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王阳明:知行合一 · 圣义 · 俗谛(孔阳)

 开启之家 2011-03-22

我读王阳明:知行合一 · 圣义 · 俗谛

(2009-05-06 23:42:50)

 

   在中国,读过几本书的人大都听说过“知行合一”,但到底是什么意思,恐怕会众说纷纭。

   一般来说,都把知当作了认知,或知识;行,自然是行动,或实践。于是,“知行合一”就被理解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结合,或结合的不够,就是书呆子,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这样的理解是自成系统的,这个系统就是近现代的西方认识论和实践论。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来谈“知行合一”,也没什么错。只是不要把这个理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扯上,二者是两码事。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自成体系的,它的“知”和“行”,都与今天人们熟知的(西方意义上的)涵义很不相同。古代最先谈“知”的是儒家。儒家认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属于道德层面,而不是知识层面。孟子称这个本能为“良知”,认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宝贵品质。至亲骨肉的情感就是人的良知。怎么样获得并保有这个良知,就属于“行”的问题了。明朝大儒王阳明,发现了一个简单直截的修养方法,能够在体认到“良知”的同时就解决了行为的问题,是所谓“知行合一”。这个修养方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人性解放高峰。“知行合一”的修养方法,不是传授知识,或现代意义上的认识论,而是一种人格的养成。它的传承依赖的是儒者,不是大学的学者、教授。如果参照西方文化,这些儒者就是圣徒,而“知行合一”属于圣义,而非俗谛。

   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成功地剥去了文化中的圣义,剩下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俗谛。我们向西方学习,学来的也都是俗谛。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知行合一”,就顺理成章地把它们理解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和人格的养成,和圣义、圣徒,判然两途。

   当今国学热,涉及到了“知行合一”,但恐怕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涵义,只能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西方俗谛的角度上来推究一番。明白的,原来就明白;不明白的,最后也不明白。因为我们的教育根本没有圣义的内容。

   圣义的层面早就被破坏殆尽了,现在处于俗谛的世界。如果硬是努着劲,强作解人,就只能是误读,误导,误学。近代的什么知难行易,行难知易,知也不易,行也不易,先知后行,先行后知…… 大致都可以作如是观。

   一句话,若不恢复圣义的传统,一切不过是俗谛的自说自话;说东,说西,反对或赞成,都和圣义无关,也与“知行合一”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