大师愤而挥刀砍掉了被观众一致叫好的那双手。中国有句成语叫“喧宾夺主”,在大师看来,现在那双手已经夺去了大师要着重表现的被缚者的脸部表情,他所传达给观众的是被缚者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就是绘画的又一境界,表现人性,把人的憧憬、追求、向往、哀思用一种最为朴实无华的笔触表达人心最为躁动的一面,这就是一些看似不美的作品却都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所珍藏的原因。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界限,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徐悲鸿作品时,如《奔马》,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在获悉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次组团打击日本侵略军就首战告捷,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本军队,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欢快、愉悦的心情。一匹骏马奔驰在万里草原上,它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战胜日本鬼子的希望,看到打败日本鬼子的喜悦之情。一幅画代表一个时代,一幅画代表一种精神,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徐悲鸿的画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看到了这种希望,看到了这种精神,看到了这种心情。而一代大师刘海粟,他兴办教育,打破封建意识,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的一大批美术人材,他的大幅大青绿泼墨山水画,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色彩绚丽而持重,集万千变化于一身,又百变不离其中的收放自如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广博胸怀和过人胆识,它的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心。要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 上一个文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