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错误资源,鲜活课堂教学(评课)

                                     ----平阳水头四中林天全

星期四上午我们在温州外国语学校观摩了汤亦纯老师的《5.1.3积的乘方》和陈玉华老师的《5.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两节展示课。听课时我们组是带着量表《教师是如何处理学生错误的?》任务听完了两节课。量表的设计是从学生的错误、教师的态度、老师的处理三大块进行统计来反映上课老师临场表现和机智情况。当时在讨论量表设计能否准确地反映老师在课堂中的机智情况还是有点担忧,因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素质高,反映快,错误率低;其次这是二节经过精心准备的展示课,老师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题目设计巧妙,教师处理课堂事件老练,学生想错误都难。所以我们对这份量表能否发挥作用心里没有底。果然在听了两节课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显性的错误很少,第一节课共有4处,第二节课共有4处。下面我就结合量表谈谈听了第一节课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在第一节课上,出现学生的显性错误有4处,其中属于知识性错误有3处,未把握问题的指向有1处。

1处错误:在引入课题时在这里就有几个学生错将圆的面积公式(∏R2)说成是球的体积公式,有的学生回答V=

教师的态度:此时汤老师没有直接指出错误之处,也没有直接给出球的体积公式,而是给了学生一个中性指令(重复学生的话说了一遍,然后微微一笑)。

教师的处理:由同伴补充完善。

评:汤老师在处理学生错误时很好地把学生对球体积公式的原有记忆充分暴露出来,由同伴作补充、纠正,进一步完善学生对球体积公式的识记。这样的处理方式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但如果教师在记忆方法上稍加指点,如面积是平方,体积是立方。学生对公式的记忆会更深。

2处错误:汤老师在完成积的乘方公式、推广公式推导后通过4道计算题和4道纠错题很好地巩固了积的乘方法则及其计算,然后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练习二,目的是让学生会利用同底数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法则进行简单的幂的混合运算。其中学生在做第(6)小题时出现了如下错误①:。错误②不会合并同类项 错误③出现和积的乘方无关的题型时学生感到突然无从下手(沉默)。

教师的态度:汤老师将本题抄在黑板上,带着期盼的眼神扫视全班,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本题中含有几种运算呢?

教师的处理: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板演。

评:本题是在受学生思维惯性作用下出现的盲点(前面题目都与积的乘方法则有关),汤老师没有急着引导,而是采用一个时间差(抄题)来缓冲学生的思维障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样处理方式体现出汤老师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灵活、机智。

3处错误:在综合应用积的乘方法则时,上台板演学生出现[m2(x+1)]3=m6(x+1)3这个等式时,教师进行追问:“能不能等于m6(x3+13)?”一些学生回答说:“可以”

教师的态度:接纳,脸上出现诡秘的一笑。

教师的处理:通过引导,换其他同学回答,进行解释和说明,最终明确正确的解答。

评:由于学生预见到学生可能会出现(a+b)n=an+bn的错误,在追问的过程中,故设陷阱让学生辨别,从而产生认知的冲突,落实对法则中“因式“的理解。说明教师机智、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

4处错误:在综合应用积的乘方法则正逆应用时,学生练习110页作业题4的第(3)小题时出现错误:

教师的态度:武断(这明显是错误的)。

教师的处理:教师先从运算结果出发,判断错误,然后从过程去分析。

评:汤老师在处理这个错误事件时,处理欠妥,因为学生虽然结果出现了错误,但已经努力将积的乘方法则和逆向运用同低数幂法则加以运用,老师就应该给与肯定,然后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观察讨论错误的原因,最后提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而汤老师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没有充分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此处闪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应加以有效利用.对于“错误”的产生,教师要宽容对待,更要善于利用,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正确归因错误并巧妙地利用错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错误因此美丽起来,让课堂因此更精彩、更鲜活.

附:

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分类

典型行为记录

频数

学生

错误

1.知识性错误

 

 

2.表达的错误(文字表述、图形等)

 

 

3.思考不全面

 

 

4.未把握问题的指向

 

 

5.其他

 

 

教师

态度

1.赞许(如虽然错误但有想法的情况)

 

 

2.接纳(微笑,偏肯定性语气)

 

 

3.中性(指令)

 

 

4.尴尬(不知如何应对)

 

 

教师

处理

1.鼓励

 

 

2.引导

 

 

3.换其他学生回答

 

 

4.教师自己指正

 

 

5.进行解释和说明

 

 

6.由学生评价

 

 

7.由同伴补充完善(合作学习时)

 

 

8.最终明确正确解答

 

 

9.忽视或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