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补脾胃的四宝粥 脾胃虚弱的人最怕喝中药,平时吃点东西都难受,更别提又苦又涩的中药了。许多人问我:“胡教授,补脾胃有没有别的方法,只要不喝中药,什么方法都行。” 这时我会建议他们去喝粥。开始,这些人很惊讶:“您说什么?喝粥?开玩笑吧!”等我将煮粥的方法仔细告诉他们之后,他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我推荐的粥很特别,缺不了四样东西: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些东西按 1 : 1 : 1 : I 的比例配好,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上几勺,我给这种粥取了个名字,叫四宝粥。 开始喝这种粥时会觉得味道怪怪的.这是因为芡实的味道有点涩,不过,多喝几次以后就习惯了,脾胃虚弱的人喝一段时间之后,人就会变得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有一位电视台的女主持人,人很瘦,总感觉头晕。我一看,她这是血虚呀!一问才知,她的脾胃不好,吃什么东西都没有胃口。补血之前,先要补脾胃。于是,我就建议她喝四宝粥。喝了不到一个月,整个人完全变了一个样,她以前主持完节目下台后,总感觉筋疲力尽,现在,一场节目下来,跟玩似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我问她:“头还晕吗?”她连声说:“不晕了,不晕了,一点都不晕了。”
四宝粥里的第三宝是 ― 芡实。
芡实与莲相似,生于池沼湖泊中,日本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 ― 水中丹,意思是生长在水里的灵丹妙药。 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回浙江老家,几乎家家都用芡实代粮充饥,当时一口一口地喝着芡实粥,怎么也体会不出它的诗意。因为,那味道的确没有大米白面香。现在,生活好了,人们的餐桌上渐渐远离了芡实,不过,最近,一些人大鱼大肉吃多了,脾胃虚弱了,就又开始想起了芡实。 芡实的药性平和,味道甜涩,是补脾胃的最好食物之一,它与莲子肉的作用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稀,芡实可以很快止泻。所以,它是补脾止泻的良药。 四宝粥里的第四宝是 ― 山药。 山药性甘味平,既补气又补阴,有的食物具有补气的作用,但稍微多吃就会上火,山药却不这样,山药补气而不壅滞上火。有的食物具有补阴的功效,但多吃了一些,湿气就会加重,山药却不这样,山药补阴而不助湿滋腻。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都可以多食山药,山药是平补脾胃的良药。 关于山药的功用,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传说。很久以前,两国交战,弱国被强国打得一败涂地,仅存的几千人马逃进深山。强国军队将大山团团围住,他们心想,断粮断草,弱国军队不想饿死的话就得乖乖举旗投降啊。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不见降兵出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又过了两个月.强国军队估摸着山里的人已经开始杀马充饥了。等到了第八个月,强国的军队总领以为敌军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吧,过些日子上山收尸就行了。可是,某天深夜.山里突然冲出一支大军,兵强马壮.把毫无准备的强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接着顺利收复失地。原来,弱国军队逃进深山后,虽然无粮无草,却发现一种植物,根茎肥大,煮熟后可以充饥。味道也不错,这就是山药。这些人食用之后,不但没有被俄死,反而身强体健,最后终于反败为胜。 山药不仅能补脾胃,而且味道也不错,对于脾胃虚弱的儿童尤其适宜。有的儿童脾胃虚弱,体质很差,动不动就感冒,针对这些儿童,我会建议父母经常给孩子熬山药粥,并且在粥里放一勺白糖,很多孩子特别喜欢喝这种粥,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脾胃就强壮了起来。 四宝粥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功效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