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90402

 章木匠 2010-07-26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讲座整理文稿:20090402

 今天继续啊,高天把27条发上来。

 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条文挺简单,就这么几句话。说一下它的提要:太阳邪郁兼里热轻症的证治。解释,按五版教材上面说的,我们给颠倒一下,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然后下面,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教材上为什么这样做一个顺序的改变呢,因为教材上面的解释它们桂枝二越婢一汤也作为一个发汗剂在使用,所以在这个脉微弱者误阳不可发汗,就是不能再使用了,在我们教材上面还特意标出一个桂枝二越婢一汤的禁忌,这是一种解释吧,我们就按教材上的解释把这段的意思说一下。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汗少,这个怎么理解,什么叫做热多汗少?既然热多汗少,既然热多为什么出现一个无阳呢?我们首先先看太阳病,以前我们说见到太阳病马上要反映出来;脉浮,头项强疼而恶寒。这是太阳病的定义,标准。在谈到太阳病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反应出来了,太阳病又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还有风寒两伤。那么太阳中风是什么,就是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伤寒呢,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这叫伤寒。那么我们看这个太阳病,他肯定是要具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后一句发热恶寒,就把太阳病这个症状补充地说了一下,然后后面说热多寒少,热多的意思指的是太阳中风比较多,太阳伤寒比较少。就像我们上次说的桂枝二麻黄一汤那个意思一样。因为风和寒做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外邪它们往往是同时并见的。但是存在着一个比重的问题,风占的多还是寒占得多,这样的问题。这句热多汗少,就是一个中风多而伤寒少。既然是中风多就像刚才我们说的这个,太阳病本身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恶风呢,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中寒呢,刚才说这个,体痛,全很的痛,身痛啊,腰痛啊,骨节疼痛啊,脉浮紧啊。如果中寒多应当有这些个表现。现在他中寒是比较轻的,像这些身痛腰痛骨节痛这些应当是不出现的。因为寒少。但是这儿已经提到了一个热多寒少的。也就是中寒的表现可以不出现或是很轻微。我们就根据中风的症状多中寒的比较轻微或是没有所以判断他是是一个热多寒少的。既然是一个太阳病热多寒少,他这个风邪寒邪做为外邪它没有去除,按照道理说,既然是既伤风又伤寒风寒两伤的,应当考虑大青龙汤,可是在这个条文当中它提出用的是桂枝二越婢一汤,为什么用这个,虽然是风寒两伤的,但是他标出一个脉微弱,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微弱,肯定是一个阴脉了,就是一个阳的不足,就说这个人平时就是一个阳虚的。阳虚的人是不可发汗的,那么青龙汤是辛热之剂,这个脉象已经微弱了,要是发汗肯定导致虚阳外出,所以在这儿这个脉微弱是不能用大青龙汤发汗的。不能用青龙汤发汗那用什么,就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这段的解释和我们教材上不太一致。等会再分析这个。

 治法:微法其汗,兼清里热。这个方子呢,桂枝汤是太阳病说过的,越婢汤就是金匮上面的方子,一会做这个方义比较的时候再说。然后我们说这段条文的玩法。
 
玩法一,应遵守原文的顺序。也就是刚才我解释的这个,教材上讲的是章楠的解释,章楠的解释是这样说的,此条经文宜做两截看。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句,是接热多汗少来,今为煞句,是汉文兜转法也。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何得再行发汗,仲景所以禁示人曰不可发汗,宜做煞句读。经文了了,毫无纠纷矣。这是章楠的解释,教材上支持他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认为是不太合适的是在什么地方,因为桂枝二越婢一汤不单是一个发汗剂,同时在这个条文当中呢提出了桂枝二越婢一汤它前面的症状,热多汗少,就是太阳中风的症状有,太阳伤寒的症状或没有或是轻微,紧跟着出现一个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在这儿张仲景为什么要用加用越婢一汤,越婢汤中有石膏,我们从条文当中看,没有症状的描述需要用石膏清理热的,但是张仲景在这儿又规定了用桂枝二越婢一汤,那么我们从方剂当中我们得反推前面的症状,太阳病的症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是中风多于伤寒的症状,既然是中风多伤寒少用桂枝汤这是没有异议的。在后面,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的意思是什么,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阳虚的,阳虚的禁忌发汗,再有呢,就是他已经出现这个入里化热在这时候虽然是太阳表证不解,但是已经入里化热了。就是在这个解表的同时要注意清里热。那么我们从张仲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反推这个人肯定已经出现这个轻度的郁热了。那症状是什么,轻度的郁热它和出现那种里热同样都是里热但是程度上有区别,因为他这个里热较轻所以会出现口渴啊,心烦啊,等等这些轻微的症状。既然有中风多于中寒的外邪未解,又有郁滞入里轻微化热的情况,所以用桂枝祛风,麻黄解寒,用石膏清里热,这是这个方子的解释。如果说是这样去解释这个方子的话那么原文的顺序还是不能做变化为合适。
 
玩法二,本条出现的症状,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心烦,无体痛身痛,脉微弱。把这些症状补充到条文当中就比较好理解了。
 
玩法三,说一下方义的比较,我们看越婢汤和大青龙汤的区别。高天找一下大青龙汤,发上来。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味苦,甘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石膏如鸡子大(碎,味甘,微寒)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大青龙汤它的方药,我们看越婢汤,越婢汤是金匮上的方子,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个。

 越婢汤它的功用,疏散水湿,宣肺清热,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面目肿大,微热汗出,脉浮。我们看这个方药的组成,他就是在大青龙汤当中减去杏仁、桂枝,大青龙汤它的证治是外有寒,里有热。所以要用杏仁和桂枝配合麻黄发汗,越婢汤它是清肺清热治水的方子,它减去了桂枝的辛散,在我们说的这个方子上面就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我们同样可以把这个方子理解成桂枝汤和大青龙的减去桂枝杏仁的一个合方。因为有的注家呢是牵强的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解释,有的医家呢干脆是从大青龙汤的加减上说的,这是他们的比较。我们再看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比较;其实这两个方子还是比较接近的,药物组成上呢,把大青龙汤的杏仁去掉然后加一个白芍,然后做量的调整。在这个药物的一加一减当中,体现了张仲景这个对病机的把握对病势的把握。这个方子虽然和大青龙汤只差一味药物,但是它的量上区别很大,在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当中,麻黄桂枝甘草白芍都是用到十八铢,十八铢是多少呢,汉代时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它不到一两,在大青龙汤中麻黄用到六两,桂枝甘草都用到三两。它们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因为大青龙汤是外有寒,里有郁热,寒热俱重,所以用的量大,桂枝二越婢一汤虽然是太阳病未解里边也有郁热,但是郁热很轻,也就是说这个方证和大青龙汤方证虽然说都是外有寒里有热,但是轻重的程度差的太多了。还可以从症状上边区别一下。大青龙汤主要是发热恶寒身痛腰痛恶寒烦躁,桂枝二越婢一汤呢它是发热恶寒口渴心烦都是比较轻的,尤其是这条当中脉已经见到微弱了,微弱脉提示的是阳气的不足,正气衰邪气也不是很盛。因为病邪的轻重程度相差很大,所以在方子当中一方面减少各个药物的用量,再有呢就是在大青龙汤当中去掉杏仁的辛散,加上芍药的酸收。这就是刚才说的桂枝治风多,少用麻黄治寒少。加芍药酸收主微弱之脉,就把这个作用改变了。在这个方子当中呢张仲景提到一个此无阳也,既然无阳,为什么加了一个芍药?而不用一般理解的温阳的药物像干姜附子肉桂,为什么不用?而用芍药?芍药是酸收的,入的是营血,既然无阳为什么不补阳,反而去用这些助阴的药物?如果我们分析起来,所谓无阳,说的就是平时阳虚的人,阳虚以后,阳虚容易出现无根而易动,辛热之剂能驱阳飞越,唯顾摄真阴才可固阳之本,发汗祛邪才不致虚阳上越。刚才说细琢磨张仲景的方子还是很有意思的。这里就是一个阳虚的人,阳虚无根,素体阴气也不会太盛,因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虚阴气也不会太盛。虚阳本身就没有根,在我们这个时候如果见到微弱之脉的话我们认为无阳的话我们用这些个大辛大热的药来补阳的话就能导致虚阳浮越,张仲景组方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整个一本伤寒的所有的方子,几乎都可以看做是扶阳的方子,但是他的扶阳绝对不会忘记固阴,这是张仲景的高明之处。看上条我们讲这个桂枝二麻黄一汤的时候有这样几句话;若形似疟一日在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这个桂枝二麻黄一汤我们上周说了,它也是一个风多寒少的,汗出而恶寒的,所以倍用桂枝治风,芍药麻黄治寒,这是一方两治的。就是分出轻重加以施治的。我们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呢也是一个风多寒少,但是里面有轻度郁热的,所以是用桂枝治风,麻黄治寒,然后还要兼清里热用石膏。这是一方三治。这个组方在这儿说得多了点,说多点想说的是什么问题呢,现在在咱们网络上还有在现实上好像有一点就是火神派盛行,似乎谁敢用附子谁就是火神一样。其实说实话,附子这个药非常好用,我也比较喜欢用,比如用得多的时候可以用到300克,但是用附子是用的阴寒内盛的,那种情况才可以用附子,阴寒内盛它和阳虚还是有区别的。阳虚指的是正气的不足,阴寒内盛指的这个正气基本是常态的时候寒邪太盛,它们有一个程度上面的区别。从脉象上区别呢,阳虚的呢脉是微弱的,阴寒内盛的脉是沉实有力的。有的时候这个阴寒内盛呢,沉实有力的脉象下可以见到迟。那时候才是应用附子的适应症。因为这个火神派这个时髦一些跟风的,跟风的不知道怎么去把握这个往往就会出问题了。休息会吧!

 接着高天的话说一下,先说高天的这个一会回答附中那个。关于这个温阳药的运用,在临床把握啊,其实关键性的还在于一个对脉象的把握上,刚才的意思可能没有说明白,这个阳虚呢指的是阳气的不足,它是偏于阳气的不足的。那个寒邪内盛呢相对的说因为阳虚他表现出一种阳气的不足,阳气的不足它本身就是生寒的嘛,它就表现出这个畏寒的症状,但是他的脉象是微弱的,因为阳气不足。阳气不足阴气并不盛,这时候阴气并不盛,他只是因为阳不足相对显得阴比较强一些。但是那个阴寒内盛的病人,他相对的说是在这种阳气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一个阴寒的内盛,他的脉象呢是比较有劲的。如果说他仅仅停留在一个阴寒盛的这个阶段,还没有出现这个徵瘕积聚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还好办一些。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我说过,像现在这个比较难治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女性的什么盆腔积液呀,这个卵巢囊肿啊,子宫肌瘤啊,像这些个东西实际上他已经形成一个因为这个阴寒的内盛导致这个血液郁积。他已经形成一个,我们叫做这个徵瘕积聚,他已经形成一个形体的东西了。这个形体的东西呢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化气阴成形。这种阴寒的东西他已经凝结在一起了,形成一个叫增生也好叫什么别的东西也好。在这个时候去摸他的脉象,像刚才我说的这个前列腺的问题、子宫的问题、什么附件的问题,盆腔积液这些,因为他都在下焦。所以像这些个问题,已经成形的凝结在一起形成徵瘕积聚这些个东西,那么从右尺上都可以找到,这是()基本的一个条件,然后因为他已经形成一个成形的东西了。那么在右尺的脉象的沉的基础上它会出现一个实或者叫做硬,或者是出现刚才我说的那种你摸下去他已经出现那种顶手指的那种感觉了。那种顶手指的感觉那种紧的那种意思的那种感觉。但是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紧脉。出现这种情况呢,他肯定脉就不是微弱的,因为微弱的是阳虚的。出现这种脉象的话就提示呢,阴寒和血气相搏,形成这个徵瘕积聚。在这个时候,如果说你这个温阳的药用得不够的话或者说你不敢用的话,那么治疗上就不对了。

我以前在qq上聊天,就说过鼻窦炎那个人,这个鼻窦炎呢,已经,50岁已经过去了,我给他附子从30克用起,每天加10克,一直用到120克,然后维持一段时间。鼻窦炎整个这个鼻窦,这个腔体都已经被这个脓液塞住了。这种脓液我们一般的怎么理解?形成脓液就是一种热或者是湿,或者是湿热的东西。但是这个人的脉象,他本身就是一个虚寒体质,像这个手脚凉啊、经常腹泻啊、吃点儿凉东西就容易导致腹泻啊,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虚寒体质,这是一个寒湿侵犯这个清阳所形成的寒湿的积聚,所以在那个病例当中附子用得还不算狠,用到120克我就不再给他用了。假定说那个时候附子要是不这样用的话,就按照我们目前官方的对鼻窦炎病症的分型去治的话,那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同样我们说,这是刚才说的,男性的前列腺,慢性前列腺炎几乎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其实用我们的中药真的非常好解救,一个多月最多不超过两个月就解决了。前列腺增生也一样,也是一个多月两个月基本上就把问题解决掉了。其实挺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温阳的药物在这个时候认证准的话要敢用药。还有分析女性的病案呢,那个女的43岁,当时她查的好像是子宫内膜有异位,然后去北京做过一次子宫全切,切了以后出现这个积液。出现盆腔积液,对于积液呢,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然后她每次去抽。每一个月抽一次液,一次能抽出好几百毫升。抽到半年她就开始找中医。在我前面那个中医给她用这些个消导的这些药,用的消导的。按她自己说的就是每次喝完药以后,尿的也多,大便次数也多,也稀,这可能就是一个消导的方子吧。用到一个月的时候,她没去抽,但是积液明显的少,但是停了不到一个月,这个积液又很快地又出来了,并且在那个时候她的这个体质情况感觉远远不如以前。到我那去以后呢,一个是这个积液,B超显示的,B超有这个数据的。再一个她出现一个什么呢,出现一个阵发性的热,心烦。这是一个症状。再有一个症状呢,她的血压一直维持在160/100这样的一个水平。去之后,我看完之后就跟她说不可能短时间就给你治好的,你得多吃一段时间的药,然后就开始用药。她的这个附子我也用得不多,一次给她用30克,一天30克附子,像这个,以这个大剂温阳为主,用到一个月的时候,这个积液也是明显的少了。她到我那儿去的时候我记得她的B超报告的数值,她这个积液是包裹性积液,长度是18.7,包裹的直径是4.8几。然后用到一个月的时候这个积液明显的少了,同时她的那种阵发性的热、心烦这个感觉没有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在20天左右的时候,她的血压就逐渐地向下降,等到一个月的时候,血压基本就稳定在130、135,低压在80、85这样,然后她这个一直,每天给她用30克附子,一直给她用了3个多月的药才把这个积液完全给她清除掉。把积液清除掉,然后血压呢,没用任何降压的药物,然后血压就稳定在这个刚才说的这个数值。到现在这个人已经有将近5年了吧,今年春天这个血压又开始波动了,这5年的时间这个血压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我们看这样的一个人,因为做了子宫切除手术以后出现这种包裹性积液。这种包裹性积液我们怎么去理解呢?同时像这种阵发性热、心烦,我们可以说是这个女性到更年期以后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更年期真的就一定出现这种情况吗?再有现在我们见的非常多的高血压的患者,是不是真正就是一个高血压?还是因为这个寒性收引,血液遇寒则凝所导致的这个血压的升高?这个包裹性积液实际上不是成形的东西。但是这种水液,水液本身就是一种寒邪,它停在它不应该待的地方,它也可以理解成就是一种成形的东西,它不就是因为这个寒邪重,肾的这个温血功能不够,它才导致这些东西出现吗!所以在这个时候用这个大剂温阳的,这个时候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用。你像这个我们说的这个什么呢,还有这个前列腺的问题呢,其实你要是把方子用对了的话,真的这个挺好解决。

学员问这是厥阴病吗?这还不叫厥阴病。我说的这个还不叫厥阴病。其他的药,因为这个当大夫当了快30年了,手上这种病例特别多,我也没有时间去总结他。再一个很少打字,特别不愿意打字,所以等以后什么时候有空余时间把这个东西弄出来再贴上来。学员问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既说此无阳也,为何还用石膏?这个无阳,我们刚才说是一个平素阳虚的人,用石膏呢,从这个条文的症状描述上边没有提出应用石膏他的理由和依据。但是我们刚才从用方上边我们去推测条文描述应当出现的症状,这是一个受风多受寒轻,同时也是一个表郁不解,入里已经化热的这样的一个症形。我们刚才描述它应当出现口渴、心烦,这些入里已经轻微化热的这样的一个症形,石膏的作用呢就是清里热的。你像这个大青龙汤,他用石膏他不也是清里热嘛。那个麻杏石甘汤当中用石膏也是清这个里热的。那么在这儿呢稍稍的配一点儿石膏这是对这个里有轻微的郁热用的,他和这个此无阳,这个此无阳是说平素阳虚的。并不是说一点儿阳气都没有,和这个并不矛盾。那个附中你把四逆汤的方子打上来,好吧,在吗?少阴病是脉微细。但是少阴病不完全是四逆汤。高天找到就把那个四逆汤的方子发上来一下。附子、干姜都是这个辛温大热的,炙甘草呢也算是偏温的。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是少阴病主方是四逆汤。我们说,这个病的这个层面说啊,三阳病再三阴病,少阴病呢,实际按这个层面说他已经到这个第5层了,厥阴病是在这个最深一层。少阴病它本身的这个病的特点就是一个阳的不足,本身就是一个阳的不足。但是少阴病的治疗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少阴宜温,适宜温补。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他这个脉呢微细,微指的是阳的不足,这个细呢指的是同时也有这个阴液的不足。阳的不足,阴液不足,但是这时候为什么要用四逆汤,因为四逆汤它主要对的是四肢厥逆说的。在这个少阴病当中,少阴病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脉微细,但欲寐。但欲寐的意思就是想睡睡不着,但是又整天无精打采的。实际现在有好多这个像这个肥胖的、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他们的脉象和他们的状态就有少阴病的成分。但是那些个人他不出现四肢的厥逆,不出现四肢厥逆的这种情况下那么是不用这个四逆汤的。那个这样吧,把这个作个问题留到我们说到少阴病的时候再说吧,因为现在9点了,我们还有一个想把这个说完。我们刚才说的这个附子的这个应用指证,就是脉微弱的时候这个大剂温阳的东西原则上不用,如果要用的话一定要配合这些个收敛的东西,防止它出现一个虚阳的这个浮越。但是那个时候和xx提的这个少阴病的这个脉微细用四逆汤和这个并不矛盾,那个等到我们讲到少阴病的时候我们再说。


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把这个下一条,下边还有一条,把下边这个说完吧,高天把这个第下48条发上来。四十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则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拂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先解释几个词啊,第一个是二阳并病,指的是太阳病未解,外邪入里,出现阳明病证。这个是太阳和阳明并病。第二个词是设面色缘缘正赤者,这个缘缘正赤指的是面部持续发红。第三个词是阳气拂郁在表,阳气在这儿指的是外邪,拂郁,两个字是一个意思,都指的是这个郁遏的意思。你比如说外邪郁了。第四个词是解之熏之,解之就是发汗解表,发汗解表这个是解之;熏之呢,就是一个外熏的一个方法。这是这几个词,下边是提要。提要:太阳病发汗不解,可能出现可能两种转归的证治。下边是解释这一段。我们还是先看前人是怎么解释的。成无己是这样解释的:太阳病未解,传病于阳明,而太阳病未罢者,名曰并病,续自微汗出,无恶寒者,为太阳证罢,阳明证继也,法当下之;若太阳证未罢者,为表未解,则不可下,当小发其汗,先解表也,阳明之经行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在表也,当解之熏之,以去其汗,若发汗不彻者,不足言阳气拂郁,致使当汗不汗,阳气不得越散,邪无从出,拥甚于经,故燥烦也,邪循经行,则痛无常处,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气,但责以汗出不彻,更发汗则愈。《内经》曰:诸过着切之,色者,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是以脉涩,知阳气拥郁而出不彻。这是成无己的解释,话虽然说得有点儿绕嘴,但是解释的应该是挺明白的。我们在提要当中说到,太阳病发汗不解,可能出现两种转归的证治,那我们就说一下它这个两种的转归。


第一种转归呢,是形成二阳并病。就是由于初病太阳发汗不及,不仅太阳病未解,并且反而入里化热,入里化热的指证呢在条文当中就是说续则微汗出,不恶寒,这是以这个微汗出不恶寒,以这两个症状为代表提示并见阳明病证,这是他的第一种转归。第二个转归呢,是病证仍在太阳,病人满面通红,烦躁,痛苦不可名状,气喘,脉涩。这是太阳经发汗后因发汗过少,微不足道,致外邪不得宣泄,邪郁在表,肺气不利,对此表证不罢者,宜小发其汗。除药解以外,还可以用薰法,以驱邪外出,而不可用攻下之法。这一段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解释的,就是说了一个太阳病发汗汗出不彻以后出现的两种的转归,一个是转属阳明,这是太阳和阳明并病,在这个时候假如说太阳表证不罢的话,还应当是先解表,这是第一种转归。第二种转归呢就是经过发汗,因为汗出太少,不足以使邪外散,出现一个外邪拂郁在表的这么一种情况,在这时候呢还是应当发汗。发汗这个外熏,外熏也是促使外邪外散的一个方法,而不可用攻下之法,原则上还是提示了太阳病表证未罢的时候不可用攻下之法。

今天就说到这儿吧,刚才有朋友问是不是感冒了,这次感冒应当是最严重的一次,每次感冒也就是第二天一天,等到第三天就完全好了,今天已经第5天还没完全好,停止供暖以后这几天气温太低了,诊所呢在那儿呆着吧我冻得够呛,但是一直没有吃药,到昨天觉得顶不住了,这是典型的,这个病证是比较典型的啊,头痛,项僵,身痛,骨节酸痛,严重的恶寒,咳嗽,无汗的畏寒,脉象有点儿沉紧,到昨天给自个儿开了点儿药喝。开的是葛根汤、麻杏石甘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吧。啊,之前用也行,因为已经出现了咳嗽了,喝了一副半,现在咳嗽还有,但是很少了,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因为脉是沉的,然后紧脉,出现沉紧,又出现咳嗽,这个头痛身痛尤其这个脖子痛,这个颈项的僵痛比较明显,舌苔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还是一个表证的东西,舌苔上面。所以开了这个三个的合方,有,不多,喝了一副半,今天基本上没有什么感觉了,就是剩下的还有一点儿一声两声的咳嗽,痰,有痰是白色的,现在就剩鼻子还有点儿堵,还有一声半声的咳嗽,别的头痛身痛项僵恶寒这些都已经没有了,这是感冒最严重的一次,这几天气温也实在太低,实在是冻得够呛的,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儿了。刚才好像谁还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找找。好,谢谢谢谢!刚才你提的那个,这个越婢汤中石膏配麻黄什么样的不能发汗而xxxx,我看这是在哪儿提出的这个问题啊。越婢汤中麻黄配石膏什么样的不能发汗而xxxx,不是不是啊,这个不是xxxx的,在这儿配石膏是清这个肺热的,越婢汤中配石膏同样是清这个肺热的,好了,今天就到这儿。

(本段录音由琴棋书画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