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径山道钦禅师

 自问心如何 2010-12-12

《径山悟禅》----今年夏天的片子

 

径山悟禅

 

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这是一个充满着梦想的地方。

匆匆的人群,川流的车辆,行进在逐梦的旅程上。

 

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这是一个充满着欲望的地方。

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名望。我们永不停歇地追求着。

就这样,在欲望的牵引下,我们的心,奔波不止,无法安放。

(字幕: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

 

出片名《径山悟禅》

 

 

 

唐朝初年,在险峻的山道上,一位僧人正披荆斩棘,艰难地攀爬着。他要找寻一处修行的道场。

 

他已踏遍了江南的名山,但还没有找到他师父嘱咐的那处地方。

 

在他二十二岁那年,进京赶考的路上,他遇到了玄素禅师。禅师问:你去哪里?他回答:求功名。

禅师见他神色高洁,说道:五等之爵岂如三界之尊。

听完这句话,他,跪拜在玄素禅师的面前:请禅师教我破除迷妄情识,永超三界苦海的方法。

于是,他落发为僧,跟随玄素禅师日夜勤苦修行禅法,最终,悟得了如来本心。他,就是法钦禅师。

法钦禅师,独自在江南的山间攀爬。临行前,玄素禅师嘱咐:乘流而行,遇径即止。

 

这一日,他登上了一座山峰,只见山巅五峰环抱,中间是一巨大的水潭。

此时,一位樵夫路过。法钦禅师问:此是哪里?樵夫答:径山。

 

乘流而行,遇径即止。法钦禅师便在水潭边席地盘坐

风,吹拂水面,波纹荡漾,禅师以本来面目,如实观照不动的水性,渐渐地,入定了。

在定境中,法钦禅师看到一条龙从水面腾空而起。

法钦问:汝意欲何为?龙对曰:愿舍所居,为师创建道场。

盘腿打坐的法钦禅师微微睁开了眼睛,只见,眼前五峰环抱的大水潭渐渐干涸,露出平整的地面。

此时,龙的声音从天空传来:有一深井是我往来的通道,师若有求,我将前来护佑。

 

五峰环碧,在这处龙神贡献的宝地上,从此,点燃了佛法的慧灯

(字幕:龙井)

径山寺自唐代法钦禅师开山,已有1200年。龙神来往的通道至今仍留存在寺院中,泉水甘甜,常年盈满。

千年的径山寺,能够历经世事的无常依然法脉永续,想必,离不开龙神的护佑吧。然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一代代祖师大德们的大智慧、大愿力。

 

 

 

法钦禅师,径山寺的开山祖师,曾经就在这块巨石旁结庵修行。

喝石,因为一声大喝,石头裂开为三块。怎样的大喝能有如此威力?

(采访)

我们的心追逐着妄念,如河流般一刻不停息。禅师的大喝,就是要喝断妄念的众流,就是要截断众生六道轮回之苦。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大臣,谁能摆脱妄念侵扰、生死之苦呢?

 

唐朝大历年间,代宗皇帝诏请法钦禅师进京,诏书是这样写的:朕闻江左有蕴道禅人(竹林中的法钦禅师打坐),德行冰霜,净行林野,朕虚心瞻企,愿和尚远降中天,尽朕归向。

法钦禅师被迎请到长安,代宗皇帝向禅师行弟子之礼,并御赐封号

一禅师。大臣三十二人皈依法钦禅师,成为俗家弟子。

在一次讲经说法中,大臣崔赵公问法钦禅师:弟子今欲出家,得否?禅师看着崔赵公,严肃地说:出家是大丈夫事,岂将相之所能为?

(采访)

凡夫,羁绊于名利的诱惑,沉沦在生死的苦海,惟有看破、惟有超越,才能发现如如不动的自性,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公元1137年,在南宋朝廷的邀请下,宗杲禅师驻锡径山,成为第13代住持。他在径山提出了看话禅修行方式,为修行者开创了一条直接明快的觉悟之路。

狗有没有佛性?有。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狗怎会没有?

 

狗有没有佛性?没有。既然狗有佛性,它为何不成佛,只是畜生道里的一条狗?

狗,到底有没有佛性!

(采访)

 

宗杲禅师将狗有没有佛性作为根本话头,要求修行者时时参究,最终,突破有与无的执着,以此明心见性,在静与闹、迷与悟、善与恶、生与死的二元对立的束缚中,当下解脱!

 

宗杲禅师的看话禅让问道求法者趋之若鹜,一时龙象骈集,宗风大盛,径山寺僧众达2000余人。

 

南宋绍兴29年的一个夜晚,正在为能否继承皇位而忧虑的普安郡王,派遣了一名亲信来到径山,请宗杲禅师指点迷津。

在禅师的眼里,能否继承皇位,只是一个话头而已,参不破,就在得与失的困苦中挣扎,参得破,就能万般自在,原来,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才是成就的动力,无所挂碍的用心,就能生起无边的力量。

宗杲禅师写了一首偈子给普安郡王: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覆藏。

后来,普安郡王即位登基,成为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

孝宗皇帝刚刚即位,便登临径山拜访宗杲禅师,并御赐封号大慧禅师。

如今,径山寺山门外的御碑亭里,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就是由孝宗皇帝亲笔所书。

 

孝宗皇帝登临径山,应该来过这个地方吧。在这座茶园上,大慧宗杲禅师曾经修建了一座千僧阁,数千的僧人在这里打坐,在这里悟道

(采访)

 

孝宗皇帝走进千僧阁,盘腿坐在禅座上。虽然他已当上了皇帝,但南宋王朝驻跸临安,在这个临时安顿之处,他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心?

安心在临时安顿之处,这应该是孝宗皇帝必须面对的话头吧。

(采访:生命的不确定状态)

安心与临时安顿,这个话头,你能够参透吗?

参透它,你就能明白生命的真相,你就能得大自在。

 

从大慧禅师住持径山寺,其后几十年的时间,到南宋宁宗年间,朝廷评定天下寺院,径山寺位列灵隐寺、净慈寺之前,成为五山之首。

千僧阁,成就了人心的开悟。径山寺,为众生开启了智慧的生命境界。

大慧禅师和他倡导的看话禅,将径山寺、将中国禅宗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南宋的径山寺,作为五山之首,吸引了无数的禅子前来朝拜参学。这其中就有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僧人。

公元1235年,日本僧人圆尔辨圆入宋求法,径山是他的首选之地。

就在他登临径山的三年前,径山寺发生了一次火灾

 

大火让殿堂楼阁于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第二天清晨,当晨光照耀着五峰的时候,忙碌了一夜的僧人们在废墟上盘腿而坐,一位中年僧人来到法堂的瓦砾堆上,盘腿坐下,他说了一首偈子:劫灰飞尽见灵踪,突兀凌霄对五峰。意在目前谁共委,相同扶起旧家风。

他,就是径山寺的第34代住持,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等宗师无准禅师

 

日本僧人圆尔辨圆,不知怀着怎样的激动心情,登上了径山,拜见了仰慕已久的无准禅师。一位中国高僧、一位日本学僧,他们在径山的相遇,将为佛法的东传以及日本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延续至今。

无准禅师收圆尔辨圆为徒,并让其以侍者的身份紧随左右(紧随、过长廊)参究佛法

一晃之间,圆尔辨圆已在径山参学了一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佛法,还有宋朝的文化。然而,他并没有开悟。

 

这一天,众僧在禅堂里打坐。无准禅师手拿戒尺走到圆尔辨圆的面前。

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师父拿的是戒尺。

无准禅师举起戒尺,重重地打在圆尔辨圆的身上。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

是戒尺呀!

又是一顿痛打。

请师父开示!

它到底是什么?

它,它不是戒尺。

无准禅师挥动戒尺,将圆尔辨圆从禅座打倒在了地上。

他不是戒尺,那打痛你的又是什么?

禅堂里的其他僧人们,微闭着双眼,不为眼前的景象所动。

不断地痛打,让圆尔辨圆奄奄一息。

忽然,圆尔辨圆抬头看着无准禅师,嘴角露出微笑:师父,我明白了。

无准禅师看着倒在地上的圆尔辨圆,高举着戒尺,微笑着。

(采访:)

开悟后的圆尔辨圆在径山又待了5年。他在径山所学,不仅影响了日本佛教,更改变了日本的文化及生活。

从径山的临济禅法,到宋代的儒学思想,书法艺术,都因圆尔辨圆的学习、传播,从而在日本得以发展。

如今,每年春天,日本的茶商及茶人都要来径山寺朝拜。正是因为圆尔辨圆将径山茶宴的礼仪以及茶叶的种植、制作方法带到日本,才发展出了今天的日本茶道。径山寺被公认为日本茶道的源头。

(采访)

1241年,圆尔辨圆要回国了。

 

跪在无准禅师的面前。无准禅师看着他的右眼,自5年前,在无准禅师的那一次痛打下,他的右眼被戒尺打伤了,后来,渐渐地失明了。

无准禅师说:我对你太严厉了。

师父的恩情永世不忘!

 

无准禅师送他走出山门。沿路来到洗砚池旁,这里曾是苏东坡挥毫赋诗的地方。远眺群山,眼前的情景正如苏东坡在诗中所言: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六年的径山参学,圆尔辨圆要乘着骏马,飞奔入红尘,去普济东瀛的众生。

 

 

他没有辜负径山。回到日本后,他创建了东福寺,被天皇御封为圣一国师,成为了日本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国师。

700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日本东福寺的大殿里,仍供奉着径山无准禅师的牌位。每年,无准禅师诞辰之日,日本东福寺还要遥望径山的方向,举行盛大的报恩大法会。

 

在圆尔辨圆离开径山寺的时候,无准禅师写了一幅字送给他,这幅字里有这么一句话:无涓滴处起波澜

(采访)

无涓滴处起波澜。无论是佛法或是世间法,要成就大事业,掀起大波澜,必须超越对有与无的执着,契入万法的本质,才能生起大愿力、大智慧,获得大自在。

这,就是禅的精神。

 

(字幕:无涓滴处起波澜)

(画面:径山僧众合掌)

(画面:城市街景、行人)

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这是我们投入生命的地方。

(字幕:无涓滴处起波澜)

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这是我们修行的道场。

(字幕:无涓滴处起波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