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麦晓敏

 平平网 2011-03-21
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麦晓敏 2007724130
特级教师的成长是需要方式的,特级教师的成长也是有方式的,特级教师的成长应当有自己的方式。分析和研究中小学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和成才途径,对全面推进教师工作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特级教师的成长途径和特点
1、以爱来滋润,以情来感人。被周总理称为"国宝"的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较好地说明了教学就是要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此,教育要进行母爱教育。
霍懋征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做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即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2、教师要把教育看成是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要有献身于这个事业的决心,要热爱学生,这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根本的一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当一名教师必须时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在今天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应是长流水,只有渊源不断而来,才能滔滔不绝而去。4、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发展的教育能努力开发每个学生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爱学喜学,自愿参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
2、奉献于发展是特级教师成长的立足点。教育需要千百万教师无私的奉献,教师也正因为在教育事业中的无私奉献才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获得了发展。教师的奉献与发展相互联系,不可割裂。如果教师缺乏奉献精神,那他的发展就没有动力,发展的结果也没有现实的社会意义。而如果一个教师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心愿,却不善于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自己,其教育教学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因此,奉献与发展是特级教师成长的立足点。霍懋征1943年从北师大数理系毕业后,到北京实验二小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在大家不理解的目光中,她像“妈妈带孩子一样”去爱学生。霍懋征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当记者问起霍老师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放弃了那么多“高升”的机会,后悔不后悔时,霍老师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我喜欢小孩子。” 
 3、爱学习、永不自满、在挑战中不断完善自己。“听特级教师王天开的课,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除了牢骚,还是牢骚”在北师大附中学生的眼里,王天开永远是涨红着脸,满腹牢骚。
其实,王天开是被历届学生视为不可不听、为数不多的几位课讲得极好的教师之一。王天开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用自己的眼观审视一切,无论是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还是课后习题的难易程度,甚至连高考试题的结构、学生上课的态度等,都会成为他不满的理由。学生们也就在王天开的牢骚声中,把握了知识的真谛。
爱学习,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所必需的,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爱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须的.记得有一个外国教育名人曾说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二、现在特级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素质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进步除了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知识。那么,现代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素质呢?
1、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技能的专业化。自古代教育的出现,教师也随之出现。但教师总没有个界定,到底怎样的人才有资格担任一名教师。在六七十年代,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当小学教师。教师的素质比较低,没有系统的教学理念和规划。这源于社会对教师的关注不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少。然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没有系统的,专业的知识是赶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的。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育人。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怎样才能够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这就需要我们有扎实的技能。
2、与时俱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在不懈努力之中。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开发者。如果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的素质,怎么来以“身教”的师表来树楷模、引导学生的发展?怎能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当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辩证全面的学生观。教育工作者必然面临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在学习魏书生的学生观后,我将它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是平等的人,即将学生放在与老师平等的位置上,人格上尊重他们,教育教学中信赖他们。民主化的教育思想正是以平等的学生观为基础的。魏书生的学生敢于提醒老师制怒,是平等学生观的必然结果。魏书生主张教师的心灵应向学生敞开,让学生监督老师的言行,是更深层次的师生平等观。第二,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即承认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优良个性。当学生的个性不适合教师的口味时,魏书生主张克制自己,“迁就”学生。第三,学生是发展的人。魏书生反对用静止的目光评价学生,好学生固然会继续进步,差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魏老师不仅承认差生可以进步,还允许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他认为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可以作第101次的转化工作。第四,学生是内心世界复杂的人。魏书生认为,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是广阔的世界,心灵是复杂的宇宙,他承认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矛盾性、多面性,他让学生进行“两个自我”的“斗争”,他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第五,学生是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再调皮再淘气的学生也不会令人厌恶。可以肯定,要学魏书生 ,不接受魏书生的学生观是行不通的。
4、反思能力。教师成长都一样要进行反思,但不一样的是,特级教师给反思以特有的深刻性,并形成习惯,努力成为“反思性实践家”。 
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推进,反思也已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基本方式。不少教师正是在反思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反思”虽然成为教师使用的高频词,但总有使用过滥、过泛和过空的感觉,普遍存在着嘴上说着“反思”,而行为上很少有变化的现象,反思与实践成了两张皮,于是,反思成了总结、体会、沙龙、论坛的“流行符号”。特级教师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反思的自觉性、持久性和深刻性教师成长都具有自己个性化的方式,但过程与结果是不一样的,其差异在于,特级教师在成长中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心智。心智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特级教师心智的丰富与开放往往表现出以下特征:他们追求崇高感。罗曼·罗兰在《米开朗齐罗传》的结束时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自由更有力……我不是说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膜拜。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液。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便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教师应有在高峰上生存的勇气,应有对伟大心魂的崇敬,应不断变换肺中的呼吸及脉管中的血液。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追求成就的那个东西。
心智的“成长”让名师超越了具体的成长方式。他们从“心”出发。在行走的路上,寻找着成长的方式,也寻找到“心”的归宿。
5、教育科研能力。①科研能使教师发现一个新的更丰富的自我,从而也能发现一个新的更广阔的教学天地。“我”更新了,便有了新的眼力、新的观察力、新的承受力、新的胸怀。科学研究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又广阔的天地,不论哪个行业,不论多么平凡的岗位,一旦从科研的角度去观察、去分析都会发现那里有神奇而又诱人的学问、能力、方法。君子兰栽培、金鱼养殖、微型雕刻这些小技术若钻研进去都能发现一个广阔的科学天地,我们教书育人这样的大事,科研的天地就更广阔了。②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靠什么?有的人说,靠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这话符合形式逻辑,但不完全符合辩证逻辑。同一位教师,几年如一日地使用千篇一律的教法,不肯变化,那么时间长、汗水多的教学效果一般会好一些。但事实上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而我们目前正用着的,并不一定是最省力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如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方法不止一百种,我们目前掌握的十几种决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还有待通过教育科研去发展,去掌握。从大的方面讲,提高教学效率还靠科研。③收获科研成果。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最终成果常常以文字材料(如日记、经验总结、论文)和公开课形式显示出来。经验、论文、公开课公布出去,参与交流,受到了别人的肯定;参加评比,得到了校、市、省的奖励证书,这显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看得见的成果,另外还有在研究过程中个人意志的增强、胸怀的拓展、学识的增长等许多潜移默化的成果。
三、从魏书生的教学规律展望特级教师发展的特点
1、认识是情感的起点。魏书生高度重视学生“知”的广度和浓度。他不仅给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且十分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他通过班级“高教执行会”,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个合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政治、经济问题,讲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善;班级日报让学生观察生活,获取新知;通过写座右铭、抄格言,读人物传记使学生理解人生,思考人生。这一招,他不单把学生带进课堂,而是带进了知识的海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国内国际,引向昨天、今天、明天。而这些知识都是对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学生也特别感兴趣,但仅在书本上却无法获得的。
2、情感是认识的发展。魏书生不仅把学生知的而大大拓宽,程度大大加深,而且特别重视把学生获得的认识转化为情感,让学生在知识氛围中去感受、去思考、去选择、去追求,展开理想的翅膀,在心灵的原野上翱翔。由于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有了评价社会、评价人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产生就成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同时,他还十分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熏陶,他让学生把人当做一个广阔的世界去看待,把心灵当做比天空更广阔的境界去想象,想五千万年后的地球。走了错路、犯错误,他不是训斥、整治,而是以导师之情,民主、平等的态度让学生写心理活动的“说明书”、“心理病历”,以此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他这些做法犹如春雨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田,犹如磁石一般深深的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追求欲、探索欲、奋斗欲,学生的情绪乃至整修身心都被教师设置的环境氛围常常吸引着,感情之舟沿着教师指引的船身行驶。学生经常处在各种情感体验之中,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场”效应。事事不见老师管,时时都有老师在,真可谓“攻心为上”。
3、意志是情感的深化。单有情感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把道德情感的转化为道德意志,还不能完成心理发展的目的。魏书生也十分的把握了这个转化。他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情感的体验阶段,而是抓住时机,趁热打铁,用情感调动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和动力,进行意志的磨练,使情感向意志的转化。
  魏书生特别重视学生意志的锻炼。他为了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管写日记叫“道德长跑”。他让学生每天做一百个俯卧撑,教学生坚持练气功6年,无须多举,这就足以看出他试图用这样一种鲜明的口号和超强的独特方式去锻炼学生的体力、智力、意图、耐力,培养学生不怕思想观念,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培养一种健全的人,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造就一种适应环境、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此,他还把学生课堂,在田间、地头、河边、工厂......感受自然,接触社会,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磨练。他教育方法中十分显著的实践特色正是和他这种教育目标相适应的。
  认识在情感和意志的调节下,便转化为信念。魏书生的凡中有了他人、有了祖国、有了世界;不仅思考昨天,而且珍视今天,现向往表现明天。人生观、世界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这些听起来似乎空洞的概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确已把了根、发了芽。
4、行为是信念的归宿。学生有了认识的指引,有了情感的调节和鼓励,有了意志的支持和约束,良好的行为就可以形成了。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是非标准是明确的,感情的驱动、调节是灵敏的,意志力是可以支持和控制的,表现出来的言行定会使教育者期望的、满意的。当然,世界也绝非这么简单,事物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人的行为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我们也看到魏书生的学生不是没有懒散的,而是学生的整修精神面貌是蓬勃向上的,即使出现个别“越轨”的学生和事情,在那样一个高温炉中,那些冰块随时都被熔化了。
 魏书生高超的的掌握和处理知、情、意、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他不仅很好地掌握知、情、意、行的每一个教育阶段,而且特别注意了各阶段之间的朴素渗透、朴素促进和朴素转化,他通过多方面的影响,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发展。他的许多教育方法兼有知、情、意、行培养的全部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他多层次、多开端、综合性的把握和运用这一教育规律,从而使德育规律在他手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客运用。正是因为他娴熟而巧妙的运用了这把打开心灵的金钥匙,才使他的教育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人的成长也不例外。魏书生的教育艺术正是他对教育规律本质的把握,高超的驾驭和灵活的运用。他教育的艺术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只有在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之上,加之自己特色的教学艺术,才能开创出自己风格特色的教学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