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我的读写兵法

 红瓦屋图书馆 2011-01-01

我在关注语文教学中,发现读写教学活动中与《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思想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成功的语文教学活动,往往暗合“兵法”中的一些思想。于是我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写成《我的读写兵法》,以期同仁教正。

一、置之死地而后生。长期以来学生的读写处在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不进行训练不行,进行训练效果不佳。师生都处在一种得过且过或者是一种应付的状态,这对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读写能力的正常发挥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的作文课上,就像在考场上一样是提出限时作文,甚至比考场上还要严格,给学生留出来的写作时间是40-50分钟,到点交卷。

这个置之死地,就是给学生这样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如果不集中精力,如果不全力以赴,写作的后果会很严重。”我曾经给学生多次讲过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我和同学们一块讨论,如果曹植不是受到一种强有力的激励(置之死地),他无论如何不会涌现这种创作的奇迹。

这样做的好处,还有这样一种潜在的要求:就是要写好作文,就要在写作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平时的读写积累上。因为经过这种训练的同学,都会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就是“有备无患”。没有这种经验的同学,在经历了这种持之以恒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训练之后,也明白“有备无患”这个道理。学生明白了“有备无患”以后,就懂得了作文成绩的提高不能仅仅指望作文课上的努力,更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二、教师要身先士卒。写作如同打仗,既然是打仗就有非常顺利的,或者不顺利。在战场是,将帅的一举一动都关乎每个战士的士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写作与打仗相似,是需要勇气的。大家都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实际上这个典故反映了写作的一个普遍的真理,就是写作的时候,身心需要处在一种自信和放松的状态下。

如果是难度不大的作文题目,教师只要在旁边坐镇,学生自然就顺利的“斩将夺旗”取得不错的写作成果。如果是遇到较大的写作障碍,教师要帮助学生想出“克敌制胜”的妙策,使战场形式转危为安。如果有些问题不是教师的“点拨”能解决问题的,那么教师就要不避锋矢带头冲锋陷阵。用作文中的行话就是,教师要写“下水文”。

有了教师的身先士卒,即使是一堂失败的作文课,师生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也要比顺顺当当的作文课多得多。这种现象,正应了兵法中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即使在失败的作文课上,师生都是一种胜利者的心态。因为这个时候,我会与同学们一块分享某著名的作家正是经历了无数次编辑部的退稿之后一举成名的,我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道理。

三、要“为而示之不为”。怎么让学生读书呢?我采取的办法是“为而示之不为”,就是你不能直接的要求学生“你要读书或者要读什么书”。因为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情况各异,所以泛泛的做读写要求没有什么好效果。

在限时作文的基础上,我采取的办法就是紧跟着认真的讲评。当然以表扬为主,找出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在语文课上(阅读分析课或者讲评课)上大肆的渲染学生的优点,让学生觉得非得学习不可。

这是一种没有批评的批评,没有得到表扬的同学觉得自己也有这样的潜力,我为什么就写得不够好呢?这个时候,他就特别的注意这些写得较好的同学,看看他们课下做了什么准备——或者是自己寻找相应的范文来看,或者多读书或者注意留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或者搜肠刮肚的挖掘自己记忆中的素材等等。这种阅读,不仅是读有字书,而且包括对于自身生活这本“无字书”的阅读。

我平时注意收集学生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作为典型经验总结推广。经验被总结推广的同学,得到了一种肯定;那些希望在下一次写作比赛中胜出的同学,获得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成功经验。

、夺其所爱争主动。《孙子兵法》中的《九地篇》有这样一段:“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教师抓住了学生喜欢自己的写作被肯定的特点,通过表扬作文优胜者,鞭策了所有的同学。至于用学生作文当范文进行分析,更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夺其所爱”

因为老师在上阅读理解课的时候,结合同学们的作文来进行分析。分析同学在布局谋篇和表达方式上技巧,分析同学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巧妙之处,一块分析学生作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等等。这样做了,学生当然不会视阅读理解为“畏途”,从而从教师的典型举例分析中找出规律,也成为阅读理解方面的行家里手。另外学生在看到自己的文章也被当成课文一样的范文来解读,自然提高了自信。有了这种自信的同学一般在读写方面会无所不用其极,以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用“天时地利人和”。语文作为母语,生活中存在许多学用语文的契机。语文教师善于把握,常常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优势。

学校组织的常常组织各种活动或者比赛,比如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比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看电影观后感、基地实践生活写真等等。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了“地利”。教师在其中出谋划策,就可以巧借东风让学生收到了语文学习的实效。而且由于帮助了学生,自然会得到学生的好感,从而争取到“人和”。

如果老师能利用学生在重大节日和节假日、周末等的活动,巧妙引导让学生坚持写好观察体验日志,就是抓住了“天时”。这是语文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优势的地方,善于利用就会收获多多。

语文老师只要这样做了,就是巧妙的借助读写这一利器,与同学进行合作互动,用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一来,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顺风顺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