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刚进入初中,对什么都充满好奇。这一过渡阶段的学生,保留小学生的一部分特征,对老师很尊敬,所以即便班主任开初不怎么管,纪律都很好。半期后,一切都熟悉了,学生就想去试一下,出出风头。此时班主任要注意,把不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对学校况完全熟悉了,班主任务必充分注意,把学生往好的方向引导。 一打扫卫生 二、座位的调动 三、班干部的选择、任命和职责 班级干部是班级的核心与骨干。它是班主任的“影子”,在实际工作中,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舞台”。据小学升学表和入学的成绩,大扫除中表现,我是直接任命班干部的。即使是民主选举,也不能按得票的多少安排班干部,班干部的安排一定要由班主任来定夺。在使用班干部的过程中,发现不负责的,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一直调整到基本满意为止。但在调整过程中要十分小心谨慎,稍不注意,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将来的工作。所以最初任命时,职位前冠以“临时”二字。只有让那些严于律已,有威信的学生当班干部,才能真正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家访中要注意的两点:一是通过与家长的闲谈,了解家长的素质和做家长的责任心。二是了解学生在家里有没有学习条件,至少要有张桌子,一个板凳做作业。再是观察家庭的摆设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对班干部的家访要求家长支持孩子的工作,说明这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大的益处的。 协调包括,科任教师间的关系;加强交流,平衡发展。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每位科任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长自然也有短。这一点,学生的感觉很灵敏,他们会及时而又毫无保留地反映到班主任老师处。作为中枢站站长的班主任老师,如果不及时转达学生的意见,不仅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迅速解决,也不利于科任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但如果转达时的场合不恰当,言语不委婉,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影响科任老师的工作情绪,影响师生关系。 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更重要的一点是平时要做到“勤”,勤是我们做好班级所有工作的方法。它包括脚勤眼勤、口勤、手勤、耳勤。 脚勤。作为班主任,就要经常去教室,宿舍看看,转转,多创造机会和学生接触,交流,慢慢建立师生之间浓厚的亲情。 眼勤。 多注意学生在学习、生活个方面的变化,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见微知著,及早发现各种隐患,尽早解决。 口勤。学生毕竟年轻,意志的耐久力不长,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在教室里提醒,鼓励,也要经常和个人谈天交流,及解他们对学习的要求和对任课老师的要求。手勤。对于班级里的一些需要通过体力解决的事情,班主任也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们,比如,教室里某处有纸屑,班主任一弯腰拾起来扔到废纸篓里,这对那些值日的学生来说,不是上了很好的一课吗? 耳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时刻听取学生提出的建议,也要经常采取任课老师对班级提出的意见,努力改正班级管理中的缺点和不足,尽最大努力让班级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前进。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班主任应该像把剪刀,能恰到好处地修剪学生思想上旁逸斜出的枝条;应该像根绳子,既是学生书山攀登的扶手,又不能捆他们的手脚,要使全体学生在高尚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借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一句话做为结束语: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宏大的世界,去研究他,开发他,塑造他,这样你才会发现,教育工作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
|
来自: bettygreen > 《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