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服抗过敏药当心“药物过敏”

 快乐的过路人 2011-04-05

乱服抗过敏药当心“药物过敏” 家庭用药注意六点

 

  不少患者为了治疗瘙痒和皮肤过敏,自行上药店购买抗过敏类药服用,或者购买止痒软膏擦,其中部分患者由于盲目吃药或不慎购买了激素类软膏,引发依赖性皮炎等典型的“药物过敏”。

  究竟该服用或擦拭哪类抗过敏药物,才能有效抑制过敏又不产生副作用呢?近日,记者选取抗过敏药物“开瑞坦”(6片×10mg/盒)口服片剂作为调查对象。

  “开瑞坦”通用名为氯雷他定,在同类抗过敏药物中标价最高,高出其他牌子的氯雷他定片3~5元不等,然而记者走访的8家药店执业药师均表示,“开瑞坦”的药效与其他品牌药无异。

  走访的8家药店中,“开瑞坦”销量最好,老百姓大药房上周已脱销。售价最低的是同济堂大药房,17.8元;排名第二的是心连心药房,18.5元;售 价最高的是普安大药房,23元。其他多数药房售价在19元左右,如金药堂售价为18.9元,隆泰大药房为19元,九州大药房为19.8元,定康大药房为 20元。另外,以皮肤科闻名的市一医院门诊开出的“开瑞坦”售价为22.67元。

  同一种抗过敏药

  口服不要超过一个月

  虽然“开瑞坦”是非处方药,患者可自行上药店购买,但不赞成患者长期服用,市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春梅介绍,相比第一代抗过敏药物,如“扑尔 敏”来说,以“开瑞坦”为代表的第二代抗过敏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一般不产生或仅有轻微的嗜睡作用,对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较小。

  但若长期吃同一种抗过敏药,则非常容易引起耐药现象,导致药效下降而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此外,抗过敏药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后对人体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因此,不宜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过敏药,一般超过一个月就需换用其他类型的药。如果服用抗过敏药后效果不明显,也不能擅自加大药物的剂量,要及时请教医生。

  抗过敏药

  有些本身也致过敏

  而且,许多抗过敏药本身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比如“扑尔敏”,有些人服用后,原有的过敏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反应。一旦发现有药物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

  陈春梅还提醒患者,皮肤过敏不要到药店随便买药膏涂抹,不少皮肤类外用药都含有激素,激素成分越多,其副作用也越大。长期使用,会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色素变化、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甚至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林先生因为咽喉痛,自己去药店买了一盒“新癀片”,谁知道服药不久,就出现了脸面浮肿、全身发痒的症状,他急忙赶去医院。接诊的医生问他,以前有无 药物过敏现象,林先生想起,以前服用“拜阿司匹林”时也有类似症状。医生告诉林先生,问题症结就在药物里。原来,对“拜阿司匹林”过敏的人,也很可能对其 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而“新癀片”含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

  “药物过敏”,市民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它可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黎奔说,“随着人们自我用药的几率增加,药物过 敏的现象也相对增多。药物过敏本身不是药的问题,就好比吃海鲜过敏,并不是海鲜的问题,而是与人的过敏体质密切相关,某些人因遗传因素或特异体质特别容易 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另外,某些药物因其成分或化学结构的特点,容易在体内成为致敏原,导致药物过敏的发生,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含碘造影剂、中成药注射剂 等。

  黎奔认为,“如果在用药后,尤其是使用未曾用过的药物后,30小时以内发生过敏现象如休克、呼吸困难、寒战、发热,皮疹、出血、肿胀等症状,或者在给药后数天或更长时间才发生皮肤瘙痒、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这两种情况均需高度怀疑发生药物过敏”。

  过不过敏,试过才知道,所以医院里在用针剂之前常常需要做“药物皮试”,以避免发生药物过敏。该院药学部临床药师熊洁萍说,大多数药物过敏还是很难预知和预防的。

  市民在用药过程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六点,可将发生药物过敏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1) 如果有药物过敏史,本人和家属要牢牢记住。

  在以后无论是在药店买药还是去医院就诊都要告诉医务人员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避免再次使用。

  (2)要有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意识。

  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清楚用药注意事项、用药禁忌;要特别注意药物的成分,防止药物的成分中含有曾经引起过敏的药物。

  (3)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药物交叉过敏。

  常见的可引起交叉过敏的药物,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也过敏;对某种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也会对某些利尿剂和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等产生过敏;对拜阿司匹林过敏的人,使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西乐葆、扶他林等)也可能引起过敏。

  (4)特殊人群。

  过敏体质的人用药后要注意身体变化。有过敏征兆时,尽可能迅速就医,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或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及含碘造影剂等。

  (5)药品存放要得当。

  避免潮湿、高温的环境,要避光、密封保存,需放冰箱保存的药品要放冰箱保鲜层。

  (6)立即停用可疑的致敏药。

  一旦出现药物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要多饮开水以促进致敏药物的排泄,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等,并尽早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