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本位的迷失与回归 - syszpsm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破壁飞天 2011-01-15

语文教学本位的迷失与回归

默认分类 2009-08-26 09:56:17 阅读57 评论0   字号: 订阅

 [内容摘要]:平时课堂教学中似乎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可是都还在语文的外围兜圈子,没有进入语文教学的实质。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言语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品味语言,从而构建学生的言语世界以及人文世界。

[关键词]:弥补      困惑       迷失   

课堂教学  品味语言   言语世界

 

(一)困惑

语文教改如火如荼已经有好几轮,参加各级培训也有好几次,在语文教学中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细心揣摩,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模式:导入—介绍作家、作品—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写法—课堂小结;而现在的模式:新课导入—走近作者—整体感知—精彩点击—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教学上走出了旧的模式,又走进了新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区别何在?仍是一头雾水。

2、学习方式的调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以读背为主,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而当前的语文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提高思维的品质。它的改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可在合作交流中究竟谁在唱主角?差生可否提高?答案自有老师心知肚明。

3、教材编排的更改:原先的浙教版以文章体裁编排单元,突出文体教学和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序列性;而课标人教版则以话题设置单元,突出阅读为写作的思想,为净化学生的心灵服务。两者的区别明显:前者重语文知识的学习,运用经典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后者重内容、情感,运用美文影响学生的心灵。

4、教参的“变脸”: 浙教版的教参是由课文说明、导读建议、练习提要、有关资料四部分组成,而课标人教版的教参是由课文研讨、练习说明、教学建议、有关资料合成。自我感觉过去的教参对课文的理解是唯一的,需要理解掌握的要点都罗列其中,备课比较容易;而现在的教参,对文本的解读多元,材料详实具体,教师要有教强的筛选信息能力和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备课的时间更长。

5、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过去的评价主要是考试,而现在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使同样是考试,题型也改变很多,由原来的选择题改变为填空题、简答题,很多题目的答案是多样的,甚至不确定的。学生的回答将更灵活、更开放。

可很多时候,我们一些语文老师就像我一样,在平时的教学中似乎遵照了《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从阅读数量着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关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肯定学生的个性阅读,可就在“你说我说”中,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不仅没有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也缺乏对关键词句的反复咀嚼。这样的语文课又如何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在困惑不解。

(二)迷失

在疑惑之时,浙师大王尚文教授的教学理论让我茅塞顿开。他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不管是旧课程还是新课程,都还在语文的外围兜圈子,没有进入语文教学的实质。”语文教学的实质是什么?他认为语文是一门依仗语言形式存在的课程,它要解决的重点就是言语的问题。字、词、句、段、篇是文本的客观形式,只要这个形式为核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教学中就不能准确把握语文这一特征,也不能有效的领会文本的思想,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得到美的体验。正如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

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品味教学,是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关键。可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过去最常见的是作家作品、写作背景、课文结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十全大补”,无所不言,重载超越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对于语文言语本身的深入研讨往往三言两语打发了事。同时教参也是对课文内容分析的多,而对课文语言方面很少作具体分析。而大部分教师总是对教参不敢越雷池半步。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确实比过去热闹多了,形式也花俏、新颖、时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高涨了。可是你可曾发现:真正静下心来,去深入文本,品味语言的课有多少?一节课下来,学生品了多少语言?运用了多少语言?想来这些大家最明白。

是否可以说,我们即使注意到了语言形式,也只是罗列一些诸如形象、鲜明、生动等语言特色,然后再举几个例子佐证一下而已,而对具体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熟视无睹,没有真正在使言语对象转化为学生的语感能力这一点上做文章下功夫。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文学》曾说:“大部分的学生看文学作品,引以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情节引人入胜,或人物性格鲜明,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所以很多同学,虽看了很多书,可语文水平远不如别人。其症结在于他在读的过程中缺乏自觉的语文意识。没有自觉的语文意识,读时所摄取的内容未必准确,更未必全面深入,往往在打折扣,甚至被误解。

对比我们课改中的许多语文课堂,语文课程语言本位迷失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改变。

 

(三)回归

首先树立语文学科的本位观念。语文学科的本位指的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在教学上删除一些“无用功”,如对那种脱离文字、架空分析人物形象、中心,以枯燥乏味的大道理取代优美辞章的品味的课堂教学;把有血有肉的课文支解成子词句的零件和部件,没有认知,没有体验,没有人类社会的事、情、理、志,没有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的教学形式等给予坚决抛弃。作为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就是语感教学,自己拿到课文时,就要留心它的语文。要关注的是言语的物质存在,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辩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从而对课文语言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品味。同时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时刻对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有意识的关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什么,而且还要搞清楚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行不行。让学生明确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总凝聚着言语主体的思想情感。

其次指导学生品味语言。语文教学必须把焦距对准课文言语。其言语的内容,尤其言语的形式是值得我们花时间下功夫认真钻研仔细品味的,学生的语感正是对课文的言语的钻研、品味中才形成的,由肤浅而深刻,由贫乏而丰富,由粗疏而精细,由迟钝而灵敏。语文教学应当提倡“咬文嚼字”,才能伸向言语形式的每个角落,从而全面深入地予以把握,真正提高语感的素质。具体的说就是要牢牢抓住“语言”这一本体,饶有趣味地引领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丛林穿梭。吴丹青老师说:“学习一个词语,就力求给学生的求知打开一扇窗户;学习一个句子,就试图给学生的求知打开一扇门;学习整篇文章,就努力把学生引进一个新的知识天地。”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呢?笔者在三年来探索积累后发现,语言品味还是有法可循的。

1、揣摩朗读语气,感悟人物心灵。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我们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木兰诗》第六段是“回乡团聚”,学生们认为应读出“喜悦之情”。学生读来语调欢快,节奏轻快。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情感都读出了?”学生们开始沉思,经过小组讨论,认为一开始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铺排的手法,渲染了喜迎的气氛,应读得欢快如歌,酣畅淋漓。至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小组认为应读得欢快,另一小组认为应读得缓慢,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一致认为开始要快读,表现木兰在“开”“坐”“脱”中急切回家的感觉;后来要慢吟,在“著”“理”“帖”中细细体味木兰恢复女儿身的温柔。“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认为要读出惊叹之情,犹如平地惊雷:英雄竟是女儿身!这段美文,可谓一波三折,大起大落,读来情致百生。学生在朗读中细腻、深刻地理解了花木兰,深切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诚如上海特级教师朱震国所言:一句“但是春天总算来了”,学生的语调抑而又扬,吐气舒缓如释重负,凝重的语气趋向欢跃。在我听来,这不仅是语音技巧的准确应用,分明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次生活场景的闪回。朗读是对语言的品味,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的确,当朗读负荷着生活的丰富,缭绕于屋檐下、水塘边,语文便真正散发出它那浓郁的魅力。

2、把握关键词句,弄懂深层含义。学习语文,不但要读懂、理解课文,更要从文本学习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思想、知识是营养,优美词句更是语文素养积累的重要部分。中学语文课本为我们学生准备大量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对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咀嚼,从而转化为自身拥有的词汇。关键词句,就是那些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譬如:学习《秋天》这一首诗时,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我适时地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学生纷纷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我顺势追问:“伐木声”毕竟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你觉得用“飘”合理吗?这时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的声音视觉化,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声图。

在上《金色花》时,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和“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两个句子。先引导学生变换句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而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此时,教师还不满足,紧追一句: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将原文的第二句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妈妈,我不告诉你!),好不好?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意识到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为感叹号,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她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通过调序、标点的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细节,顾各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他对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有着无以伦比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就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咬文嚼字。如朱自清《背影》里父亲对儿子说的三句话(①“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②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③进去吧,里边没人。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放心不下。试结合语境,说说每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品味,可以了解第一句含有“怕回来找不到儿子,怕座位被人占去”,第二句表达“对儿子一路是否平安、回家后是否顺利的牵挂”,第三句则有“不愿延长分别的伤感,又担心行李安全”。作者就是通过这真实而耐人寻味的语言情节,刻画一个平实、挚爱的父亲形象。其实朱自清《春》结尾的三句话(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也可从修辞、内容、朗读语气等方面进行品味。

4、创造语言情景,领悟美好意境。

我在上孙犁的《芦花荡》时,要求学生寻找描写环境的语句:

(1)、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2)、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3)、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然后将这些句子分行,变成诗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品味诗歌:

弯弯下垂的月亮,

浮在水一样的

天上。

月亮落了,

半夜以后的苇塘,

有些飒飒的

风响。

 

在那里,

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

紫色的丝绒,

正在

迎风飘撒。

孙犁“诗化小说”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我将描写环境的句子改成了诗的形式。看似简单的改变,营造了浓郁的诗的意境,把学生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通过品味语言,学生对小说的艺术手法、对作者的深切情怀都有了感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语句,你可以从“中心”角度入手,可以从“疑难”角度入手,也可以从“修辞”角度入手,因此“咬文嚼字”的切入口很多。同时,咀嚼的方法也各种各样,除上文所述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动作模仿、画图示意、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品味语言文字,感悟文本。不论是采用哪种品味方法,最终都是要皈依于语言本身的。语言品味的过程并不是对语言的反叛或超越,恰恰相反,语言的品味为的是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并在这过程中学习和吸收语言,形成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言喜爱和玩味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四)话外音

课文犹如一碗米饭,狼吞虎咽,以为既不甜,也不咸,淡而无味。但如果把它含在口里,仔细咀嚼,等到淀粉化为麦芽糖纷纷渗出,你再细细品味,就能尝到那丝丝甜意,让人回味无穷。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要深入品味语言,领略语文的魅力,从而使语文课彰显出它的语文味。让我们用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由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参考书目]

1、《语文教学通讯》  2005、4 第15页

2、《语文,在诗意的土壤里》 吴丹青  大众文艺出版社

3、《王尚文语文教育论文集(一)》 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