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广东教育出版社
索颖 秦含章 著
得了冠心病,怎么吃?
营养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很重要。营养缺乏或者营养过剩,都可以使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遭受损害,引起心血管疾病。心肌的舒张和收缩除了需要能量外,还需要钾、钠、钙等参与,此外,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心肌代谢中的重要营养物质。
冠心病的膳食配制重点是减少热量,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供给适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每天,主食可以粗细粮搭配,多吃粗粮,多用大豆类食品。副食多用豆制品。多吃绿色蔬菜、西红柿、豆芽、鲜豆荚类。可以吃鱼类、瘦肉、牛肉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中医的观点,冬瓜、萝卜、鲤鱼、豆腐、蜂蜜、山楂等,都有助于防治冠心病。
少吃含胆固醇量多的食物、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禁止喝烈性酒。一般烈性酒酒精浓度约有五六十度以上。酒度比较低的啤酒、黄酒、葡萄酒,也应该少喝。禁止喝浓茶。一般泡制的淡茶,咖啡因比较少,每天4~6杯,能助消化、利尿。
得了脑血管疾病怎么吃?
饮食治疗原则
1.碳水化合物适量摄入
碳水化合物中的单糖及双糖类食品,如水果、蜂蜜、蔗糖、牛奶等,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因为果糖和蜂蜜更容易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脑循环和脑组织的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每日应该供给350~400克。
对老年脑动脉硬化症者,可用适量的果糖和蔗糖。但糖过量,也影响蛋白质的摄入。
2.脂肪与胆固醇限制摄入
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或者大量胆固醇,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脂肪中,除鱼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外,都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而植物油中,除椰子油外,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胆固醇水平,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此外,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N6),也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摄入过多对健康不利。建议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以大于1.5,小于2为宜。
鱼油、家禽油脂和许多植物油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为预防动脉硬化,可以经常食用鱼类、鸡鸭类、豆类及植物油。
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瓜尔豆胶、洋槐豆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麸、大麦、豆荚、蔬菜,可以降低人和动物的血浆胆固醇水平5%~10%,最多可以降低25%。同时,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高密度脂蛋白降得很少,甚至不降。纤维素、木质素及玉米麸和小麦麸,不易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因此,脑动脉硬化的患者,胆固醇每日的摄入量应该限制在150毫克以下。
3.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可占膳食总热量的12%~15%,其中动物蛋白质应占1/3。此外,应该多食用豆类蛋白质,除能得到多种氨基酸外,豆类中还有固醇和纤维素,也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控制总热量
过高的热量会增加身体脂肪,形成肥胖。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控制体重,防治肥胖,是防治脑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5.保证维生素供给
维生素C对脂类代谢有一定影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提高胆固醇转变胆酸的速度,加强血管壁韧性。
烟酸的摄取量比其药物剂量高200倍,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显著,剂量以3克为宜。
维生素E对防止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的疗效,能预防血栓的形成。维生素B6缺乏,可使猿类动脉硬化。如果用维生素B6与亚油酸同时治疗,可以降低血脂。维生素P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6.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镁:可以用来减少脑动脉硬化。应选择食用富含镁的食物,比如小米、玉米、黄豆、水芹菜、太古菜、牛奶等。
铬:铬缺乏会引起血胆固醇和血糖升高,出现主动脉斑。含铬高的食品,有粗制糖、标准粉、粗粮等。
镉:镉能引起高血压病。高血压性脑病患者,应该食用低镉食品,锌和硒有对抗镉的作用。
铜:铜摄取量过低,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主动脉弹性降低。含铜丰富的食品有肝、核桃、麻酱等。
锰:能够抑制动脉硬化。绿叶菜含锰最多,咖啡、花生酱含量也很丰富。此外:
1.多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蘑菇、海米等,有利于降血压。
2.膳食要清淡,保护食欲。
3.低盐,每天食盐摄入量为2~3克。
4.严禁饮用烈性酒,如白酒等。
5.禁用浓茶、咖啡以及刺激性调味品,比如辣椒、胡椒面、芥末等。
6.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