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深入了解后驱车特性(二)

 小山村TSG 2010-11-26

封面图

    加速和制动是比较容易测量的两个性能参数,不过这影响这两个项目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发动机、变速器和轮胎,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诸如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因素基本一致的话,后驱车的加速和制动性能就会比前驱的好,换句话说,后驱车的性能极限会更高。

  加速和制动是比较简单的模式,因为这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运动。基本上就是充分挖掘轮胎对地面的摩擦力。在加速的时候,大家都会发现车头会抬起。有些车严重点,有些车轻微点。抬头的情形在踩着刹车或拉着手刹起步时特别明显。车头的扬起程度除了难看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前后轮的下压力。

  车头之所以会抬起,是因为驱动轮是往前转动的(我们定车轮驱动方向为“前方”)。使车轮往前转动的扭力,其实同时也将车身向后扭动,这个力量平衡的道理应该很容易理解的。这对于前驱和后驱都是一样的。

后驱特性

扭力平衡

  对于前驱车来说,驱动轮在前,因此车身往逆时针方向扭动,也就是给予后轮额外的下压力。这个下压力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做一个“曹冲称象”的实验来大致了解一下。

后驱特性

  踩刹车或拉起手刹,踩下油门,记下后轮轮胎和轮眉之间的距离(油门深度越大,距离当然越小了);然后坐上几个人上后排,如果要放石头的话就真成了“曹冲称象”了。直到后轮轮胎和轮眉之间的距离和之前相同。算算你加到后排的重量,就能从感性上知道这个额外的下压力可不是开玩笑的:随便就是一两个成年人的体重。

后驱特性

后驱特性

后驱特性 

  在后轮获得额外下压力的同时,相对应的前轮其实就是降低了下压力,弹簧承受的压力减少了,因此出现我们看到的车头抬起的情况。由于给予驱动轮所需要的下压力减少,轮胎能够输出的动力极限自然就少,因此动力稍微强劲一点的前驱车型,起步加速就很容易打滑,例如2.5的睿翼,2.0T的迈腾,打滑现象非常严重。

后驱特性

  对于后驱车来说,由于后轮获得额外的下压力,轮胎与地面之前的摩擦力更大,不容易打滑,因此能承受更大的动力输出。加速性能越好。当然了,当动力输出过大,该打滑的时候还是会打滑的。

后驱特性

  而这种额外的力量,无论是加压还是卸载,都是是和加速度成正比的,加速越野突然、迅猛、加速度越大,影响就越大。这种对轮胎额外增加或者减少的下压力,其实无论车辆抬头严重或是不严重,都是客观存在的。基本上跟表现出来的抬头或者塌屁股无关。影响姿态的,主要是弹簧刚度。

后驱特性

  如果弹簧硬一些,同样的力量压下去,变形量肯定就少些,车辆塌屁股或者抬头的现象就没那么明显,反之亦然。因此,强调舒适性的车型比强调运动性的车型更严重。但是细心的网友也会发现,一般来说,前驱车的抬头或塌屁股现象会比后驱车的严重。原因是什么呢?配重,还是配重。

后驱特性

  因为前驱车的前轴载荷要比后轴载荷大,因此弹簧要更强、更硬,而因为后轴载荷小,弹簧一般都会比较软,这样坐上去就比较舒服。如果后弹簧坚决要采用硬弹簧的话,车身的舒适性就会大受影响。因此我们所熟知的很多车型,例如凯美瑞天籁,其实还有捷达翼神,这些车的塌屁股现象都是很严重的。 

后驱特性

  而后驱车由于车身重量本来就比较平衡,前后弹簧的差异不像前驱车那么大,因此很少见严重的抬头和塌屁股现象出现在后驱车中。

 

带你深入了解后驱车特性(二)加速和制动

2010-10-22 18:43 太平洋汽车网 责任编辑:云亮
'); if(img) document_write(''); })('http://imgad1./ivy/image/201011/8/1289181418814.swf##625x100','http://ivy.pconline.com.cn/adpuba/click?adid=127889&id=auto.jnmqc.neiye.btxf.'); _addIvyID("123490_127889");

 

  说完了加速,就要说说制动了。我们曾写过一篇《5款制动距离40米内车型导购》,里面列举了5款30万以下,百公里制动40米以内的车型。首先还是那句话,“后驱车比前驱车制动距离短”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但如果同样的轮胎和制动力,后驱车的制动优势就能体现出来了。

  制动的情况相对加速要更简单一点。关注的核心就是:配重。由于前驱车的配重“先天不足”,本来就是头重脚轻,在制动的时候加上点头作用,前轮承受的下压力比后轮大得多,而后轮的下压力则大幅度减少,导致后轮能产生的摩擦力急剧减少。由于不能充分利用四个轮子的摩擦力,要使前驱车达到一个好的制动距离,除了更换更好的轮胎外,还需要来硬的:加强制动力。

后驱特性

  不过加强制动力也基本上要靠前轮实施。除了后轮下压力不足,不能提供足够的摩擦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后轮比前轮更要严格控制被抱死。因为抱死会导致车辆失控,因此提升制动性能的过程中,对后轮的制动限制远远比前轮大。

  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车的前制动碟比后制动碟要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并不是工程师不想将前后做得一样大(节省成本又方便),而是根本不能给后轮提供过大的制动力。这种现象无论后驱和前驱都无法避免。(点击放大下面两张图会看得更清楚点)

后驱特性

后驱特性

  后驱车的制动能力有着先天的优势:前后配重合适,可以充分利用4条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因此很容易做到出色的制动性能。例如在《5款制动距离40米内车型导购》一文中,我们会发现,锐志仅仅是采用215的轮胎,就能轻松杀入40米俱乐部,而其他车型无不需要更宽的轮胎。

  即使是强调舒适的的设定,因为可以在整车配重拥有结构性的优势,因此其制动性能也比较好。当然,像致胜这种制动性能优秀的前驱车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更加难一点,通过其他手段,尽量做出更好的配重,悬挂设计更合理,最好一招依然还是来硬的:加强制动力。

后驱特性

  读过这两篇后驱车文章的网友一定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很多讨论的基础是基于后驱车具有更好的前后轴配重。而决定前后轴配重的,表面上看去和驱动方式没有直接关系,但由于目前的机械水平,驱动方式对机械的布置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讨论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