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李克东难题讨论的主要文章及观点

 昵称6912223 2011-05-08

发表时间

文章名

作者名

引述内容与观点

新贡献

2009-不详

“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

黎加厚

1.引述了李克东教授是在2008年12月20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8年年会上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并将之命名为“李克东难题”;  2.引述李克东观点“深度交流的的标准是博客文章与访客之间的回复要达到三次以上,即“回复的回复的回复”才算得上有效交流。

1.首次在文章中正式提出“李克东难题”的命题;  2..报告了作者的研究团队对与海盐教育局组织的“创感教育”培训项目组的老师们的博客文章的互动情况的统计分析,证实了李克东的判断,“所谓的网络教研,如果没有深度的交流,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浏览,是一种浅阅读,实际上是达不到网络教研的目的。所以,不作深度的交流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教研。”  3.提出浅度、中度和深度互动的标准,对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4.通过对“苦丁茶”个案的分析,提出能引发深度阅读与互动的博文具有下列特点,“首先,应当是现实教研当中的主题研讨,围绕某一主题的活动最能引发老师的思考,”“其次,是现实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发动机,问题的抛出总会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最后,是提倡有感而发,不要单纯追求博文的数量”   5.指出深度互动少“不仅是当前教师博客发展的瓶颈,也是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成长发展的一个契机”

2009-05-24

我看“李克东难题”--兼向黎加厚教授请教

王竹立

引述了黎加厚对李克东难题的阐述

1.认为回复少与博客的性质与功能局限有关;“博客本来就是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后面的留言与回复只是附加的功能,对字数和格式等有诸多限制,不利于深度的交流与讨论。”   2. 比较了博客和BBS各自功能上的特点,认为“最好能将博客与BBS的优点整合起来”   3. 不能简单地根据留言和回复较少就断定一定缺乏深度的学习与交流;  4. 人们缺少交流的热情和兴趣这是事实,不过这种现象也不是博客才有的;“试看我们的学术会议上又有多少真正的讨论和交流呢?”    5. 对李克东难题之二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反诘: “假如我反过来问:我们每年发表了上万篇教学研究论文,到底解决了哪些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恐怕也不好马上回答,也要具体就某篇文章涉及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育博客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实践智慧的交流、学习与借鉴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帮助可能比某些抽象的理论和模式还来得要大。

2009-06-06

博客与李克东难题

焦建利

1.引述了黎加厚和王竹立文中对李克东难题的阐述;   2.引述并部分认同王竹立关于博客互动少“可能与博客的性质和功能的局限有关”的观点;   3.引述了王竹立对李克东难题之二的反诘,但认为李克东难题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追问。

1.对李克东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拆分,提出了一系列追问;   2.提出“BBS想必比博客更擅长于互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BBS,人们之间的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就会必然地发生。可见,技术的成效归根结底在于人。”的论点;    3.认为李克东难题的“真正的意义在于呼唤对教师博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4.提出了李克东难题的补充问题“为什么许多一线教师不乐意写博客?”并公布了对23名教师的简单调查结果,老师们不写博客的原因包括“没时间;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缺乏睡眠,没有时间去写;博客的内容对自己作用不大;不想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想法,习惯纸质版日记,没有习惯和毅力坚持;真实的东西难以表达;教育问题的敏感性;教师群体是比较封闭的群体,不愿外露;有点懒;缺乏必要的思考,缺少话题;没有新意,没有新鲜的事情可写;没有感受到博客的好处等等。”

2009-06-13

再谈博客之交流问题——我看李克东难题

杨帅仪

 

1.认为“正是由于博客个性化的特点而影响了它的交流”;“因为博客一般写的都是关于博主个人自己的经历、感想和思考,属于自家地盘”   2.“ 博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个人化的博文”“另一类是客观化博文”,“博客的交流是和博文类型有很大关系的。”    3.个人化的博客不大容易引起讨论,但“读‘个人化的博文’很容易感受到博主工作的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角度,这些都是读‘客观化博文’难以达到的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

2009-06-14

再谈“李克东难题”

王竹立

引述并赞同焦建利《博客与李克东难题“一文的观点;

1.对焦建利提出的“为什么许多一线教师不乐意写博客?”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答,认为第一是与“民族的文化心理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第二除了与博客的功能局限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写博客的 “非功利性”,   2.探讨了部分教师愿意写博客的内在动机,认为乐意写博客的人主要有下列几个共同点:①有思想、经验或体会,想要表达和交流的人;②文字功底较好,写作不困难的人:③有激情,不甘于平淡的人;④思想开放、乐意接受新事物并积极尝试的人;⑤有使命感、不太在乎实际利益的人;⑥有一定自由支配时间的人。

2009-06-15

“李克东难题”辨析

王竹立

引述了黎加厚《“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中对博文互动情况的分析数据;

1.指出“教师博客至少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①一线教师的话语权问题;②培养了一大批反思型教师;③为质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预测了教育博客今后的发展方向。

2009,07

基于博客和Google Group 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比研究

霍丽荣、张文晓

 

作者对博客和Google Group 从“平台技术,教研文化三个维度进行了网络教研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协作学习方面Google Group在深度学习,同伴互助,集体智慧上都要优于博客平台;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博客比Google Group 在平台易用性和平台

开放性要更胜一筹,但是Google Group 在平台互动性上要优于博客平台;从教研文化角度来看Google Group 在教师话语权和教师自我意识方面都要优于博客平台。这个结论可支持王竹立关于最后将博客与BBS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主张。

2009-07-27

也来谈谈“李克东难题”

xiaxiuwen

复述了李克东难题内容;  

强调缺乏深度互动的主观原因是目的不明确、懒惰和不认真。 “之所以会出现‘李克东难题’,就是因为发贴和回贴的同志目的不够明确,或者是懒惰应付思想在做怪。”可作为焦建利早前作的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原因的调查的补充。

2009-09

教育博客遭遇“李克东难题”

李泽军

1.关于教育博客的深度问题,认为应该放在大背景下来看,“除了教育博客以外,其他的博客互动都是深度的吗?”“我们在现实中的学术交流,无论是会议还是论文发表都是深度的吗?”这与王竹立早前提出的观点近似;2. 引用并赞同王竹立关于教育博客至少解决了三个问题的观点。

对于李克东难题之二,作者认为要辩证地看,“有时候,一个事物的效益可能不是直接的、显性的,很多作业可能还是间接的。”“解决教学问题不是通过几篇博文就能直接解决的,同样,解决教学问题,也不是几个会议就能解决的。”

2009-10-10

“李克东难题”的另类思考

胡俊杰

1.对李克东难题提出全面质疑;   2.引述了王竹立关于教师博客至少解决了三个问题①一线教师的话语权问题;②培养了一大批反思型教师;③为质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未注明出处。  

1.提出了“教师博客为什么需要深度交互?”的问题;认为深度交互只是教师博客的发展方向之一,没必要强行要求;对教师博客的深度交互持“较为悲观的观点”   2. 反问“教师博客一定需要解决问题吗?”认为不要好高骛远,先写下去再谈提高。

2009-10-12

也来浅谈“李克东难题”

菩提

1.复述了李克东难题的两个问题;   2.多处引用了焦建利《博客与李克东难题》中的观点;  3.  就博客缺乏深度互动的原因,认为“跟博客这种媒介的特性以及个人的习惯与兴趣有关”,强调博客的“私人空间性”,博主是主人,自己是客人,“客随主便,不好多说什么。”这一点跟前面的王竹立和杨帅仪的观点相近。

1.认为自己“比较保守比较内敛”,“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人浏览博客都带着跟我差不多的想法的。”还强调互动少与部分人的习惯和兴趣有关。    2.对李克东难题之二,“觉得这个问题未免太苛刻。” “教育博客刚刚起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且,我觉得教育问题是一定解决不少,只是它是隐性的,不为我们所见的。”

 

2009-10-28

我看"李克东难题"之一

 

苦丁茶

1.认为“‘李克东’的‘难题’并不是我们网络教研所特有的弊病。这种顽疾由来已久,现实教研,甚至包括一些专家云集、化大把大把钞票的高级学术研讨活动,我看也未必每次都能实现深度研讨,并能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开出什么神丹妙药来”,“有时我反到觉得网络教研比现实更具深度”等,与王竹立早前的观点一致。   2. 提出“实现博客教研的深度研讨和问题解决确实是我们要追求的,也是我们期望达到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一篇博文、每一个话题都能达到如此的境界,更不应该因理想还尚未完全实现而否认其价值。”这一点与胡俊杰的“另类思考相近。

1.认为“我对教师博客的定位更倾向于是个人的知识管理平台,其最大的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学习和反思,并通过满足教师渴望被关注、被认同、被勉励的心理需求,来持续教师个体反思的激情和写作的动力。”   2. 指出“期望每篇日志都能引发一场大讨论,这本身就是不切现实的。但没有讨论,并不意味着没有读者,即使没有读者,它对作者本人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依然存在。”   3.主张博客教研“应该是以教师的个体反思为主,大范围的群体深度研讨为辅。”   4. 指出“能否实现深度研讨并解决实际问题,取决于研讨的内容、研讨的文化、研讨的环境、研讨的形式、参与者的水平和组织者的煽动力等”   5. “关于博客教研到底解决了多少教学实际问题这个话题,我以为通过博客教研,更多解决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因为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 “我们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杆去衡量不同教师个体的研究价值。到底解决了多少问题,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

2009-10-29-11

努力捕捉一个有价值的“博研”话题——我看“李克东难题”之二

 

苦丁茶

 

1.“教师博客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以实现教师个体的持久性学习、反思和积累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可能实现群体的深度研讨。”   2. 群体反思与研讨需要具备条件:有一个大家感兴趣、有同感,并具有深入研讨价值的话题;有足够数量的读者去阅读;一部分人能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发表真实的观点;能对评论中新生成的部分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新一轮的讨论;在研讨的群体中有高水平的“专家”参与和引领在回复区中,有能容得下足够文字数量、表现形式的技术保证。   3. 能引发群体思考的话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之一:当下热门话题或难点问题;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争鸣性;具有问题解决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普遍适用性;热门人物或权威人士;具有矛盾冲突或两难问题;题目新颖,给人视觉的第一刺激;已经开始被人关注和评论。作者建议:精心选择精华日志,严格控制数量;在设置为精华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评论;组织观察员和网络评论家队伍;组织教研员、名师或“网上红人”有意识地抛出话题;设置“热门话题”专栏。

2009-10-29-12

努力营造一个有氛围的研讨圈子

——我看“李克东难题”之三

苦丁茶

 

1.博客缺乏读者,除了以上原因外,可能还与教师白天缺少网络学习的条件和博文自身的质量不高有关。    2. 建议应该多组建由权威人士组织的具有同质性的博客群组,并在页面上呈现;   3. 在技术上实现将评论的内容作为自己日志的内容同时发布;    4. 给那些享受特殊津贴的名师一些网络指导的任务;

2009-10-29-15

“李克东难题”李克东能帮助解决

忙客

 

1. 认为“要解决‘李克东难题’,从‘海盐教师博客’目前提供的功能上讲,我们至少需要增加两个栏目:一是提问,让老师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呈现出来。二是聚焦,把几个典型问题固定较长时间,让各个时间段进来的老师们都能看到并参与讨论。只有真问题才能引发触动内心的思考并引发情不自禁的发言。我们需要为之提供场所和条件。经过归类和提炼,就能明确回答李克东教授,在某一时段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2.强调需要技术支持,例如需要积分体系,增加参与的趣味性,并可以学习QQ空间等的一些互动功能,而“这些技术问题应该由李克东、黎加厚教授等专业人士参与解决”

 

2009-10-30

【网管如是说】从技术角度解决李克东难题

rhino

 

作者建议:1. 首先解决网站速度和稳定性的问题;   2. 充分发挥群组的作用,让读者直接进入相关的圈子;   3. 调整栏目设置,帮助聚焦问题;    4. 网站需要SNS化;    5. 重视首页页面设计等

2009

11-13

难题与价值:两篇关于教育博客的文章

吴登文

1.主要引用了前面提到的《教育博客遭遇李克东难题》(作者李泽军)和《基于博客和google group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比研究》(作者霍丽荣、张文晓)的观点;   2.引用了王竹立关于博客“至少解决了三个问题:增加了一线教师的话语权,使这些教师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培养了一大批反思型教师;共享了思想和经验,为进一步研究或者实践提供了素材。“的观点,但未注明出处;

1. 指出“所以要想有深度互动,博文本身必须具备‘可评论性’,这是首要的,加上读者深度互动的意识和方法,就会有好的交流效果。”   2. 认为“‘深度互动’也只能是博客互动中的‘金字塔尖’”,不应否定教育博客的积极作用。

2009-12-09

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

——教师利用博客进行实践反思的阻碍因素研究

钟洪蕊、焦建利 、秦丽娟

本文为焦建利“博客与李克东难题”中提到的关于“一线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调研数据的分析论文,通过对某高中23名骨干教师的开放调查,及对其中两位教师的在线深度访谈,揭示了阻碍教师利用博客进行实践反思的八种因素,并就其中教师的时间精力、对博客的认识、教学反思力和博客平台的特性四种因素,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提供了调研的详细数据,这些数据支持了早先的许多推测;  2. 归纳出阻碍教师写作博客的八类原因(1)教师的时间精力不足,并且可能出现职业枯竭;(2)对博客的实用性持否定或间接的否定态度;(3)对于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不是很清楚,而且反思的意识和意志较薄弱;(4)认为博客的交互性较弱;(5)不习惯用博客进行表达;(6)认为写作时言论自由会受到限制;(7)认为电脑辐射危害身体健康;(8)对网络安全存有顾虑。其中前三类原因所占比重较大。

2009-12-18

我看“李克东难题”

qiuzhitang

引用远程教育杂志文献对李克东难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对第一个问题博客缺少深度互动,作者认为有以下原因:1. 缺乏思考、本身不愿意互动是一个大的原因。怕麻烦和耽误时间;   2.吝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意。   3.中国人的普遍思维方式。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缺乏反思;   4.本身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交流的勇气。对第二个问题,博客解决了哪些问题,认为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别人反馈了,教师应该在反思之后将自己的反应和改进写下来,这样就知道解决了哪些问题了。

2009-12-04

网络教研社群的活动与绩效

—“李克东难题”诠释

李克东

再次阐述了李克东难题中的两个问题,并补充了第三个问题。

1.问题一:在一个区域的网络教研社群活动中,展示了大量博客中:(1)是否知道其中有多少被点击并阅读过?(2)在阅读后,又有多少作出了互动回应?(3)在回应中,有多少展开了深度互动(以互相往复3次以上者)?问题二:在一个区域的网络教研社群活动中,发表了大量的帖子,通过一段时间共享和互动后,这个网络教研社区解决了几个区域中的具体的教育或教学问题?问题三:在一个区域网络教研社群活动中,有哪些老师是话题的积极抛出(发问者),积极讨论者(参与者),存在多少旁观者。在一段时间里,上述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你的教研社区里,形成了多少个有价值的话题(专题)?   2. “李克东难题”的核心是“如何促进网络教研社群能真实、有效、健康发展,其关键在哪里?”   3. 个人博客可以不需要解决问题,网络教研是政府行为,必须解决问题;    4.认为解决难题的基本原则:“实践—教研—实践” 具体包括

基于专题探讨的教研、基于设计行动的教研、基于案例评析的教研、基于网上协作的教研、基于实践反思的教研;   5. 难题的解决应采用科学方法分析评测,包括建立虚拟教研社群绩效评价指标;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社群博客内容;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考察社群网络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