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1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zcm1944 2011-01-16
 【原文】

  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①,服周之冕,乐则韶舞②。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③。”

  【注释】

  ①辂(lù):此指车。 ②《舞》:同《武》,周武王时的一种音乐。 ③殆(dài):危险。

  【语译】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乐舞就演奏《韶》和《武》,舍弃郑国的音乐,疏远奸佞的小人。因为郑国的音乐淫靡,奸佞小人危险。”

  【解读】

  本章孔子谈“为邦”,意在告诉颜渊择善而从。

  颜渊颖悟聪慧,好学深思,清净无为,淡泊名利,迂讷谨厚,沉静寡言。《论语》一书中主动问话,仅两次。一次问仁,一次即本章问为邦。颜渊尽管淡泊名利,但志存高远,身在江湖之远,心存庙堂之高,亦怀施仁政于天下的志向。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建立国家制度。孔子告诉他“颁一历,乘一车,戴一冠,奏一部乐。”大多研究家认为,夏历有利农业生产,殷辂质地简朴,周代礼服华美,《韶》乐尽善尽美,告诉颜渊时令礼乐法度以及亲贤远佞的人事,或者说是一种标准。仅仅理解为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种时令礼乐的标准,是不够的。与其说是一种标准,还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因革损益,世易时移,鼎故革新,与时俱进,择善而从的方法,一种“苟日新,日日新”的方法。

  另外,“远佞人”,是孔子告诉颜渊亲贤臣远奸佞的用人标准。关于如何对待奸佞小人,孔子有四种方法。关于这四种方法可参见8﹒10“好勇疾贫”章。

  从治国用人角度讲,孔子告诉颜渊“远佞人”,“举直错诸枉”是对的,但从处世角度讲,“远佞人”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和而不流”,又因颜渊迂讷谨厚,为人宽厚,孔子忧其过分宽仁,故而告诫其“远佞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