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狮子林的书条石

 苏迷 2011-03-20

                                                      狮子林的书条石

分类: 园林莺花

 

      由于园林和寺庙几度分合兴废,狮子林的名人书迹至民初仅存断裂的乾隆御碑。园归贝氏以后,约在1918 1921年期间,在廊壁上增设《听雨楼帖》60余方,不仅起到了丰富园景的作用,也为园中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气息。 

     《听雨楼帖》为历代丛帖之一,是清嘉庆年间云南的收藏家周立厓撰集所藏唐、宋、元各代书法家褚遂良、颜真卿、蔡襄、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赵孟*等人的真迹钩刻入石,共4 卷,镌刻者为当时的刻石高手穆文、刘宏智。

     《听雨楼帖》从古五松园后廊开始,按书者年代先后顺序,沿长廊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排列,篇首为吴昌硕所题“听雨楼藏帖”五个大字,这是吴昌硕在1921年专为此帖而书写,此时他已78岁高龄,老而弥坚,字字千钧,神采飞扬。《帖》中收入唐书法家两人,一为褚遂良书、北周庾信撰写的《枯树赋》,此篇没有真迹传世,刻本也不多,非常珍贵;另一篇为《颜正卿自述访张长史请笔法》,又名《张长史十二意》,作于唐天宝五年(746年),记叙了两位大师传授书艺的经验之谈。为行草,凝炼奇崛,富有篆籀气息,外界也没有该帖的传本。

       宋代四大书家苏、黄、米、蔡的作品在《帖》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苏轼的《九成台铭》浑朴淳厚,充分体现了苏轼书法沉着、苍劲、豪放的特点,《游芙蓉城诗》未见收入各种版本的《苏东坡诗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米芾的书条石有1 5 块,主要集中在问梅阁后的西廊间,内容有《虹县旧题》、《研山铭》和其他书札、题跋,米芾的书法流畅活泼,结构轻松自如,显示出一种洒脱与直率之气。

      南廊间嵌有黄庭坚晚年行书《经伏波神祠》,书于乾道戊子,即1168 年,用笔遒劲有力,自由奔放,撇捺干净利落。末尾句“荆州沙尾水涨一丈,堤出泥深一尺……”似记录了当时的水文情况,具有历史佐证价值,可以作进一步的详细考证。 

       蔡襄的书法以功力深厚著称,廊间的《谢赐御书诗表》为其代表作之一,谨严端庄,淳淡婉美,米芾为其题跋,真本现在日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摹本。  

       立雪堂前有赵孟* 草书《锦画堂记》,其书法、刻工均属上乘。另外,狮子林的书条石中还有苏辙、倪瓒(云林)、范成大、吴宽、黄道周、米友仁等的书札、题跋。从数量上来说,虽不及留园和怡园的广博、繁多,但从书艺和刻工上看,各具特色,可以相互媲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