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资被套大量抛售 菜农亏本苦不堪言

 十年磨一剑88 2011-04-25

游资被套大量抛售 菜农亏本苦不堪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 02:1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卢铮 山东报道

  “蒜泥狠”、“姜你军”、“苹什么”似乎还在眼前,入春以来,蔬菜、水果价格却骤然掉头向下。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山东蔬菜主产地调查发现,在众多农产品(18.88,0.00,0.00%)中,大白菜、大葱、苹果等前期囤积炒作品种纷纷出现大量滞销,价格一跌再跌。这也从侧面反映,去年农产品价格大涨不是真实的消费需求,而是游资炒作所致。然而,被游资拖累的并不仅是投机者,囤积品种大量抛售也拖累了广大菜农正常的蔬菜销售,低价菜让菜农们血本无归,苦不堪言。

  菜农几乎血本无归

  在寿光纪台镇一个种植白菜的大棚里,白菜已经基本收完。菜农老吕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大部分菜都是按照3分钱一斤的收购价卖的,“很多菜其实就是直接扔了,一个大棚三亩地的白菜,能收20000多斤,最后只卖了400块钱。”

  济南唐王镇司家村卷心菜种植较多。当地村民颜宝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卖相好的卷心菜收购价格是两毛五,不好的就没价了,给钱就卖。相比跌幅明显的白菜、菠菜等叶菜,其他蔬菜收购价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前一段还能赚点的西红柿、黄瓜也一天比一天贱,尖椒也就块数钱一斤,茄子才3、4毛钱。芹菜、大葱更不值钱了,很多干脆烂在地里算了。今年种菜的没有不亏的。”颜宝福说。

  不仅在山东,近一个月以来,全国蔬菜价格都呈现跳水式下跌。据农业部监测,上周全国286家产销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66元,环比下降11.4%,同比下降11.4%。与上周相比,蔬菜价格跌多涨少。其中,蒜薹、青椒、莴笋、油菜和豆角降幅较大,分别下降19.1%、18.0%、16.8%、15.9%和14.5%。

  在菜农眼中,这么低的蔬菜售价基本上等于白扔。老吕告诉记者,种植一棚白菜,光肥料加起来就2000多块钱。种子需要300—400块,农药再用300—400块,加上浇地的成本,要5000多块,再加上做大棚就要2万多块钱,大棚的薄膜两年一换,草帘子也要换,这些都是成本,最后算下来一斤白菜的成本在2毛钱左右,这还没把人工成本算上。

  对于今年蔬菜骤然降价的原因,许多菜农表示,今年蔬菜产量还不错,尤其是白菜等蔬菜的供应量很大。由于气候因素,南方、北方的叶菜几乎一起上市,南方菜继续维持供应,量远远大过往年。

  然而尽管供应大幅增加,但批发商收购积极性并不高。“现在油价每升7块多,司机工钱每月上涨到近3000元,我还要跟车、装卸货,车子要保养、维修,什么都得花钱。我们的利也很薄,有时候一车菜就赚个百十块钱,还不够油钱。不是我们不愿意收,实在赚不着钱。”长期从济南郊区向济南匡山蔬菜批发市场运货的王师傅告诉记者。

  炒作资金出逃

  业内人士介绍,受季节因素影响,每年到这个时候蔬菜价格下降都比较明显,但一般是“五一”之后拱棚蔬菜上市,菜价才会明显下来,像今年这么早就出现价格暴跌比较反常。

  以白菜为例,虽然价格下降很快,但山东省蔬菜协会数据显示,从种植面积上来看,去年相比前些年并没有增加太多。2009年山东白菜种植350万亩,去年种植不到370万亩,菜价波动并不完全是由于菜农盲目种植引起的。

  老吕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10月一个批发商曾找到他,想以每亩3000元、每斤约0.3元的价格收购他的大白菜,但当时正值韩国“泡菜危机”时期,一棵白菜能卖到几十元,国内每亩白菜的包销价格也炒到2500多元。“再给我每亩3000元的价格,我当然不舍得。”

  在各路客商争相囤积时,大白菜的收购价格迅速从0.3元/斤左右涨到了0.4元/斤以上。但当白菜入冷库后,价格就再没涨过,而是一路走低。即便在今年春节期间,白菜净出库价也不过0.24元/斤,绝大多数白菜囤积商在收购完成之后就开始赔钱,没有翻身的余地。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金乡的冷库主那里了解到,目前存在库中的白菜有不少是大客户“不要的”,用来充抵冷库费。当时白菜收购价是每斤0.4元左右,再加上运费、冷库费、人工费等,成本到了0.7元/斤左右。而出库的净菜价格顶多在0.1元每斤左右,再加上损耗,合计每斤毛出库价才1分钱左右。

  除大白菜以外,去年被高价囤积的“苹什么”今年也成了“烫手山芋”。据统计,威海当地83家冷库中原有苹果库存20万吨,库存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0%左右。与此同时,大连苹果遭遇了销售缓慢的尴尬局面,大连15家出口企业的滞销总量达到3万吨。对于苹果批发商来说,如果这些苹果过了5月份还没批发出去,在今年新苹果上市前,恐怕只能亏本处理了。此外,去年高价囤苹果的还有一些炒家,他们专门从果农手中大量收购囤积起来,再提价卖给缺货的批发商,在滞销的情况下,这些囤货炒家将比批发商亏得更多。

  据报道,内蒙古武川县的土豆也碰到了类似情况。去年9月,内蒙古土豆开卖,很快遭遇抢购,收购价在一个月内从0.6元/斤涨到1元/斤。这些被抢购的土豆没有进入市场,而是被人囤起来了。然而让囤积者想不到的是,去年底土豆价格就开始下跌,并出现了大量土豆滞销的情况。据当地供销社估计,全县目前还有一亿斤土豆没有销售出去,占全县全年土豆产量的35%-40%。

  实际上,今年以来跌幅比较深的蔬菜、水果大多是去年游资囤积炒作的品种。而今年囤在冷库里的货物将大量腐烂,因此集中出货导致市场供应量猛增。这也从反面说明,去年农产品价格大涨不是真实的消费需求,而是炒作的囤积所致。

  建立蔬菜保障机制

  纵观近几年的农产品市场,可以发现难以走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分析人士指出,造成这两种情况可能与目前国内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有一定关系。现在国内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餐桌,主要环节是农户-经销商采购-批发市场-分销商-零售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隔了很多层,信息不畅,流通渠道也不畅,客观上给中间商囤积炒作创造了条件。

  山东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副处长郭宏伟认为,要真正实现农超对接并不容易,现在不管是超市还是农民都有对接要求,但面临的实际问题却是两者根本无法实现有效对接。超市对蔬菜的需求量很大,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所能提供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超市的需求,只能增加中间环节,一步步传导。“单纯依靠提高信息水平、种植水平、流通水平、减少流通环节等可以缓解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村农业生产力的问题。”郭宏伟说。

  此外,蔬菜农业保险机制也亟待建立。目前小麦、玉米都有补贴,但蔬菜投保并不完善。实际上,“蔬菜保险”今年已经破题,今年1月,上海安信农保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在国内率先探索以市场保险办法解决“菜贱伤农”。商务部近期表示,将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协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政策措施,推动菜农投保,引导蔬菜生产流通主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防止“菜贱伤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