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洲曲

 知愚草堂 2010-09-25

西洲曲

《西洲曲》,

【西洲曲】古辞,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从内容和风格看,当是经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民歌。最早著录于南朝徐陵所编辑《玉台新咏》卷五,题江淹所作,作江淹诗,但宋本不载。(宋)郭茂倩把它收入《乐府诗集》卷七十二  杂曲歌辞十二,题古辞。明清人编的古诗选本,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五言三十二句,大抵四句一换韵,似用八个小曲联缀而成。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针勾连。“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等,如此环环相扣,接字成篇,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而且节奏和谐,优美动听。诗以四句为一节,基本上也是四句一换韵,节与节之间用民歌惯用的“接字”法相勾联,读来音调和美,声情摇曳。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

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下〗落。“下”者,到也。温庭筠《西洲曲》谓:“悠悠复悠悠,昨日下西洲。”“下”正是“到”的意思。南朝民歌《那呵滩》亦有:“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其意甚明。但“忆梅下西洲”也并非这位女子要到西洲去折梅花,而是说这位女子想到自己所寄梅花可能早已到了西洲,到了情郎的手中。“折梅寄江北”是对“忆梅下西洲”的补充说明,或谓首二句就是一个倒装句。“折梅”是过去所为,“忆梅“才是现在所思。

〖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伯劳〗鸣禽,仲夏始鸣。“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是对女主人公居住环境的描写。《古微书》说:“博劳好单栖。”这里的环境描写象征这位女子的孤独和凄清。

〖莲心〗〖莲子〗〖彻底红〗“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莲心”即“怜心”,表明了女子对情郎既怜且爱的深情。

〖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

“南风吹梦”的诗意:范云《闺思》诗有“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皆从《西洲曲》化出。

以“两句一截”的形式而写“四季相思”。

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相思。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南塘秋”该是早秋(因为还有“莲花过人头”),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巧妙地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条理井然,时序渐进。

陌上桑

《陌上桑》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南朝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也收载了该诗,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