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大学生的非典型暑期实践故事

 bdcxrh 2010-08-05
今年暑期,北京师范大学第一批免费师范生来到山西省文水县徐家镇村中学支教。图为大学生给孩子们作游戏示范。本报记者 王鹰 摄

  ■本报记者 储召生 赵秀红

  特别报道

  百年一遇的洪水,几十年一遇的高温,让2010年的酷暑陡添了几分难耐。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一些地方如火如荼地进行。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团队有数万支,仅首都高校就组建了大学生实践团队4000余支,分赴全国开展特色志愿服务。

  暑期社会实践一直是高校学生实践活动的一张“名片”。一面面写着校名的红旗下,一个个身穿志愿者服装的大学生的背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大学生暑期实践究竟带来了些什么?在北京师范大学,记者采访了3位刚刚结束社会实践的志愿者,听到了不太一样的暑期实践故事。

  农民工调查,一切都和想象中不一样

  林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三学生,参与“进城务工人员情感需要调查”课题的调研,和同学一行10人深入北京和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伊川县等地,开展一、二线进城务工人员情感需要对比调查以及农民工权益保护宣传。

  在立项前期,林楠和队员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查阅了关于农民工主题的文献资料和新闻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问卷。此外,还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做了访谈提纲。他们想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

  7月22日,调研队伍顺利抵达洛阳。7月23日,他们来到了洛阳市洛龙区几处建筑工地开展调查。一天下来,林楠感触颇多,他对记者坦言:“一切都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片天地。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实践条件的艰苦,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追问和思索。”

  “我看到工棚里安有空调,休息的时候工友们都在打牌娱乐。有的一家三口都在工地,放暑假来到工地与父亲团聚的孩子在书桌前认真地写作业。这与我之前想象中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存状况极端恶劣、‘农民工素质低’等说法大相径庭。”林楠与一个工人攀谈后,得知由于现在的建筑行业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许多工人由于技术娴熟,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元工资甚至更多。

  这使林楠没了头绪,这与出发前了解到的情况大不相同,问卷得改!当天晚上,林楠与其他队员一起讨论了一天以来遇到的问题,及时对问卷作了灵活处理,有一些问题被弃用,有些问题增加了一些新的选项。

  7月24日,林楠他们再次去了工地。与第一天的紧张相比,第二天的调查开展得比较顺利。但新问题再次出现,队员做问卷的时候,不时有工人向他们询问一些基本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譬如工伤事故、欠债还钱、离婚等,五花八门的问题让队员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太少,不能马上解答。看着工人们略显失望的眼神,林楠和队员们也深感愧疚。

  7月24日晚,队员们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他们既定前往的调研地点——栾川县遭遇了洪水,一座大桥垮塌了,那边的交通、通讯都中断了。可调研还是要进行,经过讨论,林楠和队员们决定前往未受灾情影响的伊川县。25日,当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前往伊川县马营村、郭寨村时,结果让人出乎意料。那里的村民虽然都外出打工了,但出门的几乎都是男人,妇女们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空巢家庭和留守儿童基本不存在!可头一天晚上,他们却看到了某高校大学生对马营村作的“留守儿童”调查。他们携带的访谈提纲基本无用武之地,无奈之下林楠和队员们赶忙开了一个临时会议,调整思路,作了关于两个村教育观念的比较调研。

  随后的几天,林楠说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队员们向记者表示:“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社会。”

  洪灾面前,不得不改变实践计划

  茹仙古丽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08级的免费师范生。今年暑假,她与几位来自新疆的免费师范生一起奔赴家乡新疆库车县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此次库车之行,茹仙古丽还有另外一个任务——为全国新疆籍维吾尔族的免费师范生编写一本新疆籍维吾尔族未来教师手册。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许多来自新疆的免费师范生对于未来即将从教的地区了解不够,对于教育系统现状更是所知甚少。茹仙古丽对记者说:“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是在北京的学校进行的,新疆实地的教育实习还没有接触过。我们计划在支教过程中与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们开座谈会,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回来以后编制一本适合新疆籍维吾尔族免费师范生使用的未来教师手册,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当地所需,抓紧时间武装自己,尽快地适应未来教师的角色。”

  7月28日,队员们陆续在库车县集合。7月30日,库车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水袭击。山区群众受困,库车县全县投入到抗洪抢险之中。实践队的活动陷入困境。当地相关部门无暇接待,深入山区的调研更是没办法开展。时间一点点地在流逝,队员们也在紧张地商量对策。经过沟通,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表示,实践活动只能在县城中开展。得到这个信息后,队员们犯难了。县城的情况与农村的不一样,只能改变计划。协商之后,队员们决定去县城正在补课的高中部进行教育实践。

  在已经过去的几天实践中,队员们通过与孩子们的倾心交谈,以及与家长、教师的座谈,对当地的教育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坚定了队员们要做一名优秀师范生的信心。

  当地教师希望队员们能够给他们讲授一些现代教育技术,但队员们并没有作好这方面的准备。对此茹仙古丽说:“虽然有很多遗憾的地方,但这些不足也促使着我们成长,之后的手册编写工作更为艰巨,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好!”

  西部支教,之前的想法确实有些幼稚

  方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大二学生。暑期他们一行人前往青海省乐都县进行支教活动。

  早在还没放暑假之前,队员们就已经对支教活动作了安排。与以往不同的是,支教队员们并没有选择传统的现有课程体系内的授课形式,而是采用了夏令营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理想、兴趣教育。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时,方宇回答说:“根据以往的支教经验,给孩子们补习正在学的功课,无异于给孩子们补课。在本来放假的时间给孩子们补课有违规定,也不合情理。我们之所以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没有负担地在玩乐之中受到教育。”

  然而,情况并没有像队员们想象得那么好,虽然早先队员们已经通过当地的学校进行了招生宣传,但报名的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队员们详细地询问了前来报名的学生。得知主要是前期宣传时间太早,热度已经过去了。对此,队员们采取了补救措施,重新张贴了招生启事。终于,报名人数多了起来。夏令营开营了。

  在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中,队员们都被当地孩子们的真诚、淳朴所感动,他们设计出来的“自信游戏”、“快乐成长计划”、“特长大比拼”等游戏也颇受孩子们喜爱。支教队员们成为当地孩子们追捧的“明星”,许多学生家长纷纷邀请队员去家访。

  一位队员对支教感触颇深:“想一想,自己之前关于支教的想法确实有些幼稚。以为这些孩子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努力地学习以改变现状;我们则像英雄一样来到他们中间,拯救他们。事实上,孩子们的天性与物质无关,他们活泼可爱、聪明上进。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次支教活动,也是一次队员们受教育的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