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痛症

 书虫爱书啦 2011-05-22

跟痛症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跟痛症
英文名称:
heel pain
定义:
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统称。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筋伤(三级学科)

百科名片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临床跟痛症常伴有骨刺形成,但足跟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而与骨刺的方向有关。如骨刺斜向下方则常有疼痛,若骨刺与跟骨平行,可没有症状。引起跟痛症的原因虽有多种,但主要的病因是跖腱膜或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

目录

解剖生理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注意事项
按语

编辑本段解剖生理

  跟骨近似长方形,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在人体站立时至少有50%的体重需要跟骨与距骨来负担。为了行走和吸收震荡,足部形成了内、外二个纵弓和一个横弓,内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一、二、三跖骨组成,外纵弓较低,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组成。在足的前部,三个楔骨和五个跖骨基底部背宽阳窄呈拱桥式排列,组成所谓横弓。足弓能起弹簧作用,以缓冲人在行走、跳跃及跑步时所产生的震荡。
  跟骨与距骨组成纵弓的后臂,以负重为主。通过跟距关节可使足有内翻、外翻或外展、外旋的作用,以适应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跟骨结节为跟腱附着处,其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贝累氏角),为跟距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此角常因跟骨骨折而减小、消失或成负角,从而减弱腓肠肌的力量及足的弹簧作用(图5-33)。
  足底是三点负重,足跟部负重约50%,拇趾和小趾球部联合负重约50%。由于第一跖骨一般比其他跖骨长,而且还有二个子骨垫在它的头下,因而拇趾球部的负重比小趾球部为多。
  跟骨体的后面呈卵圆形隆起,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光滑;中部为跟腱起止部,跟腱止点上方的前方与后方均有小的滑囊;下部移行于跟骨结节,有拇展肌、趾短屈肌及距腱膜附着,起维持足弓的作用。跟骨结节的下方亦有滑囊存在。足跟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组织由弹力纤维和致密而发达的脂肪构成,又称脂肪垫。
  跖筋膜呈三角形,后端狭窄,厚约2mm左右。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的前方,其深面与趾短屈肌密切结合,向前逐渐增宽、变薄,于跖骨头处分成五束,分别伸向1~5趾,止于足底前端皮肤和移行于各趾腱鞘。跖腱膜有保护足底肌肉、肌腿、支持足弓等作用。

编辑本段病因病机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走路时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伤,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增生。
  (三)跟骨骨骺炎:本症只发生于跟骨骨骺出现到闭合这段时间内,跟骨第二骨化中心从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所以本病多发生在少年发育生长期。
  (四)跖筋膜炎:本病因长期的职业关系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五)肾虚性跟痛症: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肾气虚衰,则骨萎筋弛,现代医学认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变薄,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而致。
  跟痛症常见的压痛点,见图5-34。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在跟腱附着处肿胀、压痛。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产生疼痛。冬天比夏天严重,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
  检查:在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肿块触之有囊性感及压痛。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及压痛,但无囊性感。
  (三)踉骨骨骺炎:多见于6~14岁的儿童。主诉足跟部疼痛,走路可现跛行,运动后疼痛加剧,跟骨结节后下部疼痛,有轻微肿胀。X光片显示:跟骨骨能变扁平,密度呈不均匀的增高,外形不规则,呈波浪状或虫蚀状,骺后线增宽。
  (四)跖筋膜炎: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
  (五)肾虚性跟痛症:站立或行走时双侧足跟部酸痛乏力,但局部无明显压痛。 X光片显示:跟骨本身稍有脱钙外无明显的异常。

编辑本段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作诊断。但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一)跟骨骨髓炎:跟骨骨髓炎虽有跟痛症状,但局部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严重者伴有高烧等全身症状。化验和X光片检查可确立诊断。
  (二)跟骨结核: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局部症状明显,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并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化验及X光片检查可鉴别之。

编辑本段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二)取穴与部位: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照海、然谷、昆仑、仆参及患部周围。
  (三)主要手法:点、按、压、揉捻、捋顺、侧击等手法。
  (四)操作方法:
  1.跟骨下止点滑囊炎:患者俯卧床上,患肢膝关节屈曲60°,医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跟腱紧张,另一手用小鱼际处,对准滑囊用力侧击。手法的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或使滑囊破裂、液体吸收。
  2.跖筋膜炎: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先用点按法点按穴位,然后以一手拇指或"丁字器"点按、揉捻痛点,再以擦法及捋顺法沿阳筋膜走行方向进行推擦及捋顺,并使足底发热。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一)跖筋膜炎患者在急性期间应注意适当的休息,减少负重,控制剧烈运动。症状缓解后,逐渐进行足底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
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丽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可于足根内侧局部压痛点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注射后多数病人在二周内可以治愈。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跖筋膜炎?对于治疗跖筋膜炎的方法足跟痛专家总结了3点:
1. 足弓护垫治疗跖筋膜炎

 


  适当的足弓护垫,可在下肢负重时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进而减少反复牵拉对足底筋膜的伤害。


2. 伸展运动治疗跖筋膜炎


  a 靠着墙壁把上臂向前张开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压着墙,当弯屈一侧膝盖往墙壁推时,保持另一膝盖伸直;而在弯屈膝盖慢慢地向前靠时,尝试保持后跟平贴在地上,在感觉到跟腱和脚弓有拉张时,保持这一姿势10秒,然后放松、直立。这个运动每侧后跟应重20次。
  b 向前靠在一张桌子、椅子或柜台上,慢慢地蹲下,保持两后跟贴在地上。当你感觉跟腱和脚弓将要上升离开地面且肌肉充分拉张时,保持这一姿势10秒,然后直立。重复20次。
  c 在楼梯的最底阶用前脚平衡站着,慢慢降低后跟,直到你开始感到小腿肌肉拉张,保持这一姿势10秒,然后站起来,并且重复动作20次。


3. 药物治疗跖筋膜炎 可以试试中药泡脚的非特异性的简单方:一个是用醋加水温热泡脚;一个用白术50克,威灵仙50克煲水温热泡脚


  (二)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

编辑本段按语

  推拿治疗本病的机制主要是剌激骨刺部的软组织,促使其增生物引起的炎症消散,而不是使骨刺消失。临床治愈的病人,虽跟痛症完全消失,但骨刺依然存在。
  对于跖筋膜炎患者,可采用矫形鞋垫,以垫高跖骨头近端,使跖骨头少持重,并作跖趾关节的跖屈及背伸运动。
跟痛症的综合外治法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体型肥胖者更易罹患,它包括跟下脂肪垫炎、跖腱膜炎、跟下骨膜炎、跟骨骨刺等疾患,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多为肝肾阴虚,精髓不足所为,

当以养阴益肾,填精生髓,通络活血,化瘀止痛为治,采用下列综合外治方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1、米醋足浴法:取米醋1公斤,适当加热,每日浸脚数次,每次1小时,2日1剂,连续30—60天。

2、醋药浸泡法:皂角刺80克,陈醋1公斤,共置盆中,煎沸后熏洗足跟部,待药液变温,再泡患处20分钟,每日2次,每剂2天,15天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3、药液浸泡法:熟地25克,肉桂3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当归各10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水煎取汁,趁热足浴,每次10—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4、药泡按摩法:取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浸洗患处,洗毕用拇指或掌根沿跟骨内、外侧进行按摩,然后按摩足跟底部,手法由轻到重,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连续1—2周。

5、药物热熨法:取乳香、没药各90克,红花、土元、三七、血竭、川乌、草乌、当归、杜仲、川断、透骨草各45克,马钱子6个,麝香1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分装在双层纱布袋中,用黄酒2公斤浸泡两天备用。取一块铸铁块,将其加热,热度以刚烫手为度,将炮制好的中药置铁块上,待有蒸汽产生后,把患足放在纱袋上熨治,每次40分钟,隔日1次,药袋可反复多次使用,一般经2—4次治疗后疼痛即可缓解。

6、药物贴敷法:取杏仁4克,白矾6克,柳叶10克,共捣为糊状,外敷跟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5—7天。

7、隔姜灸治法:取生姜、艾绒各适量。将生姜切为极薄片,中间以针穿数孔,另将艾绒捏成塔形艾柱放姜片上,灸患侧足跟部,待艾柱燃尽,脚跟感灼痛时,医者用姜片摩擦局部,每日1—2次,连续1—2周。

8、药物鞋垫法:取川芎15克,生草乌5克,共研细末,装入与足跟大小适应的布袋内,垫于鞋内足跟下,使用前先以75%酒精洒于袋上,以保持药末湿润为度,5—7天更换1次,疼痛消失后继续巩固治疗1周。

9、药膏贴敷法:取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每取1—2克掺于黑膏药(如鱼石脂软膏、金不换、凡士林等)中调匀,趁热贴敷患处,外用绷带固定,5—7天换药1次,1个月即可控制病情。

10、中成药贴敷法:取中华跌打丸2粒,以酒适量溶化成膏状,将患处洗净,把药膏摊于纱布上外敷患处,以热水袋或装有热水的瓶子定时加热,12小时换药1次,每日2次,连续1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