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脱媒 挑战商业银行传统赢利模式

 kaixuang 2011-01-06
 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多家机构预测,虽然美国次贷风波搅动全球金融市场不断动荡,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但是,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还将保持较快发展,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金融脱媒催生多元化融资

  金融脱媒狭义上是指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广义上指不仅存款资金流向高息资产,而且资金使用方不再经过金融中介,资金绕过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直接由资金的供给方流向资金的需求方的行为。

  自2005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由初露曙光到迅速推进,金融脱媒已渐成燎原之势。政府是当前直接融资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所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最终目标是推动金融脱媒,这种由政府直接推动的金融脱媒必然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金融脱媒过程中,各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绩效将出现分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和业务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而各家银行主观确立的转型目标也大致趋同,但在金融脱媒迅速发展的条件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政府监管体制的变化,金融创新将越来越多,最终导致银行业务结构和经营效益出现分化。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中国金融脱媒过程,必然伴随着银行和资本市场此消彼涨的过程,但资金在两个体系中流入、流出的状况会持续很长时间。美国从石油危机到确立混业经营体制的30年中,金融脱媒前后二三十次。他同时指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最重要的是产品混合,混业在产品,有产品就有市场,就有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局长、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唐旭表示:金融脱媒不仅指存款资金直接流向高息资产,也指资金需求方抛开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资金,可能不再向商业银行借款,而是直接在市场发债、发股票或者短期商业票据,对银行来说,就面临存款的转移和贷款需求的减少。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也是金融不断脱媒的过程。我们经常提的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但更宏观地讲,应该是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面临严峻考验

  我国的信贷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金融将不断脱媒,从而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尤其是公司业务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降低了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近期,商业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最大的挑战在于企业机构业务。近些年来,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形成强烈冲击。融资券的发行实施备案制,其准入和发行比银行贷款快,融资成本低,对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资本市场和直接的实业投资更受企业欢迎,这种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实现了资金的体外循环,另外,企业债券逐渐成为债券市场中的一个亮点,加上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基金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迅速分流,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脱媒。

  国家近期正在加快股指期货和创业板推出的进程,创业板对企业上市较主板宽松,一般不设最低盈利要求,只要求企业有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对企业上市的最低市值规定较低,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这些优质中小型企业是目前商业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将面临分流。

  金融脱媒意味着直接融资将加速替代商业银行优质企业贷款,在贷款被分流的同时,由于同业存款和大企业存款的回流作用,商业银行对公存款总额不仅不会受到分流影响,甚至会有所增长,其结果就是对公业务贷差趋于缩小甚至转变为巨额存差,商业银行传统依靠大中型企业贷款获取利息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金融脱媒迫使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必须转型,银行对信贷资产的重新布局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经营压力在增大,新业务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将被迅速放大,对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金融脱媒的发展同时又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系列重大机遇,交通银行副行长李军认为,金融脱媒给企业提供了更好、更多的发展途径,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

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和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

  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在综合经营仍然处于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中信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刘志强认为,面对当前的金融脱媒,要调整客户结构,推进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要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资金依赖型业务的比重。客户结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对大型客户逐步从单纯的存、贷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直接融资提供银行服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上。

  银行业专家认为,商业银行要有效消除金融脱媒的不利影响,需要不断探索综合化经营的模式与途径,一方面争取更多的金融市场经营许可权,加快发展非商业银行业务,并抓紧进行金控格局的搭建,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已有银行系金融公司的协同效用,提高其行业竞争力与影响力。在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因信贷扩张速度受到限制,信贷增速放缓,必须加大转型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信贷产业结构,加快信贷周转速度,另一方面要加大理财等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延续多元化发展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