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原来如此简单

 图书 馆员 2010-09-03
中医原来如此简单
作者:难经难

(注:摘自《中国中医药论坛》医理探源,论述内容比较多,有益中医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故转载。)

  前言
  在几千年的长河中,中医被越来越神话,也变得越来越玄,以至出现极端科学主义者攻击她为伪科学。人们这样形容中医: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保证健康,绝无问题。可惜,阴阳五行,七情六淫,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虚实寒热,生克乘悔,脏腑经络,诲涩难懂,无从普及……。因此懂中医者少,用中医者更少,平常百姓对中医知之甚少,更有一些学者满嘴之呼者亦,不这样好像不能显示他们的学问。
  本人本来不是学中医的,但是因为需要自己读了些中医书,结合自己原有的现代科学知识,发现中医不但科学,而且非常简单。写出来让大家分享。
  这里你必须假释自己是一个古人,对自然认识有限;放弃你脑中原有的医学知识。当然对于一些挑刺的人,我也用现代科学知识验证。
  取这个题名是为了吸引部分读者没有贬低广大中医工作者的意思。
  一、阴阳
  什么是阴阳?现代人对阴阳理论研究很深,以至于和普通百姓越走越远。如果你是古人,你就会发现天上有“日”和“月”。日有白天、明亮、温暖的属性,月有晚上(不要用现代知识和我较劲,记住上面假释)、黯淡、寒冷的属性。那么地上的、世上的、人间的、自然的事物又怎样呢?需要分分类。
  让我们做个游戏。一个人手拿一面写有“日”字的旗,另一个人手拿一面写有“月”字的旗,中间一个元帅。元帅出一个题,然后问下面的士兵,谁认为有“月”属性的就走到月旗下,谁认为有“日”属性的就走到日旗下。久而久之,人们就创造了阴阳两字。现在大家看到了吧,原来“阴”是一块写有“月”字的旗,“阳”是写有“日”字的旗。这样的字在汉字中很多,例如:“隊”就是前面一个举旗的后面跟了一些人。
  原来阴阳只是两个定义,就是:
  凡是具有“月”及扩展属性的为“阴”。凡是具有“日”及扩展属性的为“阳”。
  仅有定义不够,关键要看它能否推出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作些推理,白天气温升高,清晨你在田野可以看到水汽蒸腾向上;夜晚气温降低,水珠在叶子上结露。于是我们有上为阳下为阴;水汽为阳、水珠为阴。再引申就有轻为阳重为阴。通过这样的扩展就能分析每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于是就有了“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出入”、“男女”、“君臣”、“父子”、“父母”、“儿女”、“夫妻”、“好坏”、“痛痒”、“动静”等等。(几乎所有这些我们习惯的对字都是阳在前阴在后,可能和男尊女卑有关。)
  这些推理出来的属性是否正确就需要验证。古人通过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去验证,继承了正确的,放弃了不正确的,当然也有受条件限制未能证明出错误的。例如“南北”,古人只知南方热,北方冷。但如果放在现在,我们知道南半球的情况正好向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南北”阴阳属性的使用,只是要注意限制条件,到了南半球记得把它倒过来。
  不仅生产实践可以验证阴阳,现代科学同样可以验证。拿水汽与水珠来说,热力学证明同样温度的水汽比水珠含有更多的热。该热被称为潜热,当水汽变成水珠时该热会释放给外界,而水珠变成水汽时要向外界吸收同等量的热。
  看看中医常用的阴阳有:说人体的上下、表里、腹背、气血;说环境的燥湿、暑寒、风雨;说情志的喜怒、哀乐。当然还有很多,要写一页纸都不够,就不列了。
  推理:上为阳下为阴。
  证明:人的头部重量不到人体的2%却消耗了20%的氧气(数据记得不是很精确,因为是随意写作就不核对了,下面一样,大家不要引用)。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消耗氧气会产生热,热是阳的基本属性,所以上为阳符合基本定义。
  推理:表为阳里为阴。
  证明:人体表面集中了80%的毛细血管,我们知道毛细血管是向细胞提供养分的,毛细血管越多,这个地方的代谢(氧化)越强。
  有人说现代医学证明肝脏是代谢最活跃的地方。我说没错,但是肝脏的代谢主要是还原,是吸热。这个热量可以用现代化学知识计算获得。因为这是一篇科普文章所以就不深入了。
  也有人说人体表面温度低,体内温度高,所以应该里为阳表为阴。我在这里举个例,冬天,在北方有烧火墙的习惯。火墙的温度要高于室内,所以表为阳,里为阴;可是有人测量了室内温度,又到室外测量了墙的温度,说墙的温度比室内低,于是得到里为阳,表为阴。这里的错误是因为把一个事物的阴阳属性同两个事物的阴阳属性混在一起。
  同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出其他事物的阴阳属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气血”。气在现代科学中被说成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是对古人认识自然的无知。古人把所有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东西称为“气”。用现代知识可以知道,当时有两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1是空气,2是能量。“气血”就是有能量的血,用现代话就是运动的血。也就是运动的血为阳,静止的血为阴。当你读《内经》时遇到“气”用空气解释不了时用能量能很好地解释。身边没有《内经》,否则摘录几段。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研究的是有气的人——活人,而西医认为活人和死人没有区别,人死后不会少一个分子。中医看到了活人的阴阳属性,躯干为阴,神明为阳。这里用了“神明”两字是因为人们对这两字的误解太深需要说明以阻止那些极端科学主义者的胡说。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
  明,阴阳的结合体。
  “神明”就是天神引出的阴阳的结合体,哪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生命。本人曾努力查找古时“生命”两字,但没有找到。古时“生”就是生,“命”就是命,从不放一起用。是现代人(最早好像是明朝)把“神明”写成了“生命”。我们也可以从“神”字的词组中找到答案,例如:神气、神情、神态、精神、凝神、劳神、聚精会神……,这里的“神”都是对生命力的一种描写。中医有“心主神明”,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心主神明”,原来是“心主生命”。特别反感现在的人们(包括许多中医大师)把“神明”与“智慧”混为一谈。
  “心主生命”很容易理解吗?你一定说“是”。且慢,你又把这里的“心”想象成西医的心脏了。虽然心脏也控制生命,但那是歪打正着。下面就是要说中医的“心”是怎么回事。
  二、五行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慢慢地认识了自然。早在类人猿时代就知道树木果子可以充饥;水可以解渴洗涤;土地则是基础,树长在地上,水流淌在地上。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知道了火。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到了石器时代,人类知道用工具。工具被不断更新,先是石器,然后是青铜器,再后来是铁器。中医就诞生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的变更时期。那时人类认识自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很肤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活和生产的必须品。木和水是生活必需品,火和工具是生产必需品。当然现代人不再吃生的东西,火也成了生活必需品。树木果子可以有千万种,但它们的共性是充饥;水可以解渴洗涤,但果子也可以解渴,而洗涤则是无可替代的;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炼铜、炼铁的手段;由于当时工具都用金属制造,所以“金”就成了工具的代名词,是提高效率的手段,用现代话就是劳动生产力。土地则是基础,树长在地上,水流淌在地上,火在土中燃烧(土砌的炉子),金从土中炼出,可以说土孕育了万物,所以土为五行之长,位居中间。
  为什么现在人们不能理解“五行”是因为人们把“五行”看成五种物质。而古人则是从现象看到本质,找到不同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然后归纳总结。现在的人知识多了,要理的头绪也多,往往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事实上“五行”没有一样是讲物质,讲的是一种功能。一定要扯上物质也就“土”算一个。用现代观念总结定义:
  木:能充饥,给人体的能源;
  水:能洗涤,滋润;
  火:热,能量
  金:劳动,加工;
  土:基础。
  在自然界,浇水长木,燃木得火,灭火留土,炼土得金(工具),挖井得水。
  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的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在这天人合一说法上现代人们的理解也有一些偏。人们往往把“合”理解成合并,而古人“合”是众人一口的意思,不同的人,但说法是一样。天人合一就是不管是天还是人规律是一样的,而不是把人和天联系在一起考虑。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一种假设,并在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人也有五行,其运行规律和自然界的五行类似。如果假设正确,那么结果可能正确;如果假设错误,那么结果错误。古人对人体认识没有现在深,他们只能从则面,经大量实践去验证。现在我们可以从细胞、分子层面对它进行验证。
  用现代科学可以这样认为,人的饮食为土,是一个基础,在水的帮助(滋润)下被人体吸收,成为人体的能源“木”(糖、脂肪、蛋白质等),能源进入细胞氧化获得热量“火”,代谢后的废物“土”被水带回(洗涤),而有用之物“金”被保留,成为下一循环的加工者。这个过程是现代科学公认的新陈代谢过程。其实不仅天人合一,继续引申有人体与人体细胞合一。读者可以自己验证。
  人有五行,就应该有与之对应的器官去完成对应的功能。于是就有了五脏。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五脏而不是人体实际脏器那么多。人们经常戏话:“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中医很明确,先有鸡后有蛋。而西医则是先有蛋后有鸡,西医先解剖得到一个器官,然后研究它的功能,研究越深入,功能越多,从而成为西医研究的一个瓶颈。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将在下面一节深入展开。
  五行对五脏,土脏:和饮食营养有关;水脏:和排泄、滋润有关;木脏:和人体能原有关;火脏:和人体能量有关;金脏:参与和帮助其他脏器。
  为了记忆,古人又创造了与之对应的字,土脏用脾;水脏用腎;木脏用肝;火脏用心;金脏用肺。也就是写到这儿为止“心肝脾肺肾”还没有和人体器官对上号。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步了解了人体内某一脏器的功能,于是就把功能相近的脏器用对应名字命名。这里必须认识到五脏包含了心肝脾肺肾器官,而心肝脾肺肾器官不是五脏的全部。例如,肾器官属于水脏,而水脏不只是肾器官,还有汗腺也属于水脏。如果我们放到细胞分子层面上,那么细胞壁的反渗透就属于水脏。这里一直在用水脏这一名词,而古人早就为我们创造了“腎”字。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近一百年来西医盗用了“腎”字,以至于人们一用肾就想到人体中的那个肾器官。为了区别水脏的肾和解剖中的肾,本文下面的五脏用心、肝、脾、肺、肾,而解剖的器官用心器官、肝器官、脾器官、肺器官、肾器官。
  用现代人们掌握的知识,在人体分析上脾应当为消化系统,较简单;肾除了泌尿系统外应该还包含了一部分血液系统;肝是一部分消化系统加一部分血液系统;心是血液系统;肺是呼吸系统加血液系统。为什么肺金是呼吸系统加血液系统呢?肺金是劳动加工的意思,就如同一个人从柴房搬木柴到伙房烧火,这个人就表示肺金。在人体的血液中也有这样的搬运工——血红蛋白。它从肺器官把“气”搬到人体各个部位,放出后又回到肺器官再搬。如果一个人血红蛋白减少(贫血),这个人的脸色就会很白,被称为无血色。所以《内经》说“肺色白”。
  回到第一节阴阳篇中最后一个问题,心主神明。为什么说这里的心不是心器官?原因有二,其一有更好的解释,其二对于没有心器官的低等生物怎么解释。更好的解释是这里的心是心的原始意思——能量。心主神明等于能量决定生命,没有能量没有生命。有时你会听到心阳上亢,这不是说心器官怎样怎样,而是说代谢过旺。这样的人脸色红,不怕冷,脸上疙瘩多(因为代谢的废物来不及移走)。
  有关五脏和五色将在第四节如何看病中展开。
  这节最主要讲了五行、五脏及五脏器官的秩序。就是先有五行再有五脏,先有五脏再有五脏器官。这个秩序非常重要,是鉴别中西医的试金石。对此将用下面整个一节说明。
  阴阳五行正解
  用科学来解释阴阳五行,大家认为对否?
  阴阳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更侧重于代表事物的变化方向。
  五行是相生相克理论,讲的是事物如何变化、变化的条件。
  以化学为例,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如果将生成盐的方向定为阳,则盐分解为酸、减的方向为阴。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盐是相生的结果。酸克碱的碱性,碱克酸的酸性,酸碱性的消失是相克的结果。盐在电极作用下“盐性”消失,可以产生酸碱。而利用酸碱盐的性质人们又可以制造出电池。
  中国古人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也没有精确的实验可以分析,但却用智慧根据大量现象提炼出反映事物的普遍规律,因此我认为阴阳五行是古人的伟大发现。
  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阴阳五行是比较困难的,但反过来从阴阳五行看科学确实简易,其实这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中分类归纳思维的特点,加上五行相生相克的逻辑推理模式就形成了完整的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演绎思维的特征。所以说中华文化内在的逻辑体系(即阴阳五行论)是即归纳又演绎的思维模式。这是与西方逻辑学中一方面依赖拉丁语系的固有语法结构(主要利用来确定语义的归一性),而另一方面依赖符号规则的逻辑推理模型,是大不相同的。体现了中华逻辑学的简易、变易、不易的本质特征。
  从阴阳五行看科学可以归纳如下:
  科学可以归为三类相互独立的集合元素,即阴(反物质)、太极(自然物质)、阳(正物质),而自然物质又可以是偏阴、中性、偏阳三种属性,其实在实用的阴阳体系中(如中医)指的是偏阴、中性、偏阳三种属性,而不是真正的阴阳笼统的概念。
  从阴阳五行应用于科学的角度来看,以化学为例。
  阴阳五行的逻辑演绎规则大家很清楚,就是: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要想将阴阳五行的逻辑演绎规则应用于化学研究,首先就要作好五行归类的工作,比如:
  木类:纤维素等一大类中性有机化合物
  火类:碱等和一大类阳性有机化合物
  土类:盐等和一大类中性有机化合物
  金类:单质金属和碱土金属
  水类:酸等和一大类阴性有机化合物
  有了上述分类就不难演绎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则了,比如:
  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就是:水(酸)克火(碱)的应用生成盐(土)和水(土类)。(特别注意:传统意义上的水其实归于土类,因其偏中性的性质)。
  至于盐水电解生成酸和碱,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中隐含着火的作用(电)和金的作用(电极是金属制造的),实际上是:火(电)克金(金属电极)生成金属阴阳离子(正电极和负电极离子),土(盐)与阳金(金属阳离子)生成火(碱=金属阳离子盐配合物),土(水)与阴金(金属阴离子)生成水(酸=金属阴离子盐配合物),最后:水(酸=金属阴离子盐配合物)克火(碱=金属阳离子盐配合物)复生成土(水,这是为什么在电解反应中必须有水参与的根本原因)而复配物之间的离子交换和物质状态的变化就可以将酸(生成酸以气体的方式排放)和将碱(生成碱在阴极附近聚集沉淀出来了)。
  把物质分类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方法。
  任何所谓科学的分类都必定是简化和不完备的,否则就不叫发展中的科学了。
  上述的分类只是一种“抛砖引玉”,当然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五分法的分类原则已经足够使用。基本可以保持二进制树型结构的平衡扩展性,因此是最近似的全局替代型分类了。
  
三、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
  面向对象是最近几十年流行在计算机行业的新名词。大概的意思是编程时,把一个整体分解成许多研究对象,对象和对象通过特定的接口进行交互。一般情况下一个对象不能直接操作另一对象的内部运作。一个对象可以包含许多子对象,子子孙孙一直可以接下去。子对象继承父对象的非私有属性。现在计算机普及,大部分人会用JAVA或VB编个小程序。这里的JAVA或VB就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编程很简单,比如要一个按钮,从菜单上拉一个按钮到需要的地方,然后修改属性(接口)就完成了。但是计算机要完成这个按钮的功能,可能要执行几千步,甚至上万步。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如此简单地完成这样的程序呢?因为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而“按钮”这个特定的对象别人已经做好了,编程者仅仅是为按钮生了个“孩子”。再看看中医理论是怎样面向对象。
  ①、把自然看成最基本的父对象,这个对象有“阴阳五行”的属性,有许多子女,人类是其中之一。
  ②、把人类看成第一代的子对象,他继承了父辈的“阴阳五行”属性,也有许多子女,五脏“心、肝、脾、肺、肾” 是其中五个。
  ③、把五脏看成第二代的子对象,他继承了父辈的“阴阳五行”属性,也有许多子女,最主要的是心器官、肝器官、脾器官、肺器官、肾器官。
  ④、把五脏器官看成第三代的子对象,他继承了父辈的“阴阳五行”属性,也有许多子女,……。
  最好还是不要再生了,从父本的10个状态,到第一代的子对象发展成50个状态,再到第二代的子对象已经有250个状态。这里“阴阳五行”属性作为非私有属性被后代继承。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个性又被自己的子女继承,因此状态越来越多,辨病也变得复杂。当然人各有志,有人喜欢穷追也不是不可以,那样就成了现在的西医。
  一个中医首先要熟练掌握父对象的属性(自然),其次是第一代子对象(人)的属性;
  一个好中医还要掌握第二代子对象(五脏)的属性;
  一个杰出中医再要掌握第三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的属性;
  一个中西医再要掌握第四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细胞)的属性。
  一个西医要掌握第四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细胞)的属性;
  一个好西医再要掌握第三代子对象(五脏器官)的属性。
  如果用上面六个评判医师的标准评判,现在的医师是两头多,中间没有。就如同下围棋,一个只会取势的是中医,一个只会缠打的是西医,只有又会取势又会缠打的才是真正的高手。再加一条:一个说中医是文化的人是因为他只掌握了父对象(自然)的属性。
  可以看到中医是先大后小,西医是先小后大。就如第一节说的中医是先有鸡后有蛋,西医是先有蛋后有鸡。由于中医的研究对象是人,不管对象内部怎样复杂,只要接口不变总能医治。如同管理城市,市长并不需要做具体工作,他只要调整政策就够了。城市会在好政策中发展,在坏政策中死亡。人也一样,当发生偏性(生病)时,医生要及时调整“政策”,至于人具体是怎么好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这就是中医,一种面向人类的医学,是面向对象思维方法在医学上的具体体现。当然能搞懂人具体是怎么好的更好,那就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有人说中医理论几千年不变,没有发展,那是因为中医理论永远正确。
  为什么说中医理论是永远正确的呢?因为中医是先大后小,从上而下。说的是一些自然界的永恒真理,例如,太阳是温暖明亮的,水遇热成水汽,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很简单的公理。如果哪天中医理论不再正确,那么太阳不再温暖明亮,水遇热不成水汽,人头立地脚朝天,那时一定海枯石烂,我们都不在了……。
  
四、如何看病
  前面介绍了中医基本理论,这一节要说说怎样把理论用于实践。中医治病讲究标本兼治,缓时治本,急时治标。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中医至上而下,以人体为对象,所以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而西医则以器官、以局部为对象,很难看到问题的本质。不是西医不想治本,实在是太难了,如同井底的蛤蟆要知道世界比井口大,必须爬到井口。
  中医讲“天人合一”因此中医治病的过程往往可以用自然界的过程比喻。举乙型肝炎为例,西医把治疗对象锁定在肝器官上,但中医不这么认为。在城市的下水道有滤网(带孔的阴井盖),于是有滤网处经常会堵死,那么你是说滤网有问题呢?还是污水中污物太多呢?血液中许多毒素需要经肝脏器官的分解,然后经肾脏器官排出体外。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制造了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需要经肝脏器官的分解,加重了肝脏器官的负担,引起肝脏器官的老化、硬化,这时西医会切除肝脏器官(或部分),于是这些毒素无法分解后排出体外,很快就会导致死亡。中医则相反,越是肝脏器官受损,说明人体更需要,越要补肝脏器官,于是人体内毒素降低,生命得到延长。这里用城市下水道类比了人体内毒素的排泄。下面会经常用一些自然现象进行类比,类比时就不再作特别说明。
  “望问闻切”是中医辨病的基本手段。望五色,问五事,闻五声,切五脉。
  五色是五行的基本色,“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红黄。例如某人面色黑而无光,则肾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肾是水脏,管排泄和滋润,废物排不出留在细胞内于是发黑,净水进不了细胞于是无光。前面第二节还有肺白,心红的例子。
  五事是“吃喝拉撒睡”(自编的),也就是聊家常。在聊家常的过程中,医生可以获取许多有用的信息,如喜欢吃什么,喝热的还是冷的,晚上舒服还是白天舒服,哪个季节要犯病等等。大家都知道怀孕的女人特别喜欢吃酸的,这是因为酸是五味中的“木味”,木是能源,喜欢吃酸意味着体内缺能源,或者说营养跟不上。还有痛风病总是在秋冬季发病,那个季节往往干燥,寒冷。如同一些大江大河在冬天断流一样,人体在那时也会缺水,人体的代谢废物(尿酸)无法排出导致痛风。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肾为水脏,阳为出,排泄不出就是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导致水系不通,不通则痛;还有些人比天气预报还准确,能知道是否要下雨,那是因为他们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得势不饶人,空气中湿度增加时,患处就痛。所以时间、季节在中医中很重要,并不是极端科学主义者说的算命。
  五声“笑呼呻哭歌”,五志“喜怒恐忧思”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特点。一个人说话时会把自己的“情感”无意间流露出。一个人说话“大呼小叫”,说明他能源(木)太多,空气(金)不够,燃烧不充分。这样的人是肝阳上亢。这里的“大呼小叫”就是“怒”。所以中医说肝阳上亢的人善怒。如果空气充足,燃烧充分,能量(心)足,这人就会笑声欢语,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所以心火旺的人善喜。如果水压制了火,那么这人就少气懒言(呻),胆小怕事(恐)。如果能源(木)不够,空气(金)太多,燃烧后热量不够,空气多余,这些带有多余空(氧)气的血液回流到肺器官时,为了保证血液的新鲜同样要换气,这种换气同正常的换气不同,人们可以听到叹息声,重一点就是抽泣,再重一点就是哭。这种现象在婴儿中特别明显,孩子饿了(能源不够)就会哭,哭又增加了换气量,结果哭得更厉害。所以肺金过多就会忧愁叹息。脾声“歌”古时的意思同“咏”《说文》,说话时音拖得较长,每句话都会考虑一下,我们现在有一句很好的俗语“打官腔”很好地描述了脾土过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这些人吃得过多过好导致的。
  五脉指心脉、肝脉、肺脉、肾脉和脾脉,有关具体切脉将在下节展开。这里我们只要知道切脉的目的也是为了鉴别五行的过多和不足。
  中医除了“望闻问切”还有许多其他手段判别五行的平衡。其中“五臭”常用,这里“臭”读嗅,意思也是嗅。我们现在用鼻称为“闻”,用耳称为“听”;古时用鼻称为“臭”,用耳称为“闻”。有些人口臭;大部分老人有腐臭,有些地方称为老人味。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味判断病人的五行平衡状态。这同西医用化验的方法有些类同,例如有“老人味”的人其血液化验的肾功能一定不好。这些人的代谢废物排不出,所以就有“五行”中的肾气味——“腐”味。还有肝臊,心焦,脾香,肺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例如我们常说“血腥味”其实就是“肺腥”。
  一个好的中医医生通过“望问闻切”能判别病人那一方面过多或不足。并在病人自己没感觉到哪有问题时,已经知道病人将会得什么病,这就是“治未病”。而西医(也包括现在大部分科班中医)则需要病灶确实存在可见时,才能判病治疗,这叫“治已病”。所以一个好中医不是不愿用CT等高科技手段,实在是这些高科技手段有事后诸葛的意味。
  通过“望问闻切”辨病后,要治病。如前面所述,中医并不关心病是怎么好的,医生只给病人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真正治好病的是病人自己千百万年进化的人体。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那些有自愈能力的人留了下来,那些没有自愈能力的人被淘汰。于是现在的人不仅可以抵抗人类已知的细菌、病毒,而且可以抵抗未知的,自然界一切细菌、病毒。至于人体是杀死病毒还是赶出病毒根本不需要医生考虑。现在许多“中医师”研究中药,说某药有杀菌作用显然有违中医治病原理。特别是在器皿中能杀菌不一定能在人体内杀菌,更何况被杀死的细菌尸体同样对人体有害,有时可能害处更大,那是因为人体能够排出细菌的代谢废物,却不能排出细菌尸体。
  为了给病人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医用“五味”,“酸甜苦辣咸”,调整政策。五味是自然界万物的属性之一,虽然大部分物质的口味与五味相符,但口味和五味并不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口味是用舌头尝出来的,而五味是治病实践尝出来的。这里自然界万物包括自然的动植物和矿物,也包括人类加工的产物。酒是最早的“人工药”。那些把中药等同自然药显然又背中医理论和中医历史。一个好的中医往往能够因陋就简,随手应用身边的物品入药治病,不管该物是天生的还是人工的。
  安慰剂,一种被西医认为不是药的东西,常被用于做药品对比试验。但是在中医看来它也是自然界的成员之一,所以也是一味药。很显然安慰剂是治疗“五志”偏性的最佳良药。
  现在再看中医辨病是不是简单呢?中医治病是不是简单呢?确实简单,但是也有难的,难在要记住自然万物的药性——“五味”。
  五、现代医学对血液流动的错误认识
  自从解剖引入医学,人们看到了心脏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重要地位。从古希腊的医生、解剖学派创始人赫罗菲拉斯(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所写的《论解剖学》到哈维在1628年出版的《心血运动论》,人们对血液运动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一认识从1628一直延续至今。俗话说眼见为实,当人们看到心脏的跳动,血在血管内流动就再也不怀疑这样的结论——心脏是一个血泵,它从静脉吸入血然后泵入动脉。动脉有很好的弹性,血压高时被扩张,血压低时恢复。
  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论,那么在心脏(泵)的出口一定压力最高,而在心脏(泵)的进口一定压力最低。在血液流动的路径上压力应该介于出口压力和进口压力之间。
  但是事实怎样呢?当我们测量血压时,不管是在主动脉、手臂处还是在手腕处,我们测得的血压都是基本相同,甚至高端更高。也就是说血液流过血管时根本没有降低血压。也许有人会说血管粗,压降不明显。且不说手指的细血管,就是用手臂的血管做一个实验,没有几百个毫米汞柱别想让血液好好地流起来。
  除了血压还有脉搏(血压的压差)。在心脏出口有脉动很正常,但是随着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其脉动应该逐渐减弱。但事实是离心脏越近越弱。这违背常理。我们可以把一小段血管看成一个流阻R和一个容器C,一大段血管就是许多小段的累加。于是我们有血管出口处血压Po(t)、血管入口处血压Pi(t)的关系。
  Po(t)=e-t/(RC)Pi(t) (公式在这里不好写)
  如果血管足够长,那么在血管出口处就量不到脉搏,只能测到平均压力。动脉弹性越好脉搏衰减越快。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动脉脉搏离心脏越近越弱,从升主动脉的40mmHg到股动脉的60mmHg,这一现象违背了自然规律。虽然现在的解释是因为血液的回折,但是回折的血液能加强脉搏也能减弱脉搏,在距离返折点半波长的地方是加强,全波长的地方是减弱。所以这种解释不能令人信服。
  2、为什么当血液在直径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则随着血管口径的进一步变小,血液粘滞度也变低。西医认为这一现象产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3、为什么截肢人员在心跳不变的情况下,血压不会升高?心跳不变,心脏的排血流量不变,用血回路少了,血压必然升高。
  4、为什么血透病人做血管内瘘(桡动脉及其相邻的静脉在皮下作一吻合术)的那个手不会缺血?动、静脉短接后,动脉血压下降,静脉血压上升,两者的压差消失,搭桥附近的微血管内就没有血液流动,组织就会坏死,但事实没有这样。
  5、为什么血管内瘘的脉搏频率远高于心跳频率?按照现有理论,全身脉搏只有一个频率,这个频率等于心跳频率。
  6、为什么当你的手指被割破时,有时会感到手指的血管在跳?手指割破出血,血压就没有了,怎么还会跳呢。
  7、为什么我们的心脏有2个心房、2个心室?如果人类的心脏仅仅为了推动血液流动,完全可以象鱼一样用1个心房、1个心室就可以了,何必要多一套。这个问题找了一些资料没找到答案。
  问题还有许多,于是不得不提出质疑。
  这里我提出血管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推动血液流动。
  人类在长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各个不同阶段。最初是软体动物,然后是鱼类,再后上岸变成蛙类,再后变成用肺呼吸的动物。软体动物没有心脏,但血(体)液一样向着一个方向流动,这种流动是靠“血管”的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以蠕动的方式完成。到了鱼类进化出1个心房1个心室的心脏,并且有了鳃。当进化到用肺呼吸的动物时心脏成了2个心房2个心室,这里似乎发现心脏是为了呼吸而不是为了血液的流动。在下面将具体阐明心脏就是为了呼吸而存在。
  人类进化了,是不是人类的血管也进化成没有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的能力了呢?如果说不能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那么就是现在人们普遍认识的那样了,就有了前面的“为什么”和不符合流体力学的质疑;如果说还能自主收缩和自主扩张,那么前面提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这里引入电子学中的参量放大器概念,还是把一小段血管看成一个流阻R和一个容器C,一大段血管就是许多小段的累加,这里的R和C是一对自主变量,正常情况下它们的变化周期和心跳同频,当入血时,C自主扩大形成抽吸作用。当出血时,C自主收缩形成挤压作用。这样血流就一路上不断补充能量。就如同一个放大器。现在可以解答上面的“为什么”。
  为什么动脉脉搏离心脏越近越弱,越远越强?那是因为血压被血管放大了。
  为什么当血液在直径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则随着血管口径的进一步变小,血液粘滞度也变低?其实血液粘滞度没变,是血管推动了血液,靠管壁近的反而跑得快了。而在大血管内这种附面层效果感觉不出。
  为什么截肢人员在心跳不变的情况下,血压不会升高?因为血压和血流量没有直接关系。血压受血管自主缩放控制,血流量受心脏控制。
  为什么血透病人做血管内瘘的那个手不会缺血?因为小动脉,微动脉一样能从失压的动脉血管中抽出血,加压后给周围组织。
  为什么血管内瘘的脉搏频率远高于心跳频率?因为血管内瘘的流量增加很多,为了维持血压,血管只有增加缩放次数才能满足。
  为什么当你的手指被割破时,有时会感到手指的血管在跳?那是血管为了失血组织的供血加强了血管自主缩放。
  既然没有心脏血液也能流动,为什么还要心脏呢?软体动物没有心脏,它的呼吸是通过表皮进行,由于软体动物运动很少,有些一生固定在一个地方,有些随波逐流。耗氧量极微,表皮呼吸就能满足。
  随着进化进程的发展,慢慢地表皮呼吸不能满足了,就出现了鳃。鳃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为了增加面积,也为了气体交换的方便,“大自然”不得不牺牲血管壁的厚度。于是鳃血管不具备自主缩放能力,或自主缩放能力很弱。为了让血液流过鳃,鳃前面的血管缩放功能被加强,逐步演变成心脏。由于鱼的血压会随环境的压力变化而变化,所以它的心脏只要1心房1心室就够了。这样的心脏能保证流过鳃的血压略大于环境。
  进一步的进化有了肺,陆上呼吸用肺。和鱼类一样,要有一个心脏把血送入肺,压力不能大,不能小。大了会导致呼吸膜(肺泡?毛细血管膜)出血,小了没法呼吸。由于人类不同于鱼类,血压不能随环境变化,而是固定在一个较高的数值以便于供给组织养分。这样在肺的出口不得不再用一组心房心室把血压升高,同时阻止高压血回流到肺,于是我们人类就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
  为了能使血液在血管内畅通流动,各个部分的血管必须有序地收缩、扩张。必须要有一套精密的控制系统控制着血管有序地收缩、扩张。(当然这套控制系统还控制其他。)控制系统发出的信息就是“气”,一种能量。至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并不重要。
  现在再来理解古人的“气阻血淤”就不难了,因为控制血管的信息受阻,血管不能有序地收缩或扩张,所以血流就不畅。
  再来看看古人的“人无气不活”,现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可以和它对应“计算机无软件不工作”。原来“气”就是人体的软件,前面说的信息和能量是人体的软件与人体的硬件交互时被我们捕获的蛛丝马迹。在这个计算机年代软件的重要性已经不用我说了。
  随便你把“气”看成软件或信息和能量对我们理解中医理论都没有影响。各位可以自己去联想。
  
六、切脉告诉我们什么
  有了上一小节的预备知识我们就可以说“脉”了。现在我们知道动脉脉搏和心脏没有直接联系,全身的动脉脉搏也不一样。那么脉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因为我们切脉是感觉一小段动脉的脉动情况,所以我们的分析对象是一小段动脉,在它的入口和出口有血压;有这段血管因“气”而动的信息。我们把一个脉动周期分成5个阶段(由于贴图麻烦只能用文字描述),第1段是低压段,第2段上升段,第3段高压段,第4段下降段,第5段回到低压段。于是可以感受到
  1、阳脉和阴脉在时间上的比例,中压(高压和低压的中间值)以上为阳脉,以下为阴脉。
  2、各小段在时间上占整个周期的比例。
  3、周期和波长。
  当你轻度按脉能感觉到第2段的尾、第3段及第4段的头;中度按脉能感觉第2段和第4段;重按脉能感觉到第1段、第5段、第2段的头及第4段的尾。
  第1、5段时间比例大称为“石”;第2段时间比例大称为“弦”;第3段时间比例大称为“钩”;第4段时间比例大称为“毛”。
  “石”是硬的意思,就是大部分时间没脉动。
  “弦”是动的意思,指开始感到脉动。
  “钩”是弯曲的意思,指脉动已到最大。
  “毛”是细碎的意思,指脉动逐渐变小。
  前面说了脉有五脉,这是天人合一,人脉合一的结果。也是面向对象思维方法在切脉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第1段肾脉反映收藏,营养的积累,这时细胞内压力大于血压,细胞代谢处于惰性状态;第2段肝脉反映能量的生成,这时血压渐渐地超过细胞内压力,血中营养成分开始慢慢地进入细胞;第3段心脉反映能量的利用,这段时间细胞内该发生的代谢反应都已发生,并且由于代谢废物的增加制约了代谢的进一步深入;第4段肺脉反映能量利用程度,这段时间血压降低,细胞开始向外排放代谢废物;第5段肾脉反映代谢废物排除能力。
  感知血管主动信息外,还需要感知进入血管和排出血管的信息。于是我们用三个手指切脉。如果进入血管流量不足,而出口阻力较大,血管又猛烈跳动,这样的脉称为“浮大”; 如果进入血管流量充足则称为“洪大”。如果进入血管流量不足,而出口阻力又较小,加上血管猛烈跳动,这样的脉称为“芤脉”。
  看得出切脉反映的是人体细胞的代谢信息和气血的信息。那么它又是怎样反映五藏器官的呢?这是因为五脉是从五脏继承而来,而五脏器官也是从五脏继承而来,所以他们是亲兄弟。如果五脏出了问题,那么五脏的子女都会继承父辈的问题。例如肾器官不好,代谢废物排不出,于是第5段就降不下来。这样的病人另一个特征是浮肿。
  
七、也说《伤寒》
  当今大部分人们都认为中医治病慢,一般的伤风感冒就不请中医了。这节要说的就是中医不仅治当今的疑难病,也治常见的伤风感冒,并且疗效快捷。通常伤风感冒不治疗有一周左右的症状期。如果去医院遇上黑心医生花上几百上千元,结果还是一周病程;要是遇上好心西医生会告诉你西医没药,回家多喝水、多休息。这样也许3天就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西医知道治疗感冒没有特效药,抗生素用了也是白搭。喝水是补充出汗失去的水分,休息是增加人体抗病能力。而中医就在这人体抗病能力上作了文章,使得一般的伤风感冒只要半天到一天时间就能痊愈。
  要治疗伤风感冒一定得说《伤寒》,在该书中的第一个方子称为“桂枝汤”。通过剖析这个方子可以看到中医是怎样用药治病,并减少药副作用。
  伤风就是被风伤着了,风是中医归纳的六种外部致病因素之一,我们大家都有经验在寒风中待久了就会生病。这类病主要是风夹带其他致病因素,如寒、湿、署、燥、火等引起。这里风就如同载体。载着寒就是风寒,载着湿就是风湿。在《伤寒》中把这类由风为主引起的病归类为太阳病,其特点是脉浮,就如同自然中风的特性一样。
  我们现在用“类”来归类,古时“类”是一个贬义词,用于形容畜生的种类,不登大雅之堂。而在学术上的分类用“经”。例如:《诗经》都是诗的书;《三字经》都是三个字一句的书;《道德经》讲道的书。在《伤寒》中把各种病分成6大类,也就是六经。现在人们把这六经理解成人体的经络,实在是对古人(语言)的无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篇时强调的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古人的位置去理解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六经而不是七经、八经呢?这和古人用数的习惯有关,古人总是用“一而再、再而三”的方法,也就是数到三,于是三阴三阳得六。六之外怎么办?在《伤寒》中加了个杂病;在经络中加了个奇经八脉。
  作为科普文章解释到这里应该够了,可以切回本节主题。但是对于读过《伤寒》的人一定还会问,六经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什么?古人把一天分成白天和黑夜,然后用数到三的方法再把白天分成三份,黑夜三份。阳明是一天中最亮的时段,是中午;厥阴是一天中最暗的时段,是子夜;少阳是上午;太阳是下午;少阴是傍晚;太阴是凌晨。说透了就是6个序数词。我们现在习惯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编号,但那时没有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人们编号除了用“一、二、三”和天支地干外,对于这种循环编号就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里“太阳”是形容词“太”和名词“阳”的组合,“太”就是老了的意思。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夕阳”,大概是在下午的2点到6点。好了,其他类推不再深入了,转回主题。
  太阳病,也可以说太阳经病或1号病,为什么在《伤寒》中把太阳病放在最前面说呢?这是因为太阳病最为普遍。太阳病既然是“风”引起治当“却风”,把“风”赶出人体。我们需要内紧外松,把出路打开,由于“风”的特性是动(走串),有了出路它自己会跑出人体。作为一个进化了几百万年的生物,人类能够自动形成这种内紧外松的机能——发热,如果伤风不严重,人体就会很快恢复;但如果伤得较重,就需要用药帮助人体恢复。特别是风夹寒时,因为“寒”会导致人体毛孔紧闭,以至于“风”无路可出。“解表”是解开体表的意思,有“解表”功能的药称为解表药。“桂枝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是最常用的解表药方。其主药桂枝有很好解表固里作用,但它有“辛热”的副作用;于是用另一味解表药“芍药”来中和桂枝的副作用同时又加强了解表的作用。芍药有苦酸寒的特性,其酸中和桂枝的辛;其苦寒抵消桂枝的热。 解表药如同门童,开门时自己必须站稳,所以“桂枝汤”中加入甘草用于稳定解表药的“重心”,(有点类似西医的缓释剂)使药力持久平稳。原本3味药已经够了,但是药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服后易呕,所以又加入既能解表又能制呕的生姜,和护胃的大枣。一副药,药味虽少却药效专,四平八稳不留副作用。
  这里可以看到中医在伤风治疗用药上仅仅是解表,但是伤风的同时还会“伤寒”、“伤湿”等。为什么古人用药仅仅是解表呢?这就是古人比现在的“科班中医”聪明的地方。现在我们都学辨证论,知道矛盾总是成对出现。古人也知道,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说法。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另一个说法就是阴阳必须成对存在,无任是人体还是致病的淫邪。风寒暑湿不能单独成立。表解则孤寒、孤湿不能继续生存而病愈。但是现在的科班不学古文;不学经典,却学病毒。好好的“桂枝汤”加些具有抗病毒的“中药”,例如板兰根、金银花等寒性药,以为这样就是中西结合,真是不伦不类。原本桂枝汤可用于风寒、风湿、风热(暑),这一加就只能用于风热了;用于风寒加重人体负担;用于风湿可就严重了,本来风去孤湿不长,这下湿得药寒形成一对新的致病因素——寒湿,于是病的性质发生质变。古人把这类质变称为“传”。一个好中医总能抓住主症和次症,阻止“传”的发生。当然有时无法阻止,他也会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类型该怎么治疗。有时可以有选择地让病传成指定类型,例如“湿”可以传成“湿寒”,也可以传成“湿热”。
  前面讲的是正常人有“发热”的自解表反应。如果一个非正常人,或因为医生的误治导致解表无法正常进行,风出不去在体内乱串,由表入里。这时会获得相对平衡,人也不发烧,主要症状都消失。这是人体没有抵抗能力向病邪投降的结果。但由此埋下了今后大病的种子。
  再来看看黑心“西医”是怎样收了钱还害了人。花钱不用说了,说说治病。伤风感冒西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除了极少部分是由已知细菌导致外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而现在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无效。挂水时,低于体温的药水就如同“寒湿”致病因素,这里成为疾病的帮凶,强迫人体向疾病投降,于是体温降了。但是人体不是那么轻易就认输的,于是第二天借环境的帮助,在中午阳气足的时候向疾病发起攻击,体温再次上升。如果病人又去挂水,如此反复几次人体就彻底投降了。这样的病人如果是小孩,6岁后必发哮喘。这也是为什么在西医进入中国前几乎没有哮喘,而现在哮喘儿童达三成的原因。
  八、经络
  经络在中医中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是经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这个“找”包括目前能用的物理和化学手段,于是有许多人怀疑它的存在。这里我不能说我找到了经络,而是指出人们在寻找经络时的误区。
  完整的说经络应该分成两部分,一是穴位,二是连接这些穴位与人体的信息通道——经络线。穴位虽看不到,但能感觉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这里不说穴位只说经络线。
  经络线是古人的助记线。正确的说,现在我们用的经络线是宋朝以后人们的助记线。
  为什么要用宋朝来划分呢?这是因为宋朝有个针灸铜人,身上标有经络线。
  在《内经》中“经络论篇第五十七”是这样描写经络的: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帝曰:善。
  皇帝问“络脉可以看见,颜色有青、黄、赤、白、黑不同”。这说明经络是可见的,是有颜色的,而不是现在人们理解的那样找不到,看不见。经的颜色是固定的;络的颜色是在变的。冷的时候因为凝泣所以是青黑色;热的时候因为淖泽所以颜色黄赤。冬天我们看到我们的四肢因为血管收缩而变得青黑,夏天则血管扩张而变得红润。
  先说宋朝前。在《内经》中有“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意思说人体的穴位和孙络联;另外《内经》还说“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在前面第6节说脉时已经说过,“气”是血管自主收缩扩张的(指令)信息。中医有气到血到说法。春天气到经脉,夏天气到孙络,长夏气到肌肉,秋天气到皮肤,冬天气又回到骨髓。沿着气行进的路线有:皮肤连着肌肉,肌肉连着孙络,孙络连着经脉。这说明经络位于肌肉和血脉之间。
  再看病邪的侵入。《内经》还说“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现在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经络位于肌肉和脉之间。具体是:皮肤——肌肉——孙络——大络——经——脉——血
  这就是《内经》告诉我们的经络。
  如果我们用现代知识对比,不难发现“络”是毛细血管,而“经”是微血管。古人看不到毛细血管和微血管,但是他们通过和大自然的类比,创立了经络。(这里再次证明类比在中医中的重要和正确。)而西医发现毛细血管和微血管是在发明了显微镜之后,比中医晚了几千年。再从字面上看“络”是指布边缠绕絮絮,是织布时经线最后残留的尾巴。所以无论从古文中描述的情况还是字面上看都说明经络是毛细血管和微血管。
  再从功能上看《内经》是怎么说经络的。
  帝曰:余愿闻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其中“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和“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直接点明了经络和气血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经络会和古时的经络大相径庭呢?这得怪罪宋朝针灸铜人。由于人身上有几百个穴位,学习、记忆、定位非常不变,需要归类总结。上一节已经说过了古人分类用“经”,于是按照五脏功能、三阴三阳、上(手)和下(足)为名归成12类,多出来的放入奇经八脉。例如“足太阴肺经”其实就是“足太阴肺类”。这些穴位散布在人体全身学习记忆非常不方便,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同类穴位用不同的颜色用线联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宋铜人诞生了。这种记忆定位的方法在现代许多行业都在使用。例如在电子行业有一种布线工作,设计人员会打出一张连线图,上面标有接点位置、接点号和联线,然后会有一根索引线从1号接点按顺序联到最后一个号。也就是现在的经络是人们为了学习、记忆、定位而设想的虚拟经络,是几条人为的助记线。接下来的证明也说明现在的经络是不存在的。
  证明:假设现在的经络存在,并且很重要。如果经络严重受损会危及生命。
  按照宋铜人的经络线,它分布在人体的表面,连接着各个穴位,并且是点到点的连接。也就是只要一处经络被切断,整根经络都不通。大家知道人体的表皮(包括肌肉)最容易受伤,一旦受伤就同时伤及经络,而经络又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伤及经络就有生命危险。于是人的寿命大为缩短。从进化论我们知道这样的生物很难生存并繁衍后代。因为他们太容易死亡。所以我们的假设是错误的。或者说现在人们说的经络是不存在的。
  到现在为止应该已经说清了经络的情况,也就是我们现代人们把分类的“经”和经络的“经”混在一起了,以至于忘了经络的原本意义。现在还有没有人想要在人身上找分类的“经”?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六经病欲解时: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
  《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其创立了三阴三阳(后世也广泛称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十分重视对伤寒六经的研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正如恽铁樵所言:“《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在《伤寒论》六经病中,仲景除了列出每一经病的“提纲证”——即“××之为病,……”,此外便给出了每一经病的欲解时间。因此,六经病的“欲解时”自然也成了古今《伤寒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多数医家主要是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规律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来进行论述,但笔者认为尚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阐而未发,发而未明,故拟从对三阴三阳时序性的认识出发谈谈对六经病“欲解时”的一些体会。
     
一.  三阴三阳的时序性
1.  二阴二阳的时序 
         阴阳的时序概念,首先来源于古人对天地阴阳变化的认识。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素问·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些论述均指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与天地自然保持同步,如是则二者相应而相合,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古人在论述天地阴阳变化时常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者,阴阳也,四象者,太少阴阳也。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两仪之阴阳相贯,阴连阳处为少阳,阳连阴处为少阴。如《汉书·律历志》:“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见图1。同样的道理,一日之中,阴阳也是在消长中取得动态的平衡。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见图2。古人为言明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根据阴阳的多寡,将阴阳再分阴阳,即两仪生四象,成为“二阴二阳”。如是,通过“二阴二阳”,就把天地自然的阴阳变化特点准确地概括了出来。 
图1   一年四时太少阴阳变化示意图 
                  
图2   一日昼夜阴阳变化示意图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2 .  三阴三阳的时序 
     人与天地相应,故二阴二阳也能用于解释人体阴阳的动态变化。但人之阴阳变化与天地阴阳变化却有所不同。在古人看来,天地阴阳变化是亘古不变、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而人之阴阳则在顺应天地变化同时还具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周期过程。将生命过程进行概括,可以划分为生长、盛壮和衰老三个基本阶段,类比到生命中的每个日、月、年周期,人体阴阳也各有长、盛、消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周期性过程,此时如果用二阴二阳来解释三个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活动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于是,古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阴三阳”的概念,以完成对生命周期三个不同阶段的概括。见图3。所谓三阴三阳,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阳明、太阳。
图3   三阴三阳用于解释人体及万物的阴阳变化示意图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阳明、厥阴是中医学独有的概念,对于二者的由来,《内经》中有比较明确的论述,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问曰:阳明何谓也?歧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歧伯曰:两阴交尽也。”厥阴为“两阴交尽”,古今观点多较为一致,认为系阴尽阳生,由阴转阳。但对于“两阳合明”,却存在较大争议,如张介宾说:“阳明者,言阳盛之极也(《类经·经络类》)。”“两阳合明,阳之盛也(《类经·运气类》)。”据此推之,阳明时序在四时中似宜应于夏,但实际上阳明主燥,当应于秋季。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阳明的生理病理混淆所致,生理上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主腐熟传化,此过程需燥化以下行;然在病理上,六腑以通为用,如果阳明之气不能承顺下行,则气聚有余而为火,故反表现为高热、大汗、大渴、脉大等阳热盛极的征象。因此,两阳合明实际上与两阴交尽是对等的,合应是聚合、合拢的意思,不是指叠加,指的是阳气开始由太阳的开泄转为内敛,即转为阳杀、阳消。所以,阳明代表着阳气由盛而衰,由开泄走表转为闭合入里。另外,从“明”的造字来看,日月合明,“明”字从日月,为阴阳相合之义,“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周易·系辞下》)”,暗示着由阳入阴的过程。如此,三阴三阳的时序,少阳在四时之中应于春,为阳之初生渐长;太阳应于夏,为阳之长盛开泄;阳明应于秋,为阳之闭合消杀;少阴亦应于秋,为阴之收获初长;太阴应于冬,为阴之闭拒封藏;厥阴则类少阳应于春,为阴之厥出化阳。见图3。同理,三阴三阳在一日中的时序也如图3所示。           
 二 .解读六经病“欲解时”
1.   每经病“欲解时”为何是三个时辰  
        仲景在《伤寒论》中对每经病都给出了“欲解时”,遵其义反推,那六经也必都应有其各自的主时(经气旺之时)。如此,六经病“欲解时”或六经“主时”配属十二时辰,则每经各应配属2个时辰。但实际上仲景却将每经的“欲解时”定为3个时辰,这给古今学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以至于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传统上,人们多对此避而不谈,而是直接借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的论述,言日间为三阳经所主,以此来解释少阳为初阳主升,故病愈于平旦前后(寅至辰),太阳为三阳已隆,故愈于日中前后(巳至未),阳明病为阳消主降,故病愈于日西前后(申至戌)。但上述说法却无法解释三阴病的“欲解时”为何重叠,六经的主时又到底如何。
      其实,在明白三阴三阳的时序后,对仲景所谓的六经主时和(或)六经病的“欲解时”各为三个时辰也就不难理解了。自然界阴阳和人体阴阳一样,均处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动态平衡中,阴阳虽然各自处在动态的消长平衡中,但自然界和人体个体阴阳的量,却保持着总量的相对恒定(甚至有人将其称为阴阳守恒定律)。故厥阴之尽,必促少阳之升,阳明之降,必继少阴之收,所以少阳、厥阴共主从寅至辰时,而阳明、少阴共主从申至戌时。如此,六经中因其主时有两次重叠,故将十二时辰分于四则每经各得三个时辰。见图4。同理,六经病证也可能借助于经气旺时而解于各自所主的时辰前后。
图4   三阴三阳与十二时辰配属关系示意图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2.  关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 
        从上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仲景所谓六经病的“欲解时”,也就是六经经气各自的旺盛之时。在六经病的过程中,如果人体正气恢复,此时最容易借助自身之力而驱邪于外,故病最可能愈于此时。但仲景所言少阴病与厥阴病的“欲解时”又为何并非是本经经气旺盛之时呢?笔者认为,要明此理,则需从阴阳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又言:“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日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人体抗邪能力虽然必须以阴阳为共同基础,但主要是通过阳气来发挥。阳气日腾于天,达于外,为生机的敷布者,寿命的赋予者,故能居高临下,居外统内,从而使人能顺天气,在四时阴阳五行的变化中卫外御内,保持身体的健壮。故凡阴阳相继,总以阳气为要,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而在六经主时之中,独以从亥至丑间三个时辰(太阴主时)为阴极,因此笔者认为,三阴经主时虽分列于从申至辰上,但由于阴阳合主之时从于阳,故三阴又主要合主于此三时,这也符合古人所谓“天大地小”的说法。同理,对于三阴病“欲解时”,也均应在此三个时辰左右,此时阴阳相交,所谓阴尽阳生,阳生阴长,而邪易却。但仲景为何又言太阴病欲解于“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于“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于“从丑至卯上”呢?笔者以为,所以言此,盖主要在于示人以三阴病欲解的顺序和难易。太阴为三阴之表而主开,阳生则水谷清气入而能化,身形能长,故先愈;后天之本旺则少阴之精血得充而藏,故次愈;精血藏而后能厥出化生阳气,故厥阴后愈。                                                     
三.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
      既然六经病的“欲解时”为六经的“主时”,那么当各经病证在其经气旺盛之时,机体最容易借助自然界和自身的阳气而驱邪外出,从而使病可能得以解于此时。临床上,六经病证在其“欲解时”会欲解或由于正气奋起抗邪而显得病情反而加重(如阳明腑实之日晡潮热),但总体来说,都是病情发生规律性变化的时刻,对指导疾病临床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有助于由病情起伏的时间特点来判断病势的重心,或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遣方用药,还可能有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具体表现在:(1)辅助诊断。如《伤寒论》第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日暮是阳明主气之时,烦在日暮,就可以确定病位在胃。“脉已解”说明邪气已去,“微烦”提示是由于病后脾胃虚弱,强令多食,食不消化的缘故。故此时可减少饮食,使脾胃恢复正常,而烦自除。(2)指导用药。仲景《伤寒论》方后注中均载有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除了常用的“日三服”和“再服”外,还有“日三夜二服”、“日三夜一服”和“日再夜一服”等特殊服用方法,多随其证情不同,择时服药。如第351条“病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其服用方法为“日三服”,但“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条)”,服法则改为“温分五服”,这种服药方法的变化,充分考虑了人体阴阳的规律变化,能充分调动体内积极的抗病因素以增强药力。(3)预测疾病转归与预后。如厥阴病篇第332条“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说明疾病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再得天阳之助,在经气旺盛之际,其病最有可能向愈。但同时也暗示,如果病人不热反厥,即人体虽得天阳之助,在经气旺盛之际仍不能胜邪,则疾病可能有恶化之趋势,演变为《伤寒论》后文所论及的“除中”,预后则多为不良。
 
四.结   语
    祖国医学很早就重视时间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等的影响,《素问·六节藏象论》更直言:“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也明言是书系“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书籍而成,而在这些书籍中均记载了大量前人对于自然界和人体阴阳周期性变化的认识和论述。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是一个“时位”概念,“六病(六经病)”是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1]。但对于三阴三阳的时序,至今却未见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仅就个人的理解,谈了对六经病“欲解时”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激起广大学者的争鸣,使六经之实质得以早白于天下。总之,仲景一部《伤寒论》,寥寥数百言,可谓字字珠玑,发聋振聩。医者在临床如能晓知与应用六经病欲解时的规律,对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提高疗效大有裨益。当然,疾病的欲解虽与自然界和人之阴阳的时序性有关,但这毕竟只不过为机体驱邪提供了一种有利的条件,而并不是影响疾病转归的决定因素,故对于六经病欲解的时辰性规律还要灵活看待与运用,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 
六经病证临床表现_(2)作者:画家刘克勤
                                   
六经辨证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太阳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屑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三、治则方药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阳明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三、治则方药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少阳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概括: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影响)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三、治则方药
  1.少阳正治法
  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所以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然而,少阳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因为少阳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里作用的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正治方。
  2:少阳兼证治法
  (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中。
太阴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二、病理机制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三、治则方药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厥阴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二、病理机制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三、治则方药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1.厥阴病证治法
  (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5)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为适用。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2.厥阴病变证治法
  (1)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2)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3.厥逆证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少阴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二、病理机制
  阴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三、治则方药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1.寒化证
  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①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②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如方名)。
  4.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之间的传变关系。
  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脉的病变。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不能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的关系看,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可见,六经辨证也寓有八纲辨证的思想。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其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传经的一般规律有:①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②越经传。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③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经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尚有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传变方式、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治疗上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病证的治疗原则,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
六经辨证 - 视频 - 在线观看 - 土豆网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作者:画家刘克勤
           
 
      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
   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大约 15点——21点()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
 和子午流注图: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子午流注图
“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
21:00_23:00 三焦经
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
1:00-3:00 肝经
3:00-5:00 肺经
5:00-7:00 大肠经(起床要喝水)
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
9:00-11:00 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
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
13:00-15:00 肠经
15:00-17:00 膀胱经
17:00-19:00 肾经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六经病欲解时”蕴含着天人相应
     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这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断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自然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而出于健康状态。
  六经病均有一个欲解时,如《伤寒论》第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说明六经各有一个欲解的时辰,而这些不同的时辰,代表大自然阳气的盛衰,紧密关系着六经的气血盛衰,它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其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这段话对理解六经病欲解时很有帮助。
  如太阳病自得其位的时间是9时至15时,此时大自然的阳气最盛,人体的太阳经经气此时最旺盛,二者相加,则太阳病阳气被风寒所郁遏,可应时而解,故“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再如阳明经自得其位是从15时至21时,此时大自然阳气衰退,人体阳明经经气最旺,二者相较,正胜邪退,则阳明经热盛之邪得以外达,其病欲解,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内经》中所述“必先定五脏之脉”,正是强调了内因在其病欲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此进一步推导出在天人之间,以人为本,以天为标,以正气为本,以时令为标,把握机遇,因时而动,“必先定五脏之脉”,参以天时,促其自愈,这正是《伤寒论》务本论道的精髓,也是整个中医学的优势所在(谷万里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另外:
    “六经病欲解时”与“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提法互见于<伤寒论>始终,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高度统一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下是《六经之间传经》本人听课的笔录:
 
六经病病里的概念和病性意义与病势的意义:(也就是病症的概括)
 1“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早9点——15点
  太阳病 :
           病位是:
           足太阳经、足太阳腑、涉及到膀胱和体表的阳气被外来风寒邪气所伤。它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肾。
           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阳病的初起。
           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证见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证,治宜五苓散。
 2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大约 15点——21点(下午5点——9点)
 
 阳明病: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干燥综合症zong的病)
病位是:涉及到手足阳明经、腑,也就是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还有大肠经、胃经。
(一般足经循行路线长,受寒邪反映比较明显,手受阴邪经循行路线短就反映不明显。)
病  性:是阳证。
病势是:极期。 阳明的阳气量比较大,但是,邪气入阳明就化热了,邪气就成了阳邪(五脏中的肝和脾),成了热邪 ,两阳相加正邪斗争激烈,所以表现大热,大实的证候 。从病里的角度来说:  阳明病是阳证的极期阶段。(五脏六腑在面部的反射区在哪里?点击查看)
《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
"五脏六腑之海"是指:
①指足阳明胃经。《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
②指胃。《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③指冲脉。《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经脉病: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同。
 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及其定位主治-针灸学:点击查看
      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及其定位主治-针灸学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及其定位主治。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1.承泣Ch engq i
[定位] 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鼻衄,齿痛,唇颊肿。巨髎穴直下取之)[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3。“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少阳病:少阳和厥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胆经,胆腑和三焦。(如:无汗而喘。邪热壅肺汗出而喘。水寒设肺而喘。)
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                                           
病  性:是阳证。
病势是:是后期。这是为什么呢?
进入少阳的邪气它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热邪 。如果邪气在足少阳经脉的话,它是寒邪。因为它有往来寒热的症状。为什么有恶寒?那一定是有寒邪伤人阳气的症状。
所以,寒邪在经的时候是寒邪。邪入腑的时候就化热。而正气是少阳是小阳,是弱阳也是稚阳、嫩阳、幼阳。如日初出。阳气不亢不烈。一旦少阳抗邪不力的话。邪气就有可能内传三阴。因而出现太阴病。
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所属病候:耳聋,腹胀,水肿,遗尿,颊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上肢外侧痛,小便不利等。
  
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太阴病:[ 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 、没有涉及到手太阴肺。
为什么?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害邪气所伤的时候,常常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失调。因而出现咳嗽、喘。在上边太阳病中就包括了。这里就不讲了。                   
病  性:是阴证。仅仅涉及到脾阳虚。
病势是:是阴证的初期。
 
5。“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少阴病:
病位是:涉及到心、肾。涉及到肾经。
心主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水,肾又是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寒邪进入少阴导致阴阳两衰。而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的时候,那么这就是阴证进一步加重。
病  性:是阴证。                                                     
病势是:是阴证的危重期。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为主的这种少阴病,不去积极的救治,常会出现不良的后果。它是阴证的危重期。当然,少阴病另外又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说;不是以心、肾真阳虚衰为主 ,而是以外来的寒邪盛为主。如:雪崩人埋葬雪里,你心、肾阳气再盛;雪的阴寒太盛,人的生命也要受到威胁。
 
6。“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
 
 厥(jué)阴病:
病位是:涉及到肝和心包(具体讲厥阴病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它的复杂性)。如果这个病是由 少阴传来的,你就是 病势就是末期。
病  性:是阴证。
病势是:末期。有死无生。 因为少阴心、肾真阳虚衰 ,又导致厥阴相(象)火 , 肝和心包的 相(象)火衰竭,那的确是 阴证的末期。 有死无生。            
另  外:“ 厥者,尽也。 厥者,极也。”如果这个病不是由心、肾真阳衰微而转入厥阴,而是外来的阴寒邪气郁遏ě了厥阴的相火,这可能就要发生变化了。当阴寒邪气特别盛,盛到极点的时候,而相火被郁到极点的时候,相火爆发,阳气来复。
厥阴病就可以有阳气恢复的这种机转。如果 阳气恢复以后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阳气恢复的过热又可以转成热证。转成阳证。
所以,厥阴病又存在着阴尽,阳生的变化。
六经病他们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就叫做传经。具体来说一经的邪气传到另一经,相应的临
床症状就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就叫传经。
如:“太阳病”作为一个表证,太阳邪气可以传给其他任何一经。
     太阳可以传给—— 阳明;
     太阳可以传给—— 少阳。 
     太阳可以传给—— 太阴。  
     太阳可以传给—— 少阴。     
     太阳可以传给—— 厥阴 。
     因为体表的阳气属太阳所管,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以后,就等于人体的防御外邪
的第一道防线出现缺口,所以邪气就可以传给其他任何五经。
     但是,少阳可以传阳明。而邪入阳明就一般不在传给其他任何经了。因为阳明是属土的,就象地球一样,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是地球上所化生的,最后死亡以后都回归于大地。所以邪入阳明以后,想再传其它经是不可能的。就象阳明的里热,尤其是阳明里是实证,你若不是通过泻下就在阳明本经解决的话;阳明的燥热实邪能传入太阴吗?是不可能的。
    少阳病之邪可以传太阴。太阴之邪可以传少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 。这些显然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我们说由一脏一腑,他们经常是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
    比方说:太阳和少阴,脏腑相连,膀胱和肾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它们相表里。所以,太阳之邪有飞渡少阳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
    那么,少阴阳气恢复以后,有没有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这种变化呢?有的!太阴可以外出太阳。也就是当寒邪盛的少阴病,而不是真阳衰的少阴病。然后祛邪达表,使少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可以外出太阳。
      少阳和厥阴相表里。
     少阳之邪不解可以内传厥阴。厥阴阳气恢复以后邪气又可以外出少阳。这就是厥阴阳气恢复以后驱邪达外,厥阴之邪外出少阳的。
      还有一对,就是:
      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在<伤寒论>原文里说: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为阳明病也。
     这就是一个太阴湿浊不化,在太阴郁积久了之后从阳明燥化,外出阳明的一个例子。
      以上是六经之间传经的基本模式。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五脏是:心 肝 脾 肺 肾;
六腑是:
       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其中除三焦外,解剖位置和西医内脏的解剖位置是一致的。而三焦又称         孤腑,囊括五脏六腑之大腑。其中脾脏有点争议,有的学者认为中医的脾脏是指胰腺,这一点不敢苟同。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五脏六腑相克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光: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脏器关系决定健康: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五脏六腑的五行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血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五脏六腑在面部的反射区:点击查看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熏于面……。”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及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分布到面部,其余的阴经通过表里两经的经别相合而上头面部,奇经八脉也循头面,使面部与全身的脏腑、肢节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面部是人身各部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脏腑、肢节、经络的反映中心。面部反射区的定位与主治: 头面:额正中点。肝:心区与脾区连线的中点。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耳背部穴位的定位与主治功能    点击查看
      耳背部穴位的定位与主治功能。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主治: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感冒,皮肤病。主治:腹胀,消化不良,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主治:肝炎,胁肋痛,胆囊炎,胆石症,头痛,眩晕,目疾。主治:因阴虚阳亢引起的失眠,眩晕,多梦,头痛,五心烦热。6.耳背沟 定位: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高血压病,神经血管性头痛,眩晕。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足阳明胃经 大迎  点击查看
      足阳明胃经 大迎足阳明胃经 大迎
      穴位名称: 大迎 [经穴] 
    【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面动脉博动处 
    【针刺方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主治】:①颊肿,牙痛。主治疾病:   大迎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大迎穴,有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               皮肤紧缩的功能,可以消除双下巴
    【归经】:足阳明胃经 【国际代码】:Da ying(ST5) 
怪三针与三泉穴   点击查看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 高山予鹰 - 保健养生
手掌的五脏六腑图纹
 干燥综合症   点击查看
参考资料
1干燥综合症中医病理  
http://www./cs/201101031537.html
2
干燥综合症的系统性表现  
http://www./jdetails.asp?id=48
3
怎样有效预防干燥综合症?  
http:///gzzhz/cs/2763.html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HuA2FW3bLY/       ;
六经病欲解时: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
 自《伤寒论》问世以后,即备受医界的重视,因其具有高度临床实用价值,被后世医界尊为经典,尊张仲景为医圣。近两千年以来,历代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多达800多种,现存的也有600多种,可谓壮观。但是人们研究的学术观点多有分歧。我们认为: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五运六气理论;“六经病欲解时”是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
  《伤寒论》创作的理论体系是五运六气理论
  《伤寒论》是一部外感专著。凡是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脱离不了气象变化,气象变化又脱离不了天体运动规律,即天文,说明天文气象理论是外感病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中医学中的天文气象理论,全在《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之中,因此,只有用五运六气理论阐述《伤寒论》,才能把《伤寒论》说明说透,所以第一个解释《伤寒论》的成无己就用五运六气理论作为说理工具。+}#M)`-^-@3Z(d7D0u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载有《六气主客第三》一篇,专讲五运六气理论,可能是张仲景原有文意。张仲景在《伤寒论》序文中说《素问》、《阴阳大论》等古典医著是他撰写《伤寒论》的重要理论依据,而四时阴阳和脏气法时却是五运六气理论的核心理论。《伤寒例》还明确记载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更是五运六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也佐证《伤寒论》应用了五运六气理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就是五运六气的三阴三阳,《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次序,就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司天的三阴三阳次序。
  在成无己用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的影响下,继之者历代不乏其人,如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张子和等对《伤寒论》六经与六气的关系就多有论述,至明代张介宾对五运六气有深入研究,大大发挥了脏腑经络与六气标本中气的关系,给清代医家用五运六气研究《伤寒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到了清代,张志聪、张令韶就用运气标本中气理论全面解释《伤寒论》,继之者有陈修园、黄元御、唐宗海、陆九芝、郑钦安等等,逐渐形成了六经气化学说。但他们多以运气标本中气为说,如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说:“六气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这样的注解不全面不深入。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属于天,而病发于人体,所以还必须知道人体生命科学,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读懂《伤寒论》。《张志聪医学全书·伤寒论集注》说:“三阴三阳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奚可哉!”张志聪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理论,也是今日研究《伤寒论》者之所缺。现行《伤寒论》教材,只讲方证,谓本证、兼证、变证等,不仅脱离了自然界天文气象理论,亦脱离人体生命科学。;
  对于用五运六气理论研究《伤寒论》,过去的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那么,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有没有应用五运六气理论呢?如果有,又是如何具体应用五运六气理论的呢?张仲景用三阴三阳连接外感六气和人体疾病,如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在这里张仲景用“太阳”连接外界的风、寒、火及人体的发热、恶风、恶寒、体痛、呕逆、渴、脉缓、脉紧等症状,只有五运六气理论才有这些内容,于此可知,《伤寒论》创作的理论体系是五运六气理论。
  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说:“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外感自然界的“邪风之气”,人体才能得病,这内外的连接枢纽就是三阴三阳,既不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只片面指外邪),也不是脏腑经络或什么别的(只片面指人体),只能是三阴三阳体系。老中医论坛_中医人的网上家园
  那么是不是能用五运六气理论解释《伤寒论》所有的条文呢?非也。《伤寒论》大部分条文是讲误治后的变证,对于误治后的变证,必须按误治变证传变规律治疗,即仲景在第16条给出的“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张仲景把五运六气理论具体应用到《伤寒论》中的理论模式是“六经病欲解时”,“六经病欲解时”是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
  我们研究发现,“六经病欲解时”是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却不被历代伤寒注家重视,我们用“六经病欲解时”这把金钥匙揭开了《伤寒论》的诸多奥秘,为正确解读《伤寒论》铺平了道路。“六经病欲解时”告诉我们,《伤寒论》理论根源于《内经》是不争的事实。太阳、阳明、太阴、少阳四经分主一日或一年之四时,彰显了《伤寒论》是以阴阳“时”为纲而六经为目。
  张仲景《伤寒论》以阴阳“时”为纲,六经为目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写出六经病欲解时,就是以“时”为纲,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时”: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272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328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六经病欲解时”是读《伤寒论》的大纲,这是张仲景自己亲笔创作的,划分时的依据是太阳的运动。“欲解时”一语即道出其写《伤寒论》一书所用“天人合一”之大法,而“天人合一”大法全在五运六气之中。张仲景强调的“时”,不只是时间概念,还包括时空概念。
  六经病欲解时,就是六经病向愈时
  按照《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自得其位而起”的思想,则肝病“起于春”,心病“起于夏”,肺病“起于秋”,肾病“起于冬”。由此可知,《伤寒论》的“欲解时”就是那“自得其位而起”时,所以厥阴、少阳病“欲解时”在春,阳明病“欲解时”在秋,太阳病“欲解时”在夏,少阴病“欲解时”在冬;只有太阴特殊,为“阴中之至阴”而“脏寒”,所谓“至阴”就是极寒之时,故配于冬。由此看来,《伤寒论》“欲解时”是法于《脏气法时论》的,属于五运六气理论。 
  阴阳离合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马莳注:“广明者,心也,心位南方,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曰广明。”广明就是向太阳处,就是太阳在上的位置。又说:“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不就在六经病欲解时图的下面而主内吗?又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这说明三阴在下,其次序正是六经病欲解时图中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这个次序是按三阴阴气量的多少排列的,太阴阴气最盛为三阴,少阴次之为二阴,厥阴阴气最少为一阴。又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太阴与阳明连接为表里,少阳与厥阴连接为表里,而少阴与太阳上下呼应为表里。再者,少阳是春生之气,自应在左东。而阳明是秋降之气,自应在右西。也说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根源于《内经》的。
  时立气布
  时,有一年四时之分,有一日四时之分,这是讲日地之间的关系。强调“时”就是为了了解四时“气”的不同,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时立气布……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知“时”得“气”,明白无误,但气有阴阳气和六气之分。因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死生之本也”(《素问·四时调神大论》),疾病病机的变化全在气,只有“谨候气宜”,才能“勿失病机”,所以“审察病机,勿失气宜”(《素问·至真要大论》)。而候气,就必须“谨候其时”。
  “六经病欲解时”的两层含义
  第一,从六经病欲解时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可以是一日十二时,也可以是一年十二时,用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四经分主之,既代表一日之四时,又代表一年之四时,以四时阴阳为大纲。四时正气为病又分为感而即发和过时而发两类。非时之气为病则分为寒疫与冬温两类。井然有序,条理清楚,这就是《伤寒论》的论述大纲,据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有治疗四时病的方证:青龙汤证、白虎汤证、玄武汤(真武汤)证和朱雀汤(黄连阿胶汤)证,以及阳旦汤(桂枝汤)证和阴旦汤(柴胡汤)证等。这在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称作“大小六神汤”,专治“外感天行之病”。 
  第二,是叠加于太阴和少阳之间的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欲解时告诉我们,天道一阳来复于冬至阴气最盛的子时,地道一阳来复于大寒最冷的丑时,阳复则生,阴盛阳尽不复则死,所以后半夜为魔鬼时刻,易学上称为“鬼门”关。一天中,人最危险的时刻要数黎明。调查显示,凌晨死亡的人数占全天死亡人数的60%。一年中最危险的月份要数丑月12月。调查表明,该月份死亡人数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总数的10.4%。现代研究还证明,传染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时间约在早晨5点半左右(卯时),这说明从子时到卯时是最危险的时刻。而子时到卯时正是少阴和厥阴的欲解时刻,这个时刻阳回则少阴病、厥阴病就向愈,阳不回则死,所以《伤寒论》中有以下论述。老中医论坛_中医人的网上家园
  少阴阳回欲愈老中医论坛_中医人的网上家园。
  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288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289条: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少阴阳亡不治:
  295条: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7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厥阴阳回欲愈)
  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328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360条: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361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363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365条: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367条: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厥阴阳亡不治
  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344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5条: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346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369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综上所述,六经病欲解时与《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阴阳离合论》有密切关系。本文揭开了少阴为天道阳气来复和厥阴为地道阳气来复的秘密,为解释少阴病和厥阴病找到了根源。于此可知,六经病欲解时图就是日地运行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