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体建构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张国锋 MySpace聚友博客

 wangpeipo 2010-11-25

初中化学属于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初学时给学生的感觉是内容丰富易学易懂,但是在后期学生又会感到难度大,难以理解,以至于很多学生在一年之内,从乐学化学到厌学化学。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一个整体化学的概念。所以,将整体建构思想应用在化学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整体建构思想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整体建构思想既受西方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所启发又有所不同。整体建构思想强调以下问题:

1.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责任感。整体建构教学强调一开始教师要把主要任务而不是次要任务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责任感,因为人的潜能是很大的。

2.整体建构思想强调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一开始不要急于学习具体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寻找某一类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就会自己去学习知识。

3. 整体建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4. 整体建构思想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知识在系统中学习和记忆。如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知识树(知识建构图)教给学生;每个学期把一册教材的知识树教给学生;每个单元的开始也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告诉学生。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学生在一节课可以学习两节甚至更多的东西,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而学习成绩比较好。

二、整体建构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许多人认为,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先部分后整体,所以在教学中也是先部分后整体。首先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最后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但是这种教学,只能是教师引路为主体,学生没有一个整体认识教材的过程,因而,学生主动性就会逐渐消失。而事实上,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不是先部分后整体,而是先整体后部分,经过几个循环往复,最后形成对事物的清晰认识。在化学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上一节综合课

每学期我都要给学生上一节综合课,目的是把这一学期的知识结构或一本书的知识结构告诉学生,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知识。例如在化学第一节课,我没有按照教材去讲,而是,通过几个颜色变化明显的实验开始了化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介绍了整个初中化学所学内容:学习那些物质、研究那些实验,研究物质时研究内容是什么,学习化学需要的基础知识有那些等等。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化学的过程,然后我又在教室板报中,绘制了以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图在教室放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知道了化学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自主学习意识就会呼之欲出。

(二)建立知识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树就如同地图,一个学段的知识是中国行政区图,一本书的知识是一个省的行政区图,一章或一个单元的内容是一个地市的行政区图,一篇课文或一节内容是一个县区的行政区图,学生虽然还没有走出本县,但要让他学习全国的地图和全省的地图,心中要有一个整体知识的轮廓,学习每一部分知识都要及时把它回归到大的知识树上来,就如同把本县本省的地图放到中国的大地图上来一样。例如在讲授《空气  氧》这一单元时,我绘制了如下的知识树,从而让学生了解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三)小组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整体建构思想在化学课堂实施中,我选择了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它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消费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它主张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牢知识保持的强度。为了能够教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必需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化学教学中,我首先给出本节导学提纲(一节知识树),然后小组阅读、讨论解决问题,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此时教师就成为课堂的协调者,此外,我将课前测评、课后小测、试卷评判等都交给组长完成,并记录成绩,这些成绩将与月考等结合,改变了一次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局面。

三、整体建构教学模式

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按照新课程所提倡的“三维”的课程目标,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三维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三个维度、三个方面,要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上课一开始,教师首先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先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先解决主要问题和核心问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自学。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借助纲要信号(知识树)理清课文的主要结构和解决主要问题。

3.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结果时,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深入探究,回归系统

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包括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四、整体建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意义

当今的中小学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率底,许多应该在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完不成,只得依靠多布置家庭作业、占用自习课、所谓副科课、周六日等来提高教学成绩和升学率,很多学校学生每天要上10节课,甚至还要加12个晚自习时间,3周一休已成为很多学校的惯例,这些措施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整体建构思想的运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业负担的减轻、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学生在一节课可以学习两节甚至更多的东西,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而学习成绩比较好。根据实验进展情况可以逐步做到两个“还给”: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不布置或少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发展自己的特长;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不布置和少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学校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全面和谐的发展。

知识整体建构的过程中,教师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引路人或咨询者,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思维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