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学而第四章2----太略童铑品国学

 昵称3289235 2010-09-11
论语学而第四章2----太略童铑品国学

  孔子主张行孝以“忠”。忠的意思如何来的呢?那么,要忠的东西恳定是很正确的东西,那么经过易理老子孔子之后,那孝的公平博爱、平等自由、人本善救即为真理,换句话说,这个真理就象是西方的上帝与印度信仰的佛一样,是必须要坚持的东西。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孝的真理还是最为客观现实的。这种客观现实的“孝”在神统时代不为人所重视,是因为魔力神治时代的人的认知水平不到,虽然中国道文化的母慈子恩在爱的认知中常有魔力神怪力量的反噬阻碍,但却使中国有了两千年灿烂的封建文明史。纵观历史,越是客观的看待中国道学,就越是一个文明发展的高速期,越是神怪魔力当道,越是趋向于诲暗史。孔子就最反对讲这些东西。最让人难受的是太极图这样一个逻辑思维方式也被神话,以致于人们“谈道色变”,可见世俗的力量是多么可怕。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并非空谈。

  那么在现代的理性时代,孝的意义就应该为大多数人看重了。因为上帝与佛是漂渺的东西,人类的长期维稳、人文建设才是正事,因此倡博爱公平人本向善的孝的大爱泛爱,就应该上升为人的一种千古不变的信仰,对于这种信仰,我们要绝对的“忠”,忠不是忠于权势主人,而是一种对爱的坚定的信仰。

  而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以“忠”的态度对待“孝”,把孝上升为一种信仰,可见孔子在易理及道德经的共同熏染下是多么的伟大与理性。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忠是什么意思了,忠即对泛爱之“孝”的真理的无可置疑的高度认同并作为行为准则的信仰,简而言之,忠即信仰。

  中国的信仰虽没有西方世界的神秘与印度佛学的神秘,但却是全世界最实在的东西,随着人类理性社会、人文社会的到来,这种公平博爱的母性责任与这种人本向善的感恩之心越来越成为人们应该看重、并走下去的方向,中国信仰-----孝之大爱泛爱,才是人类所向,他是人类走向宇宙得以永生的最强大武器。

  忠是孔子仅次于孝、仁、义、礼、政、雍、信的下一层概念,表明的是一个态度与认知方向的东西,正确理解忠字的意思,将是正确理解孔儒学的重要一环。儒学本质上是儒易,她将与周易及先天易并列为中国太极道学的三大主流,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人类的教课书,供全人类瞻仰,这话一点也不为过。此外中国道学除了这三大分流之外,还发展了中医、军事等诸多学科,这些优秀中华文化迫切要求中华儿女去探究。太极不是世俗中认为的那种“八卦”闲谈,而是一种讫今为止最灿烂的人类文明描绘。

  所以本章是要我们信仰大爱泛爱之真理(忠于孝),要每日三思反省,不要做短利的、巧言令色的、投机、小聪明等等这样的谋而不忠的短利行为,信仰大德通天的大爱泛爱,不断的学、习应用《传》中的模范人物先例,使自己的行为人文向善、不做不利于人类整体长远存在发展的事情,不做有损后人他人时空而透支历史的事情。

  这就是本章的原意。

  需要再次强调一点的是,正如前面所讲的,我们要实现的是大爱泛爱的孝,这种孝是双方的事,只有社会具备了公平博爱的责任,才会有人本向善的平等民主,所以把孝理解为顺从不违的意思是彻底错误的,是没有博爱公平责任的统治权力层对人民的义务的单方面要求和无偿索取。中国字风行三千年,虽没有象外国文字一样流失,但字意的变化的确是避免不了的,“孝”字的理解早就加上了利益关系与感情色彩,纠正孝字的功利化歪解,刻不容缓。即使是孔子时代,孔子也主张对太极易理进行正名份,因此现代人就更不能以自己时代的变了味的字意来解释论语等中国文化精华了。孔老之道确实是中华语言文化的根,但我们要对这个根彻底清本正源,这才可以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那些可恶的世俗,请打住,再不要染黑真理。特别是那些利用太极图招摇撞骗的人棍。

  了解孔学,最重要的就象孔子所言,正名份。本文就是为“忠”、“孝”正了名份,忠即对真理的信仰,而不是类岳飞的愚忠的屈从于流氓权势;孝即爱。

  总结:

  本章位于仁的逻辑域,主旨是:坚持信仰称为忠,天道循环不变、人类言行有果称为“信”。

  学习认识到了博爱公平、平等自由与孝悌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孝悌”的博爱平等与仁爱的人性真爱的价值观,就要把这种价观很好的实施执行,而要很好的实施执行,使自己的行为思想成仁之爱、成义之公,就要忠于自己的信仰,就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向模范学习,进而使自己不言之教,举善而教,成为社会“爱”的典范,也象历史模范人物一样,成说立传,临范天下人,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思想纯洁的动力保障。

  孝悌是应天地博爱而生的人性真爱总称,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保障,因而必须要遵守不变,必须要把这种真爱上升为一种信仰施行,这就要求人们在现实活动中“与人协作为事要以孝爱之忠为念”,坚持爱的信仰,一切从仁爱道德出发,言必有行,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使这种爱成为一种习惯,信行不馁,这就是要“与朋友交而有信”。做到忠于孝爱信仰,然后信行,成为社会典范,自己就会被社会所称道效仿,为自己仁孝在社会上的作用立下传记,这样就实现了个人模仿社会模范到自己成为模范的转变,使自己也成为不言之教,举善而教的有道之人。成为有道之人,自己也就成仁成义了。

  参考网摘:

  【原文】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 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转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