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练太极

 踏雪寻梅. 2011-01-10
 本文系来自<首届混元太极拳国际交流大会论文集>      作者:袁标
        有着悠久历史的太极拳,因其独特之风格,显著的医疗技击之效果且老少咸宜,得到越来越多喜欢运动健康的人士喜爱。成为全球最多人数参与的运动之一。然而,在众多打着太极拳的人之中,能理解和表现内核---太极内功者并不多见。看见芸芸太极爱好者,打着太极拳之套路(架子),又打不出太极拳之味道(内涵)。花着同样的时间又末必得到同样的效果,事倍功半者,甚至与太极背道而驰者比比皆是,不禁令人感到非常可惜。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法有多样。
        一、有人瞎练---只学会一些套路,不闻也不问太极之内涵,随便天玩玩,胡乱练练之人。此种对太极内功期望不高的练法,倒也不失不过,虽和内功无缘,但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负作用,运动一下肢体总比不动者好。二、有人盲练苦练----指对太极内功期望很高很虔诚但又胡涂地怀惴一句"拳打万遍理自观"为信条,不再问其它,每天穷尽时间和精力十数遍地去练拳.姑且不问如此练法是否一定成功,但如此练法者有否计算过代价;太极拳提倡的是慢练盘,一趟架子少说十五分钟,多则一个小时.就算以十五分钟计,练三十遍即是四百五十分钟合七个半小时,还有练单式者,所需时间难以想像,专业人员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要养家糊口之工薪一族.如此练法,会否以五劳七伤为代价?会否影响家庭?会否影响事业?弄个"天下无敌"?不可能吧.需知"江山代有奇士在,武林永无第一人".故盲目苦练之法不值生活于现代之人所取。
       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功?经验告诉我们用一个巧字来练太极拳功----亦即明白地、系统地、科学的、小代价地练出太极拳功.
       巧练太极拳功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客观看待太极拳。
       学者应该知道人人身上一太极,只看认识不认识.太极拳只是大千世界中的客观事物,任何把太极拳神神化或简简化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因如果将太极看至天下无敌,自然会有自大难容,不求上进之心:如果将太极看至遥不可及,自然会有凡人难及的畏难情绪而有不敢奢求之心:又或者将太极拳简单地看作与一般的肢体语言运动无异,自然难有认真求学之心,终与太极无缘.
        二、请教明师(书),弄通拳理.
        吾师云:"打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有明师身教当然当好,但有明书言传也是不错的.
       笔者认为太极拳之理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道家内丹学视为太极拳内气生产运作之理论基础;2中医经络学视为太极拳之窍穴路线基础;3西医人体生理解剖学视为太极拳之力学结构基础;4太极拳套路视为表现与执行太极内功之形架基础;5太极拳招式(推手)之技击含义视为太极拳内涵之传神基础.
        三、宁可不练拳,亦要先练功.
俗语有话:"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吾师亦有云:"宁可不练拳亦要先练功"初练太极拳者之所以觉得太极拳难就是难在不肯相信这句话而诚心去练功.
学者需知万事开头难.而太极拳之难就难在内处双修之-----主修内.因些只有外在之形架而没有内在之功力之太极拳被善意地称这"太极操".
        太极殿堂虽不高至遥不可及,亦不会是低至随手可得地挂在半山间,学者一定要有信心,决心诚心和恒心地沿着上山之路(科学之练功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及至殿堂,得至太极之功,而后将太极之功寓入拳架之中去求真正意义之太极拳才能达至事半功倍之效果,否则能事倍功半者,命运尚算待你不簿,弄个与太极背通而驰,越勤越远就不好了.
       四、实践与理论要反复锤练.
       学者需知俗语:"学拳容易改拳难"此话虽不假,但对于太极拳来说是不适用的.否则就不会有吾师公陈公发科为吾师冯志强改了七次拳之多的故事,亦不会有"一师带九徒,连师十个样"之感叹了.需知太极拳之成长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肯定自已又不断否定自已,滚动提高的过程,同样是一个从无到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过程.一成不变不合道,故亦不合太极拳.
比如:学者用"今天"之拳理去练出今天之功;感觉很正面,精神和肉体有了"莫明其妙之爽",自然很有兴趣练下去,达至"明天"功力提升了,精神和肉体有了"知其然之爽".便觉得今天的爽好过昨天的爽,再对照昨天看过的理论似乎理解深了一些,多了一个"更明白"自然更有兴趣地练下去;有了这个明白的练下去,功力又再提升,达至"后天",精神和肉体又感觉到出来了一个"知其所以然的爽".感觉又好过昨天前天之爽.对照原来看过的理论,心中"更清晰了";
再练至随心所欲之爽.对照理论"更亮堂"------甚至有所共鸣,如是之感觉过程不断循环产生,功力自然不断地提高这正是太极拳引人入胜,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五、加入自已的思想,多用"悟"字诀.
学者需知在习练太极功的过程中,"悟"是很关键的,在继承传统练法的同时,需加入自已的思想去"感觉"去"悟",这样才能寻找到更适合自已的"练法"和更容易判明是非之"感觉".这样才能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将拳理由"心知"达至"身知"而达至"心更至"而"身更知",才能将传统的东西为已所用.否则,它山之石始终是它山之石.
        六、练功多用"养"字决,不要强迫自已.
吾师云:"练拳是运动,不是劳动""练拳似休息""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学者需知道法自然,消极之等待方法故不可取,但强迫自已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方法更不可取.
       如果在不能保证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每天给自已一个定死的定时,定量的练功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对练功产生厌烦,甚至恐惧,在如此压抑的心态下练功,功效自然不会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长此下去还会产生负面、消极之作用。结果会是:一、你的精神崩溃,放弃练功;二、咬牙坚持,弄个五劳七伤。
       所以练功需循序渐进,顺其自然,想练就练,否则不练;精神好,体能好就多练,否则就少练;总之以不伤神,不伤身求得精神爽、肉体“爽”为前提。
七、不落俗套,寓养气,行气于日常动作之中。
古人练功,因为当时科技之限制、神秘色彩极浓,规矩亦很多。但在科技昌明之今天学者亦应与时并进,在古为今用的同时,大胆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揭去太极拳之神秘面纱,知规矩而不死守规矩,如传统有关练功之方位、时辰、五行八卦之代入、行气线路秩序等说法对功力成长的直接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故学者可在练得太极拳之“内气”后,除将气寓于桩,拳中去练,还可大胆地把气寓于日常生活之任何动作之中去养、去行,只要当时的空气素质、精神及体能许可,行、卧、站、坐均可以练。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你专门用在练功上的绝对时间,且功力成长快,代价小,是最适合工作及生活均繁忙的现代人之最为科学有效的练法。
       本人1997年底始学太极拳,1999年转为主修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数年来本着巧练的精神去学和传播混元太极,使自已和身边的同好者受益非浅少走弯路,身边的修练混元太极者之中,曾获大型比赛荣誉自愿放弃十余套刀、剑、拳路转练混元太极拳者有之;从不爱好运动而转好混元太极者有之;有多种运动经历转好太极者有之;有多拳种经历转好混元太极者有之;修练多年太极拳之前辈转好混元太极者有之。成为地方混元太极传播中坚力量有之,混元太极再传弟子有之;患有久治不愈之症因练混元太极痊愈者有之;因练混元太极达至能主能动气疗伤去疾者亦有之,白纸一张混元太极两年不到功力能让练太极十数年的对手感到震撼者亦有之。
       巧练太极----太极拳功巧练成。
几种打拳的好方法

  (一)原地打拳
        习练太极拳学会了套路,有些人离开了师父,往往会有一段自我感觉良好的阶段。每天自我陶醉在自己的行云流水般的拳架之中。这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也正是拳架出偏的开始,也是误入歧途的阶段。能否及时调整好这一阶段的训练方法以及心态,对今后的太极拳修练十分重要。
原地打拳是纠偏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上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保持两脚原地不同,只是在腰胯带动上身行架。
3、原本腰胯带动两脚的运动,改为意念的走动,只要意念到了即可。尽量控制脚的运动。
要点:
控制脚的运动时,多加一些涵空脚底心的意念,多加一些敛胯收臀的意念。

  (二)用脚打拳
        用脚打拳也是纠正“手舞足蹈”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凡是腰胯带动手的动作,改为意念带动手走劲。尽量控制手的动作。让手保持在无极桩时的姿势。
          3、脚的动作,仍然如平时打拳一样,由腰胯带动。
要点:
           1、手虽然不动,但意念始终在贯穿着肩、肘、腕、指的走劲。而且可以比平时更加走长一些。
           2、如果,你平时有手舞足蹈的习惯,你会打了一半忘记下面的动作。这时,建议你从头开始。

  (三)反架行拳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太极拳已经“烂熟”,自我感觉良好,大有天地之间“舍我无谁”了(我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事实上,已经走入歧途了。检验方法便是你能不能反架行拳。
         起势后,凡是向左的一律改为向右,凡是右手动作,一律改为左手。右脚在前的,一律改为左脚在前。
          比如,单鞭,本来是左功步,改为右攻步,左立掌改为右立掌,右勾手改为左勾手.
功效:
         反架打拳,从来没有师傅会教,但是你倘若慢慢地靠自己的意念去学、去想,你便有了超常的意念。
          这是内家练“神”的方便法门。

  (四)水中打拳
         有了整劲的太极习练者,往往拳架较低,脚很沉重,如水牛犁地。这一过程的习练者往往很有“成就感”,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太极的基础功夫。然而,这一阶段又十分的痛苦。他在同门中,推手可以立于不败,而一旦与外家或其他门派的对手交流,便会手脚无措。原因很简单,他只练了下丹田的功夫。
        如果将太极拳比喻为做拉面,那么,他只是和了一个面团。面团是吃不得的。如何将面团变成拉面呢?不妨试试“水中打拳”!
        方法:
       起势前,做好“十大要领”,而后设想自己置身与齐胸深的温水游泳池中。由于水的浮力,你要尽量控制中心与平衡。而后尽量慢的行拳,去细细体会其中的细微处。

       要点:形松意紧、眼耳并用 。


如太极拳《揽雀尾》应用歌诀:

出手含糊似围墙,虽逢强敌莫惊慌。

变个圈儿左右化,后步挺劲作中梁。

若逢刚劲倚逞强,顺劲下捋敌难防。

左搬右拦伤人面,或按或捋自思量。

卦象乾健首万物,禁忌上手太刚强。

向下常将按劲先,敌虽刚强莫相干。

变挤变捋从君意,拔背含胸最忌偏。

掤按双推须熟练,全凭腰腿作机关。

捋来挤去象离坎,刚柔相济势不偏。

上拥下按随时变,水火既济妙难言。

阴阳配备最称神,揽雀尾势推四正。

世人练得圈中妙,真能四两拨千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