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概念: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知多D 2010-10-23
一、概念: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二、寒象热象与寒证热证的关系 
1、    区别: 
    寒象和热象:是疾病反应于外的单个症状和体征,是表面现象,不代表疾病本质。 
寒证与热证:是对疾病症状、体征辨证分析所得的结论,代表疾病的本质。 
2、联系: 
一般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相符合,寒象热象是组成和诊断寒证热证的主要依据。但寒象可见于热证中,热象可见于寒证中。 
复杂情况下,即阴阳严重失调时,寒象热象可能以掩盖疾病本质,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证候。 
三、    适用范围:外感内伤疾病均适用。 
3、2、1 寒证 
    1、概念:感受寒邪,阴气偏盛,或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脏腑功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叫寒证。 
    2、病因:外感寒邪;过服生冷寒凉;内伤久病。 
    3、临床表现:主症:恶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使溏稀,舌淡苔白滑润,脉迟或紧。 
    兼症:面色 白光 白,踡卧,痰涎涕清稀。 
       4、证候分析:       
                          恶寒喜暖,肢冷踡卧 
   阴     失于温煦    
                          面色白光 白 
     盛           
                          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 
     阳   津液未伤    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溏稀 
                舌淡苔白而滑润 
   虚  
            寒主收引 ---  脉迟或紧 
    
   5、寒证的特点:寒、凉、稀。 
3、2、2 热证 
    1、概念:感受热邪,阳气偏盛,或阴液亏损,阳气偏亢,脏腑功能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叫热证。 
    2、病因:外感热邪或寒邪郁而化热;七情过激,郁而化热;饮食不节,积蓄化热;房劳伤精,阴虚阳亢。 
    3、临床表现: 
       主症:恶热喜凉,口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数。 
       兼证: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 
    4、证候分析:        


      恶热喜冷,烦躁不宁 
       火热上炎   
                  面红目赤 
    
      阳         口渴喜冷饮 
   盛         痰涕黄稠 
   阴   火热伤津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虚         舌红苔黄而干燥 
              
吐血,衄血 
        
              热迫血行   脉数 
     
    5、热证的特点:热、黄、稠。 
3、2、3 鉴别要点 
    1、寒热:寒证恶寒喜暖,热证恶热喜凉。 
    2、口渴:寒证不渴或喜热饮,热证渴喜冷饮。 
    3、面色:寒证白色,热证红赤。 
    4、四肢:寒证肢冷,热证肢温。 
    5、二便:寒证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热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6、舌象:寒证舌淡苔白滑润,热证舌红苔黄干燥。 
    7、脉象: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 
3、2、4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1、寒热错杂 
    (1)概念:在同一病人身上,同一时期,既有热证,又有寒证,寒热交错,即寒热同时并见,叫寒热错杂。寒热双方均反映疾病本质。 
    (2)分类: 
    上热下寒:上部见热证,下部见寒证。 
    上寒下热:上部见寒证,下部见热证。 
    表寒里热:寒在表,热在里。 
    表热里寒:热在表,寒在里。 
    2、寒热转化 
    (1)概念:寒证热证不是同时并见,有出现先后的不同,疾病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2)    分类: 
    寒证化热:本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叫寒证化热。又叫“重阴必阳”,“寒极生热”。是因为误治,过服温燥药;或失治,寒邪未能及时温散,寒邪从阳化热。 
    热证化寒:本为热证,后出现寒证,而热证随之消失,叫热证化寒。又叫“重阳必阴”,“热极生寒”。是因为失治,误治,伤阳气,或邪气过盛,耗伤正气,正不胜邪,机能衰退。 
    3、寒热真假 
    概念:当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叫寒热真假。 
    寒热真假的发生常见于疾病危重阶段,必须是严重阴阳失调,强者独胜于内,弱者被格拒而浮越于外,歪曲疾病本质,才叫寒热真假。非危重疾病亦可表现一些假象,不属证候真假。 
    (1)真寒假热 
    概念: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又可视为本质属寒,出现热的假象。又称“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 
    外假热:身热,面红,口渴,脉大四大症状。之所以是假象,是因为身热反欲盖衣被;面红不是满面通红,而是面红如妆;口渴不欲饮,或喜热饮,饮水不多;脉大,按之无力。 
    内真寒:四肢厥冷,形体倦怠,精神萎靡,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病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证候。 
    (2)真热假寒: 
    概念: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本质属热,出现寒的假象。又称“阳盛格阴”,“热深厥亦深”。 
临床表现: 
外假寒:手足逆冷,脉沉两大症状。之所以称为假寒,是因为虽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而有力。 
    内真热:胸腹灼热,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红苔黄而干。 
    病机:阳盛于内,格阴于外,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3)寒热真假的鉴别: 
    假象多出现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 
    本质多表现为脏腑、气血、津液方面的病变,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为依据。 
   (4)鉴别诊断: 
    格阳与戴阳证的关系:均属于真寒假热证,其区别在于格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戴阳是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前者为寒热内外拒格,后者是上下拒格。 
    热极生寒,重阳必阴与阳盛似阴,阳盛似阴的区别:前两者为寒热的转化,后两者为寒热的真假。 
    上热下寒与戴阳证,内寒外热与格阳证的区别:上热下寒、戴阳证均为上见热象下见寒象。但上热下寒为上真热下真寒,属寒热错杂;戴阳证为下真寒上假热,属寒热的真假。内寒外热证是内真寒外真热,为寒热错杂证;格阳证为内真寒外假热,为寒热真假证。 
3、2、5 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1、表寒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主症。 
    2、表热证:以发热,口渴,舌尖红,脉浮数为主症。 
3、    里寒证:有实寒、虚寒之别,临床表现同寒证。 
4、    里热证:有实热、虚热之别,临床表现同热证。 



信息来自百度 其实我看不太懂 但是似乎就是这么的

需要真人来讲解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