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催眠---慌乱技术

 舞动的紫百合 2011-03-30
 作者:韦志中在一次心理咨询技术提升工作坊中,我需要示范故事催眠技术给现场的学员,我和其他的导师有一些不同,在我主持的心理咨询工作坊中,我更愿意让有尝试心理的人来充当志愿者,而不是我认为更可能会配合我的人,因为我相信,无论你带着怎样的态度,和当下处于怎样的状态,都是可以通过故事带领当事人进入到心理物理情境中去,只是要采取的策略不同而已。

一个成员举起了手,要参加这次的演示,我当时感觉到她对于故事催眠的技术能带当事人到一个情境还不是完全认同,从她的眼神里仿佛可以读到:让我来试试我的阻抗技术吧!

我先让她用5分钟的时间讲述她遇到的一个咨询,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可以完全由她决定,只是不要超过5分钟的时间。她讲的故事是一个女人在婚姻里迷失了方向,紧接着对人生旅途也逐渐混乱,开始在自我否定和自然关系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你是那个当事人,你感受一下她现在的心情,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她,我就是你,我会一直用“你”和“我”这样的称谓和你进行交流,直到我们的演示结果。”

她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碰到的时候,我没有离开,而是用力看着她的瞳孔,仿佛穿过她的眼睛看向远方一个很感兴趣的东西,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她的第一个慌乱,当慌乱在几秒中正准备走向平静的时候,我站起身来离开她身边的位子,没有再正式看她一眼,在现场沉思的走了一圈,走到她的面前,还是没有看她,而是用眼睛看向另一个成员,我伸出手来,很果断和自信的样子,要去和她握手,她出现了第三个慌乱,3秒钟之后,我开始制造第四个慌乱,我先从小手指开始一个一个松开,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轻轻的拍了她的手几下,并迅速的离开,就在她的目光呆滞的时候,我很轻柔的说:“你站在一条路上,路的左边是果林,右边是光秃秃的山,你向前走了10分钟,看见一个十字路口,有一个指路牌,上面写着通往每个地方将遇见怎样的人的指示牌。”
“韦老师,我开始一直试图不配合,后来真的不知怎么才好了,后来就完全进入了。”这位参与示范的志愿者在分享的时候说。
许多人以为那些表演性的催眠等同于心理治疗,这实在是一个误会,把人的身体催眠的很硬,上面可以加重物,然后获得观众的赞叹等这样的催眠,和心理治疗根本没有关系。

一个人有了心理障碍是因为内在的心理空间紊乱了,自身无法调整,直到通过外在的一些“不正常行为”表现出来。
任何心理治疗技术都将围绕控制和调整外在的“不正常行为”和重新使这个人的内在心理空间和谐而进行,这个过程就是心理治疗。故事催眠也是一样,上面的案例中,我借了现象学原理的替身技术,然后紧接着运用了艾瑞克森流派的混乱技术,而且是4次使用,4次混乱技术过后,当事人已经达到可以进行催眠治疗的状态了,你可以带她到任何地方,围绕治疗所需要的目标,运用隐喻、象征、投射、意象等原理和技术。重新调整当事人的内在心理空间。

注1:由于我的每次工作坊都有保密协议,这次修改一部分,省略一部分。
注2:关于心理空间的概念是来自数学家勒温的拓扑心理原理,可以通过参看我的其他专业作品和活动报道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