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陰陽五行對照表(完整版)
天 象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星
木星
火星
土星
金星
水星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靈
青龍
朱雀
麒麟
白虎
玄武
五季
春
夏
長夏
秋
冬
六氣
風
熱、火
濕
燥
寒
五促
生
長
化
收
藏
五時
日旦
日中
日西
日入
午夜
八卦
震巽
離
坤艮
乾兌
坎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
申酉
子亥
五數
三、八
二、七
五、十
四、九
一、六
地 象
五色
青
赤
黃
白
黑
五臭
臊
腥
焦
香
腐
朽
五味
酸
苦
甘
辛
鹹
五氣(食物藥物)
溫
熱
平
涼
五穀
麻
麥
稷(梗米)
黃黍(稻)
大豆
五果
李
杏
棗
桃
栗
五菜
韭
薤
葵
蔥
藿
五實
核
絡
肉
殼
濡
五畜
犬
羊
牛
鷄
豬
五蟲
毛
羽
倮
介
鱗
五長
麟
鳳
人
龜
龍
人 象
五臟
肝
心(心包)
脾
肺
腎
五腑
膽
小腸、三焦
胃
大腸
膀胱
五體
筋
血(脈)
皮
骨、髓
五藏
血
脈
營
氣
精
五志
怒
喜
思
憂、悲
恐、驚
五液
淚
汗
涎
涕
唾
五竅
目
舌
口
鼻
耳
五聲
呼
笑
歌
哭
呻
五音
角
徵
宮
商
五智
魂
神
意
魄
志
五指
食指
中指
大拇指
無名指
小指
五性
少剛(雅)
陽剛(急)
申和(直)
少柔(剛)
陰柔(隱)
五變動
握
憂
噦
咳
五腧
井(出)
滎(溜)
俞(注)
經(行)
合(入)
黃帝內經
心
五臟之官
將軍之官
謀慮出焉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相傅之官
治節出焉
作強之官
伎巧出焉
小腸
五腑之官
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傳道之官
變化出焉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三焦
心包絡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心包絡)
臟象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罷極之本
魄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陽中之少陽
通於春氣
生之本
神之變也
其華在面
其充在血脈
陽中之太陽
通於夏氣
倉廩之本
營之居也
其華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氣之本
魄之處也
其華在毛
其充在皮
陽中之太陰
通於秋氣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其華在髮
其充在骨
陰中之少陰
通於冬氣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五臟生成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心之合脉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五臟所主
五充(體)
脉
五華
爪
面
唇四白
髮
五臟化液
五臟所藏
肝藏血
血舍魂
心藏脈
脈舍神
脾藏營
營舍意
肺藏氣
氣舍魂
腎藏精
精舍志
關節分布
兩腋
兩肘
兩髀(髖)
兩膕
臟熱分布
左頰紅
顏面全部紅
鼻紅
右頰紅
兩顴紅
舌分布
舌兩旁(肝膽)
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根
氣血筋脈注入處
諸筋者皆屬於節(睡覺時,血歸於肝)
諸脉者皆屬於目諸血者皆屬於心
諸氣者皆屬於肺
諸髓者皆屬於腦
五精所并
精氣并於肝則憂
精氣并於心則喜
精氣并於脾則畏
精氣并於肺則悲
精氣并於腎則恐
精氣注入(五輪)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黑眼
約束
白眼
瞳子
風輪
血輪
肉輪
氣輪
水輪
角膜、黑睛
眼角的血絡
眼瞼、眼皮
鞏膜、白睛
瞳孔
五色之見死
色見青如草茲者死
色見赤如衃血者死
色見黃如枳實者死
色見白如枯骨者死
色見黑如炲者死
五色之見生
青如翠羽者生
赤如鷄冠者生
黃如蟹腹者生
白如豕膏者生
黑如烏羽者生
五藏所生之外榮
生於肝,如以縞裹紺
生於心,如以縞裹硃
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
生於肺,如以縞裹紅
生於腎,如以縞裹紫
色味當五臟
青當肝
青當筋
赤當心
赤當脉
黃當脾
黃當肉
白當肺
白當皮
黑當腎
黑當骨
生死面相
凡相五色,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来自: 永远健康幸福 > 《健康》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黃帝內經》素问(1-18)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痹厥。爲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爲施針石也。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
《黄帝内经脏象表 作者:杨真海针灸》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為心包絡)肝藏血。心藏脈。脾藏營。肺藏氣。肝之合筋也。其主肺也。脾...
中醫基礎理論 第8講 形體官竅
從《黃帝內經》開始,中醫已經明確的認識到舌的生理功能,它有味覺功能,它有參與咀嚼的功能,它有吞咽的功能,它有發音的功能,從《內...
黄帝内经脏象表
阴阳五行对照表
肝藏血。肺藏氣。精舍志五志怒喜思憂、悲恐、驚關節分布兩腋兩肘兩髀(髖)兩肘兩膕臟熱分布左頰紅顏面全部紅鼻紅右頰紅兩顴紅舌分布舌兩旁(肝膽)舌尖舌中心(肺胃)舌中心(肺胃)舌根氣血筋脈注入處諸筋者...
(2)黄帝内经三
上文言十一臟之臟象矣,然胃膽小腸大腸三焦膀胱之脈,見於左手寸部人迎,肝心脾肺腎之脈,見於右手寸部氣口,故《靈樞》終始經脈四時氣等篇,皆云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
12-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
12-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五藏生成篇 新校正云:按此篇云《五藏生成篇》而不云论...
黃帝內經》原文7
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
普濟方 : 卷一 方脈總論
陰血後參。至於右腎。此病之源於水大者也。其水則滲灌入於膀胱上口。於五行為火。37 手千夏肺名華。於五行為水。如唇口頤頷咽門液於五煩躁病必與脾皆脾血枯則沈而無色。62 莫右天地守焉於酉足太陽膀胱...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