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校要根据当地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出发,主动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切实可用的校本教材,从而促进中职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明确目的;要深入调查;要以“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要适合本校实际;要多举实例。这样才能适合市场需求、适合学生需求,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学,从而培养、提高其职业技能。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本教材 开发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职学校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和前沿。鉴于此,作为中职学校,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地执行和实施国家课程上,而是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进行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进而构建起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数控专业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热门专业,因社会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及各领域内宣传力度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数控行业中,在“数控热”这个大潮流中,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开设了数控专业,由于基础较差,专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教材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以下谈谈中职数控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开发校本教材的目的。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因传统教材不适应教学实际这一问题的出现而进行的,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就是要针对性的解决这问题。开发校本教材首先要明确目的,更要清楚的懂得什么是校本教材,不能盲目的跟风,一味的追求教材的数量,而失去了校本教材开发的真正意义。许多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容易四处抄录,使得教材的开发失去了效果,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编写人员对专业知识不能够全面掌握,对于个别知识点不能很好的理解,没有自己的主张,遇到较深奥的内容时只能照搬照抄,因为抄来的“保险”,总是对的。另一方面是编写校本教材时受到传统教材模式的影响,加上对用到的知识点把握不好,总是担心教材的“量”不够。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要求教材编写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大量的调查研究。 二、做好校本教材开发的调查研究工作。校本教材的开发最主要的还是要面向用人单位,面向岗位实际,服务社会。在校本教材开发前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岗位需要哪些技能,通过学校的培养能够使学生达到的程度。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列出学校学生要就业的区域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情况,补充到校本教材中,同时,技能的一系列要求作为校本教材最为核心的内容,为校本教材的编写指明方向。 三、以“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开发校本教材。“会用、实用、够用”是数控专业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数控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总原则。数控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在紧紧的围绕这一原则,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学生是否会用,知识点是否实用,知识体系是否已经够用。这就使得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只要求讲清必要的理论,把握分寸,不易过深,对于复杂的理论原理等可以概括性的进行通俗讲解过程,重点强调结果,教材的编写者只有很好的把握好专业知识体系及技能要求,才能编写出成功的校本教材。当前数控专业知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职业资格标准就较好的反映出了知识体系,编写教材时可以以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指导,构建出教材的骨架,但也不能一味的照搬,因为当前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还不够成熟,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融入相应的其它教材内容,包括传统理论教材、各类不同的机床说明书、数控系统说明书等。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学生在操作机床过程中遇到问题,多数人喜欢依赖机床各类说明书,而不选择传统教材,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教材上的内容有时不太适用,这也是多数学生的想法,大量实践证明,“会用、实用、够用”是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 四、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校本”,即要适合本校实际,脱离本校实际的教材就不是校本教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要求产足于本校实际,教材要有针对性,各个学校机床设备的数量、型号、数控系统不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不同,师资力量不同,这些差异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学师资水平等方面直接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模式,而不同的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校本教材编写的章节安排;数控机床系统不同,教材重点学习哪种系统要重点考虑,校本教材要重点介绍两种系统为宜,第一种是主流系统,第二种是学校现有的机床系统。系统的介绍可以大量的参考相应系统操作编程说明书。通过最大化的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发出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体现本校特色,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技能,快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 五、校本教材中应多融入编程举例。要提高技能,扎实的掌握数控技术,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传统的理论教材中过多的介绍理论原理,却很少有编程举例,笔者建议在讲解编程指令时可以讲解一两个指令就针对性的安排一个程序编程示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程序指令的认识,在完成所有指令的讲解后安排大量的编程示例,编程示例中的图纸力求多样化,学生通过学习编程示例掌握各种产品加工工艺,各零件部位的编程加工方法等综合知识。 综上所述,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在规律,各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十分必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开发和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导处 刘增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