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刘迁豳辨析

 woowee 2011-05-05

公刘迁豳辨析

李仲立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文王亦“遵后稷,公刘之业”,并认为“周道之兴”始于公刘。公刘在先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可是,在一些历史著作和文章中,对公刘业绩的叙述则是比较粗梳,特别是对公刘迁豳、居豳的论述还有不少含混和错误之处。为此,笔者试图作初步辨析,以正确阐明先周历史。

一  公刘处于夏末之世

   《周本纪》载先周从后稷到武王仅十五世,古往今来,不少人认为是不太准确的。而对公刘其人的存在则是肯定的,只是公刘处于何时,尚有不同认识。“公亶父之后有公刘”,“在商初,公刘在豳”。
  《史记·刘敬传》曰:“公刘避桀居豳”(公刘迁豳原因下文祥说),公刘与夏桀并提,当为同时代。公刘之先祖不窋曾弃稷不务,窜于戎狄之间。《史记·匈奴列传》又云:“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公刘不可能为夏之稷官。从不窋以来,周人处于戎狄之地,被视为戎狄之人是可靠的。今本《纪年》于桀三年系“畎夷人于岐以叛”。(《后汉书、西羌传》:“后桀之乱,畎夷人居邠,岐之间”),既然不窋、公刘所率的族众被视为戎狄,故“畎夷人居邠,岐之间”,可能是指公刘迁豳一事,如果这样理解无误,则今本《纪年》的记载与《刘敬传》的说法是吻合的。
  从不窋窜于戎狄地区的时间而论,《夏本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周本纪》说:“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犇(奔)戎狄之间”,不窋窜于戎狄,当在孔甲之时。自是以后,传至公刘,则为夏桀之时。《尔雅·释亲》注引《汲冢竹书》:“不窋之晜孙”清代学者朱右曾编的《汲冢纪年存真》很有见地的将“不窋之地晜孙”一句列在后桀之世,并且说:“晜孙者,玄孙之孙,已之六世孙也。此云‘不窋之晜孙’,不知所指,意者其指公刘乎?汉刘敬对高帝曰:‘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然则公刘正当夏桀之世也。”《周本纪》中从不窋到公刘是三世,可能是择其要,举其显赫者。如是推论,公刘处放夏末之世是可信的。

二  公刘出生在北豳

  除《中国通史》的个别版本未明确提到公刘迁豳外,其余许多史学和文学论著都说到公刘迁豳一事。“自后稷十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公刘迁居豳”。“到后稷三世孙公刘时,农业更为发达,遂定居于豳。周人的诗歌《公刘》描写了公刘带领族人迁居于豳的情景。”“公刘从邰迁豳”。“公刘从邰迁豳”,表明公刘出生于邰,这种说法则与史实不符。《国语·周语》载祭公谋父曰:“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史记·周本纪》不仅说公刘的先祖“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间”,而且说公刘继续居住在戎狄之地,即“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说明公刘应出生在戎狄之地。所谓戎狄之地,据《括地志》载,指宁、原、庆三州之地,“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为义渠戎之地,周不窋、公刘居之”。宁、原、庆三州,即今甘肃庆阳地区、平凉部分地区及陕北部分地区。邰即,《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邰与“戎狄之间”相距数百里,公刘不可能出生在邰。
  地方志对史籍作了很好的补充,清代赵本植编《庆阳府志》对公刘的出生地有明确记载:“庆阳乃禹贡雍州之地,周之先后稷子不窋所居,号北豳。春秋时为义渠戎国,始皇灭义渠□其地为北地郡,前汉因之。……”(笔者注:卷三,有□符号者,一字不清楚,)。又载:“按《旧志》,不窋后稷之后,值夏德衰乱。窜居北豳,即今之庆阳也。子鞠陶,孙公刘,俱历世为兹人”(卷三十一)宁州“本公刘旧属邑”(卷三),在“州西一里,周之先公刘居此,谓之北豳。春秋为义渠国,《元和志》,夏时公刘邑地也”(卷十一)。今正宁“公刘旧疆”(卷四十一)。从《庆阳府志》中“俱历世为兹人”、“周之先公刘居此”、“公刘旧疆”的不同记载,可以看到,公刘出生在今庆阳县,活动在今宁县、正宁一带。
  语言也是很好的佐证。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成分,现在人们使用的某些语言,则是若干年前古人所用的语言的残存或者转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必然有助于对历史的考察。今庆阳地区群众中很流行“撒土”、“撒粪”、“相亲”、“相女婿”、“阴坡(山)地、阳坡(山)地、泉子等说法。这些说法在别的地区没有或很少,而同《诗·大雅·公刘》的说法确是一致的。譬如“彻田为粮”的“彻”,赵岐注《孟子·滕文公》:“犹彻取物也”。“撒土”、“撒粪”的“撒”与“彻”通。仍为取意。“相其阴阳”的“相”,《说文》:“省视也”。段注:“释诂,《毛传》昏云相视也,此别之云省视,谓察视也。”“相亲”的“相”仍为察视之意。“相其阴阳”,现在庆阳地区的农民群众仍保留区分山坡、土地的阴阳面种植农作物的习惯。“逝彼百泉”、“观其流泉”,至今,这里的群众亦称某沟中有泉子、水泉,一般不说水井、水池,而且每搬至新的地方居住,首先就要查找水泉。
  《公刘》篇还有“酌之用匏”一句,匏,《说文》:瓠也。《诗·七月》又讲“八月断壶”,“壶”即“狐”之假借,葫芦之类,摘葫芦要断蔓,故称断壶。葫芦一破为二曰瓢。今庆阳地区沿川居住的农家,仍保留将葫芦一破为二做瓢用的习俗。如是比较,不难看出,《诗·公刘》所用语言系北豳语言,当今庆阳地区农家使用的某些语言及日常生活用具是北豳之遗风。从语言的地方性及稳定性,反映了它们间的渊源关系,证实了公刘出生在北豳之地。

三  公刘迁豳

    《诗·大雅·公刘》:“乃陟南岗,乃觏于京。”反映了公刘迁豳的方向。诗句说明公刘从原地南行,见到了高大的山丘,得到了建都之地。如果从邰地迁到豳,则为北迁,不能称南行,谓南行,只能是由戎狄之地(今甘肃庆阳地区)徙豳,从迁徙方向山看,公刘不是由邰迁豳,只能由北豳迁至豳。
  现在,我们要问公刘为什么要由北豳迁至豳呢?公刘迁豳的原因,有人说:“公刘遭夏之乱,乃避中原之难,迁民于豳”。或者把公刘迁豳视为“被迫西迁”,“是整个部族的逃亡,流浪”。
  公刘迁豳,并非“被迫”和“逃亡”。如果公刘是“避桀居豳”(《史记·刘敬传》),则会向更边远的地区迁徙,而公刘则由“戎狄之地”——北豳迁至豳,是内移,是逐渐向关中地区内移。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周部族在前进,在发展,怎么能视为“避中原之难”和“流浪”呢?
  那么,公刘从北豳迁至豳,目的何在?《诗·公刘》这样写道:“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这一段话写出了公刘迁豳前所进行的各种准备,讲清楚了迁豳的目的。“思辑用光”按《郑笺》:“思在和其民人,用光大其道,为子孙之基”,这就是说迁豳的目的在于团结族众,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为周族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崔述也说:“盖自不窋窜戎以后,地非安乐,事多草创,历三世至公刘有令德,而生聚亦渐蕃,物力亦渐充,于是始择善地而迁,立法定制以垂永久,其后遵守之而不改耳。”崔述对公刘迁豳的原因讲得十分清楚。周先祖不窋率族众窜至北豳,在泾河支流的马莲河流域的沿川地区居住,利用黄土高原土层厚的特点,挖窑洞,不窋的名字可能与住窑洞有密切关系。同时开发川地,进行农牧业生产,逐渐站住了脚跟,在环江与东河汇合于马莲河之处,修筑地池。《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今庆阳县城——引者注)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不窋的后代,鞠,《国语》韦注、《酒诰译文》及《路史》引世本皆作“鞠陶”,《庆阳府志》亦作“鞠陶”。文献对鞠陶一生的活动记载甚少,“鞠陶”得名可能与生产陶器有关。
  1984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单位在庆阳地区合水县蒿咀铺乡九站遗址进行了发掘,据邹衡先生初步鉴定,该遗址出土的陶器,相当于商、先周、周初时期,出土陶器数量之多,在陇东还是首次(据悉,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详细情况的分析待《发掘报告》刊出后)。大量陶器的出土,至少可以说在这里居住的部族绝不是什么游牧部族。因为从历史发展角度讲,陶器生产与农业有密切关系。只有进行农业生产的部族,才有可能长期定居,只有在定居的基础上,才会制作出大批的陶器来满足定居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九站遗址地处马莲河支流地带,可能是从事农业的周部族的活动地区,这批陶器的出土表明当时的粗耕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周部族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到公刘时,人口有了迅速的增长,生产力有明显提高,农作物种类增多。《豳风·七月》称“其始播百谷”,在十月中收的农作物有“黍、稷、重、@、禾、麻、菽、麦”,耕作技术也有进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局面,正如《周本纪》所说:“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但是北豳地区山大沟深,对生产发展将会受到影响,公刘为了充分利用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选择更适合于粗耕农业的自然环境和较好的土壤条件是势在必行,是姬姓部族进一步壮大的要求,如果由北豳继续往北发展,土质更差,气候更为干旱,所以,公刘只得率部由北豳南行,迁至豳地,这就是“始择善地而迁”的道理。
  公刘从北豳迁至豳的南行路线,史籍未具体记载。我们从方志中得到了一些信息。在《庆阳府志》中,有关不窋的记载仅见于安化县(今庆阳县)内,关于公刘的记载,除安化县外,宁州(今宁县)、正宁县均有,说明到公刘时,姬姓部族活动地城已扩大到今庆阳、华池、合水、宁县、正宁一带。在今庆阳县有“西姬峪,在府西南三里,相传为公刘子姓之居”(《庆阳府志》卷七),“公刘庄,在府城北三十里,有腴田数亩,号天子掌,人莫敢垦”(卷十一)。在今宁县有“公刘旧邑”(卷七),或“公刘邑”(卷十一)。邑,指村落。在今正宁县有“公刘旧疆”(卷四十一)。如是记载,可以看出公刘所率的族众散居于北豳地区,并且是沿着马莲河及葫芦河流域行进的,由今庆阳、合水到宁县、正宁一带,公刘从北豳迁豳的路线大致也是从今宁县、正宁沿马莲河达到今陕西旬邑,或者一部分从今合水县境沿着葫芦河渡过沮河达到旬邑的。《说文》段注:“沮水自中部县子午岭东南流而入于洛水。……洛水亦兼沮水之称”。
  《诗·大雅·绵》:“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也透露出姬姓部族在沮漆生活过的情景。《郑笺》称公刘“居漆沮之地”。漆沮在何地?“漆沮乃指陕西渭水北的洛水,……古只名漆沮水,到战国末年始有洛水之名”。《说文》段注引《方與纪要》曰:“洛水出庆阳府合水县北二十里白於山”。渭漆沮水源在北豳,漆沮之地则指水流经之地,大致是北豳与豳相接之处,公刘从北豳迁豳经过漆沮,并在漆沮之地暂时居住过,然后再到达豳地。
  综上所述,公刘迁豳是姬姓部族发展的客观要求。公刘迁豳的过程,是不窋居北豳后,部族力量壮大,生产向前发展,疆域逐渐扩大的过程,不是公刘遇到什么外部力量的压迫而采取的消极的突然性的行动。公刘一生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在迁豳之前,他们不畏辛劳,经过豳地,渡过渭水去选择好的树木,即“自漆、沮度渭,取材用”,显示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的精神。公刘迁豳是若干年力量积蓄的产物,成为提高生产水平和部族生活水平的新起点,为周部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